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簡稱:越王劍、勾踐劍),中國春秋晚期的越國青銅器。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楚墓出土,劍上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鳩淺(勾踐),自作用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該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該劍出土時仍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反映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鑄劍技術,為古代兵器中的奇寶。1999年中國國慶日後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基本信息

文物歷史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公元前494年,吳國和越國的軍隊進行了一場生死搏殺,越軍大敗。在獻上了絕世美女西施後,越國的國王勾踐成了吳王夫差的馬夫。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二十年後,勾踐回到越國,他任用賢臣,發展生產,東山再起。用了9年時間滅掉了吳國,並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名霸王。“鳩淺”就是這位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的名字。而這把劍就是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劍。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這柄銅劍。

越王勾踐寶劍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國貴族墓,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嫁妝說,勾踐曾把女兒嫁給楚昭王為姬,因此,這柄寶劍很可能作為嫁女時的禮品到了楚國,後來,楚王又把它賜給了某一個貴族,於是成了這位楚國貴族的隨葬品。另一種意見是戰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間,楚國出兵越國時楚軍繳獲了此劍,帶回了楚國,最終成了隨葬品。

文物造型

越王勾踐劍,屬青銅劍,製作精美。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 4.6厘米,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從刃鋒利,前鋒曲弧內凹。莖上兩道凸箍,圓首飾同心圓紋。

文物簡介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讓人驚奇的是,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但劍身絲毫不見銹斑。

文物銘文

其劍身刻有鳥蟲書銘文“鉞王鳩淺”和“自乍用鐱”。即: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學者郭沫若贊同考古現場專家方壯猷的意見,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是楚國派到越國的“越奸”,最後被封為越王。而古文字專家唐蘭認為,這兩個字是”鳩淺“,是”勾踐“的通假字。後者得到了其他專家的認同。

鑄造過程

“越王劍”是越王勾踐請鑄劍名師經歷數年精心鑄造出來的。據《吳越春秋》和《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特請龍泉寶劍鑄劍師歐冶子鑄造了五把名貴的寶劍。其劍名分別為湛廬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都是削鐵如泥的稀世寶劍。據稱,後來越被吳打敗,勾踐曾把湛廬、勝邪、魚腸三劍獻給吳王闔閭求和,但因吳王無道,其中湛廬寶劍“自行而去”,到了楚國。為此,吳楚之間還曾大動干戈,爆發過一場戰爭。

製作工藝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我國古代的青銅器,主要為的兩元合金,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中就有“四分其金(銅),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合金組成中,銅與錫的含量依製作的年代、地點、原料來源、工藝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銅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錫的含量在10%-20%左右,此外,合金中常常還含有鉛、鐵等其它成分。 越王勾踐劍的含銅量約為80%-83%、含錫量約為16%-17%,另外還有少量的鉛和鐵,可能是原料中含的雜質。

千年不銹

作為青銅劍的主要成分銅,是一種不活潑的金屬,在日常條件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一。在古代墓葬中,它發生鏽蝕的途徑一般說來有這樣幾條:在潮濕的條件下,有空氣或氧氣存在時,發生鏽蝕,生成銅鹽;在潮濕的條件下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生成銅的硫化物等。

再來看看越王勾踐劍所處的外部環境:該劍1965年冬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內棺中,位於墓主人的左側,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這座墓葬深埋在數米的地下,一槨兩棺,層層相套,槨室四周用一種質地細密的白色黏土、考古學界稱之為白膏泥的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更好。加上墓坑上部經過夯實的填土等原因,使該墓的墓室幾乎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這么多的密封層基本上隔絕了墓室與外界之間的空氣交換。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在完全隔絕氧氣的條件下,即使在中性微酸性的水中,鋼鐵都不會生鏽的。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二。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望山一號楚墓處在現代荊州附近的漳河二乾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的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這從該墓出土的大量精美的漆木器保存情況較好而得到證實。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少。這是越王勾踐劍不銹的原因之三。

此外,還有三點證據可以證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

第一,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不是絕對的沒有生鏽,只是其鏽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該劍出土後一直放在囊盒中妥善保管,但是,出土至今還不足40年,該劍的表面已經不如出土時明亮了,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鏽蝕的進程也是難以絕對阻止的。

第二,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件青銅劍,這三件青銅劍都放在該墓棺外的槨室內,相對說來它們所處環境的密封程度不如越王勾踐劍,但是它們的鏽蝕程度也較輕微,甚至與越王勾踐劍完全相同。

例如,出土於該墓頭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頭部所對的槨室)、編號為T109的青銅劍,素麵無花紋,出土時“刃薄而鋒利,保持著耀目的光澤”(考古發掘報告語);出土於該墓邊箱(考古術語,指墓主人身旁所對的槨室)、編號為B127的青銅劍,形制與越王勾踐劍相近,“整個劍身的兩側均滿飾黑色的菱形花紋,非常優美。保存也很完好,刃薄而鋒利,可與越王勾踐劍媲美。”(考古發掘報告語)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內、被稱為“銅斧之王”的大銅斧,出土於湖北大冶銅綠山古代開採銅礦石的礦井內,表面布滿了與刃部垂直的劃痕,是一件古代勞動人民實用的採礦工具。由於出土於古代礦井淤泥中,出土時表面仍然泛有青銅的光澤,鏽蝕程度也較輕微。

第三,與越王勾踐劍時代相近、製造工藝也相近的吳王夫差矛,1983年出土於江陵馬山楚墓,由於該墓的保存情況不好,棺木等大都已經腐爛,夫差矛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其青銅表面也都布滿了綠色的銹層。後德俊研究員說,他曾親手保護處理過這件珍貴文物,其鏽蝕情況與同時期的其它出土青銅器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均已說明,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它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而不是其它。

勾踐劍表面上的硫化物,其實是墓室中屍體、絲綢衣物、食物等腐爛後產生的。

後德俊研究員說,越王勾踐劍出土至今僅做過一次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劍表面黑色花紋處的含硫量只有0.5%、劍格表面的含硫量比較高,達0.9%-5.9%,在劍身的其它部位都未檢測出有硫存在。這就說明該劍鏽蝕程度的輕重與硫的存在沒有關係。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無法在青銅器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現代文物工作者在保護古代青銅器時從來也未採用過硫或硫化物。

古代工匠們是否在越王勾踐劍的表面採用過硫化處理的工藝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在用劍時,人的手指會經常摸到劍格,從而很快就將該處的硫化銅抹去,既如此,還有必要進行硫化處理嗎?

春秋戰國時期統治者們的墓葬中一般都有大量的陪葬品,情況十分複雜。屍體、絲綢衣物、食物等腐爛後都會產生相當多的硫化物,這就是越王勾踐劍上硫的來源。

越王勾踐劍上的花紋是用金屬錫製成的,這已為現代科學分析所證實。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表面裝飾有多種,採用錫是其中之一,青銅的亮黃色與錫的亮白色相互襯托,耀眼美觀。但錫有兩點不足,一是硬度低,容易出現劃痕,所以只能填在劍身的花紋內;二是在空氣中容易被氧化而使光澤暗淡,失去了裝飾的意義,所以這種方法並沒有被較廣泛的使用,考古發掘中出土這類文物比較少的真正原因正在於此。幾年前,湖北鄂州市博物館青銅鏡研究所就已經仿製出這種花紋,採用的工藝比較簡單,也毫不神秘。

歷史背景

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這一歷史時期,列國爭雄,峰煙四起。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諸候國一百四十多個。湧現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春秋晚期的著名軍事霸主。春秋時期,為了應付連綿不斷的戰爭,各諸候國不斷改進和大量製造各式各樣的武器。各國都擁有一批鑄造青銅劍的能工巧匠。地處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由於近海,陸地上水網縱橫,不利於車戰,因此步戰及近戰利器——青銅劍便成為兵器中之翹楚。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

春秋晚期,吳、越兩國湧現出諸如歐冶子、干將莫邪等當時及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鑄劍能手。吳、越鑄造的名貴青銅劍,堅韌鋒利無比,聲震各諸候國;這些名劍被載入史冊典籍,其無論鑄造工藝還是實戰價值,均堪稱中國寶劍鑄造史上輝煌的巔峰。

勾踐元年時,吳王闔閭領兵攻打越國,卻被砍傷,最後傷重而亡。三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被圍困在會稽山上。此時的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的送給了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不聽伍子胥的勸阻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恭恭敬敬的服侍夫差。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償夫差糞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的病癒日期。夫差很受感動就把勾踐夫婦放回了越國。勾踐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並且大力招納賢才,發展生產。經過十年的集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夫差則終因羞愧難當而含恨自殺。

文物展覽

越王勾踐劍出土之後,僅於1965年底及“文革”初期,在湖北有過短期展出。

1973年6月,該劍在日本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

1999年4月15日,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大慶前夕,越王勾踐劍運抵首都北京作短期展出。

1999年國慶節後運回武漢的湖北省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

2009年5月19日,越王勾踐劍與曾侯乙編鐘以及雙耳金杯等,一齊亮相湖南衛視的熱播欄目《天天向上》的錄播現場。

文物背景

劍的起源

劍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世人尊其為“百兵之祖”。劍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成為歷朝歷代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所追捧的對象。不過究竟是誰發明了劍,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有人根據《管子·地數篇》中“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此劍之始也”的描述,判斷劍出現於軒轅黃帝時代。也有人說劍出現於殷末周初,《逸周書·克殷》記載,牧野之戰取得勝利後,武王用“輕呂”擊刺紂王的屍體,此“輕呂”古書釋為“劍名”,據考“輕呂”實際上是突厥語,而周人出身戎狄,比商人更容易掌握這種兵器,是以有人推斷,劍是從西亞通過遊牧民族傳入中國。

無論劍是由誰發明的,劍歷史悠久,被後人稱之“百兵之祖”,當之無愧。到了東周,大多以銅鑄劍,劍質頗佳,冶煉技術也逐漸進步。春秋戰果時期,各諸侯國規範了鑄劍的法則,使劍成為最主要的短兵器,並成為社會各階層必有之佩備。

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成語“臥薪嘗膽”中的男主角勾踐嗜好鑄劍。據《拾遺記》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他還熱衷於蒐集和珍藏名劍。當時的寶劍鑑定大家薛燭,當他看到勾踐珍藏的寶劍時,大吃一驚,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稀世之寶。

由於勾踐名劍眾多,收藏價值極高,並且古代尚武之風濃郁,一把稀世神兵更是世人所追求的。特別是勾踐死後,有許多人士曾絞盡腦汁去尋找他所珍藏的寶劍,但一無所得。

相關信息

起點

鐘錶匠到鑄劍大師常恆:2008年北京奧運之際,將推出2008把帶有編號的“絕版”高仿越王劍。

2004年2月5日下午3時,許光國說自己清楚地記得這個時刻。

這個年滿六十的老人,用滿布傷痕的老手把一顆“作舊”後的琉璃牢牢鑲嵌在越王劍上時,他說,他自己也被震驚了。

為了這把劍,他說自己耗去了14年的“艱難歲月”。

許出身工藝世家,從小對青銅藝術喜愛有加,上世紀70年代供職於一家工藝美術廠。

70年代末,許辭職“下海”,開辦一家鐘錶精修門面。

許光國坦陳,精修鐘錶的絕活不僅為他現在鑄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且近10年的成功經營還賺了百萬家產,這為後來投資鑄劍,累積了“具有決定意義的資金”。

攻關

三尺青鋒千次實驗

許光國伸出雙手,記者看到了道道傷痕。

這是一雙粗糙的老手。看得出來,,已被各種化學物質侵蝕過。

許說,1990年,他拋下了生意,將精力與家產投入鑄劍藝術中,並在自家開起了小型私人作坊。

他的目標,就是做出一把越王勾踐劍,但在當時,許光國還“不敢做”。

當年,他鑄造了自己有生以來的第一把青銅劍。許光國遺憾地告訴記者,那把劍,他“送人了”。

在過去的14年間,許光國不停地摸索著鑄劍技術。用他自己的話描述是:功力,從一成、兩成,最終到九成。

這些進程背後,是千餘次的實驗,克服“常人無法想像之苦”。

為鑄出一把好劍,許光國經常“幾天幾夜不睡”,守在火爐旁,觀察銅液的顏色、變化溫度,每兩個小時記錄下各項反應數據。

在許的作坊里,常年配備著創可貼、創傷藥水與鬧鐘。很多時候,因為睡迷糊了,驚醒過來的他來不及取工具,直接就用手去化學藥劑中撈劍,久而久之,“雙手也就變得不成樣了”。

許光國的朋友反問記者:“你看過電視電影裡,那些鑄劍師傅因為對劍不滿意時的神情嗎?老許就是那樣,想不通了就拚命想,還想不通,就用頭撞牆!”

突破

破解五大難點

越王勾踐劍,好就好在劍上蘊藏了大量不為人知的秘密。文物學家認為其中有五項很難突破,許光國一一求解:

其一,這把利器上的銅錫配比,特別是劍鋒與劍身上的配比不同,一直以來沒有得到精確的量化數據,這直接關係到寶劍的色澤、氣味等。許光國事後告訴記者,難度其實並不算太大,但需要反覆實驗,與真劍對比,“很費時間,沒人願意乾”;

其二,在越王劍的劍柄空端,藏著11道手工刻制的同心圓,在過去的很多年中,這項技術,一直被仿製者們用車床工藝代替著,許光國說“現代氣息太濃了”,他的同心圓間隔最小的只有0.1毫米,這都是憑雙手製造出來的,精修鐘錶時打下的功底幫了他很大的忙‘

其三,越王劍上的菱形花紋,是多年以來人們在想方設法攻破的謎,許光國在一次研討會上得知這門工藝是一種化學反應時,獨創出了“硫化工藝”,攻下這一難關;

其四,許光國用了最近5年的時間,製造出了一種“包漿”,為高仿越王劍穿上了一層2000多年的“衣服”,很好地解決防腐問題。

最後,越王劍上刻有“越王勾踐/製造用劍”八個金絲字,這八個字是在多年前被郭沫若先生破譯的。許光國結合“失蠟法”,用尖針精細刻畫,終於完成這一任務。

談到這五大難點時,許光國總是只把話說一半,他承認“不願意透露機密”,這是他“一輩子的心血,是命”。

在記者的追問下,許光國才就他的“包漿”透露了一個字:鉻。

這是一種相當稀有的金屬。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人們是如何獲知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評價

難得的藝術珍品

2004年3月27日,許氏高仿越王劍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這項民間藝術就此從地下走到台面。

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故宮博物院10多位青銅器專家認為,許光國的仿真品“破解了勾踐劍製作諸多謎團,是難得的藝術珍品”;“型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奇得”,對於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器技術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4歲高齡的史樹青為高仿越王劍的打分是:90分。許光國印象最深的是,有位專家說:除了歷史和良心可以鑑別它的真假外,別無他法。

許氏高仿越王劍最終被三大博物館(院)同時收藏。記者了解到,這把高仿劍長為56.2厘米,寬5.1厘米,與真劍尺寸稍有差距,許告訴記者,這是他故意為之,其用意在於區別於真劍,避免不法分子“瞄”上它。

商機

牽手北京奧運

談及安全問題,許光國和他的“上司”荊州市郢都青銅藝術研究所所長常恆,告訴記者:利用仿製文物牟取暴利的違法亂紀者自古有之,如何管理是關鍵,“有關部門應採取措施,把過去被人們認為是消極力量的地下工藝進行規範,讓他們都有機會登上藝術殿堂”。

現在看來,他們的提議得到了荊州市的支持。

荊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易法新接受採訪時表示:不僅要支持其發展,還要將其變為產業。

常恆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說,目前,該研究所已與北京一家知名企業取得聯繫,欲借2008年北京奧運之際,推出2008把帶有編號的“絕版”高仿越王劍。此後,將不再仿製。

許光國估計,一把高仿劍的成本“不高”,但如算上其中蘊藏的知識含量,一把劍的報價應在“3萬元左右”。

不過記者查閱得知,複製這類文物需要嚴格的審批手續。越王勾踐劍屬國家一級文物,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文物複製暫行管理辦法》規定:“一級文物的複製,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後,報國家文物局批准。”

冷兵器之劍

我國現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劍出現在殷周時期。在西周初期的車戰組合中,劍的地位並不重要,主要用於自衛或肉搏。春秋之後,因為步兵的興起,劍作為一種武器開始受到重視,長度在28--40厘米之間。到三國時期,軍隊中大量裝備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自東漢之後,劍在戰場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帶寶劍的風氣未變,另外劍也作為法器或象徵物而存在。自明之後,冷兵器逐漸式微,而劍則退出了歷史舞台。

中國古代名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