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喬松

北美喬松

北美喬松(學名:Pinus strobus Linn.):常綠大喬木,高可達50米,冠寬10米,小樹圓錐形,大樹接近圓柱形,幼年時為金字塔形,在中期和後期形成由很多水平和向上的枝形成的冠狀結構,外形輪廓像羽毛,小枝綠褐色,針葉5針一束,細而柔軟,長-14厘米,不下垂。葉片淡藍綠色。輪生枝,五針葉、藍綠色、繁茂,灰褐色樹皮深裂,生長中速,30-60厘米/年。球果熟時紅褐色,窄圓柱形,稍彎曲,有梗,下垂,有樹脂,長8-12厘米,種鱗邊緣不反卷;種子有長翅。原產北美。中國熊岳、旅順、北京、南京等地有引種栽培。木材邊材帶黃色,心材淡紅褐色,材質輕硬,紋理通直,耐朽力強。可作建築、器具等用材。

基本信息

簡介

大喬木,高可達30米,冠寬10米,小樹圓錐形,大樹接近圓柱形,輪生枝,五針葉、藍綠色、繁茂,灰褐色樹皮深裂,生長中速,30-60厘米/年。

形態特徵

北美喬松
北美喬松北美喬松


喬木
,在原產地樹高30-50米;樹皮厚,深裂,紫色;幼枝有柔毛,後漸脫落;冬芽卵圓形,漸尖,稍有樹脂。針葉5針一束,細柔,長6-14厘米,腹面每側有3-5條氣孔線;樹脂道2個,邊生於背部。球果熟時紅褐色,窄圓柱形,稍彎曲,有梗,下垂,有樹脂,長8-12厘米,種鱗邊緣不反卷;種子有長翅。

生長習性

樹勢雄偉,耐寒、耐旱;生長良好。性喜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蔭,耐寒性強,耐乾旱能力較好,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土壤為佳。適合土層深厚,土質鬆軟,排水良好的沙質土上造林,粘重低洼及石灰質土上生長不良。該樹種早期生長緩慢,一般在15年以後進入速生期,16-40年間,樹高與直徑生長迅速,40-50年生以後,樹高生長較慢,直徑生長加快。多年的觀察證明,該樹種在相同立地條件下,生長速度高於遼寧鄉土松屬樹種,特別是樹高、直徑和樹幹圓滿度顯著好於紅松和紅皮油松,並且樹冠發達,無自然枯枝,對病蟲害抵抗能力也強。

分布範圍

原產地:加拿大(馬尼托巴省、新不倫瑞克省、紐芬蘭我、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愛德華王子島、魁北克)、瓜地馬拉、墨西哥(恰帕斯、格雷羅、瓦哈卡州、普埃布拉、韋拉克魯斯)、美國(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喬治亞州、伊利諾州、印第安納州、愛荷華州、肯塔基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密西根州、明尼蘇達州、新罕布夏州、新澤西州、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羅得島、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佛蒙特州、維吉尼亞州、西維吉尼亞州、威斯康星州)。

中國東北、熊岳、旅順、北京、南京等地有引種栽培。

北美喬松分布圖北美喬松分布圖

分布與生態習性

原產於美國東部地區,我國可在北至遼寧,南至湖南、江西、四川北部區域內生長。 我國在南北各地均有引進栽培,生長良好。性喜陽光充足的環境,稍耐蔭,耐寒性強,耐乾旱能力較好,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土壤為佳。喜肥沃、潮濕、排水良好的工壤,喜光,也稍耐陰風很敏感,在強風雨下通常會失去枝條,極不耐空氣污染(臭氧,硫)和鹽鹼土。

繁育栽培

北美喬松北美喬松

以播種繁殖為主,可於種子成熟後沙藏後翌年春季播種。根系很深,擴散很廣,所以容易移植。

種子繁殖:

播前沙藏60天或用溫水浸種催芽,以促進萌發。高畦播種,畦面不能積水,播後可用塑膠薄膜復蓋,以便提高土壤溫度和保墒。約15~20天即能發芽出土,苗齊後應立即拆除薄膜,同時在行間撒上一層鋸末,可以保墒和防止澆水時濺泥糊住幼苗。畦土不可過濕,以免發生猝倒病。當年苗高5~7厘米,抗寒力較差,北方育苗應埋土防寒。若有條件,最好在出苗後搭蔭棚遮蔭一個月,以防止高溫日灼。第二年春季可進行裸根移苗,2年後再帶土移植1次,可培育至苗高30厘米。園林中多用大苗,故還得再移植1次。

對於具堅硬種皮、且需打破休眠的種子,一般採用混沙低溫層積的處理方法。在種子處理中發現大部分種子在低溫層積處理時,需要暗處理,避免光照。而且種子低溫層積的時間越長,發芽率越高,出苗越齊。春季進行整地,翻地耙地.做1m寬苗床,用Fe2SO4或辛硫磷等進行土壤消毒處理。播種時間為春季4月末到5月初或秋播,播種深度0.5~20cm不等,播種後及時復土。播種方式一般採用條播,行距8~10cm.株距控制在2cm左右。

種子處理及播種方法:

樹種名稱 處理方法 低溫層積(天) 播種方法、深度
北美喬松 水浸24小時、低溫層積 50-90 0.7cm深、壓實、蓋床

扦插繁育:

北美喬松北美喬松

扦插繁殖具有簡單易行、繁殖效率高、保持母體的優良特性、可直接套用於生產的優點。為此,對多個樹種的扦插繁殖進行了研究。現以北美喬松為例概述試驗方法。

(1)試驗用材料:生根促進劑採用生根粉6號、生根粉1號、NAA、 IAA和IBA,扦插基質為10cm厚的河沙,材料為當年生銀果胡頹子嫩枝。

(2)結果與分柝扦插後12~15天開始出現不定根.絕大多數插穗不定根均在切口處出現形成層.未生根的插穗沒有新葉出現.並且嫩枝變硬.顏色也變成褐色。表2列出了不同藥物處理和不同濃度對扦插苗生根的影響,由此可以看出:生根粉6號比其他幾種處理的生根率略高.最高可達到83.3%的生根率(見表2)。

表2.各種藥物處理及濃度對扦插生根率的影響(單位:%)

濃度(μg/g)

藥物處理:

0 50 100 200 400

生根粉6號 63.3 66.7 76.7 83.3 73.3

生根粉1號 50.0 50.0 56.7 56.7 70.0

BA 63.3 70.0 70.0 53.3 46.7

AA 63.3 66.7 70.0 53.3 50.0

NAA 53.3 50.0 60.0 63.3 63.3

在上述對比實驗的基礎上.又用生根粉6號再次進行了扦插試驗.並加強水分和溫度管理,濃度不變,插穗點蘸,並以清水為對照。每個處理40個插穗。結果證明生根粉6號在濃度為100~200μg/g時,生根率達到90%以上.根長、根數和根系發育狀況均較好。

組織培養繁育:

1外植體:芽及腋芽

2消毒處理:70%乙醇30s10%次氯酸鈣15分鐘,無菌水3次,轉入初始培養基中

3誘導培養:MS+BA1.0~3.0+NAA 1.0~3.0

4分化培養 MS+BA 1.0~2.0+NAA1.0~1.5

5擴繁培養:MS+BA0.5~1.0+NAA 0.5~1.0

6生根培養:1/2 MS+NAA 10

7移栽煉苗在培養室或大棚內進行,移栽基質為黑土和河沙(混合比例為2:1)。保持濕度在80%左右,二周后移入大地。

異體嫁接繁殖

為了縮短苗木的生長周期,北美喬松嫁接時間、方式為4月下旬芽萌動前,貼接、靠接。

在後期管理定期檢查成活情況,對沒有成活的植株補枝接;注意越冬保護.以免影響芽的萌發及時剪砧、解除綁縛物和除萌;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栽培技術

苗圃

苗圃地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最好採用上床。床高20厘米,寬1米,苗床長度不限一般5-10米,床面要平整。播種前,先將圃地耙平整細,施足底肥,然後開溝,溝深2-4厘米,行距15厘米。然後播種子,播種量30-50克/平方米。接著耙平,壓實,上面再復1厘米厚的沙子或者稻草。播完後,澆透水,以後每天澆水1-2次,注意每次澆水要澆透,經常保持床面濕潤,直到苗出整齊為止。

澆水

幼苗出土以後,前期也應保持床面濕潤,做到每天至少澆1次透水,幼苗生長半個月以後,可每隔1天澆透水1次,在每次澆水後,要及時鬆土。

遮陰

要做好幼苗蔽蔭設施,架遮陽網防日灼。全光育苗也可以,但必須保證做到及時澆水,保持床面濕潤。

除草

及時除草和鬆土,保持床面無雜草,澆水後,次日要及時鬆土,防止土壤板結。

追肥

北美喬松幼苗在生長期內,要進行2-3次追施速效肥料,根據美國造林學介紹,對北美喬松幼苗追施0.03%氮、0.035%磷、0.015%鉀和0.2%鈣效果好。每次追肥量不宜多,最好使用液肥追苗。在幼苗出土後20d左右進行。第二次在6月下旬,第三次在7月上旬至中旬進行。每次追肥數量可稍有增加。追後要及時噴水,防止燒傷幼苗。

間苗

北美喬松種子稀有,數量少,出苗率低,一般不採取間苗措施。每平方米保留幼苗300-500株。

越冬

北美喬松幼苗越冬時,苗木除了掘出窖藏以外,還可以留床就地保護越冬。做法是:於秋末,即10月下旬前後,在苗圃地北面,搭防風障,用樹葉或沙子蓋好苗床,保護幼苗,防止幼苗越冬抽乾、凍傷。

換床

北美喬松幼苗,初期生長很慢,在較好的土地條件上,1年生苗平均高生長量5-6厘米。2年生苗可生長12厘米左右。生長較好的苗木,可以在第二年進行造林。多數的北美喬松幼苗,在第二年最好進行1次換床移苗工作。這樣可以獲得一批質量較高的苗木。換床時間在春季4月上旬進行,株、行距離以20:20厘米,每平方米床面可移植30株左右。換床後幼苗,最好3年以後出圃造林,這樣苗木根系發達,鬚根多,苗木健壯,造林後成活率高。

病蟲防治

北美喬松幼苗主要常見的病害是松苗立枯病。一是在播種前要做好預防工作,苗床地用每平方米3%硫酸亞鐵溶液消毒,改良土壤的酸度,可抑制病菌的生長和增強苗木的抵抗性。二是種子可用250-500倍硫酸銅水液浸種3-5h,處理後播種能殺死種子外部病原菌。幼苗出土後也可用3%硫酸亞鐵液噴澆小苗,但澆後,應噴水把苗上藥液洗去,出苗後還可噴0.5%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硫酸銅∶生石灰=1:1),每隔7-10天防治1次,以免立枯病繼續發生和蔓延。發生病苗以後,除了用藥劑進行積極防治以外,要及時除掉病株苗木,以防擴展蔓延。

園林用途

北美喬松株形美觀,針葉纖細柔軟,觀賞價值較高,適應性強,可孤植、叢植、列植於路旁、草坪、花境等地。

同科同屬植物

北美喬松北美喬松

松科:裸子植物門種類最多的1科,約占全部裸子植物的1/3。常綠或落葉(金錢松與落葉松)喬木,樹幹端直,枝不規則互生或輪生;小枝互生或對生(稀輪生),或兼有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金錢松、落葉松、雪松),或有極度退化而不明顯的短枝(松樹)。葉、芽鱗、雄蕊、苞鱗、珠鱗和種鱗均螺鏇狀排列。葉線形或針形;線形葉扁平,稀四棱形,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針形葉2~5針成一束,著生於退化的短枝頂端,基部包有膜質葉鞘。花單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單生葉腋(稀苞腋)或枝頂,稀簇生(金錢松、油杉),具多數雄蕊,每雄蕊具2花葯,藥室縱裂、橫裂或斜裂,花粉的兩側有顯著的氣囊或無氣囊(落葉松、黃杉),或具退化氣囊(鐵杉組);雌球花由多數苞鱗和珠鱗組成,每珠鱗的腹(上)面基部著生兩枚倒生胚珠,受精後珠鱗迅速增大發育成種鱗。球果直立或下垂,當年成熟或翌年(稀第三年)成熟;種鱗扁平,木質,稀近革質,宿存或熟後脫落(冷杉、雪松、金錢松);苞鱗生於種鱗的背面,彼此離生,僅基部合生,較長而外露或不露出,或短小而位於種鱗基部;種子具膜質長翅,稀無翅或近無翅(個別松樹),下面有樹脂囊或無;胚具2~16枚子葉,發芽時出土,稀不出土(油杉)。松科植物染色體少,基數基本一致,x=12,稀為13。

本科共10屬約230種,主產北半球(僅松屬的個別樹種分布達南半球),為森林的主要樹種,亦是發展林業的主要造林樹種,如松屬、雲杉屬、落葉松屬、冷杉屬、鐵杉屬和黃杉屬。中國是松科屬種最多的國家,10屬均產,其中銀杉和金錢松為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油杉屬亦主產中國;種數占整個松科植物的1/2,分布幾遍全國,在高緯度與高海拔山地幾乎都是松科植物所組成的單純林或混交林,森林資源豐富。

松科植物最早的化石出現在中生代早侏羅紀,白堊紀後屬種增加。第四紀隨全球性氣溫下降與回升,種類、數量和分布範圍均有變化,繁衍至今,形成了現代的分布格局。迄今在北半球的地層中發現了生存屬和絕滅屬的大小化石。

北美喬松北美喬松

松科植物是北半球常見的森林樹種,各自在其適應的地帶組成單純林或混交林。其分布規律大致為:多種冷杉、雲杉、落葉松和少數松樹喜氣候寒冷、生境潮濕或要求乾燥寒冷的氣候,分布於高緯度的寒帶至寒溫帶,向南分布到暖溫帶與亞熱帶的亞高山及高山,組成寒溫性針葉林。鐵杉、少數雲杉、冷杉、落葉松和部分松樹要求溫涼潮濕或溫和乾燥、四季分明、冬季寒冷的氣候,主要分布於暖溫帶地區與亞熱帶中山以上,組成溫性針葉林。銀杉、黃杉、油杉、金錢松和部分松樹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主要分布於亞熱帶中山以下,向南可分布到熱帶地區地勢較高的涼濕山地,組成暖性針葉林。

松科是裸子植物門中一個十分自然的類群,在分類上有兩種意見:即根據葉線形單生枝上和針形成束著生極度退化的短枝頂端分松科為冷杉亞科 (Abietoideae)和松亞科 (Pinoideae)。或者根據有無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再將上述的冷杉亞科分為兩個亞科,即冷杉亞科和落葉松亞科(Laricoideae)。

松科植物多為高大的喬木,生長通常較快,木材蓄積量多,為建築用材和工業用材的主要來源,而椿木、電柱、枕木、舟車、家具、器具等材亦多取自松科,故許多樹種是當今發展林業的主要造林樹種,有些樹種為著名的園林綠化與觀賞植物,如金錢松、雪松(見彩圖)等。松科木材具有正常的樹脂道(僅冷杉屬缺),木射線管胞內壁有鋸齒,紋孔托外緣曲折或貝殼狀或鋸齒狀,或不規則,鎖閉膜上有放射狀和弦向的棒狀加厚,晚材帶明顯,木射線細胞水平壁紋孔顯明(少數松樹除外)。松科植物的化學成分較複雜,其共同的特點是多含有樹脂及揮髮油,缺乏生物鹼,缺少雙黃酮。樹脂貯存在樹脂道內,與揮髮油共存。樹脂中含有多種有機酸(如松香中含有90%以上的樹脂酸),還有樹脂醇、樹脂酯及大量的樹脂烴類。揮髮油含於針葉及樹脂中,揮髮油中含有多種萜烯類。松科植物種子油中均含有不常見的3種共存的特徵脂肪酸,對順-5,9十八碳二烯酸(18:2)、順-5,9,12十八碳三烯酸 (18:3)和順-5,11,14,二十碳三烯酸。

松科植物種類:

松亞門

松屬(Pinus) - 大約115種

雲杉亞門

雲杉屬(Picea) - 大約35種

落葉松亞門

銀杉屬(Cathaya)- 只有一種

落葉松屬(Larix) - 大約14種

黃杉屬(Pseudotsuga) - 共5種

冷杉亞門

冷杉屬(Abies) - 大約50種

雪松屬(Cedrus) - 2至4種

金錢松屬(Pseudolarix]] - 只有一種

油杉屬(Keteleeria)- 共有3種

長苞鐵杉屬(Nothotsuga)- 只有一種

鐵杉屬(Tsuga) - 共有9種

松科植物詞條

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為灌木狀;枝僅有長枝,或兼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短枝,短枝通常明顯,稀極度退化而不明顯。本科約230餘種,分屬於3亞科10屬,多產於北半球。中國有10屬113種29 變種(其中引種栽培24種2變種),分布遍於全國。
蒼山冷杉 (原變種)
長苞冷杉 (原變種)
紅杉(變種)
落葉松組
掃帚油松(變種)
油松組
長葉松組
白皮松組
單維管束松亞屬
落葉松亞科
紅杉組
魚鱗雲杉組
西藏冷杉
雲杉組
台灣油杉
矩鱗油杉
高山松
歐洲黑松(原變種)
冷杉亞科
松亞科
五針松組
墨脫冷杉
川滇冷杉
大果黃杉
南方鐵杉(變種)
台灣五針松
雙維管束松亞屬
台灣雲杉
矩鱗鐵杉(變種)
剛松(原變種)
油麥吊雲杉(變種)
鐵杉組
林芝雲杉 (變種)
長苞鐵杉組
黃果雲杉(變種)
綠果黃花落葉松(變型)
康定雲杉(變種)
卵果魚鱗雲杉(變種)
察隅冷杉
西黃松
黑皮油松(變種)
麗江雲杉組
歐洲赤松(原變種)
台灣果松
雲南油杉
新疆落葉松
雪嶺杉
鐵堅油杉
江南油杉
西藏雲杉
思茅松(變種)
大果鐵杉(變種)
鐵杉(原變種)
長白魚鱗雲杉(變種)
台灣鐵杉
魚鱗雲杉(變種)
日本落葉松
歐洲落葉松
地盤松
台灣黃杉
黃果冷杉(原變種)
北非雪松
金錢松屬
細葉雲南松(變種)
鱗皮冷杉
紫果冷杉
球冠赤松
鐵杉屬
雲南黃果冷杉(變種)
油松(原變種)
北美短葉松
晚松
急尖長苞冷杉(變種)
萌芽松
新疆冷杉
毛枝五針松
千頭赤松
大果紅杉(變種)
川西雲杉(變種)
黑松
白扦
西藏紅杉
長白松(變種)
喜馬拉雅紅杉
日本雲杉
歐洲赤松
黃花落葉松(原變種)
日本五針松
怒江紅杉
海南油杉
鐵堅油杉(原變種)
紅杉
喬松
四川紅杉
麗江鐵杉
雲南鐵杉
黃花落葉松
岷江冷杉
華北落葉松
日本冷杉
巴山冷杉
中甸冷杉
怒江冷杉
白皮松
黃果冷杉
台灣冷杉
臭冷杉
南歐黑松
蒼山冷杉
杉松
落葉松屬
麗江雲杉
雪松屬
青海雲杉
青扦
鱗皮雲杉
歐洲黑松
熱帶松
巴山松
加勒比松
大明松
長葉松
海南五針松
新疆五針松
偃松
赤松
西藏白皮松
油杉屬
松屬
雲杉屬
銀杉屬
黃杉屬
百山祖冷杉
長苞冷杉
冷杉屬
花旗松
麥吊雲杉
海岸松
秦嶺冷杉
青岩油杉
柔毛油杉
油杉
黃枝油杉
鐵杉
長苞鐵杉
黃山松
紅皮雲杉
白皮雲杉
歐洲雲杉
紅松
大果青扦
華山松
短葉黃杉
北美喬松
瀾滄黃杉
大別山五針松
華南五針松
太白紅杉
落葉松
雪松
油松
松科
雲南松
興凱湖松
雅加松
南亞松
濕地松
火炬松
馬尾松
紫果雲杉
長葉雲杉
銀杉
華東黃杉
黃杉
金錢松
樟子松

松柏目百科

松柏目(Coniferales,又稱松科)在生物分類學上是松柏綱中的一個目,傳統分類上的裸子植物門包括五個綱(松柏綱、蘇鐵綱、銀杏綱、買麻藤綱、紅豆杉綱)。現因此五支裸子植物並非單系群,而將其中四支同被子植物一起並列為種子植物之下的五個門,紅豆杉目和松柏目合併到一個綱中。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大果鐵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矩鱗鐵杉
巨柏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白皮雲杉
百山祖冷杉
白扦
巴山冷杉
巴山松
北美短葉松
白皮松
北美喬松
北非雪松
扁柏屬
柏木屬
柏木
北美圓柏
北美香柏
北美喬柏
篦子三尖杉
扁葉柳杉
北美紅杉屬
白豆杉
白豆杉屬
百日青
貝殼杉
貝殼杉屬
長苞冷杉
蒼山冷杉
川西雲杉
長白魚鱗雲杉
長葉雲杉
川滇冷杉
察隅冷杉
臭冷杉
長白松
長葉松
赤松
長苞鐵杉
刺柏屬
刺柏
翠藍柏
翠柏屬
側柏
側柏屬
垂枝香柏
叉子圓柏
垂枝柏
垂枝祁連圓柏
垂枝圓柏
朝鮮崖柏
粗榧
垂枝池杉
池杉
長葉竹柏
大果青扦
杜松
地盤松
大別山五針松
大明松
大果紅杉
大果黃杉
短葉黃杉
地中海柏木
大果圓柏
滇藏方枝柏
短葉柳杉
東北紅豆杉
短葉羅漢松
大理羅漢松
大葉南洋杉
福建柏
福建柏屬
鳳尾柏
匐地龍柏
方枝柏
菲律賓羅漢松
高山松
乾香柏
高山柏
貢山三尖杉
高山三尖杉
黃果雲杉
紅皮雲杉
黃果冷杉
黃枝油杉
紅檜
海南油杉
黃杉
黑松
黑皮油松
海南五針松
紅松
海岸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火炬松
華山松
華南五針松
黃山松
紅杉
華北落葉松
黃花落葉松
華東黃杉
黃杉屬
花旗松
海南粗榧
灰葉杉木
紅豆杉屬
海南羅漢松
矩鱗油杉
江南油杉
雞毛松
急尖長苞冷杉
金錢松屬
加勒比松
金錢松
矩鱗鐵杉
巨柏
加利福尼亞柏木
金黃球柏
金塔柏
金球檜
金葉檜
金松屬
金松
康定雲杉
孔雀柏
崑崙方枝柏
喀什方枝柏
昆明多子柏
昆明柏
寬葉粗榧
羅漢柏屬
鱗皮冷杉
卵果魚鱗雲杉
林芝雲杉
鱗皮雲杉
麗江雲杉
冷杉屬
冷杉
落葉松
落葉松屬
瀾滄黃杉
麗江鐵杉
綠乾柏
鹿角檜
龍柏
綠背三尖杉
鱗葉柳杉
柳杉
柳杉屬
落羽杉屬
落羽杉
羅漢松屬
蘭嶼羅漢松
羅漢松
陸均松屬
陸均松
岷江冷杉
麥吊雲杉
墨脫冷杉
馬尾松
毛枝五針松
萌芽松
美國扁柏
美國尖葉扁柏
墨西哥柏木
岷江柏木
密枝圓柏
墨西哥落羽杉
怒江冷杉
南亞松
南歐黑松
怒江紅杉
南方鐵杉
南方紅豆杉
南洋杉
南洋杉屬
歐洲雲杉
歐洲赤松
歐洲黑松
秦嶺冷杉
青海雲杉
青岩油杉
青扦
千頭赤松
喬松
千層塔
球冠赤松
窄冠側柏
柱冠粗榧
錐葉池杉
紫杉
竹柏
千頭柏
祁連圓柏
日本冷杉
日本雲杉
柔毛油杉
熱帶松
日本五針松
日本落葉松
日本扁柏
日本花柏
絨柏
日本香柏
日本柳杉
杉松
濕地松
掃帚油松
松屬
四川紅杉
松潘叉子圓柏
三尖杉屬
三尖杉
杉木
杉木屬
水松
水松屬
水杉屬
水杉
穗花杉屬
穗花杉
台灣雲杉
台灣冷杉
鐵堅油杉
台灣油杉
台灣五針松
台灣果松
太白紅杉
台灣黃杉
鐵杉|
鐵杉屬
台灣鐵杉
台灣扁柏
台灣翠柏
塔枝圓柏
塔柏
台灣三尖杉
台灣杉木
台灣杉屬
禿杉
小葉羅漢松
新疆冷杉
雪嶺杉
西伯利亞雲杉
西藏雲杉
西藏冷杉
新疆五針松
西黃松
興凱湖松
細葉雲南松
西藏白皮松
雪松屬
雪松
新疆落葉松
西藏紅杉
喜馬拉雅紅杉
西伯利亞刺柏|
線柏
西藏柏木
小果垂枝柏
興安圓柏
新疆方枝柏
小花密枝圓柏
雲杉屬
雲南油杉
油麥吊雲杉
雲杉
油杉
油杉屬
油松
雅加松
雲南松
偃松
銀杉屬
銀杉
雲南鐵杉
羽葉花柏
雲片柏
偃柏
圓柏
圓柏屬
崖柏
崖柏屬
圓頭柳杉
圓球柳杉
羽葉池杉
雲南紅豆杉
雲南穗花杉
異葉南洋杉
紫果雲杉
中甸冷杉
紫果冷杉
樟子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