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又名甘肅牡丹、西北牡丹,原產中國、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在世界上享有崇高聲譽。目前,中國的栽培牡丹至少可劃分為中原、西北、江南和西南等四大品種群,其中西北牡丹品種群,即紫斑牡丹品種群是僅次於中原牡丹品種群的第二大品種群。紫斑牡丹因花瓣基部有一個明顯的色斑而得名,雖然野生種分布在甘肅、陝西、河南和湖北等地,但栽培品種主要集中在甘肅境內的渭河、洮河和大夏河流域古絲綢之路經過的廣大地區,栽培分布以甘肅、青海、陝西、寧夏等省(自治區)為主,因此又被稱為甘肅牡丹或西北牡丹。在甘肅,紫斑牡丹栽培不僅可以追溯到唐代,而且目前在全省六成以上的縣市有栽培,是紫斑牡丹栽培最普及、民眾基礎是廣泛的地區。

基本信息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基本資料

紫斑牡丹野生種多為白色花
野生種多為白色花
紫斑牡丹

拉丁名:Paeonia rockii

中文名:紫斑牡丹
拉丁科名:Paeoniaceae

中文科名:芍藥科
保護級別:3
分布:河南、陝西、甘肅
現狀:野生種屬於漸危種。紫斑牡丹野生種星散分布於中國陝西、甘肅和河南西部。由於根皮入藥,長期遭受過度採挖,資源不斷被破壞,又因天然繁殖力弱,分布區逐漸縮小,應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
海拔下限(米):1100
海拔上限(米):2800

形態特徵

紫斑牡丹原圖不是牡丹花!
盛開在北京的紫斑牡丹花
紫斑牡丹為落葉小灌木,高可達180厘米;莖直立,圓柱形,微具棱,無毛。莖下部葉為二回羽狀複葉,具長柄;其下部的一回羽片為卵狀長圓形,具二回羽片2-7片;最下部的二回羽片為寬卵形,長2.5-3厘米,寬2-3厘米,三深裂或全緣,裂片卵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葉正面無毛或近無毛,深綠色;葉背麵粉綠色,疏生柔毛,葉脈上較多。花大、美麗,兩性,單生枝頂。萼片通常4枚,近圓形,長約3厘米,寬2-2.8厘米,先端短尾狀尖;花瓣通常10枚,白色,腹面基部具紫色大斑紋,寬倒卵形,長6-10厘米,寬4-8.2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截圓形,微有蝕狀淺齒;雄蕊多數,長1.8-2.5厘米,花葯長圓形,黃色,長6-8毫米;花盤革質,鞘狀,包被子房,果期開裂成瓣;心皮5-8個,子房密被黃色短硬毛,花柱短,柱頭扁平;蓇葖果長2-3.5厘米,粗約1.5厘米,被黃毛,尖端具喙。
紫斑牡丹相對於其它牡丹的不同之處在於:所有品種的花瓣基部有墨紫色或紫紅色大斑點,花瓣較厚,香氣較濃;植株高大,長勢強壯;耐寒性強,病蟲害少,適應性廣。

特性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分布於山坡次生夏綠闊葉林下或灌叢中以及岩石縫中。分布區的氣候夏季溫暖而乾燥,冬春乾冷,最低溫在0℃以下,年平均溫13℃左右;年降水量650--9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土壤為山地灰化土及山地棕壤和黃壤。多生長在以光葉珍珠梅、小檗、盤腺櫻桃冰川茶藨子、華西忍冬、石棗子、泡花樹等為主的灌叢中。紫斑牡丹為耐陰植物,喜生於陰坡稀疏灌叢中,或生於峭壁下林內光照較弱、岩石裸露和土層瘠薄處。它結籽少,種子自然萌發和成活率低,幼苗期長。一般4--5月開花,8--9月果實成熟。

藥療效用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牡丹花大形美、色彩艷麗、雍容華貴,號稱“花中之王”,是原產中國的世界名花。從古至今,由南到北;無論是寺觀園林還是尋常百姓都將其廣為栽培,深受人們的喜愛。而甘肅和平紫斑牡丹則是牡丹在中國西北的一個品種群,花瓣基部以具有黑紫斑、棕褐斑、紫紅斑為其顯著特徵,也是重要的觀賞植物和藥用植物。目前已被大量地用於城市園林和風景名勝區。人們或將其布置為規則式及自然式的專類園;或築以花台;或置於花境、花帶;或叢植;或群植。通過不同角度展現了它作為花王的風韻和美姿。紫斑牡丹的根皮俗稱丹皮,是重要的中藥材,能清熱涼血、活血行淤,主治月經不調、熱病發斑疹、吐血、便血、急性闌尾炎、痛經、高血壓等症。除此之外,紫斑牡丹還可用於荒山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鮮切花生產和盆栽、種子油用、花粉加工等。

油用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單瓣、半重瓣品種結實率高,且子實飽滿,約占果實重量的2/3,籽仁的油脂含量高達33%。根據油脂含量大於30%即為高含油率油料的分類標準,紫斑牡丹屬木本油料作物。紫斑牡丹種子油中45%為亞油酸,它對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預防高血壓中風心臟疾病具有明顯的功效。

按每667平方米麵積(算種子產量)山旱地為100千克,陰坡山地是175千克,水澆地約250千克,超過了一般油料作物的產量。經過精加工,每667平方米產值在1200元左右,可一次性投資長期收入。選擇結實率高、成熟期一致的3年生實生苗定植。2年後開花結實,8年後進入穩產、高產期。山旱地株行距1.5米×2米,二陰山地為2米×2米,水澆地為2米×3米,每667平方米可分別栽植200株、160株、110株(可適當密植)。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每年八月中下旬當果實種皮發黃、種子變黑時採收。采後在背陰處堆放晾曬,待種子脫落後篩除果皮,種子曬乾後入庫或加工。紫斑牡丹花朵碩大、花香濃郁、色彩繽紛絢麗,而且單瓣、半重瓣花型的雄蕊發達,花粉量多。因此除了觀賞外,花瓣可以做食品、飲料、乾花、提煉香精作化妝品;花粉精加工後作補品來食用。紫斑牡丹的枝、葉、花、果實等都含有較豐富的牡丹酚、芍藥苷等藥用成份,皆可以提取藥物,用來代替以往的挖根取藥,以便進一步地保護生態環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們對紫斑牡丹有了更多地了解之後,中國的牡丹事業將會有一個新的發展。

保護價值

紫斑牡丹是中國特有植物,為珍貴的花卉種質資源,根皮供藥用。對研究牡丹屬的系統發育和培育牡丹新品種,都具有一定意義。

保護措施

陝西太白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建議在分布集中的地區建立保護點,嚴禁採挖,並積極開展繁殖試驗,推廣栽培。北京、東三省、青海同仁縣等已引種栽培。

繁殖要點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用播種、分株繁殖。該屬植物種子有上胚軸休眠現象。因此,應在8月上旬至9月果皮變黃褐、種子成熟後即採種。用清水選種後,將好種子放在濕沙內貯藏7天左右,即可播種,能生出幼苗,經過冬季,低溫下發芽出土。乾燥種子延至春季播種,常推遲一年發芽。亦可在每年9--10月將肉質乾刨出,從根頸部劈開(一般每兜分3--5株,上面必須帶芽),在傷口處灑上石灰、以防腐爛,栽培後培土越冬。

栽培管理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定植前首先注意土地的選擇。由於牡丹有發達的肉質根系,深可達50-60厘米,因而應選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栽培。在容易積水、鹼性偏大的地方不宜種植。牡丹栽培宜在秋天進行,秋季較早栽植有利於根系恢復,早發新根,植株第二年恢復生長較快。栽植後視根系情況適當剪除上部枝條,使根系總量較多地超過地上枝條數量。且應在第二年去除花蕾,勿使其開花。栽植穴應寬大,深度視根系長短而定。穴底施基肥。注意栽植的深度,應以根頸與地面平齊或稍低幾厘米為好,不可過深或過淺。栽時要使根系舒展,切忌將肉質根緊靠在一起。根系理好後逐漸覆土。覆土過半時將植株稍向上提一提,使根伸直,然後繼續覆土,分層踏實。栽後澆透水,不使土壤留有空隙。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根據牡丹的習性,生長期仍然需要充足的水分,但土壤不可過濕,更不能積水。紫斑牡丹較好肥,每年可施肥三次,一是在早春發芽後;二是在花謝之後;三是在入冬前。前兩次以速效肥為主,後一次以腐熟堆肥為主,施追肥時多以穴施、溝施為主,施基肥時多以普施為主。每次施肥、澆水後應及時地中耕除草,使土壤疏鬆透氣。每年入冬前或春季萌芽前對紫斑牡丹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使其枝幹分布均勻,株形完美,通風透光,延長植株壽命。首先確定主枝,去掉多餘的、過密的、交叉重疊的枝條。保留健壯枝條,除去病蟲枝、弱枝、下垂枝、枯枝。疏除植株基部的萌櫱、過密的花蕾,剪去花芽上端乾枯部分。

技術要點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牡丹地栽和盆栽的栽植方法基本一樣,關鍵的幾點如下:
1、由於牡丹根系比較密集,栽植時如果不細緻,土壤就不容易填進根的心部,導致在苗木栽植後的根的心部裡面不能完全讓土壤填實,心部仍然有空洞。這樣苗木生長的過程中根部與空氣接觸的部分就會產生黴菌,黴菌會逐漸使根部腐爛,出現發芽後生長不良,慢慢死亡的現象。
2、地栽或盆栽都不能過多的澆水。具體的做法是:牡丹栽植後立即澆一次透水。以後澆水時間間隔不能太短,只要土壤保持濕潤就行。如果澆水過多,土壤不透氣,苗木生長過程中葉子就會發黃並逐漸死亡。
3、施肥。土壤中肥料不能過多,特別是無機肥料,過多就會傷害根系,最好是苗木葉子全部展開後,每隔十天噴一次頁面肥,但濃度不能大。
4、修剪。修剪是苗木栽植中的重要一環,苗木栽植後一定要將弱苗修剪掉。保持3-5株健壯枝條,這樣營養才能集中保證主要枝條生長旺盛,開好花。
5、光照。牡丹喜光照,苗木不能長期放置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只有在花蕾完全形成後即將開花時,為了滿足人工設定的開花期(延長開花期)可適當遮陰,一般不超過七天。

新品種培育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新品種培育主要以選擇育種和雜交育種為主。
1、選擇育種是利用植物的遺傳變異,通過選擇、提純及比較鑑定等手段而獲得新品種的育種方法,包括實生選種、優株評選、芽變選種、種源選擇等方面。實生選種是在天然授粉所產生的種子播種後,形成的實生苗群體中,通過反覆篩選,即經單株選擇而育成新品種。選種的標準主要有:單瓣花型或半重瓣花型,其花瓣的質地要厚、硬,色斑要鮮明、奇特;重瓣花型,花朵要大,鮮潔富麗;花型標準,花色純潔,有光澤、香味;花期較早或較晚,延續時間長;切花品種的花頭不宜過大,花梗要長、硬,花頭直立,耐水養;盆栽品種需植株矮小,容易形成花芽;抗逆性強,無病蟲害,容易栽培,易於開花。
2、雜交育種是利用原有紫斑牡丹品種與中原品種群、近年來新引進的野生種質資源進行雜交,希望能從中培育出紫斑牡丹品種所少有的鮮紅色、黃色、黑色、綠色及其它特別的花色。在雜交育種工作中,首先要確定育種目標;其次注意選擇親本,配製雜交組合。親本應該具備育種目標所需要的優良性狀,雙親之間的優點、缺點要能相互彌補,優良性狀要突出;還要通過多種方法來提高雜交結實率和雜種成苗率。如多次授粉、用化學藥劑或激素處理柱頭、雜種胚培養、調控花期等;最後就是細緻觀察雜種苗,加強培育。

苗木生產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根據園林套用和人們的不同需求,定向培育出適應市場需要的紫斑牡丹苗木。要達到批量化生產、規範化管理,以保證品種的優異性。紫斑牡丹的繁殖方法有播種、分株和嫁接。播種繁殖多用於選育新品種與培育砧木;分株繁殖的繁殖係數較低,實際工作中較少套用;目前能夠快速而準確地繁殖苗木的方法主要是嫁接,根據生產要求設定采穗圃、砧木圃和栽植圃。
采穗圃是將選育出的已經推廣套用的紫斑牡丹新品種集中栽植到田間,每年專門用作採取接穗。
栽植地選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的地方,提前施基肥深翻,基肥用腐熟大糞1500-2000kg或多元素複合肥。栽植時間以9月下旬至10月為宜。栽植穴視植株大小而定,一般直徑30-40cm,深40cm。栽植前剪去地上部分枝條、斷根或過長根,用300PPM的生根粉溶液浸蘸根部15分鐘。填土2/3時將植株輕輕抖動並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後踩實,再填土至根頸處與地表平,栽後及時澆水。紫斑牡丹非常耐旱,但為了保證采穗的需要,在移栽後的前兩年,應該及時地灌溉,使植株恢復正常生長。通常情況下,澆水時期一般是在春季萌芽後;開花前或開花後;乾旱期;越冬前。也可依實際情況看天氣、地的乾濕度、苗木的大小來定。夏季氣溫高時,應在早上或晚上進行。

砧木圃主要以定植2年生的川赤芍或紫斑牡丹實生苗作砧木進行栽培
首先是採種,在八月的上中旬,當蓇葖果呈黃色時進行採收。種子採收後堆放在屋內,上面覆蓋塑膠薄膜使果皮變軟開裂,然後分離出種子即行播種。播種前先用溫水浸種1-2天,使種皮軟化,吸水膨脹。育苗地要提前施底肥深翻,澆水後整平待用。種子開溝撒播,株距不小於1cm,覆土2cm厚,並加蓋地膜防旱保墒。次年幼苗出土後加強管理,及時除草澆水,一年後即可移栽,定植2年後的川赤芍根或紫斑牡丹實生苗根便可作砧木。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栽植圃是將紫斑牡丹的優良品種嫁接後進行栽培
栽植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生茬地。嫁接方法主要是根砧法,首先是選擇砧木。以川赤芍作砧木時,其根的粗度在1.5-2cm,長15cm以上。用紫斑牡丹實生苗作砧木時,根的粗度在1cm以上。接穗選擇健壯植株的一年生萌櫱枝或上部當年生枝,要髓心充實,帶有飽滿的頂芽和2個小側芽,要隨接隨剪,量多時用塑膠袋包住後低溫貯藏。嫁接時間選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先將砧木的頂端削平,然後在平面切口的一側縱切一刀或在平面切口的正中縱切一刀,再將接穗下端按相應長度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內,將兩者的形成層對齊後用麻繩綁緊。在準備好的地里,開窄溝放入嫁接苗,株距10cm左右,深度以接穗頂芽與地面平齊,填土後踩實,並用土將接穗封埋,然後覆蓋地膜,短期內栽植地內不能澆水。第二年萌芽後,及時除去覆蓋物,摘除花蕾,及時中耕、除草、澆水、施肥。

切花生產

紫斑牡丹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除了地栽之外,由於它的一年生新枝可達50-60厘米,所以可以用作切花。切花品種應選生長健壯,成枝率高且當年生花枝生長量大的;花型端莊,成花量大,花色艷麗,香味濃郁;花枝直立堅挺,花朵大小適中,花瓣質地厚硬,花期長。剪取切花時,應根據植株的大小,選留枝條,逐年剪截。切花剪下的最佳時期為花蕾露色期,剪下時間為早上8:00以前或晚上18:00以後,花枝長度應在30cm以上。然後按品種、長短捆成花束,再用保鮮液處理後裝箱打包。

盆栽

紫斑牡丹原圖片不是牡丹
30年生紫斑牡丹雜交後代
紫斑牡丹植株高大,因此盆栽時要選擇植株矮小,花朵輕盈娟秀的品種。栽培用的花盆選用瓦盆或木盆,口徑25-40cm,深30-40cm。栽培基質應具有較高的保肥、保水、透氣、透水和保溫性能。以園土、珍珠岩、木屑、爐渣、雞糞(2:2:2:2:1)的比例混合配製。栽植時間以9月上中旬為宜,栽培方法和其它種類的盆花相同。栽後將水澆足,以後視天氣、盆土的濕潤情況而定,盆土不宜太濕。夏季澆水,宜於清晨;高溫多雨時,注意排水,適當遮蔭。在肥料的施用上,寧淡勿濃,勤施少施。可用芝麻醬渣或豆餅發酵後施用,施用時兌水,每周一次。

紫斑牡丹盆栽多用於促成栽培,就是採取人工措施,促使牡丹的花芽提早開花。首先要選擇早花或中早花品種,同時還要易於開花、半重瓣花型的品種;選擇長勢強健,株形緊湊,枝條粗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芽體飽滿充實,花芽分化完全的植株。上盆時間要比預定花期早50~60天,在溫室或塑膠大棚內進行。前期溫度白天10~15℃,晚上1~5℃;10天后白天12℃~16℃,晚上5℃~8℃;5天后白天14~18℃,晚上10℃左右,此後一段時期內保持溫度的相對穩定。花蕾逐漸增大以後,白天溫度20~25℃,晚上15℃。當花蕾進入露色期後,根據用花的時間,將盆花搬出待用。

荒山造林

紫斑牡丹除了用於園林造景,作為觀賞花卉之外,它茂密的枝葉、發達的鬚根還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其實生苗適應性強,非常耐旱耐寒,而且育苗成本低,是綠化荒山,美化環境的優良灌木樹種。

故事傳說

紫斑牡丹紅斑紫斑牡丹
明末,有位清貧之士,學識淵博,且擅長琴棋書畫,只因看破“紅塵”,拒官避世,削髮為僧,隱居於太白山白雲寺,法號“釋易壽”。山寺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院內廣植牡丹花草。易壽在寺院中除日勤於佛事外,關暇之時,幾乎都用來研墨作畫。他尤善畫牡丹,所作之畫,細膩筆真,宛若天成。凡觀者,無不拍手叫絕。易壽作畫的名聲很快傳遍方圓百里,求畫者絡繹不絕。
一年春日,穀雨前後,牡丹爭相競開,引得八方善男信女前來朝山拜佛觀花,以圖富貴吉祥,安康。這日午後,易壽正在院
紫斑牡丹
紫斑牡丹雜交後代
中對著牡丹作畫,忽聽院前人聲嘈雜,抬頭望去,遠處有幾個莊丁打扮的人,簇擁一位寶貴之相的“胖子”,在大搖大擺向這邊走來。走到近處,方看清胖子是當地有名惡霸“王大癩”,此人一向橫行鄉里,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王大癩”走到易壽跟前,見其一手好畫,垂涎三尺,急待得到,便唆使莊丁上前索取。易壽何等人格,豈能與“王大癩”為伍,當下拒絕。“王大癩”惱羞成怒,硬逼其交畫一幅。易壽毫不示弱,將其撕爛,將毛筆投入硯台中,憤然而去。“王大癩”只見圍觀的人們群情激憤,無可奈何,只得悻悻而去。誰知,從那硯台內濺出的筆墨,正好落在附近幾棵牡丹的花瓣上,又順著花瓣流到花瓣基部,凝結成塊塊紫斑。以後,每年花開時節,人們到此,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花上的紫斑,由此稱其為“紫斑牡丹”。

相關詞條

毛茛科牡丹矮牡丹黃牡丹白牡丹

國家保護植物

國家保護植物,是寶貴的珍稀植物,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藥用價值。

五椏果目百科

五椏果目種類

五椏果目只有1科10屬約300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將其列在五椏果亞綱中,包括2科─五椏果科和芍藥科,1998年根據基因親緣關係分類的APG 分類法不承認這個目,將芍藥科列在虎耳草目之下,將五椏果科直接列在核心真雙子葉植物分支之下,不屬於任何一目,2003年經過修訂的APG II 分類法維持原分類,但2007年2月21日新修訂的結果是恢復五椏果目,只包括五椏果科一個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