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高山柏
種拉丁名:Sabinasquamata(Buch.-Hamilt.)Ant
科拉丁名:Cupressaceae
屬拉丁名:Sabina
國內分布:產於西藏、雲南、貴州、四川、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安徽黃山、福建及台灣等省區。
海拔:2300-4400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m,或匍匐狀;或為小喬木,高5~10m;稀達16m或更高,胸徑1m;樹皮褐灰色。小枝直或弧狀彎曲,下垂或直伸。葉全為刺形,3葉輪生,披針形或窄披針形,長5~10mm,寬1~1.3mm,先端具刺狀尖頭,上面微凹,具白粉帶,下面拱凸,具鈍縱脊。球果圓形或近球形,熟時黑色或藍黑色,無白粉,內有1種子。庭園栽培品種。
灌木,小枝密,傾斜向上。葉全為刺形,3葉輪生,頂端漸尖,長4—6毫米,或稍長,排列緊密,稍向內曲,顯著灰綠色,被白粉,第二年變為藍綠色。球果卵形,紅褐色逐漸轉為黑色。種子1個。
生長習性
生長於高寒地帶,立地條件嚴酷。
園林用途
為匍匐狀灌木,枝條斜展,彎曲下垂,葉形小,四時青翠,樹皮斑駁,自然形態美觀,造型容易,是庭園綠化或製作盆景的好材料。
繁殖培育
以靠接為主,亦可播種、壓條、扦插繁殖。
藥材功用
藥材基原:為柏科植物高山柏的枝葉或球果。
生藥材鑑定:性狀鑑別,枝葉呈樹枝狀,葉全為刺狀,3葉交叉輪生,披針形,長5-10mm,寬1-1.3mm,先端具急尖或漸尖呈刺狀尖頭,基部下延。氣微香,味微澀。
中藥化學成分:心材含表柏木烷二醇(epicedranediol),4-酮基柏木醇(4-ketocedrol),3β-羥基柏木醇(3β-hydroxycedrol),異柏木酸(isocedrolicacid),β-花柏烯酸(β-chamigrenicacid),8,14-環氧柏木烷(8,14-cedranoxide),8,14-柏木內酯(8,14-cedranolide),柏木醇(ced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韋得醇(widdrol),7-氧陶塔酚(7-oxototarol),非洲檜素(procerin),8-14-柏木烷二醇(8,14-cedranediol),扁柏醇(hinodiol),柳杉酚(sugiol),扁柏酸(hinokiicacid),柏木酸(cedrolicacid)等。
藥性:味苦;性平
功效:祛風除濕;解毒消腫
功效分類:祛風除濕藥;解毒消腫藥
主治:風濕痹痛;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且:煎湯,9-15g;或熬膏。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