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為國立綜合性博物館,在吉隆坡市西郊,它是馬來西亞國內最主要的博物院。1963年開放。馬來西亞吉打州式傳統設計,門口兩幅巨大的鑲嵌壁畫,是以馬來西亞的歷史和文化為主題。

館藏文物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館內陳列了許多精製的工藝品和出土文物,及與自然、歷史、藝術、和民俗有關的物品、動物標本。還有蠟像展示歷代的服飾和民俗。

建築布局

如今的博物館是原來的老館-雪蘭莪博物館-意外被毀後在其舊址上興建而成的,1963年8月拉赫曼總理主持開幕儀式,對外開放。博物館有一個巨大的“米南加保”(menang Kaban)風格的屋頂,門前兩旁有水池,正門兩側有兩幅巨型壁畫,畫長35.1米,高6米。左側畫著馬來西亞各種手工藝品的製造過程,右側畫著從12世紀起到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歷史性場面。

博物館共有4個展覽室,展出馬來西亞歷史和經濟史料、馬來風俗民情、當地持有的熱帶植物和動物模型等。展品中有16世紀在柔佛拉瑪地方發掘出的中國瓷器和15世紀專門為伊斯蘭教徒製作的明瓷,有馬來西亞皮影戲與各國皮影戲的資料,有敘述明代航海家鄭和訪問馬六甲的文獻複製品。露天展區內還有舊式火車頭、老爺車和仿古馬來宮殿等展品。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博物館底層收藏了大量珍貴文物,包括手稿和圖冊。遊人只有經館長允許才可入內。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古典式馬來建築的牆面上裝飾著兩幅巨大壁畫,長35.1米,高 6米,左側是表現馬來西亞各種手工藝品製造的全過程,右側是從12世紀起至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場面。

陳列分為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部分、4個部門,展出馬來西亞的前石器時代至現代的考古、歷史和經濟史料,也有反映 19 世紀馬來王族結婚儀式、傳統戲劇、皮影戲以及風俗民情等史料,還有農業、採礦業等方面的史料以及當地特有的熱帶植物、動物標本,其中馬來貝類最為豐富多彩。

歷史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展現馬來半島各時期的歷史。展品中有在柔佛拉瑪地區發掘出來的16世紀的中國瓷器和15世紀專門為穆斯林燒制的中國明瓷。還有敘述明代中國航海家鄭和訪問馬六甲的詳細文獻資料。

器具樂器館

陳列各樣物品,從廚具、家庭用品、儀式裝飾,到武器以及樂器。

文化館

收藏馬來西亞的各種文化風物,從日常消遣到儀式習俗皆有,包括傳統婚禮,皇室割禮及華人的古董等傳統物品。

其它

此外還有國家運動館,國家歷史館,室外展覽。

參觀信息

小貼士:有些展覽品是禁止拍照的,喜歡拍照留念的遊客,需注意展覽物品上所貼的提示語,遵守館內的規定。國家博物館定期舉行主題展覽。

門票:馬幣2元,12歲以下兒童免費
開放時間:每日上午9:00-下午6:00(穆斯林開齋節法定假日將關閉2天、星期五中午到下午2:45閉館)
地址:湖濱花園南口東側
交通:乘坐格拉那再也輕快鐵(粉色)到中央藝術坊站(Pasar Seni)下車步行。也可乘坐於2017年7月中開通的雙溪毛糯-加影線(深綠色)捷運至國家博物館站(Muzium Negara)直達。

鄭和遺蹟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吉隆坡的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前的壁畫——馬來西亞國家歷史沿革圖,圖中央上端有1409的標誌,以及帶有“鄭”字旗的寶船。

惟妙惟肖中國龍鄭和在馬來西亞的歷史記載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僅華人熱愛鄭和,馬來族和其他民族都很熱愛和尊敬鄭和。這在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裡有生動的記述。位於首都吉隆坡的國家博物館,是馬來西亞最權威、最大的博物館,由3棟相連的大樓組成。博物館主樓大門兩側是兩幅巨型壁畫,由彩色瓷磚拼成,連起來約有60米長,講述了馬來西亞發展的重要歷史。右起第一幅壁畫是印度梵天神像,表明印度教的傳入,接著就是鄭和船隊到馬六甲時的盛況。

畫上數艘寶船揚帆海上,雄偉壯觀,其中幾艘寶船懸掛著大旗,旗上的“鄭”字清晰可見,迎風飛舞。在畫面上方,是鄭和首訪馬六甲的年份——“1409”。據史料記載,“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指的是鄭和第三、四、五、六、七次下西洋期間到訪馬六甲,其中的第三次就是在1409年。在壁畫上還有一支舞龍的隊伍,龍身盤繞,龍首前還有人舉著寶珠,惟妙惟肖,完全就是中國民間的騰龍戲珠圖。館長深情述歷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博物館館長亞迪博士說,鄭和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他更是一位和平友好的使者。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馬來西亞不僅在吉隆坡舉辦大型紀念展覽,還組織馬、中鄭和研究者舉行研討會。亞迪博士拿出研討會和紀念展的邀請函給記者看,上面用中文、馬來文和英文寫著:“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以‘厚往薄來’的思想沿途傳播先進文化和技術,播下和平友好的種子……”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

亞迪博士說:“鄭和5次來到滿剌加國,就是現在的馬六甲,在這裡都有記載。馬來人民都喜歡鄭和,不僅因為他勇敢,還因為他的和平友好。當時,以他的船隊的裝備,完全可以占據馬六甲,但鄭和船隊滿載著中國的‘珍寶’來到這裡,同時帶來中國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動了馬六甲的繁榮,馬六甲後來能成為著名的港口與鄭和不無關係。馬六甲歷史上曾經幾次被外國侵略者控制,鄭和與他們不一樣,他是馬來各族人民的朋友。我個人很喜歡鄭和,還因為我知道鄭和也是穆斯林,他尊重各民族文化和信仰,與各族人友好相處,我欽佩他的友好和包容。”

青花瓷器受歡迎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中國古時的玳瑁家具、服飾、紡車和各種中國瓷器。同來參觀的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孔遠志是研究鄭和的專家,在一個擺放著精緻瓷器的大展櫃前,他指著其中的青花瓷說,中國古代的青花瓷器在當時最受歡迎。鄭和船隊還將青花瓷帶到非洲,在那裡被視為珍寶,考古發現一些貴族還將青花瓷器鑲嵌到墓碑上。東南亞人民也十分喜愛鄭和帶去的青花瓷器,鄭和的船隊在經過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時,把當地的勃青和蘇泥帶回了中國,使中國的制瓷水平更上層樓。孔教授說,鄭和將中國瓷器和文明帶給馬來人民,而這裡也為鄭和提供了更好的材料,為提高中國制瓷水平做出貢獻。這進一步印證了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而鄭和是推進文化交流的友善大使。

新年展覽

2007年2月2日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推出大型華人農曆新年展覽,以配合該國文化、藝術及文物部為即將到來的華人農曆新年確定的“異中求同,同中存異”主題。

馬來西亞是個多民族的伊斯蘭教國家,該國歷來提倡不同民族之間的和睦共處;華人在該國居總人口的第二位;華人新年是大馬盛大節日之一,亦是全國各族人民普天同慶的假日。國家博物館不失良機舉辦大型華人農曆新年展覽,展示華人農曆新年的多彩習俗,以生動的圖片、文字及實物介紹華人各種特色節日。記者現場看到,大到元宵節的緣起,小至福建人如何禮拜天公、十二生肖的由來、別具一格的禮品食品的含義及慶祝方式等,皆有詳盡說明。主辦方介紹,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各項活動,包括具有華人特點的舞獅、剪紙文化、檳城布袋戲等。

大馬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黃錦鴻向記者表示,該部希望通過這項展覽讓馬來西亞各族人民對華人慶祝農曆新年有更深的認識,進而促進各族人民的互相諒解,鞏固國民團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