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鐮簡介

“鐮刀”的歷史

在河北易縣燕下都出土,鐮是古代一種長條形弧刃的收割農具。新石器時代的石鐮和蚌鐮捆綁在木柄上使用。商周時期已出現青銅鐮刀。大約從戰國開始,鐵鐮逐漸取代銅鐮。西漢以後,銅鐮已基本消失。作為收割禾秸的鐵鐮,自漢代以後基本定型,延用至今變化不大。
鐮刀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史前時代,那時候的遠古人類,就開始有使用鐮刀的歷史了。只不過,當時的鐮刀是用石頭做的,因此又被稱為石鐮。石鐮是當時的一種形態,通過對文物的考察,科學家們發現起初的鐮刀是用動物的口部牙齒骨骼製作的,而正是這樣的啟發,才讓後來的石鐮帶有了鋸齒。而有科學家實現過,鋸齒的石鐮可以每分鐘收割一平米左右的稻子,這也說明種植水稻的歷史也同樣久遠。這些都是1萬多年前河母渡人的發明。因為當時在

在7000年以前,黃河流域已經普遍種植粟,石鐮是收割粟的工具。使用時在鐮身後部捆綁豎柄,人們一手把地里的粟桔攥成一束,一手持鐮割斷成束的粟秸。為增加石鐮的切割能力,還特意把石鐮的刃部加工成細密的鋸齒狀。
相關連線
http://www.shylx.com/kgwu/ShowArticle.asp?ArticleID=615http://games.enet.com.cn/article/A1912007032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