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弦

紀弦

紀弦(1913~2013.7月22日),是台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在台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紀弦不僅創作極豐,而且在理論上亦極有建樹。他是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新,令後學者競相仿效,成為台灣詩壇的一面旗幟。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36年紀弦(中)與吳奔星等在北平留影 1936年紀弦(中)與吳奔星等在北平留影

紀弦,原籍陝西周至,生於河北清苑,原名路逾,筆名路易士、

青空律。當代詩人,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

紀弦 紀弦

1924年定居揚州。1929年以路易士筆名開始寫詩。1933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舉辦畫展。1934年創辦《火山》詩刊,翌年與杜衡合編《今代文藝》。1936年支持戴望舒等創辦《新詩》月刊,同年創辦《詩志》,與《新詩》及吳奔星在北平編輯的《小雅》相互呼應 ,互登廣告,成為當時南北鼎足而三的有影響的詩刊。與徐遲、吳奔星、施蟄存等人友善。此時詩作深受現代派的影響。抗日戰爭爆發後流轉於漢口、長沙、昆明、香港等地,曾任國際通訊社日文翻譯,主編《詩領土》。抗戰勝利後始用紀弦筆名寫稿。1948年由上海赴台灣,曾編輯《和平日報》副刊《熱風》。1953年創辦《現代詩》季刊,發起成立現代詩社,引起台灣詩壇關於現代詩的一次論爭。1974年自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退休,1976年赴美定居。

開啟台灣現代詩運動

本人照片 本人照片

紀弦1913年出生於河北清苑縣,1929年開始創作。他在上海以“路易士”為筆名發表作品,屬於現代派的一員。1948年1月底他由上海遷徙至台灣,在詩人伊沙看來,紀弦對中國詩歌產生的巨大影響正始於此時。“在上世紀40年代的上海,他其實並不算特別重要,只屬於現代派中的年輕人”伊沙說,“但他去了台灣之後,創辦了《現代詩》詩刊,這是台灣第一個有現代詩追求的詩刊,他可以說是台灣現代詩的開山鼻祖。”

紀弦於1953年創辦《現代詩》季刊,發出新詩再革命的先聲,在台灣掀起了一場現代主義詩歌的運動,“他們的口號很明確,就是向波德萊爾以降的法國現代詩學習”伊沙說。在他看來,“五四”時期胡適、郭沫若締造了新詩,到了1949年,新詩僅僅是到達了西方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詩歌的階段,但當詩人開始準備走向現代主義時,卻因為歷史原因不得不中斷。“當我們沒有辦法嘗試世界詩歌潮流的時候,紀弦完成了我們沒法完成的文學道路。”

伊沙認為如果說胡適、郭沫若開創了現代詩,艾青讓現代詩更為本土化、更有時代感,紀弦則讓中國的現代詩走進了現代主義,“他在整箇中國文學史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的離去標誌著一個時代結束了。”

主要作品

詩集

《紀弦精品》

詩論

紀弦自選集 紀弦自選集

《紀弦詩論》

《夜記》

《一封信》

《紀弦論現代詩》

《紀弦自選集》,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

《紀弦回憶錄》,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外界評價

藍藍

紀弦的詩我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讀得多一些,後來讀得比較少了。當時的感覺是他很現代,相對大陸當時的詩歌,他顯得很先鋒,受西方的影響比較大。因為他和洛夫等一批詩人都是用漢字寫詩,讓我印象很深,發現原來還有另外一種漢語詩歌的格局,還是很有啟發的。

屠岸

《紀弦回憶錄(第一部)》 《紀弦回憶錄(第一部)》

我第一次讀他的詩大概在敵偽時代的上海。他比我大十多歲,是我前一輩的人了,我和他沒有通過信,也沒有見過面。他的詩歌屬於現代主義甚至是後現代主義,在台灣和海外有比較大的影響。抗戰時期,他在上海辦過一個刊物叫《詩領土》,當時他的筆名叫路易士。

說到這還有一個笑話,他大概知道我這個人也寫詩,就派一個人來和我聯繫,但那天我恰恰不在家。我母親問他是哪裡的,他說是《詩領土》的。我母親聽成了司令部,她就很害怕,說怎么日本憲兵司令部來找我的兒子了?她就說我兒子不在這裡,《詩領土》的人就沒再和我聯繫過。紀弦的詩總的來說,我讀得不多,我感覺他的語言有一些新的東西,不是很傳統,是一種現代主義的風格。

1957年紀弦(右一)覃子豪(左二)等留影 1957年紀弦(右一)覃子豪(左二)等留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