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周列國志》從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寫起,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結束,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歷史,內容極其豐富複雜。基本上依據史實,只作了少量虛構,正如原書“序”中所說:“《東周列國》一書,稗官之近正者也。”毛澤東曾把《東周列國志》與《左傳》進行核對,認為“《東周列國志》基本上是正確的”。它將分散的歷史故事、人物傳記,按照時間的先後串聯起來熔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
小說描寫了周幽王兇殘無道,周平王東遷,諸侯國爭霸,士大夫勢力日益壯大,最終形成七雄對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歌頌了賞罰分明的王侯和有膽識的將相勇夫。小說的布局謀篇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每一故事既可獨立成篇,又可貫穿一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寫引人入勝。但此書中也宣揚了愚忠愚孝等封建倫理觀念,有其局限性。《東周列國志》是一部章回體的長篇歷史小說,是除《三國演義》以外流傳最廣、影響較大的歷史演義類小說。《東周列國志》的著作者,最早是明代中期的余劭魚編寫的平話《列國志傳》,後來是馮夢龍(明末)在此基礎上改編而成的《新列國志》,現在流傳的《東周列國志》則是蔡元放(清乾隆年間人)對《新列國志》本子進行再改編而成的。
在同類題材的小說中,《東周列國志》並不屬於上乘之作,《三國演義》成為了所有歷史小說的一個難以逾越的高峰。但比之《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能夠客觀、公正、忠於正史,不存在尊誰貶誰的問題,這一點至少不會像《三國演義》那樣有誤導讀者之嫌。
作者簡介
馮夢龍(1574-1644)明代戲曲作家和理論家。字猶龍、子猶、耳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詞奴、綠天館主人等,長洲(今蘇州)人。生於明萬曆二年,卒於明崇禎十七年。早年便才華出眾,與兄夢桂、弟夢熊被時人稱為“吳下三馮”。但仕途不得志,屢試不第,直至崇禎三年(1630)才為貢生,授丹徒縣訓導,七年(1634)升任福建壽寧知縣。四年任滿,歸隱鄉里。一生注重戲曲、小說、民歌等通俗文學的創作、編集工作,曾編訂話本小說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通稱“三言”,還編有民歌集《掛枝兒》、《山歌》以及《太平廣記鈔》、《古今譚概》、《智囊》、《情史》等,增補《新平妖傳》、《新列國志》。戲曲作有傳奇《雙雄記》、《萬事足》,並改編前人傳奇十多種,通稱《墨憨齋定本傳奇》,另編有《墨憨齋詞譜》。詩文有《七樂齋詩稿》、《中興偉略》等編撰
描寫春秋戰國時代“列國”故事。關於“列國”故事的平話,最早產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慶年間,余邵魚(字畏齋)撰《列國志傳》,以武王伐紂的故事開篇,分節不分回,每節隨事立題。明末馮夢龍加以改編,凡余邵魚疏忽或遺漏的地方,都根據史書作了訂正,藝術上也有顯著的提高,改名為《新列國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間,秣陵(今江蘇南京)蔡元放(名奡,號七都夢夫、野雲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並加了序、讀法、詳細的評語和簡要的注釋,改名為《東周列國志》,23卷,108回。195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根據馮夢龍的《新列國志》對蔡氏的改本作了某些校正,取消了評、注、讀法、序和分卷,重新出版,書名仍為《東周列國志》,題為“馮夢龍、蔡元放編”。
《新列國志》較重視史實,內容基本上都本於《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等史籍。其長處在於文字通暢,能夠把春秋戰國紛繁複雜的歷史編排得有條不紊,有些故事因在史籍中就有較豐富的素材和一定的戲劇性,經過作者的加工,顯得有聲有色,如“鄭莊公掘地見母”、“晉重耳周遊列國”、“孫武子演陣斬美姬”等。但總的說來,此書作為文學創作的成分較少,過於平鋪直敘,很多地方只是史料的聯綴。它在歷史知識的傳播方面有較大的功用,文學性雖不強,但在明代同類小說中,仍屬上乘之作。
思想內容
《東周列國志》是明朝余邵魚原作、馮夢龍改訂的一部八十萬字巨著,包括了中國早期的重要史實與典故,我們習慣上用的什麼“管鮑之交”、什麼“弦高犒師”、什麼“退避三舍”、什麼“食指大動”、什麼“大義滅親”、什麼“奇貨可居”、什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等等,都可在這部一百零八回的名著里,找到來龍和去脈。《東周列國志》使所有秦朝以前的古人古事都一一亮相:褒姒的笑、管仲的智、齊桓的信、曹沫的無賴、晏蛾兒的愚忠。介子推的清高、晏子的識大體、伍子肯的鞭屍、蘇秦的合縱、藺相如的完壁歸趙,……都包羅無遺。他們的存亡覺夢,都可以勝數;看了這些存亡覺夢,我們可以上會古人,然後引古證今,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
《東周列國志》雖然因為太遷就歷史性,以致文學性不高,但它把頭緒紛亂的歷史做了清晰的處理,可讀性極高。此書在基本觀念上有許多可稱道的,比如它反對愚忠,認為為昏君而死“不得為忠臣之大節”,就是它的高明處。
《東周列國志》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群星燦爛,千百年後,雖不乏其人,但這一時期的人和事,在歷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幾乎是後世是非成敗的理論源頭,更是後人行事為人的標準和榜樣。小說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讚揚了從善入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有勇有謀的將相,也讚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
小說描寫了幽王殘暴無道,引起西戎之亂。平王東遷,從此周王室逐漸衰弱,諸侯國互相兼併,互相爭霸。在諸侯國內部,大夫的勢力也越來越大,他們之間也互相兼併,致使有的諸侯國為大夫所瓜分,接著出現了七雄並峙的局面。頻繁的兼併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和痛苦。
小說譴責和揭露了那些昏聵、殘暴、荒淫、愚昧的帝王、諸侯以及貪婪、奸詐、陰險的佞臣。小說讚揚了從善如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勇敢、有才幹的將相,也頌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
小說結構布局主次分明、繁簡得當。雖然頭緒紛繁,矛盾錯綜複雜,但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不僅整個歷史時代的發展變化得到如實的反映,各諸侯國的發展、變化,各國之間的關係,都寫得條分縷析。小說故事性強,每個故事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全書的一部分。許多故事描述得娓娓動聽,引人入勝。如“衛懿公好鶴亡國”、“西門豹喬送河伯婦”、“伍子胥微服過昭關”,等等。由於小說反映了五、六百年的歷史,不可能有貫串始終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里,人物形象描繪得還相當生動,如管夷吾的博學奇才、齊小白的王霸之度、鮑叔牙的苦心薦賢等等,又如晉重耳、伍子胥、介子推、孫臏、龐涓、廉頗、藺相如、文種、范蠡等等都寫得個性鮮明。小說用語簡潔、通暢,但因汲取了多種史書的內容,文字繁簡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作品傳播
本文從傳播學這一特定角度,試圖運用傳播學理論,從傳播環境、傳播媒介、海外傳播、傳播意義等幾個方面描述二十世紀《東周列國志》傳播的基本情況,以期發現二十世紀《東周列國志》傳播中的某些規律,從而總結二流歷史演義小說的傳播規律。二十世紀日漸發達的科學技術,使傳播媒介得到極大的豐富,為《東周列國志》的廣泛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其傳播呈現出傳播媒介多樣化、傳播範圍廣泛化、客群接受思想的多元化等時代特徵。與此同時,作為二流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的傳播不可避免的受到經典作品的衝擊和排擠。從史家典籍《史記》、《左傳》到勾欄瓦肆的說唱藝術,雅正的經典和俚俗的形式搶占了列國故事的大量客群。在這種複雜的傳播環境中,《東周列國志》的傳播表現出不同於其他歷史小說的鮮明特色。二十世紀新興的廣播、電影、電視、網路等傳播媒介,以其全新的表現技巧和視聽語言成為《東周列國志》傳播的生力軍。傳統的書籍、戲曲、曲藝等傳播媒介在廣播、影視等的衝擊之下,在保持原有傳播形式的同時,適時地與時代需要相結合,推出全新的電子圖書、戲曲光碟等傳播形式,在《東周列國志》的傳播中依然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品剖析
《東周列國志》寫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戰國五百多年間的歷史故事,內容相當豐富複雜。《東周列國志》所敘述的歷史,正是這樣一個時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展開的。其中敘寫的事實,取材於《戰國策》、《左傳》、《國語》、《史記》四部史書,將分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按照時間順序穿插編排,冶為一爐,成為一部結構完整的歷史演義。秦漢前的一些史家為了某種原則立場,對歷史事件的敘述和評價,有時會隱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記述的文字中,沒有一定見地的人,很難發覺,更談不上理解了。這部書的通俗之處,正是將那暗礁一樣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種種是非善惡,忠好智愚,畢露於光天化日之下。這是作者編寫此書的用意,也是他們對後人的貢獻。《東周列國志》與其他史書一樣,以國家的興亡成敗為主題,致力探討氣運盛衰、人事成敗之間轉化變遷的因果關係。作者通過人物命運的沉浮,形象地告訴人們,能否注重道義,任用賢能是判斷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最根本的依據。得民心者得天下。道義是對無意的闡發,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舉,民心亡,其政息。這種人本主義的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
《東周列國志》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群星燦爛,千百年後,雖不乏其人,但這一時期的人和事,在歷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幾乎是後世是非成敗的理論源頭,更是後人行事為人的標準和榜樣。小說通過豐富而生動的故事情節,讚揚了從善人流、賞罰嚴明、胸懷大度的王侯和忠貞、有勇有謀的將相,也讚揚了那些見義勇為、機智果敢的豪俠。與這些正面人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說也塑造了一些昏聵、殘暴、荒淫無恥的帝王、諸侯等統治者,和貪婪、奸詐。陰險的佞臣小人。作者對他們揭露與鞭撻的態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節的進展之中。
一、倒霉的周宣王
開頭講的還是西周,出於情節發展需要,這注定是一個倒霉的開頭:好不容易來了箇中興,卻晚節不保。先是御駕親征敗給姜戎“皇威褻盡”,無緣無故的又有人詛咒周國將亡,又因此輕殺了一個婦人和上大夫杜伯,本來當皇上的殺幾個人實在算不上什麼,何況殺了杜伯後已然有悔,卻還是逃不過厲鬼追殺。
把宣王放在所有的帝王中比一下,也算得上中上水平,得此報應實屬不該,再加上難產的生命力極強的神奇的褒姒,凡此種種只有一個理由:天要亡周。
既然天要亡周,周宣王就只是湊巧趕上了道場。老天做法事,宣王當犧牲,沒有道理又無需道理,命該如此,活該倒霉。
正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二、狠角色杜伯
宣王被一女嬰搞得抓狂,已然喪失了平常心。自作主張的杜伯,遇到了失去平常心的宣王,就只能做了刀下鬼。
按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且“雷霆雨露,皆是皇恩”,沒什麼好埋怨的嘛。事實卻是杜伯化作厲鬼,射了宣王一箭。放在後世看來,這是弒君!是大逆不道!
可這是在周朝。上述的那些道理是“改良”後的儒家思想,還要過好久才發表,杜伯自然沒學過。所謂無知者無畏,君子有仇必報,你砍我腦袋,我射你心窩。一報還一報,老子才不管你是誰。更何況老子現在又不歸你管。
三、迷死人的褒姒和厚道人夏桀
據書中所載,夏桀遇到了化作兩條龍的兩個神人,盛了它們的唾液分泌物藏起來,傳到了周厲王,唾液分泌物變成了一隻元黿,元黿又借腹生子在宣王時生下了褒姒。褒姒何許人也?就是那個千金一笑,烽火戲諸侯,讓宣王抓狂又最終迷死幽王的褒妃。
我們若是要追溯褒姒的血緣,就會發現遺傳學就是他媽的一堆狗屎。我們要是先學了遺傳學,看到這就要頭痛欲裂。關於這一點,大家有空再慢慢研究。
話說夏桀買一送一,不僅把天下給了周朝,還借花獻佛地留了份禮物給周朝的後世之君宣王幽王。我們可以說夏桀是暴君,但不能說他無仁無義,人家仁至義盡矣。
所以說,夏桀是個厚道人。
四、占星師伯陽父
把時間越往前推,就會發現有越多的東西難以解釋,然又必須解釋。這個任務就落在像伯陽父這種占星師身上。若從現代角度來看,伯陽父這類人就像美國的聯邦法院大法官,他們的權力在現在是釋憲在當時就是解釋一些別人(主要是天子)都很迷惑的東西,且說出來的話就是權威,無論天子平民都得遵照執行,否則後果很嚴重。
伯陽父是睿智的,誠懇的,愛國的,又是沒用的。他知道,他了解,他也說出來了,也勸告了宣王,可是螳臂焉能擋車?伯陽父仍無法改變周朝轟隆隆地駛向滅亡大坑的命運,所以他應該也是憂鬱的,悲傷的,充滿憐憫的。
鑑賞品評
《東周列國志》絕非史書,這個歷史時期最著名的史書及評註為《春秋》,《左傳》《東周列國志》之所以未上四大名著的原因,我倒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四大是從題材上所提出的代表性古典小說,《西遊記》屬於神仙傳之列,《紅樓》則是封建家庭,《水滸》是農民起義,《三國》屬軍事謀略,而《東周》與《三國》題材相同。《三國演義》相對來說主線明顯,主要人物不是非常多,所以容易被大家記住。而讀過《東周列國》的人一定都會有類似感受就是,東周沒有主線,它只有階段性主線,東周更多就是靠歷史時間的推進而展開劇情的,而且春秋戰國時期本來就是諸侯割據,吞併和弒立新君的事情此起彼伏,所以讀完後很難一下字梳理清楚,但是《東周列國志》非常耐讀,而且裡面出現的歷史典故和重要人物層出不窮,所以《東周列國志》絕對是可以與四大古典名著比肩的優秀作品。
中國古代歷史演義小說很多,一種完全是不計較歷史的演義小說,大多數演義小說屬於此類,《隋唐演義》就屬於此類,第二類屬於接近或幾乎按照正史的事實去寫的,這裡面最突出的就是《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還有蔡東潘的《二十五史》。而論文筆,則以《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最佳,蔡東潘寫的二十五史的那種自寫自評自詡的方式讓我看了難受,很難看下去。而東周和三國則是讓你拿在手裡就很難放下的好書!
隨想
全書精彩紛呈,對下列幾點印象最深刻:第一是對“道理”和“利害”這二者關係的解釋;第二是對“國政”和“軍政”的闡述;第三是對“明王聖主”與“賢臣良將”的讚揚。令人盪氣迴腸的還有“管仲論政”與“白里奚論政”兩段。
“東周列國志”時間跨度幾百年,它所描繪的每一事件,小到個人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大到國家間的戰略利益,件件都具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價值和意義。全書以割麥的故事開篇,讀來妙趣橫生。鄭莊公與周天子鬧矛盾,派兵去割了周天子地盤上的麥子。周天子親自帶兵去討伐,結果中了一箭逃回。割麥子的戰爭以周天子一方的失敗而告終。
當時的鄭國只能算是弱小國家。鄭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周厲王的少子鄭伯友,他依靠自己是周朝卿士,也就是當朝宰相的地位從鄶和東虢手裡取得十邑,建立了鄭國的雛形。到了他兒子鄭武公時滅掉了鄶和東虢,鄭國才有了一點實力。然而,即便到了鄭莊公時,鄭國的實力還比不上衛國和魯國,就是宋這種才500里的國家在鄭的眼裡已經算是大國,更不用提齊國了。當時鄭國四面都是強敵,加上先天不足,只能在夾縫裡求生存。鄭國能在那樣艱苦的環境和條件下稱霸中原,並開闢“諸侯皆鄭黨”的良好局面,應該歸功於鄭莊公的能耐和祭足的才智。
鄭國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周邊強國都在打鄭國的主意,到晉楚爭霸時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三年五受伐”的被動挨打局面,最後只好派人帶禮物在邊境上“朝夕待盟”。國家落到這步田地,被別國併吞掉是早晚的事。這大概跟現代社會開公司做生意的模式一樣,要么吞併別的公司壯大自己,要么被別的大公司買去。
本來,鄭莊公和祭足這一對人物剛出場時令人耳目一新,但等齊桓公與管仲一亮相,就把鄭莊公和祭足比下去了。顯然,“尊王攘夷”要比“敗王師”高明得多!管仲出生於齊國,他的才華,除了表現在倫理道德上面,還具體地表現在經濟、哲學、政治、軍事、外交、管理等方面。管仲既有平定天下的實踐經驗,也有治理國家的理論總結,因而管仲被梁啓超譽為“中國之最大的政治家”,也被人稱之為“儒道法思想的先驅”。管仲在齊國國君初亡、全國陷於一片混亂的狀況下,受命於危難之中,三年便使這個邊陲國家民富國強,最終使其國君成為春秋第一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執政四十餘年而善終。
為了充分了解管仲治國安邦的理念和才能,筆者不得不談談孔老夫子。孔子出生於魯國。從時間上說,管仲是孔子的前輩老師,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孔子實際上只部分繼承了管仲的思想。孔子雖然也在《論語》中自許:“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然而實際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孔子52歲的時候,曾被魯國國君重用過,但是直到他55歲離開魯君,他所期待的三年有成的局面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孔子不懂經濟、不懂軍事、不懂外交、不能像管仲那樣教育農民怎樣種莊稼、也不懂得怎樣從全國選拔人才,只是重複那一套恢復周禮的理論,以為只要實現了他所倡導的那一套意識形態,就能治國安邦平天下了,一切的國計民生的問題就都能解決了。孔子的空談和強調意識形態的治國理念不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所以儘管他周遊列國十幾年,還是沒有做出什麼值得稱道的成績來。“東周列國志”中春秋部分的好故事太多了,例如“三家分晉”,“晉楚爭霸”,“伍子胥過昭關”,“勾踐臥薪嘗膽”,“合縱連橫”,鬼谷門下孫臏和龐涓鬥智鬥勇的故事等等,真是舉不勝舉。戰國部分的故事差了一點,主要是各國都被壓迫在日漸強大的秦國的陰影里。讀戰國部分的故事我常常是越讀越沒希望,無數次生出“英雄末路,國將不國,欲哭無淚”的感慨來。
中國古典名著
悠悠的歷史沉澱了多少芬芳,蘊涵了多少過去的歲月,多少過去的文人雅士.他們留下的不僅是一段段的佳話與傳奇,還有那耐人尋味的古典之作,網羅了部分中國古典之名著,讓其再現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