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特徵
喬木,高達35米,胸徑1米;幼樹樹皮灰褐色,平滑,老樹樹皮呈灰黑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片脫落;枝條平展,形成圓錐形或柱狀塔形樹冠;一年生枝綠色或灰綠色(乾後褐色),無毛,微被白粉;冬芽近圓柱形,褐色,微具樹脂,芽鱗排列疏鬆。針葉5針一束,稀6-7針一束,長8-15厘米,徑1-1.5毫米,邊緣具細鋸齒,僅腹面兩側各具4-8條白色氣孔線;橫切面三角形,單層皮下層細胞,樹脂道通常3個,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箇中生,稀具4-7個樹脂道,則中生與邊生兼有;葉鞘早落。雄球花黃色,卵狀圓柱形,長約1.4厘米,基部圍有近10枚卵狀匙形的鱗片,多數集生於新枝下部成穗狀,排列較疏鬆。球果圓錐狀長卵圓形,長10-20厘米,徑5-8厘米,幼時綠色,成熟時黃色或褐黃色,種鱗張開,種子脫落,果梗長2-3厘米;種鱗熟時鱗盾呈褐色或淡紅褐色,寬三角形,下部底邊通常近截形;種子通常較小,長9-12毫米,徑約7毫米。無翅或兩側及頂端具棱脊,稀具極短的木質翅;子葉10-15枚,針形,橫切面三角形,長4-6.4厘米,徑約1毫米,先端漸尖,全緣或上部棱脊微具細齒;初生葉條形,長3.5-4.5厘米,寬約1毫米,上下兩面均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生態環境
生長在海拔1800-2800米、氣侯溫涼,相對濕度大、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地帶,常與常綠闊葉樹及紅檜、台灣杉木、台灣杉、黃山松((台灣松)、台灣五針松、台灣雲杉及台灣鐵杉等針葉樹種混交成林。
地理分布
為中國特有樹種,產於台灣中部以北、中央山脈阿里山、玉山等高山地區。
經濟價值
是經濟樹種,心材與邊材區別明顯,心材淡黃褐色,結構細,質較輕軟,比重0.46。可供建築、板材、土木工程等用材。種子可榨油。
提示
本變種與華山松(原變種)的區別在其幼樹樹皮灰褐色,平滑,老樹樹皮呈灰黑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片脫落;種鱗熟時鱗盾呈褐色或淡紅褐色,寬三角形,下部底邊通常近截形;種子通常較小,長9-12毫米,徑約7毫米。
松科植物詞條
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為灌木狀;枝僅有長枝,或兼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短枝,短枝通常明顯,稀極度退化而不明顯。本科約230餘種,分屬於3亞科10屬,多產於北半球。中國有10屬113種29 變種(其中引種栽培24種2變種),分布遍於全國。 |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