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貝殼杉(拉丁語:Agathisdammara)為常綠大喬木,是貝殼杉屬下的一個物種,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地區。
貝殼杉同屬植物約15種。其中幼幾種極相似,甚至可以把它們認為是同一種。其材質優良,柔軟可塑的軀幹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在一段時期內是紐西蘭木材、貝殼杉松脂和能源的主要來源,但現在已成為珍稀植物。
別名
貝殼杉別名紐西蘭貝殼杉(NewZealandKauri)、昆士蘭貝殼杉(QueenslandKauri)、斐濟貝殼杉(FijianKauri)、東印度貝殼杉(EastIndiankauri)。
澳大利亞稱它為杉木(Kauri),亞洲則稱它為達馬樹(Dammer)。
形態特徵
喬木,在原產地高達38米,胸徑達45厘米以上;樹皮厚,帶紅灰色;樹冠圓錐形,枝條微下垂,幼枝淡綠色,冬芽頂生,具數枚緊貼的鱗片。葉深綠色,革質,矩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2厘米,寬1.2-5厘米(果枝上的葉常較小),具多數不明顯的並列細脈,邊緣增厚,反曲或微反曲,先端通常鈍圓,稀具短尖,葉柄長3-8毫米。雄球花圓柱形,長5-7.5厘米,徑1.8-2.5厘米。
球果近圓球形或寬卵圓形,長達10厘米;苞鱗寬2.5-3厘米,先端增厚而反曲;
種子倒卵圓形,長約1.2厘米,徑約7毫米,種翅只在種子的一側發育,膜質,近矩圓形,上部較下部為寬,最寬處寬約1.2厘米。
生長習性
幼苗喜半陰,大樹喜陽光。用排水良好的腐殖土盆栽,越冬溫度不低於10℃。
繁殖培育
通常用播種法繁殖。
類型
軟木。
性能
重量、抗震性能:中等,韌性高;
強度:中等或高等(被認為是世界上強度最高的軟木鐘之一);
耐用性能:耐用性好,不易翹曲變形;
加工性能:手工或機械工具加工性能不錯,是良好的車削用木材;開榫、釘釘、膠粘和表面處理的性能都不錯。
產地
原產馬來半島和菲律賓。中國廈門、福州等地引種栽培,作庭園樹。
用途
木材可供建築用,製作膠合板、盒具和板條箱等。
樹幹含有豐富的樹脂,為著名的達麥拉樹脂,在工業上及醫藥上有廣泛用途,可用來製造油氈和清漆等。
化石遺存研究
2014年,研究者在阿根廷的巴塔戈尼亞地區發現了貝殼杉的化石遺存。5200萬年前,貝殼杉在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美都有分布,南極洲的氣候變遷、南美季節性的乾旱氣候使它們在這兩地消失。之後,這種利用風媒傳播的植物開始朝北方溫暖的地區遷移,一些甚至到了東南亞。
研究發表於《美國植物學雜誌》,它指出貝殼杉曾是巴塔戈尼亞始新世植物群的重要組成物種。
裸子植物
喬木,少為灌木,稀為木質藤本;莖的維管束排成一環,具形成層,次生木質部幾全部由管胞組成,稀具導管。現代裸子植物的種類分屬於4綱9目12科71屬近800種。我國有4綱8目11科.41屬236種47變種,其中引種栽培1科7屬51種2變種。 |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