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屬中文名:落葉松屬
屬拼音名:luoyesongshu
屬拉丁名:Larix
中國植物志:07:168
分布地帶
本屬約18種,分布於北半球,在歐亞及北美均超越北回歸線,達北緯63°~72°30',分布區的南線約北緯40°。但在中國經北部的恆山、五台山、呂梁山、秦嶺至橫斷山、喜馬拉雅山,可達北緯20°10'。是北方和山地寒溫帶乾燥寒冷氣候條件下具有代表性的寒溫性針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中國產10種,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新疆、西藏、四川及雲南等省區。
落葉松屬植物在早第三紀就已出現在歐亞大陸,到第四紀由於氣溫下降的影響,落葉松的分布範圍逐漸擴大,後隨冰後期氣溫的回升,其分布區逐漸向北退縮和向山地抬升,繁衍至今,形成目前的分布格局。在中國東北及華北平原(如呼瑪、哈爾濱、饒河及北京等地)的晚更新世地層中也發現了落葉松的花粉與球果。
形態特徵
松科的1屬。落葉喬木,樹幹通直;小枝規則互生,分長枝與短枝二型。葉、芽鱗、雄蕊、苞鱗、珠鱗與種鱗均螺鏇狀排列。葉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倒披針狀線形,柔軟,上面中脈多少隆起,下面兩側有數條氣孔線,葉內有2個通常邊生的樹脂道。
雌雄同株,雌、雄球花均單生於短枝頂端;雄球花具多數雄蕊,每雄蕊具2花葯,藥室縱裂,花粉無氣囊;雌球花直立,珠鱗小,腹面基部著生兩個倒生胚珠,背面托一大而顯著的苞鱗。球果直立向上,當年成熟,幼時通常紫紅色;種鱗革質,宿存;苞鱗短窄,不露出或微露出,或苞鱗較種鱗為長,露出部分直伸,彎曲或反折;種子具膜質長翅,基底被種翅包裹,種皮無樹脂囊。染色體基數x=12。
習性
落葉松為耐寒、喜光、耐乾旱瘠薄的淺根性樹種,喜冷涼的氣候,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有一定的耐水濕能力,但其生長速度與土壤的水肥條件關係密切,在土壤水分不足或土壤水分過多、通氣不良的立地條件下,落葉松生長不好,甚至死亡,過酸過鹼的土壤均不適於生長。落葉鬆通常形成純林,有時與冷杉、雲杉和耐寒的松樹或闊葉樹形成混交林。在中國分布較廣的落葉松有:落葉松(又名興安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西伯利亞落葉松、紅杉及其變種大果紅杉等。

落葉松屬根據球果的形狀、苞鱗的長短和小枝是否下垂,分為兩組:紅杉組球果圓柱形或卵狀圓柱形,苞鱗長於種鱗或近等長,顯著外露或露出,下枝下垂(國產西藏紅杉、喜馬拉雅山紅杉、怒江紅杉、紅杉、大果紅杉、四川紅杉、太白紅杉屬於本組)。落葉松組球果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苞鱗短於種鱗,不露出或尖頭外露,小枝不下垂(國家落葉松、黃花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西伯利亞落葉松與引入的日本落葉松、歐洲落葉松屬於本組)。
植物運用
落葉松樹幹端直,節少,心材與邊材區別顯著,材質堅韌,結構略粗,紋理直,是松科植物中耐腐性和力學性較強的木材,適宜作建築、電桿、橋樑、舟車、枕木、椿木、礦柱、家具、器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材用。
物種分類

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lm,樹冠圓錐形。
樹皮暗灰褐色,呈不規則鱗狀裂開,大枝平展,小枝不下垂或枝梢略垂,1年生長枝淡褐黃或淡褐色,常無白粉。枝較粗。
葉窄條形,扁平。球果長卵形或卵圓形,背面光滑無毛,邊緣不反曲,苞鱗短於種鱗。種子有長翅。
產於河北、山西二省。遼寧、內蒙、山東、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亦有引種栽培。
興安落葉松

落葉喬木,高達35m,胸徑80cm,樹冠卵狀圓錐形。
一年生長、短枝均較細,淡褐黃色,基部有毛。
球果卵圓形,中部種鱗五角狀卵形,長大於寬,先端平截或微凹,種子有翅。
我國東北林區的主要森林樹種,分布於大、小興安嶺。前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長白落葉松
葉喬木,高達40m,胸徑lm,樹冠尖塔形。
一年生枝淡紅褐色或淡褐色,具長毛或短毛至近無毛。
球果中部種鱗方圓形或方狀廣卵形;苞鱗不外露。
分布於黑龍江東南部、吉林東部長白山地區以及遼寧省。
日本落葉松

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1m。
1年生長枝淡黃或淡紅褐色,有白粉。
球果廣卵形,種鱗上部邊緣顯著向外反卷,背面常有腺毛。
喜光;對土壤肥力和水分要求較嚴,在氣候乾旱、土壤瘠薄或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環境中生長不良。具有萌動遲、封頂落葉晚,生長期長的特性。生長快,抗病力弱。
原產日本。中國東北、山東嶗山、河北北戴河、河南雞公山、東北南部、江西廬山以及北京、天津、西安等地均有栽培。
松科植物詞條
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為灌木狀;枝僅有長枝,或兼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短枝,短枝通常明顯,稀極度退化而不明顯。本科約230餘種,分屬於3亞科10屬,多產於北半球。中國有10屬113種29 變種(其中引種栽培24種2變種),分布遍於全國。 |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