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黃台村有黃台山莊、黃台魏家莊兩個自然村。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魏氏族人由直隸棗強縣遷至黃台山下落戶,遂成村落,以姓氏取村名“魏家莊”;同時期,黃台山上也形成村落,即黃台山莊。1959年,兩個自然村組建為黃台大隊。1983年撤銷生產大隊建制後,改稱為黃台村。1986年,黃台新村按規劃建設集中居住區,村民逐步拆除舊舍遷入新居。
基本介紹
![黃台村](/img/0/3ec/nBnauM3XygTM5gDN4A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wI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該村地處濟青、濟聊、濟德高速公路及104、220、308、309國道交匯點,歷山北路穿境而過,南依清河北路,東臨大橋路接二環北路,北靠黃河公路大橋,道路四通八達。
2000年,全村共有987戶,總人口353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現有魏、李、劉、王、孫、趙、周、高、姚、姬、蓋、梁、景、韓等138個姓氏,其中以魏、李兩姓最多。村中常住人口中99.9%為漢族,有少量回族人口。
建國初期,農村經濟總收入9萬元,1978年78萬元,2000年12億元,人均純收入6000元。第一、二、三產業占經濟總收入之比為0∶30∶70。2000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6億元。
該村是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富裕村,全省首批收入過億元的村莊之一。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列全市第二名。1984年黃台村被濟南郊區區委、區政府命名為第一批“區級文明村”。1985年被濟南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文明村”。1991年被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村”。
大事記
![黃台村](/img/b/9d2/nBnauM3XxcjN3QTM0E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I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25年,黃台港的船由小清河可直抵成豐橋。
1937年7月17日,濟南連降大雨,黃台村被水淹沒,積水深達4米。95%的房屋倒塌,秋季莊稼顆粒無收。
是年,村民魏兆瑞投身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2年9月27日,魏兆瑞被捕,慘遭日軍殺害。生前曾任肥城安臨站地區地下交通站站長、肥城六區區長等職。
1949年冬,黃台村農民協會成立,魏培昌任農會主任。
1950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黃台村支部委員會成立。
1951年,為抗美援朝,全村共捐款200萬元人民幣,有4名青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1954年,先後成立3處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6年12月,對孤寡老人實行“保吃、保住、保穿、保醫、保葬”五保制度。對孤兒實行保教。
1958年,家家戶戶安裝了有線廣播喇叭,可收聽縣、社廣播站編排的廣播節目。
1959年2月,北園人民公社黃台生產大隊成立。
1960年,由歷城縣劃歸天橋區。
是年,架通民用電線,村民照明用上了電燈。
1961年,農業生產實行包產到戶。
1965年,黃台大隊安裝了第一部電話。
1974年,在黃台山發現西漢畫石墓穴。出土有西漢著名的《七盤舞》石刻圖像及其他文物。
是年,村民用上自來水。
1976年,黃台大隊組建農業機械隊。
1977年,黃台大隊辦起養雞場。
1979年7月1日,濟南黃台化工廠建成投產。該廠是第一家黃台村辦的企業。
1980年,濟南黃台汽車修理廠建成開業。
1981年2月,黃台中藥店開業。
是年,農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是年,黃台村實行勞動者退休制度。
1982年,濟南市黃台釀造廠、濟南黃台印刷廠、濟南市黃台木材加工廠分別建成投產。
1983年5月,組建中共黃台村支部委員會,姚昇平任書記。
1984年,全村實行農工一體化。
是年,興辦幸福院,對“五保”戶實行集體供養。
是年,投資20多萬元建成三層教學樓。
是年,村辦生平醫院開業應診。
1985年,黃台加油站建成開業,是濟南市首家農民開辦的加油站。
是年,黃台村設立獎學金,對考上國中、高中、大學者給予獎勵。
是年,黃台村被濟南市評為第一批“市級文明村”。
1986年1月17日,黃台大橋冷庫建成開業,是濟南市第一個農民興辦的千噸冷庫。
9月2日,黃河大酒家建成開業,當時是濟南市農村開辦最早、最大的酒家。
是年,黃台新村居住區按規划動工興建。
1987年8月26日,降雨成災,日降水量303毫米,60%的莊稼被淹絕產。
是年,黃台啤酒廠建成投產,是濟南市第一家農民興建的大型啤酒廠。
1988年,全村組建了農業生產專業隊。
1990年,全村各業總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年末村辦企業發展到32處。
是年,濟南市污水處理廠一次徵用黃台村土地18公頃開工興建。
1991年1月,村辦黃台文化館落成。
是年,獲“省級文明村”光榮稱號。
是年,黃台新村落成,共建成村民住宅987套,家家戶戶住上了獨家小院。
1992年11月,黃台村承辦濟南天橋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1993年2月11日,中共黃台村委員會成立,姚昇平任書記。
是年,黃台村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
1994年12月10日,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北院在黃台村成立,是全國首家農民與高校聯辦的大學。
是年,姚昇平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光榮稱號。
1995年5月8日,涉外三星級大酒店--黃台大酒店建成開業。
10月,《黃台村志》出版發行。
1996年2月,歷山北路立項修建。
12月,黃台水產市場開業。
1997年5月,黃台鋁材裝飾城開業。
1998年12月,黃台村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慶祝改革開放20年。
是年,黃台倉儲中心開業。
1999年5月4日,山東民進中西醫學院在黃台成立。
6月5日,山東金橋外國語學院落戶黃台村。
2000年5月4日,山東外事翻譯學院落戶黃台村。
經濟發展
![黃台村](/img/8/36b/nBnauM3XzEjN1cTO4E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xI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958年,主要種植大豆、高粱、小麥,1964年完成稻改,到1978年,小麥和水稻的播種面積與產量占到90%以上。全村糧食總產達到92萬公斤,畝產過千斤。全村基本實現了耕作、灌溉、播種、脫粒、運輸機械化,並調整了糧食品種結構。
1978~1994年,黃台村實現了由農業向工商企業轉變、由農村向城市轉變的歷史性變革。(1)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由1978年的近100公頃,減少至1994年的40公頃。(2)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3)畜牧業走向商品化,奶牛飼養最多年份達280多頭,家禽由戶養轉為集體養殖。(4)糧食畝產提高,總產大幅下降。1978年畝產620公斤,1983年畝產721公斤。1978年糧食總產92萬公斤,1979年總產104萬公斤,1991年降為20萬公斤,1994年以後均為25萬公斤以下,糧食產量不足全村用糧的一半。農業生產退居次要地位,二、三產業成為黃台村經濟的主體。
![黃台村](/img/b/4be/nBnauM3XyEzMwETM0I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yI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第三產業建國初期,黃台村無商業。1983年村內僅設有一個代銷點。1984年黃台村辦起了第一家村辦商業--黃台商業公司。1985年建成黃台綜合商店,同年建成濟南市農村第一個大型加油站。1986年3月,成立了濟南市黃台物資供應站。1991年黃台村進行異地開發,在黃河北大橋鎮購買土地1.3公頃,投資500萬元開發商業和服務業,建成黃台企業集團第一公司。1992年建成高5層、總建築面積1.63萬平方米、營業面積1.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建築--黃台商業大廈。1985年投資300餘萬元建成黃河大酒家,主樓5層,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客房床位500多個。1994年,投資6000萬元建成涉外三星級大酒店--黃台大酒店,占地2萬多平方米,高22層,客房300多間,600多張床位。自1998年開始,黃台村利用地處城郊、交通便利的有利條件,投資3000萬元新建了近10萬平方米的高標準、現代化庫房,組建了濟南市最大的倉儲企業黃台倉儲中心。至2000年,該中心占地面積達18萬平方米,庫房面積13萬平方米,擁有各種規格庫房80餘座,固定資產過億元,實現收入2000萬元,上交利稅1000萬元。2000年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00人,實現總收入8.5億元,年末固定資產原值4.2億元,利稅5000萬元。黃台建築隊始建於1985年,有職工70餘人,固定資產10餘萬元,年產值115萬元,利稅20萬元。
社會進步
![黃台村](/img/c/e54/nBnauM3X4ATOxATO4I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yIzL0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92年,濟南市京劇團、呂劇團、文工團、曲藝團等多家文藝團體先後到村里進行了多場文藝演出。每年的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兒童節、國慶節等節日,村里均舉辦自娛自樂的聯歡晚會,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
黃台村堅持走科技興村的路子,先後聘請了75名專業技術人員來村企事業單位工作,其中高級工程師2名,各類專業工程師60餘名,醫師10餘名,同時大力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5名獲工程師資格,10名獲會計師資格,30餘名獲初級專業技術資格。1995年8月,被評為“科技興市先進集體”。1995年10月,黃台第一部大型文獻《黃台村志》出版發行。1998年10月,被評為“山東省科普先進村”。
![黃台村](/img/9/1fd/nBnauM3X1EjM2gzN1M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zIzLy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集體福利1956年,對孤寡老人實行“五保”。1974年,村民用上了自來水。1981年,村內實行勞動者退休制度。1984年,自來水管道安裝到戶。同年興辦幸福院,對“五保”人員實行集體供養。1985年,設立獎學金,考上國中者,每年獎勵150元;考入高中者,每年獎勵200元;考入大學者,每年獎勵300元。1986年4月,創辦濟南黃台生平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兒科、口腔科、眼科、婦產科等20個科室,擁有X光機、心電圖機等醫療設備20餘台,固定病床30張。全村村民均享受合作醫療補助。1993年,為村民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1994年為全村各戶辦理了家庭財產保險,同年開辦少年兒童幸福保險。村內常駐居民每年免費分配糧油,幼兒免費入園,免費就餐,小學生書費、學雜費全免。
村莊建設
![黃台村](/img/6/016/nBnauM3X1gTOyQzM3M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zI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居住區內,配套建有公共廁所、垃圾台等環衛設施,還建有百貨商店、學校、幼稚園、敬老院、醫院等服務設施,另闢有公園、文化館等娛樂場所。先後被省、市、區等各級組織授予“山東省村鎮建設明星村”“容貌工程先進單位”“衛生村”“舊村改造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組織建設
![黃台村](/img/0/00d/nBnauM3XyMDN1EjMwQjM1MTNyITMwYjMyIjMwADMwAzMxAzL0I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38年,日軍占領濟南後,建立了偽政權組織,黃台村設偽保公所5個。1946年,濟南市區劃調整,黃台村為濟南市第八區第十三保公所,轄11個自然村。1949年初建立黃台村公所,轄9個閭。1954年冬,全村先後成立3處初級農業合作社。1956年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1959年2月,北園人民公社黃台生產大隊成立,轄黃台山莊、黃台魏家莊、黃台板橋莊、獅子張莊4個自然村,9個生產隊,李廣福任大隊長。1968年,黃台大隊革命委員會成立,姚昇平任主任。1983年,撤銷生產大隊、生產隊建制,改制為行政村,黃台村民委員會正式成立,魏錫昌任村委會主任。2000年,黃台村民委員會由7人組成,主任姚鳳安。
山東強鎮名村
山東省地大物博,鄉鎮、村屯也很有特色,經濟非常發達,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