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癌指發生於鼻咽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也被稱“廣東瘤” (Canton tumor),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導,全球有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國。鼻咽癌的發病率以中國的南方較高,如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特別是廣東的中部和西部的肇慶、佛山和廣州地區更高。據報導,居住在廣東省中部以及講廣東地方語的男性,其發病率為30/10萬~50/10萬。就全國而言,鼻咽癌的發病率由南到北逐漸降低,如最北方的發病率不高於2/10萬~3/10萬。鼻咽癌的發病年齡由20多歲開始,逐漸上升, 45至60歲為最高峰。

基本信息

概述

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癌是指起源於鼻咽黏膜上皮和腺體的惡性腫瘤,常發生於鼻咽頂後壁的頂部,其次為側壁,發生於前壁及底壁者極為少見,發病年齡大多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

鼻咽癌病人雖然見於五大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但世界大部分地區發病率較低,一般在1/10萬以下。鼻咽癌的發病率以中國的南方較高,特別是廣東的中部和西部的肇慶、佛山和廣州地區更高。肇慶的四會其發病率男性為25.12/10萬,女性為12.11/10萬;中山市男性為21.73/10萬,女性為8.66/10萬;香港男性為24.3/10萬,女性為10.2/10萬。據報導,居住在廣東省中部以及講廣東地方語的男性,其發病率為30~50/10萬。就全國而言,鼻咽癌的發病率由南到北逐漸降低,如最北方的發病率不高於2~3/10萬。
鼻咽癌有明顯種族差異,好發於黃種人(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白種人少見。世界上有些地區鼻咽癌的發病率與移居的種族有關,國外報告鼻咽癌多數病例是華僑。僑居泰國的中國人、中泰混血兒和泰國人的鼻咽癌患病率的比率為3.4∶2.2∶1。
從《世界五大洲腫瘤發病率》一書所收集的1968~1972年腫瘤發病率資料中可見美國加利福尼亞夏威夷新加坡的中國人的鼻咽癌發病率遠高於其他種族的居民。

病因

遺傳因素

1、種族易感性

(1)NPC主見於黃種人,歐美白種人少見。瑞典:發病率是男0.6,女0.3占全身惡瘤的0.21%~0.29%。與亞洲高發區相差12~47倍。
(2)高發區人群遷居遠地,後裔仍保持高發病率。美國:華裔NPC發病率為白人的21倍。上海:廣東籍與非廣東籍人相差2.6倍。
(3)語系方言:廣州方言發病率高。潮州客家方言低於亞洲高發區,相差12~47倍。

(4)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發生於我國南方五省,即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當地頭頸部惡性腫瘤的首位。東南亞國家也是高發區。

(5)易感基因:近年來,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鼻咽癌腫瘤細胞發生染色體變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號染色體,在鼻咽癌腫瘤細胞中發現多染色體雜合性缺失區(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發生髮展過程中存在多個腫瘤抑癌基因的變異。

2、家族聚集性許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發生傾向。

病毒因素

1964年,有人將從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培養成功的一株瘤細胞,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大量皰疹病毒顆粒,並命名為EB病毒,後來的研究表明,此病毒與鼻咽癌有密切關係。例如,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有對EB病毒各種特異性抗原的抗體反應,而且抗體的量由早期到晚期的發展過程在不斷增多;EB病毒大量存在於鼻咽癌活檢組織中;EB病毒不但能使人體組織,而且能使接近於人類的靈長類動物的組織發生惡性改變,有明顯的致腫瘤作用,等等。根據這些實驗結果,有人甚至認為EB病毒可能就是鼻咽癌的病因。

環境因素

許多調查報告和實驗結果表明,鼻咽癌的發生與高發區居民

鼻咽癌 鼻咽癌
的生活環境有關,與衣、食、住、行中接觸的一些 致癌物質有關。例如,高發區的居民不少自幼喜食鹹魚,鹹魚中含有較多的亞硝胺化合物;病人家庭的煙塵中含有大量芳香族多環烴;此外,高發地區的空氣、水源、食物以至於病人的頭髮中均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鎳等等,這些物質都被認為具有致癌作用。關於鼻咽癌與環境致癌因素的關係,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吸菸

調查證實,菸草也是中國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疾病分類

鼻咽癌的TNM分類

根據鼻咽癌腫瘤的生長範圍和擴散的程度,按 國際抗癌聯盟(UICC,1997)和美國癌症分期聯合委員會(AJCC,2002)第五版的方案如下:
1.解剖劃分
(1)後上壁:從軟硬齶交界到顱底
(2)側壁:包括 咽隱窩
(3)下壁:包括軟齶上面
註:後鼻孔緣屬於鼻腔部分。
2.TNM臨床分類
T:原發癌
Tx:原發腫瘤不能確定
T0:無原發腫瘤之證據
Tis:原位癌
T1:腫瘤局限在鼻咽部
T2:腫瘤侵犯咽部軟組織和/或後鼻孔
T2a:無咽旁組織侵犯
T2b:咽旁組織侵犯
T3:腫瘤侵犯骨質和/或鼻竇
T4:腫瘤侵犯顱內和/或顱神經、顳下窩、喉咽或眼眶
註:咽旁侵犯指腫瘤突破咽基底筋膜,有咽後、咽側壁浸潤。
N:區域淋巴結轉移
Nx:區域淋巴結轉移不能確定
N0: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同側淋巴結轉移,淋巴結直徑不超過6cm,位於鎖骨上窩以上區域
N2:雙側淋巴結轉移,淋巴結直徑不超過6cm,位於鎖骨上窩以上區域
N3:一個或數個淋巴結轉移
N3a:淋巴結直徑大於6cm
N3b:進入鎖骨上窩
註:中線淋巴結視為同側淋巴結
M:遠處轉移
Mx:遠處轉移不確定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3.組織病理學分級
G:組織病理學分級
Gx:組織分級不確定
G1:高分化
G2:中度分化
G3:低分化
4.分期
0期: Tis N0 M0
I期: T1 N0 M0
II期A: T2a N0 M0
II期B: T1 N1 M0
T2a N1 M0
T2b N0 N1 M0
III期: T1 N2 M0
T2a T2b N1 M0
T3 N0 N1 N2 M0
IV期A: T4 N0 N1 N2 M0
IV期B: 任何TN3M0
IV期C: 任何T4任何NM1

鼻咽癌的臨床分型

鼻咽癌在臨床發展過程中,可見同一病理類型患者出現截然不同的臨床表現;亦有不同類型基本按同一途徑擴展和播散。臨床上可分成3種類型:
1.上行型亦稱腦神經型或A型:
有第II、第III、第IV、第V、第VI對腦神經的侵犯和(或)顱底骨質破壞,但沒有頸淋巴結轉移。
2.下行型亦稱頸淋巴結廣泛轉移型或D型:
有單側或雙側頸淋巴結廣泛轉移,累及鎖骨上窩淋巴結,轉移灶大於8cm*8cm*8cm,但無上述腦神經的侵犯,也沒有顱底骨質破壞。
3.上下行型亦稱混合型或AD型:
有單側或雙側或局限於一組的 淋巴結轉移,小於8cm*8cm*8cm,兼有上述腦神經的侵犯或顱底骨質破壞。

病理

好發部位及大體形態 

鼻咽癌常發生於鼻咽頂後壁的頂部,其次為側壁,發生於前壁及底壁者極為少見。鼻咽癌的大體形態分為五種,即結節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潤型和潰瘍型。

生長擴散規律 

鼻咽癌的擴散有其規律性。較早期的鼻咽癌局限在鼻咽部,可稱之為局限型。隨著腫瘤的生長,癌腫可向鄰近的竇腔、間隙和顱底直接擴散。結節型或菜花型腫瘤可向鼻咽腔內突出,而浸潤型、黏膜下型和潰瘍型多在黏膜下層生長。癌腫可長入鼻腔、口咽部,並可擴展到咽旁間隙,翼齶窩或侵入眼眶內。癌腫可直接向上方擴展,破壞顱底骨和顱神經。鼻咽癌的頸部轉移是通過淋巴引流系統,而遠處轉移可通過淋巴系統再進入血液循環或癌細胞直接侵及周圍血管,進入血液循環而轉移至遠處臟器。

組織學分類 

1、原位癌:
原位癌這一概念意味著癌細胞尚未衝破基底膜,鼻咽原位癌也不例外,在癌灶下一定要有完整的基底膜存在。原位癌細胞增生,呈花蕾狀或釘突狀突向上皮下時,在癌細胞與其下的黏膜固有層之間仍然有清楚的基底膜將之分隔。鼻咽原位癌的診斷主要依據細胞學的標準,其次考慮組織學的排列和結構。因此,必須從嚴掌握診斷鼻咽原位癌的細胞學標準,即其間變圖像務必達到眾所公認的程度。原位癌細胞較之正常上皮細胞,核漿比例增大,即其核面積顯著增大。
2、浸潤癌
(1)微小浸潤癌:是指基底膜被癌細胞破環,但浸潤範圍未能超過光鏡下400倍的一個視野。細胞形態較原位癌異型程度明顯,穿過基底膜呈浸潤性生長。

鼻咽癌分析圖 鼻咽癌分析圖

(2)鱗狀細胞癌:雖然鼻咽癌大多起源於柱狀上皮,但是大多數鼻咽癌卻是鱗狀細胞癌。欲診斷鱗狀細胞癌,切片中必須具備鱗狀分化的特徵。所謂鱗狀分化是指:

角化珠

② 細胞內和細胞外的角化;

③ 細胞間橋;

④ 癌細胞巢中細胞的排列層次似鱗狀上皮,細胞並不呈合體細胞樣。根據癌細胞鱗狀分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將鼻咽鱗狀細胞癌分為高度、中度和低度分化三級。
(3) 腺癌:鼻咽腺癌與鼻咽鱗狀細胞癌比較起來極為少見,尤其是在鼻咽癌的高發區。按組織發生學觀點,腺癌必須是發源於腺體者。
(4) 泡狀核細胞癌:大部分癌細胞核呈空泡狀變的鼻咽癌即可稱為泡狀核細胞癌。由於它具有比較特殊的形態以及經放射治療後預後較好,因此獨立為一型。所謂核的空泡狀變,是說核大而圓或橢圓或呈肥梭形。核面積是淋巴細胞核面積的三倍以上。核內染色質較稀少,因而使核呈空泡狀;染色質每不均等地粘附於核膜內面,因而使之厚薄不均,菲薄的地方甚至類似核膜缺損。診斷鼻咽泡狀核細胞癌,必須在切片中找到75%以上的癌細胞核呈空泡狀變。其餘不到25%的癌細胞可以是低分化的鱗狀細胞癌或未分化癌,將診斷泡狀核細胞癌的標準定為具有75%以上的呈空泡狀變的癌細胞,是因為如此才能顯示它特有的生物學特性,即放射治療後預後較好。
(5) 未分化癌:癌細胞分布較彌散,常與間質相混雜。細胞中等大小或偏小,短梭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胞漿少,略嗜鹼性。核染色質增加,顆粒狀或塊狀,有時可見核仁。 

臨床表現

鼻咽癌 鼻咽癌

一、出血:早期可有出血症狀,表現為吸鼻後痰中帶血或擤鼻時涕中帶血。早期痰中或涕中僅有少量血絲;晚期出血較多。

二、耳鳴、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腫瘤壓迫咽鼓管可發生單側性耳鳴或聽力下降,還可發生卡他性中耳炎。單側性耳鳴或聽力減退、耳內閉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狀之一。

三、頭痛:為常見症狀,占68.6%。可為首發症狀或唯一症狀。早期頭痛部位不固定,間歇性。晚期則為持續性偏頭痛,部位固定。

四、復視:出現向外視物呈雙影。滑車神經受侵,常引起向內斜視、復視,常與三叉神經同時受損。

五、面麻:指面部皮膚麻木感,臨床檢查為痛覺和觸覺減退或消失。腫瘤侵入海綿竇常引起三叉神經第1支或第2支受損;腫瘤侵入卵圓孔、莖突前區、三叉神經第3支常引起耳廓前部、顳部、面頰部、下唇和頦部皮膚麻木或感覺異常。

六、鼻塞:腫瘤堵塞後鼻孔可出現鼻塞。

七、頸部淋巴結轉移症狀:鼻咽癌容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約為60.3%~86.1%,其中半數為雙側性轉移。

八、舌肌萎縮和伸舌偏斜: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結轉移至莖突後區或舌下神經管。

九、眼險下垂、眼球固定:與動眼神經損害和視神經損害或眶錐侵犯有關。

十、遠處轉移;遠處轉移是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骨、肺、肝等,多器官同時轉移多見。

十一、伴發皮肌炎:皮肌炎也可與鼻咽癌伴發。

十二、停經:罕見,與鼻咽癌侵入蝶竇和腦垂體有關。  

早期症狀

鼻咽腔內腫瘤逐漸增大可以堵塞後鼻孔,出現單側或雙側鼻堵症狀,同時,因腫瘤毛細血管豐富,生長快,也常常出現表面糜爛滲血,因此,鼻咽癌出現的血涕通常為涕中帶血或回吸性血涕,尤其以清晨起床後回吸性血涕更為多見,偶爾,由於腫瘤生長過快,出現瘤組織大塊壞死脫落或深大潰瘍,有口鼻大出血。病人出現鼻部症狀時常伴有黏膜充血和合併感染,抗炎治療後上述症狀有所減輕,然而,這種減輕是短暫的,症狀仍會進行性加重,部分鼻咽癌患者有誤診為慢性鼻咽炎而反覆抗炎治療的病史。
鼻咽癌多發生在鼻咽的側壁,腫瘤增大引發咽鼓管通氣及內耳淋巴液循環障礙,鼓室負壓,可出現同側的耳悶、耳聾和耳鳴,如果給予中耳積液抽吸治療,上述症狀常可以暫時改善,易誤診為中耳炎,但是,患者往往在短期內再次出現相同症狀,如此反覆終致鼓膜穿孔和耳道溢液。
70%的患者有頭痛病史,主要表現為一側的偏頭痛。頭痛的嚴重程度和對症治療後能否緩解於病變侵犯的部位和程度有關。如合併感染時的頭痛抗炎治療後可以減輕甚至消失,而侵犯顱底和神經則是進行性加重的,抗炎治療不能緩解。
面麻和復視是腫瘤侵犯或壓迫神經所致。面麻常為額面部蟻爬感,此外,還有觸覺過敏或麻木。復視則為視物重影,嚴重者出現斜視。

晚期症狀

1、頸淋巴結腫大:腫瘤轉移至頸淋巴結所致,發生率高達79.37%,可單側或雙側發生轉移。頸部腫大之淋巴結無疼痛、質硬、早期可活動,晚期與皮膚或深層組織粘連而固定。

2、眼部症狀:若腫瘤侵犯眼眶或眼球相關的神經,可出現視力障礙甚至失明,視野缺損,復視,眼球突出及活動受限,神經麻痹性角膜炎等。視神經萎縮、水腫在眼底檢查中均可見到。這些表現多已屬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就診。

3、顱神經損害症狀:由於鼻咽癌向周圍浸潤,任何一支腦神經受壓迫均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徵。但已三叉神經、外展神經、舌咽神經、舌下神經受累較多,面神經、嗅神經、聽神經則較少受累。

4、遠處轉移:鼻咽癌可轉移至全身各個部分,但以骨、肺、肝多見。且可多個器官同時發生轉移。因轉移的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表現。

5、惡病質:終末期的表現,並因之而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

鑑別與診斷

鼻咽癌 表現
鼻咽癌診斷除注意以上病症外,應做如下檢查:

(一)前鼻孔鏡檢查 鼻黏膜收斂後,經前鼻孔鏡可窺到後鼻孔和鼻咽部,能發現侵入或鄰近鼻孔的癌腫。

(二)間接鼻咽鏡檢查 方法簡便、實用。應依次檢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頂後壁及兩側咽隱窩,要兩側相應部位對照觀察,凡兩側不對稱的黏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結節更應引起注意。

(三)纖維鼻咽鏡檢查 進行纖維鼻咽鏡檢查可先用1%麻黃素溶液收斂鼻腔黏膜擴張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後將纖維鏡從鼻腔插入,一面觀察,一面向前推進,直到鼻咽腔。本法簡便、鏡子固定好,但後鼻孔和頂前壁觀察不滿意。

(四)頸部活檢 對已經鼻咽活檢未能確診的病例可進行頸部腫塊活檢。一般均可在局麻下進行,術時應選擇最早出現的硬實淋巴結,爭取連包膜整個摘出。如切除活檢確有困難,可在腫塊處作楔形切取活檢,切取組織時須有一定深度,並切忌擠壓。術畢時術野不宜作過緊過密的縫合。

(五)細針穿刺抽吸 這是一種簡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腫瘤診斷方法,近年來較為推祟。對疑有頸部淋巴結轉移者可首先使用細針穿刺取得細胞。具體方法如下:

1、鼻咽腫物穿刺:用7號長針頭接於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後,在間接鼻咽鏡下將針頭刺入腫瘤實質內,抽取注射器使成負壓,可在腫瘤內往返活動兩次,將抽取物塗於玻片上做細胞學檢查。

2、頸部腫塊的細針穿刺:用7號或9號針頭接於10ml注射器上。局部皮膚消毒後,選擇穿刺點,沿腫瘤長軸方向進針,抽吸注射器並使針頭在腫塊內往返活動2~3次,取出後將抽吸物做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

鼻咽癌分析圖 鼻咽癌分析圖

(六)EB病毒血清學檢測 目前普遍套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檢測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體滴度。前者敏感度較高,準確性較低;而後者恰與之相反。故對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時進行兩種抗體的檢測,這對早期診斷有一定幫助。對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見異常,亦應在鼻咽癌好發部位取脫落細胞或活體組織檢查。如一時仍未確診,應定期隨診,必要時需作多次切片檢查。

(七)鼻咽側位片、顱底片及CT檢查每例患者均應常規作鼻咽側位照片和顱底照片。疑及鼻旁竇,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應同時作相應的攝片檢查。有條件的單位應作CT掃描了解局部擴展情況,特別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間隙的浸潤範圍。這對於確定臨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療方案都極為重要。

(八)B型超聲檢查 B型超聲檢查已在鼻咽癌診斷和治療中廣泛套用,方法簡便,無損傷性,病人樂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於肝臟、頸、腹膜後和盆腔淋巴結的檢查,了解有無肝轉移和淋巴結密度、有無囊性等。

(九)磁共振成象檢查 由於磁共振成象(MRI)可清楚顯示頭顱各層次、腦溝、腦回、灰質、白質和腦室、腦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顯示T1、T2延長高強度圖像可以診斷鼻咽癌、上額竇癌等,並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關係。

(十)血清免疫學檢查。鼻咽腫瘤患者血清中EB病毒VCA/IgA和EA/IgA(抗EB病毒早期抗原的免疫球蛋白)的滴度明顯高於其他腫瘤病人或正常人,故用來作為鼻咽癌的輔助診斷方法。

(十一)病理學檢查。當檢查發現鼻咽部有腫瘤時,採取腫瘤組織病理檢查,以明確病變性質、病理類型、分化程度、確定診斷,為制訂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鑑別診斷。臨床常會遇到一些類似疾病,醫師需仔細鑑別診斷。如鼻咽增生性病變、鼻咽部結核、鼻咽部壞死性肉芽腫和鼻咽血管纖維瘤等。對鼻咽腫瘤早發現、早治療,可提高治癒率。如果出現下述的
可疑症狀,應及早檢查和及早確診治療。
1、長年生活在鼻咽腫瘤高發地區、且年齡在40歲以上。
2、常接觸一些油煙、化學毒物,有吸菸、飲酒嗜好。
3、家人或親屬中有鼻咽腫瘤患者。
4、反覆出現原因不明頭痛、鼻塞、鼻涕帶血、鼻衄、耳鳴等症狀。、5、用手觸摸頸部,可以觸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鼻炎細胞學診斷法

(一)防癌普查:鼻咽細胞學診斷方法,特別適用於大面積的民眾性普查粗篩工作。以前,鼻咽癌的民眾性普查,一般是先做臨床檢查,然後對可疑患進行活檢確診。這樣做工作量大,受檢者局部損傷較重,個別人可能有較多的出血,常不易被接受。採用細胞學診斷方法,則可先對可疑患者進行細胞學檢查,再根據臨床和細胞學所見,確定必須活檢的病例。
(二)鼻咽癌的診斷:鼻炎細胞學檢查方法對鼻咽癌的早期診斷有一定意義。由於鼻咽癌早期病灶很小或病灶不明顯,而臨床上難於與非癌病變鑑別,在此情況下,鼻咽細胞學檢查方法有氣其特殊意義。

早期症狀 

信號一:出血。出血是鼻咽癌早期的常見表現,表現為鼻涕中帶血或吸鼻後痰中帶血,常發生在早晨起床後,從口中回吸出帶血的鼻涕,帶血量不多,常被病人疏忽,或被當作咯血到內科就診。由於鼻咽腔內腫瘤血管比較脆,腫瘤外表常沒有黏膜覆蓋,故易有血涕症狀。鼻涕帶血是鼻咽癌早期症狀之一,常被誤診為呼吸道炎症,應引起病人或醫師的重視。當腫瘤壞死破潰時,出血較多並且鼻涕有臭味時應想到鼻咽癌。 

信號二:鼻塞。鼻塞是鼻咽癌的另一個早期表現,多為單側性,鼻塞與體位多無關,呈持續性和進行性加重,因此自行用滴鼻淨等鼻腔黏膜血管收縮劑鼻塞無緩解。當瘤體增大時,兩側都鼻塞。
信號三:耳鳴、聽力下降。瘤體堵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該側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
信號四:頸部淋巴結腫大。鼻咽癌的另外一個表現是頸部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無疼痛,質較硬,活動度差,逐漸迅速增大並且固定,多個腫大的淋巴結可互相融合成巨大腫塊。
信號五:鄰近器官的症狀。腫瘤早期破壞顱底,累及三叉神經,表現頭頂部、枕部、顳部疼痛,另外還可出現面部麻木、復視及視物模糊等症狀。

類似疾病 

1、增生性病變:鼻咽頂壁、頂後壁或頂側壁見單個或多個結節,隆起如小丘狀,大小約0.5~1cm,結節表面黏膜呈淡紅色,光滑,多是在鼻咽黏膜或腺樣體的基礎上發生,亦可由黏膜上皮鱗狀化生後。角化上皮瀦留而形成表皮樣囊腫的改變,部分是黏膜腺體分泌旺盛,形成瀦留性囊腫。當結節表面的黏膜出現粗糙、糜爛、潰瘍或滲血,需考慮癌變的可能,應予活檢,以明確診斷。
2、鼻咽部淋巴肉瘤:淋巴肉瘤好發於青年人。原發腫瘤較大,常有較重鼻塞及耳部症狀,該病淋巴結轉移,不單局限在頸部,全身多處淋巴結均可受累,顱神經的損傷不如鼻咽癌多見,最後需要病理確診。
3、鼻咽部結核:此類患者多有肺結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還有低熱,盜汗、消瘦等症,檢查見鼻部潰瘍、水腫、顏色較淡;分泌物塗片,可找到抗酸桿菌,可伴有頸淋巴結核;淋巴結腫大,呈馬鈴狀,粘連,無壓痛,頸淋巴結穿刺可找到結核核菌,CT試驗強陽性,X線胸片常提示肺部活動性結核灶。
4、過敏性鼻炎:鼻咽黏膜蒼白、光滑呈水腫樣。
5、咽黏膜炎症:表現為黏膜粗糙,尤其是重度炎症時,鼻咽黏膜濾泡增殖,表面凹凸,甚至可呈桑椹樣,表面附有膿性分泌物,常需與黏膜浸潤性癌相鑑別。
6、萎縮性鼻炎:鼻咽頂前黏膜有淺在性潰瘍,周圍有膿性分泌物,需與潰瘍型鼻咽癌鑑別。

晚期症狀 

1、頸淋巴結腫大:腫瘤轉移至頸淋巴結所致,發生率高達79.37%,可單側或雙側發生轉移。頸部腫大之淋巴結無疼痛、質硬、早期可活動,晚期與皮膚或深層組織粘連而固定。 

2、眼部症狀:若腫瘤侵犯眼眶或眼球相關的神經,可出現視力障礙甚至失明,視野缺損,復視,眼球突出及活動受限,神經麻痹性角膜炎等。視神經萎縮、水腫在眼底檢查中均可見到。這些表現多已屬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就診。
3、顱神經損害症狀:由於鼻咽癌向周圍浸潤,任何一支腦神經受壓迫均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徵。但已三叉神經、外展神經、舌咽神經、舌下神經受累較多,面神經、嗅神經、聽神經則較少受累。
4、遠處轉移:鼻咽癌可轉移至全身各個部分,但以骨、肺、肝多見。且可多個器官同時發生轉移。因轉移的部位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表現。
5、惡病質:終末期的表現,並因之而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

自查 

1、是否生活在我國鼻咽癌發生的高發地區、年齡是否在40歲以上。

2、是否經常接觸到一些油煙、化學毒物,是否會吸菸、飲酒。
3、家人或親屬是否有患鼻咽癌。
4、是否出現過原因不明的頭痛、鼻塞、鼻涕帶血、鼻衄、耳鳴等症狀,而且有的症狀反覆出現。
5、經常用手觸摸自己的頸部,正常情況下頸部淋巴結是觸摸不到的,如果能觸及到淋巴結就說明淋巴結腫大。

治療

放射治療 

1、鼻咽癌放射治療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1)根治性放療的適應證:①全身狀況中等以上者;②顱底無明顯骨質破壞者;③CT或MRI片示鼻咽旁無或僅有輕、中度浸潤者;④頸淋巴結最大直徑小於8cm,活動,尚未達鎖骨上窩者;⑤無遠處器官轉移者。
(2)姑息性放療的適應證:①KS分級60分以上;②頭痛劇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③有單個性遠處轉移者或頸淋巴結轉移大於10cm。經姑息放射後如一般情況有改善,症狀消失,遠處轉移灶能控制者,可改為根治性放射治療。
(3)放射治療禁忌證:①KS分級60分以下;②廣泛遠處轉移者;③合併急性感染病者;④放射性腦脊髓損傷者。
(4)放射治療後復發再放療原則,具有下述情況者不宜再放射治療。①同一靶區(包括鼻咽及頸部靶區)放療後復發時間未滿一年;②放射治療後出現放射性腦病或放射性脊髓病;③鼻咽部靶區總療程不宜超過三個療程,頸部靶區不宜超過兩個療程。

2.放射線的選擇和照射範圍:
(1)照射野的設計:設計照射野的原則是“小而不漏”。對腫瘤累及的部位要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內,但對照射野內的正常組織,尤其是對放療敏感的組織,要予以保護。鼻咽部原發病灶主要用雙側耳前野,若鼻腔及鼻咽旁隙受累可加照鼻前野,眼眶受累時可加照眶上野或眶下野,要注意用鉛片保護眼部,勿使發生放射性白內障。頸部的照射範圍視淋巴結的病變而定。對未捫及頸部淋巴結者常做兩側上頸區的預防性照射,如有頸部淋巴結轉移,除照射轉移灶外,對轉移灶下方引流區常做預防性照射。

3.放射劑量和時間:
(1)連續放射治療:每周5次,每次200cGY,總量TD6000~7000cGY/6~7周。
(2)分段放射治療:一般把放射治療分成兩段,每周5次,每次200cGY,每段約3.5周。兩段之間休息四周,總劑量TD6500~7000cGY。

鼻咽癌的眼部病變 鼻咽癌的眼部病變

4.後裝腔內放射治療:
(1)適應證:①鼻咽局限性小病灶(腫瘤厚度少於0.5cm),位於頂壁、前壁或側壁者;②外照射後或鼻咽癌手術切除後的殘存病灶符合①項者。
(2)治療方法:常以外照射加腔內照射相配合,外照射量4500~6000cGY,外照射1~2周后再加腔內放射1~2次,每次間隔7~10天,每次劑量均以黏膜下0.25cm為劑量點,給予1000~2000cGY/次。

5.放射反應和後遺症及其處理:

(1)放療併發症:①全身反應:包括乏力、頭暈、胃納減退、噁心、嘔吐、口中無味或變味、失眠或嗜睡等。個別患者可以發生血象改變,尤其是白細胞減少現象。雖然程度不同,但經對症治療,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療。必要時可服用維生素B1、B6、C,胃復安等。如白細胞數下降低於3×109 兒時應暫停放療。②局部反應:包括皮膚、黏膜、唾液腺的反應。皮膚反應表現為乾性皮炎甚或濕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質的消炎軟膏。黏膜反應表現為鼻咽和口咽黏膜充血、水腫、滲出及分泌物積存等,可局部使用含漱劑及潤滑消炎劑。少數病人腮腺照射2Gy後即可發生腮腺腫脹,2~3d逐漸消腫。當照射40GY時,唾液分泌明顯減少,同時口腔黏膜分泌增加,黏膜充血、紅腫。患者口乾,進乾食困難。因此腮腺應避免過量照射。

(2)放療後遺症:主要有顳頜關節功能障礙及軟組織萎縮纖維化、放射性齲齒及放射性頜刺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腦脊髓病。目前尚無逆轉的妥善辦法,對症處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幫助。要嚴格避免重要組織器官的超量照射。

治療優勢

與傳統的常規放療相比,精確放療擁有巨大優勢:腫瘤獲得準確的照射,不至於因為位置不準確,腫瘤遺漏照射導致治療失敗;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獲得最大程度的保護,明顯減少放療毒副作用;在治療腫瘤的同時,保護重要的臟器功能,例如腫瘤長在眼睛附近,常規放療可能需犧牲眼睛來治療腫瘤,而上述精確放療可以既治療腫瘤,也能保全眼睛;增加放療的強度,提高腫瘤治療療效,常規治療技術由於誤差較大,為了保證照射時不遺漏腫瘤到照射野外,通常需要在腫瘤外圍放出很大的邊界,這樣的話照射整個範圍或照射的體積就很大,放療的毒副反應會很重,套用定點清除的精確放療時只需在腫瘤外圍放很小邊界而能保證腫瘤不遺漏,可以大大提高照射的劑量,提高放療的療效。

手術治療 

1、鼻咽癌原發灶切除術

鼻咽癌 鼻咽癌

(1)適應症:①分化較高的鼻咽癌,如腺癌,鱗癌I、Ⅱ級,惡性混合瘤的早期病例。②放射治療後鼻咽局部復發,病灶局限於頂後壁或頂前壁,或僅累及咽隱窩邊緣,而無其他部位浸潤,無張口困難,體質尚好者。③放療已給予根治劑量,鼻咽原發灶尚未消失,或出現抗放射現象者,休息一個月後可行手術切除。

(2)禁忌症:①有顱底骨質破壞或鼻咽旁浸潤,顱神經損害或遠處轉移者。②有肝腎功能不良,全身情況欠佳者。

(3)手術方法:先行氣管切開插管,全麻下手術。沿上齶牙根內側距齒槽0.5cm處做馬蹄形切口,切開硬胯骨黏膜,在黏膜下剝離至軟齶部分,去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軟硬齶交界處橫切鼻底黏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頂壁、兩側壁前分和腫瘤。於鼻中隔後緣和後鼻孔上緣切開鼻咽黏膜直達骨面,做鈍性或銳性分離,沿鼻咽頂側交界處切開,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後壁交界處橫切黏膜、把整個鼻咽頂後部黏膜連同癌腫整塊切除。

2.頸淋巴結清除術:

(1)適應症:鼻咽原發癌病灶經過放療或化療後已被控制,全身狀況良好,僅遺留頸部殘餘灶或復發灶,活動範圍局限,可考慮行頸淋巴結清除術。

(2)禁忌症:①頸部的殘餘病灶或復發病灶與頸部深組織粘連、固定者;②出現遠處轉移或皮膚廣泛浸潤者;③年老體弱,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未能矯正者。

(3)切除範圍:將上起乳突尖、上顱骨下緣,下至鎖骨上緣,前起頸中線,後至斜方肌前緣區域內的淋巴結及脂肪結締組織連同頸闊肌、胸鎖乳突肌、頸內、外靜脈肩腫舌骨肌頜下腺腮腺下極和副神經等組織的大塊切除。

治療鼻咽癌 治療鼻咽癌

3.頸部淋巴結單純摘除術:對放療不敏感的頸部單個淋巴結或放療後有頸部孤立性淋巴結復發者可行單純切除術。局部浸潤性麻醉後,切開轉移灶表麵皮膚、皮下組織,將轉移灶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組織完整切除。術後傷口可稍加壓包紮。

化學治療 

1.鼻咽癌化療的指征:(1)Ⅳ期患者以及Ⅳ期有明顯淋巴轉移者;(2)任何病人懷疑有遠處轉移者;(3)頸部區域淋巴結巨大塊狀轉移,作放療前誘導性化療;(4)作為放療前增敏作用的化療;(5)作為放療或手術治療後輔助性化療。

2.常用聯合化療方案:(1)CBF方案:環磷醯胺600~1000mg/次,靜脈注射,第1、4天套用。爭光黴素15mg/次,肌肉注射,第1、5天套用。5-氟尿嘧啶500mg,靜脈注射,第2、5天套用,療程結束後休息一周,共用4個療程。有效率為60.8%。(2)PFA方案:順氯氨鉑20mg和5-氟尿嘧啶500mg,靜脈滴注5天;阿黴素40mg,療程第1天靜脈注射。3~4周后重複一次,有明顯縮小腫瘤作用。(3)PF方案:順氯氨鉑20mg/m2和5-氟尿嘧啶500mg/m2 ,靜脈滴注,連用5天后休息2周,可用2~3個療程。此方案可用於放療前使腫瘤縮小,或用於單純化療的病例,有效率為93.7%。

3.區域動脈內插管灌注化療:對上行性和放療後局部復發的鼻咽癌可採用動脈插管化療。可選擇顳淺動脈或面動脈逆行插管。常選擇作用力強而作用時間短的幾種化療藥物的聯合或序貫治療。給藥前先注入2%普魯卡因2ml,以防止動脈痙攣,再注入抗癌藥物,然後以2.5%枸櫞酸鈉溶液充滿管腔,封閉管端。如需連續用藥可用加有肝素溶液100ml和抗癌藥物的5%葡萄糖鹽水1500mg,24小時連續滴注。

4.化療輔助用藥,化療毒副作用比較大,配合中藥人參皂苷rh2服用,減輕化療毒副作用,增強化療療效,較少痛苦,使化療效果比較好。

免疫治療

鼻咽癌檢查 鼻咽癌檢查

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國日本為首的科學家對舞茸(Maitake,又名灰樹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給癌症患者帶來了全新的治療手段,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舞茸中含有以β-(1-6)結合為主鏈β-(1-3)結合為側鏈的葡聚糖和以β-(1-3)結合為主鏈β-(1-6)結合為側鏈的活性葡聚糖,實驗證明這些活性葡聚糖可通過活化免疫功能而顯著抑制腫瘤的生長;同時還發現純化的活性葡聚糖只有通過注射才能顯效,而舞茸D-fraction(活性葡聚糖和蛋白的結合物)通過口服便可得到理想的效果。舞茸D-fraction無論是化學結構和組成成分或是分子量都有別於從香菇雲芝靈芝、等其他菇類提取的同類物質,其生物活性也是這些同類物質所無法比擬的。 

中醫治療

一、減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且能增敏增效:較大劑量的放射線對人體容易產生損害,劑量越大,損害越嚴重。而用放射線治療癌症時,又必須達到一定的較大劑量才能取效。所以在臨床上,放療在殺滅或殺傷腫瘤細胞而取效的同時,也往往伴隨著一系列毒副反應,或放療後遺症,包括放射線所致與放療後腫瘤組織壞死的毒性成分被體內吸收所致,較常見的有:局部組織損傷(包括放射性炎症)、消化系統反應、免疫系統抑制(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等,從而導致在治療過程中乃至治療結束後患者產生或持續存在一些不適症狀,如口鼻咽喉乾燥少津與疼痛、吞咽困難、口腔潰爛、照射區皮膚水皰、糜爛、滲液、潰瘍,全身症狀如疲倦無力、出虛汗,食慾下降,心慌氣短,腰酸腿軟等等,一般以某一類症狀為主,嚴重者幾類症狀均可見到,如果反應過重則需中斷放療或者減少放射總劑量,從而影響療效;如果在放療結束後持續出現,則影響到疾病康復及生活質量,乃至生存期。
中醫藥治療對於預防、減輕、治療放化療毒副反應,在近幾十年來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療效確切。放化療時配合運用,可預防、減輕副作用,使放化療順利進行以完成全療程;放化療後運用中藥治療,有利進一步消除放療副作用與後遺症,有利於康復。

二、運用中藥預防、治療鼻咽癌的復發、轉移,延長生存期
放射治療鼻咽癌局部和頸部的復發率較高,分別為l0.2%~20.6%與5.1%~16.4%,而再次治療的輻射損傷使患者更加難以耐受,所以如何減輕輻射損傷或減少放射劑量而不影響療效是臨床治療的難題。而且,有些鼻咽癌患者,在就診前已經產生了肝、肺、骨髓轉移的病情,有些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療後,仍將復發或出現臟器轉移的病變,這無疑都對患者的生存期產生嚴重威脅。因此,無論在放化療時配合中藥,還是在復發後再治療的過程中配合中藥,都具有一定效果,以起到預防、治療鼻咽癌的復發與轉移,延長生存期的良好效果。

生物細胞治療 

腫瘤生物細胞治療是指通過調動機體防禦機制或藉助生物製劑的作用以調動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癌能力,從而抑制腫瘤生長、轉移、復發的治療方法。而DC-CIK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就是腫瘤生物細胞治療中套用最為成熟的技術之一。生物細胞治療是優於手術、放療和化療的最新腫瘤治療技術,是通過生物技術在高標準的實驗室內培養出可殺傷腫瘤的自體免疫細胞,回輸體內,直接殺傷癌細胞的治療方法。與傳統的治療方法不同,生物細胞治療主要是調動人體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復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並提高患者機體免疫能力,更好的防轉移,防復發。生物細胞治療經過國內外數千例腫瘤患者的臨床實踐證明,可以顯著地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值,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腫瘤患者的生存期。

生物細胞免疫技術聯合傳統療法治療鼻咽癌效果更好:

手術+生物技術
手術時腫瘤治療首選但無法清除殘留病灶,聯合生物治療可從細胞層面殺滅癌細胞。
化療+生物技術
化療在滅殺癌細胞的同時損傷了正常細胞,聯合生物治療能鞏固療效並減輕副作用。
放療+生物技術
放療通過放射線精確消除病灶,但毒副作用大,聯合商務治療則起到了,增效減毒的作用。
中醫+生物技術
中醫通過藥物中的某些抗癌活性成份進入腫瘤內殺滅細胞,其方法具有反覆復發現象,聯合生物治療,能從根本清除病灶。

理想治療

早期鼻咽癌 患者一般首選放療進行治療,但是由於放療可對患者造成一些副作用,因此可輔以細胞免疫療法進行輔助治療,可降低副作用,同時也可有效清除癌細胞。但有些患者對放療並不敏感,這類患者可進行手術局部切除,切除後聯合細胞免疫療法來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而對於發生擴散轉移的鼻咽癌患者來說可進行局部的放療,及轉移後全身的化療同時配合細胞免疫療法,降低毒副作用。

目前質子放療廣泛套用在鼻咽癌的臨床治療。質子放療與普通的X光的光子放療不同,質子放療主要有二大特點:一是可以有效的避免X光射線對癌部主要功能區的照射,並且在入射皮膚時幾乎沒有劑量的損失。二是質子射線具有布拉格峰,它可以精準的到達體內特定位置的腫瘤,在腫瘤部位實行大劑量爆破,能夠有效的殺死癌細胞,腫瘤後方沒有劑量,對後方的組織沒有傷害。

食療治療 

鼻咽癌的食療方一:豬肉蜜膏  
原料:半肥半瘦豬肉100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將豬肉洗淨切成小塊,加水適量,煮至豬肉熟爛,去渣後加入蜂蜜,連成蜜膏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食用3次,每次含咽10克。  
功效:具有滋陰生津,利咽潤燥的功效。適用於鼻咽癌患者放療時或放療後出現口腔黏膜潰瘍,吞咽困難,咽乾舌燥,聲音嘶啞

鼻咽癌的食療方二:桂圓膏  
原料:桂圓肉120克,黨參250克,沙參15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桂圓肉、黨參、沙參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後,煎煮20分鐘取*汁1次,加清水再煮,如此共取*汁3次。將3次所得*汁合併,用小火煎熬濃縮至黏稠如膏時,加入蜂蜜,煮沸即關火,冷卻,裝瓶即可。  
用法:用沸水沖化頓服。每日3次,每次50克,連食7-10日。  
功效:補氣養血,生津潤燥,清熱養陰。適用於鼻咽癌患者日久體虛,或手術及放化療後身體虛弱,白細胞減少者。

鼻咽癌的食療方三:金銀花露  
原料:金銀花50克(鮮品加倍),蜂蜜50克。  
製法:將金銀花加清水2碗,加蓋,小火煎煮取汁一碗,趁熱加蜜,滾開後撤火,冷藏儲存。  
用法:每次服2湯匙,每日2-3次。  
功效:疏風散熱,和中潤肺。用途:適用於鼻咽癌。  
鼻咽癌的食療方四:桂圓疏果飲  
原料:桂圓肉、葡萄和藕適量。  
製法:將葡萄與藕分別榨汁,等量混合,桂圓肉溫水洗淨。  
用法:先口中細嚼桂圓肉,再飲葡萄汁與藕汁混合飲汁,順便咽下桂圓肉,每日數次。  
功效:有助於改善放療後的咽部乾燥症狀。  
鼻咽癌的食療方五:生薑茶  
材料:鮮生薑500克,茶葉5克。  
製法:將鮮生薑在冷開水中浸泡30分鐘,取出後切片或切碎,取汁,紗布過濾,裝瓶貯存於冰櫃備用。將茶葉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即可飲用。  
用法:當茶,頻頻飲用,一般可沖泡3-5次,每次可滴加3滴生薑汁,滴加後攪勻即可。  
功效:解毒散寒,止嘔防癌。

 

中醫治療優勢

1、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手術治療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運用中醫中約術後長期治療,可以防止復發和轉移;放療、化療治療對消化道和造血系統有相當大的副作用,運用中醫中約治療既能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又能夠加強放療、化療的效果,對於晚期鼻咽癌患者或不能手術和放療、化療的可以採用中醫中約治療。
2、不影響勞動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狀況好轉的同時,全身狀況也得到改善。
3、副作用小。中醫中約治療本著“穩中求進",以便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4、具有較強的整體觀念。腫瘤雖然是生長在身體的某一局部,但實際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對多數的腫瘤病人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治問題的,而中醫由於從整體觀念出發,實施辨證論治,既考慮了局部的治療,又採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對於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局部症狀和全身狀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發病情況分布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報導,全球有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國。鼻咽癌的發病率以中國的南方較高,如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特別是廣東的中部和西部的肇慶、佛山和廣州地區更高。據報導,居住在廣東省中部以及講廣東地方語的男性,其發病率為30/10萬~50/10萬。就中國而言,鼻咽癌的發病率由南到北逐漸降低,如最北方的發病率不高於2/10萬~3/10萬。鼻咽癌的發病年齡由20多歲開始,逐漸上升,45至60歲為最高峰。 

預防

鼻咽癌早期血清化驗 鼻咽癌早期血清化驗

1、注意氣候變化,預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衛生,避免病毒感染。
2、儘量避免有害煙霧吸人,如煤油燈氣,殺蟲氣霧劑等,並積極戒菸、戒酒。
3、有鼻咽疾病應及早就醫診治,如發現鼻涕帶血或吸鼻後口中吐出帶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頸部淋巴結腫大、中耳積液等應及時作詳細的鼻咽部的檢查。

4、預防鼻咽癌的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5、注意口腔衛生,時常漱嘴。一年內避免拔牙。
6、飲食均衡,多食蔬菜、水果。
7、少食用鹹、熏、烤、醃製品。
8、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9、不宜進食過於乾燥、粗糙食物。
10、經常口含話梅、橄欖、青梅、無花果等,可刺激唾液分泌,減輕乾燥症狀。



護理

鼻咽癌頸淋巴結轉移 鼻咽癌頸淋巴結轉移

1、一般護理
(1)因病灶位於鼻腔的後上部,會因腫瘤阻塞鼻孔使病人不得不張口呼吸。所以口腔的水分蒸發很快,使病人口乾唇裂;放療後也會出現唾液減少。護理中要給病人多飲水,或口含烏梅西洋參片和維生素C,以起到生津的作用。
(2)注意預防感冒、咽喉炎、中耳炎。放療後3年內不要拔牙、鑲牙、補牙。如鼻、耳、眼及口腔發生感染應及時處理,如套用抗生素藥水或用專門溶液沖洗等。
(3)注意保持生活環境衛生,室內空氣應保持清潔乾燥。頭頸部不要受日曬和寒風的刺激。
(4)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病人必須戒菸戒酒,不吃過冷、過硬和過熱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
(5)做好心理護理,讓患者做好與疾病打持久戰的準備,減少恐懼和緊張的情緒。按醫囑進行複查,配合治療。

ct掃描診斷鼻咽癌 ct掃描診斷鼻咽癌

2、飲食指導
由於鼻咽癌患者受其疾病的影響,心理負擔重,食慾差,抵抗力低,所以要指導家屬鼓勵患者進食,且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豆類牛奶木耳胡蘿蔔等。告訴患者戒菸酒、忌生冷和硬食、忌辛辣、忌食霉變食物。同時指導家屬要為患者創造一個清潔、舒適的進食環境,注意色香味,為患者提供可口的食品,為患者提供豐富的營養。

3、口腔衛生指導
(1) 口腔保潔 告訴患者及家屬口腔保潔的重要性。具體措施:晨起、睡前、飯後用軟毛刷刷牙,飯前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漱口。告訴患者口乾時用1%甘草液漱口或用麥冬金銀花胖大海泡服。告訴患者及家屬2~3 a 內不宜拔牙。以後如需拔牙,應向牙醫提供放療既往史,醫生常規在拔牙前後3~7d給予抗生素,以預防放射性骨髓炎的發生。

(2)張口訓練 每日做最大幅度張口訓練,再練習咀嚼、鼓腮、微笑、屏氣5~6 次/d, 5 ~15 min/次。可以咀嚼口香糖3~5次/d。練習伸舌、後縮、捲動等每日數次,並配合頭向左右側彎、鏇轉,動作宜緩慢,幅度不宜過大。告訴患者及家屬出院後繼續住院期間的康復訓練。

4、保持局部皮膚的完整性
告訴患者及家屬,放療結束後局部皮膚仍需保護至少1個月。指導家屬用溫水或軟毛巾輕輕沾洗,禁用肥皂擦洗,忌用酒精、碘酒膠布、膏藥等刺激。告訴患者禁止剃毛,宜用電剃鬚刀,防止損傷造成局部感染。囑咐患者外出時防止日光直射,應予以遮擋。告訴患者及家屬局部皮膚不要抓撓,可以輕輕拍打,以止癢。

鼻咽癌的眼部病變 鼻咽癌的眼部病變

5、用藥指導
告訴患者及家屬放療期間隨時與醫生聯繫,多數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輕者可根據醫囑給予健胃、鎮靜藥,症狀重者要及時與醫生聯繫,必要時根據醫囑給予補液治療。教會家屬掌握WBC、RBC、PTL的正常值,放療期間每周查血象一次,如有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繫,必要時停止放療或遵醫囑給予升白治療。

6、休息活動
告訴患者及家屬可根據體質恢復情況,參加適宜的活動。如練氣功、散步以增強體質,使身體保持最佳狀態。但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同時注意多休息,不宜過度勞累,並保持樂觀情緒。體質好的可參加輕工作和學習,指導家屬為患者提供適當的活動、鍛鍊機會。

7、複診指導
囑咐患者要定期檢查,一般前3年每2 ~3個月複查一次,如3 年內無復發,以後可延長至6個月複查一次。5 年未復發的可每年複查一次。如出現原有症狀加重,應及時來醫院複查,以免延誤病情。積極預防和防治感冒及頭部感染,以免誘發急性蜂窩組織炎。婚育育齡婦女要避孕2 ~3年,待病情穩定,3年後再考慮婚育問題。 

8.注意事項

預防放射性齲齒:放療前應定期清潔牙齒、拔除齲齒,放療中需堅持餐後漱口,並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患者可先將牙膏塗抹在牙齒上,2~3分鐘後再刷牙,以增加氟化物和牙齒的接觸時間。
保護放射區域皮膚:接受放射治療的皮膚區域禁止抓撓,禁用肥皂等刺激性液體擦洗,禁止暴曬,患者最好穿寬大的棉質衣服,放射區域的畫線要清晰,必要時請醫生幫助添加。
鼻腔沖洗:患者取坐位,上身微向前傾,用溫鹽水進行沖洗,以保持鼻腔清潔,減少感染,提高放射的敏感度。沖洗時不能用力過猛,並觀察沖洗液的顏色,如有頭痛或血性沖洗物,立即停止沖洗。
功能鍛鍊:經常進行轉頸運動、叩齒、鼓腮、微笑、張口等鍛鍊。口乾的患者可以採用口含梨片的方法減輕不適;出現放射性咽炎的患者,三餐前和睡前含漱口炎合劑。
加強營養:飲食宜清淡、高營養、易消化,少食多餐,並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環境整潔。多食用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胡蘿蔔、白蘿蔔、番茄、蓮藕、柑橘、檸檬、山楂等。
注意預防感冒、咽喉炎、中耳炎:放療後3年內不要拔牙、鑲牙、補牙。如鼻、耳、眼及口腔發生感染應及時處理,如套用抗生素藥水或用專門溶液沖洗等。
做好心理護理:讓患者做好與疾病打持久戰的準備,減少恐懼和緊張的情緒。按醫囑進行複查,配合治療。
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病人必須戒菸戒酒,不吃過冷、過硬和過熱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注意保持生活環境衛生,室內空氣應保持清潔乾燥。頭頸部不要受日曬和寒風的刺激。

預後

一、鼻咽癌的治癒率
鼻咽癌的自然病程各病人之間差異很大。從初發症狀到死亡的自然病程從3個月到113個月不等。鼻咽癌以放射治療為主。據國內外報導,放射治療後5年生存率為8%~62%。隨著放射治療設備更新,放射治療技術改進,鼻咽癌放射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不斷提高。上海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報告,1955年以前套用深度X射線治療,5年生存率為8%,1983年5年生存率為54%。鼻咽癌放療後的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要改進放療技術,提高放療效果外,還要對鼻咽癌的生物學特性,鼻咽癌病人機體方面的因素以及腫瘤與病人機體相互作用等因素進行研究。根據病人機體鼻咽癌的生物學特性,在治療上從放療、化療、手術治療、免疫治療、中醫中藥和其他治療方法上綜合考慮,選擇和制定適宜的治療方案,以進一步提高療效。

二、生存率

統計數字表明鼻咽癌療後5年生存率 I~II期在60%以上, III~IV期則只有20%~40%。國內目前各腫瘤中心首程治療的患者中, III~IV期患者都占了70%~80%。在晚期病變占優勢的情況下,即便套用精確放療技術也難以徹底解決。當今仍需通過防癌知識的普及、宣傳和教育,努力提高醫務人員及患者對鼻咽癌警惕性和發病常識的認識。鼻咽癌不經任何治療,自然生存期因人而異,平均為18.7月,Ⅳ期者自然生存時間為7~9個月。鼻咽癌放療後的綜合治療五年生存率為50%,鼻咽癌預後與性別、年齡、腫瘤細胞的病理類型、臨床分期、臨床分型及放療方式有關。鼻咽癌放療後的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關知識

鼻咽癌具有聚集性和遺傳性:
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黏膜的惡性腫瘤,鼻咽癌的發病原因與種族易感性(黃種人較白種人患病多)有關,在我國,南方廣東等地區的患病幾率要高於北方,這與鼻咽癌的聚集性有關,還與遺傳因素、EBV病毒感染及環境因素等有關。
環境因素也是誘發鼻咽癌的一種原因,在廣東調查發現,鼻咽癌高發區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鎳的含量較低發區高,在鼻咽癌患者的頭髮中鎳的含量亦較低發區高。
此外,鼻咽癌病人有種族及家族聚集現象,如居住在其他國家的中國南方人後代仍保持著較高的鼻咽癌發病率,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遺傳性疾病。
鼻咽癌在早期會有出血症狀,表現為吸鼻後痰中帶血,鼻塞、耳鳴、聽力減退等,而偏頭痛是最為常見的症狀,表現為早期頭痛部位不固定間歇性,晚期則為持續性偏頭痛,部位固定。
針對目前的患者情況,專家建議市民經常進行一些自我檢查,經常用手觸摸自己的頸部,正常情況下頸部淋巴結是觸摸不到的,如果能觸及到淋巴結就說明淋巴結腫大。另外,經常出現耳鼻喉炎症性疾病的患者更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因為炎症的慢性刺激也可能增加鼻咽癌的發病率。一旦發現可疑症狀,必須在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進行系統全面的檢查 。

腫瘤靶向新技術--緩釋庫療法

緩釋庫療法是在B超、CT的引導下,將緩釋劑、化療藥物、免疫佐劑聯合形成的一種抗癌組合藥物經皮膚直接穿刺,注入到實體腫
圖
瘤組織內。其中的化療藥物能迅速殺死臨近的癌細胞,而緩釋劑則將高濃度的藥物包繞其中(可高於正常化療的幾十倍),形成一個大的“藥物倉庫”,然後慢慢的向周圍釋放藥物以消滅剩餘的癌細胞。這樣既提高了局部的藥物濃度,也延長了藥物的滯留時間。同時,被化療藥物殺死的癌細胞釋放出自身的腫瘤抗原,在免疫佐劑的協助下,激活機體的系統性免疫反應,從而起到清除復發或轉移的癌細胞的作用。
緩釋庫療法的適應症
適應症:鼻咽癌、口腔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腸癌;肝癌、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腎癌、膀胱癌;子宮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睪丸癌;甲狀腺癌、皮膚癌、惡性淋巴瘤、骨腫瘤、原發或轉移的各種實體腫瘤。
  

癌症種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