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強[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徐自強[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徐自強[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自強,現任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郴州市緊急救援中心副主任,並擔任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危重病專家組委員、湖南省醫院協會門急診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郴州急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學科帶頭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徐自強,男,1963年11月生,湖南耒陽人,漢族,中共黨員主任醫師。1988年7月畢業於衡陽醫學院醫療系。

事跡

危難時刻 勇往直前

徐自強徐自強

災害醫學是急診醫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幾年,在郴州發生的多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總可以看到徐自強同志衝鋒上陣的身影。

2008年初,郴州發生了50年未遇的冰雪災害,交通堵塞,通訊中斷,全城斷水停電,整個郴城成了一座冰冷的孤城。我院由於備有自備發電機,整個郴州的急危重病人大量湧入我院。平時我院急診科門診量約200人左右,在冰災期間,每天平均達三百多人,有時高達四、五百人,收治危重病人數量是平素的兩倍。由於住院部病人爆滿,急診科滯留了大量的留觀病人。為了妥善安置和疏散病人,徐自強同志積極聯繫當時病人較少的眼科,將一部分急診病人轉移到眼科住院留觀。每天從急診科查完房後還要去眼科查看病人。醫院雖然能自己發電,但用電負荷量大必有間斷性停電。停電了就點蠟燭照明繼續接診病人,呼吸機內置電源沒電了就與科室同志一起為上呼吸機的病人捏皮球維持呼吸。同時,科里還要收治大量滯留在京珠高速的外地病人。在那段非常時期,儘管家裡有患病的妻子需要他去照顧,但徐自強同志以科室為家,每天工作十三、十四個小時,餓了啃幾口速食麵,渴了喝幾口礦泉水,困了在辦公室打個盹,幾天下來,眼圈都黑了。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冰災期間,我院急診科共收治1365例留觀病人,沒有發生一例醫療糾紛或事故。

2003年春夏的“非典”時期,徐自強同志作為郴州市醫療專家小組成員,負責承擔全市區“發熱病人”的轉運工作。在那個非常時期,哪裡有“發熱病人”的疫情報告,哪裡就有他身穿防護服在作排查和轉運工作的身影。有時一個晚上就要轉運4、5趟,同時還要堅持急診科的正常工作。在整個抗擊“非典”期間,徐自強親自出車轉運“發熱病人”達200多次。由於工作突出,他被郴州市人民政府評為抗擊“非典”工作先進個人,並榮獲三等功。

郴州地處羅霄山脈,時常有成批毒蕈中毒事件發生。在搶救急性中毒方面,徐自強同志日積月累,獲得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一旦出現了集體中毒事件,領導點將首先就是他。2005年,臨武武水鎮出現群體毒蕈中毒事件。得知疫情後,徐自強與科室同事一道趕往當地察看中毒病人的病情。為了及時取回毒蕈送長沙作毒性分析,他們打著手電筒趕往中毒的山區取毒蘑菇標本。2007年8月份,徐自強積勞成疾,因患房顫和大葉型肺炎而住院。就在住院後的第三天,桂陽縣出現兩個鄉的村民群體毒蕈中毒,中毒人數達400多人。醫院及時啟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徐自強同志雖為醫院的搶救專家組成員之一,但考慮到他的病情未愈,醫院沒有通知他參加病人搶救工作。可是,當徐自強同志得知情況後,主動請纓前往桂陽參加中毒病人的搶救工作,並且住在桂陽協助當地醫生搶救病人,甄別排查,轉運病人。桂陽疫情緩解後又回到郴州搶救轉到醫院來治療的危重病人。四天后,與郴州市毗鄰的永州市藍山縣又發生集體毒蕈事件,受當地衛生部門邀請,徐自強同志又馬不停蹄地奔赴藍山縣協助搶救轉運病人。就在同一段時間裡,郴州瑤崗仙鎢礦發生13人急性硫化氫中毒事件,患者生命垂危,需要安全轉運病人,還未完全康復的他又被派往現場搶救,並隨車轉運病人。

救死扶傷 全力以赴

急診科的主要功能就是搶救生命,穩定危重病人的生命體徵,為以後的專科治療贏得寶貴時間。徐自強在心裡始終牢記著“病情就是命令,生命重於泰山”這個急救理念。

1998年的一天,一位42歲的中年男子突發心肌梗死求助“120”。徐自強同志親自隨“120”急救車來到患者家裡接診病人,當病人到達醫院還未下車時就出現呼吸、心跳驟停,危急之時,徐自強指揮其他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胸外心臟按壓,自己則親自對患者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由於搶救及時,病人心肺復甦成功,並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在當時還認為復甦後溶栓是禁忌症的情況下,徐自強同志大膽為患者進行溶栓治療,獲得了成功。患者和家屬非常感激,特意在郴州電視台點播歌曲表示感謝。同時,徐自強同志總結此例病案寫成的論文後來於2002年在《中華急診醫學雜誌》上發表。

2002年5月,永州市新田縣一位年輕女病人因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所致呼吸驟停,要求轉院到我院治療。醫院派另一名專家和徐自強前往會診,患者無自主呼吸,靠一台麻醉機在維持呼吸。會診後,徐自強認為病情十分危重,搶救成功的希望渺茫,如果轉院治療,轉運途中存在巨大風險。當時我院的救護車上沒有配備呼吸機,只有靠人工捏皮球的辦法維持病人的呼吸。為了給這位年輕的患者獲得一線生的希望,只有冒著風險用呼吸氣囊轉運。在轉運病人途中,徐自強同志捏皮球雙手疲勞發酸了,就讓護士或其年輕的家屬換一下手後又繼續捏。歷時近3個小時,路途130多公里,最終將病人安全轉入到我院急診科。下車後,他發現自己的雙手捏出了一個個水泡泡。在全科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個周星的精心治療,這位患者康復出院。

2007年4月,永州市藍山縣一名被木棒穿通胸腹腔的外傷病人,在凌晨三點多鐘時往我院轉,救護車還在途中時當地醫院就給徐自強打電話請求幫忙組織搶救。這本來是一個與自己不相干的外科病人,但徐自強考慮到外地來的病人不熟悉醫院的環境,怕耽誤時間喪失搶救機會。於是他二話沒說,放下電話後急忙打的趕到醫院門口等待病人,病人到醫院後,檢查發現患者被一根一米多長的木棒從前胸刺進胸腔於後背穿出仍然留置體內不敢隨意拔除。患者出現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徐自強親自護送病人到手術室並組織相關專業的醫生進行搶救。待忙碌完以後,東方已露出了魚肚白,他顧不上休息又投入了新的一天的戰鬥。

愛崗敬業 事業為重

急診科是醫院的一個視窗,同時又是一個高風險、高強度的科室。徐自強同志自1996年到急診科工作以來,始終堅持以科室為家,一心撲在急診急救事業上,他把急診工作當作一種神聖的事業,當作自己一生的追求。

急診科的病人大多是病情危重、情況複雜的危急重病人,這就要求急診醫生及時明確地診斷病情,迅速穩定病人的生命體徵。徐自強同志的妻子多年前就患有胃癌,妻子、兒女都需要他照顧,但他憑著對事業的熱愛和追求,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做到家庭、工作兩不誤。為了掌握病人的情況,徐自強同志總是每天提前半小時到達科室,在晨會交班前先察看一遍病人的病情,以便在交班時有針對性地提出查房意見;每天下午推遲1小時下班,習慣性地巡視一遍病房,如有重症監護病人,晚上他還要打電話詢問,或親自再來醫院一趟,察看病情,與值班醫生一起研究診治方案,並對有關問題及時作出處理,不論周末或節假日,只要不出差,天天都是如此。出差一回來,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到科室看看病人,然後才會回家。為了便於及時見診病人,他中午很少回家,大多數時間是吃食堂,科室一旦有事,他往往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10多年來,他從未休過一次假,在每個節假日裡,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對醫生而言,病情就是命令。急診會診是急診科的家常便飯。無論是炎熱酷暑,還是雪月寒冬,無論是周末假日,還是三更半夜,一旦有科室會診電話,他就會毫不猶豫地趕到科室會診和搶救病人。他會診不僅僅是作指導性意見,而是會仔細詢問病史、檢查病人,有時甚至護送病人做相關的檢查,等檢查結果出來,提出診治意見,觀察一段時間治療效果,待病情穩定後他才會離去,這樣往往一次會診就得耗幾個小時。不但科內的事情是這樣,對科外的事情他也是如此。消化內科開展無痛胃鏡檢查,需要有專科醫生給病人進行氣道管理。徐自強同志欣然接受這份份外的差事,每次做無痛胃鏡時,他認真為病人作監護,以確保病人的生命安全。

許多同事稱他為工作狂,而他認為急診急救是他的事業,為自己事業奮鬥,任勞任怨,無怨無悔。正如他寫在自己名片上的一句話:“不在急診科,就在去急診科的路上”。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對急診事業的熱愛和追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