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越王丌北古劍是安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丌北古是越王勾踐的孫子,即是越王盲姑,盲姑即不壽。丌北古劍出土於安徽省安慶市的一座戰國時期的土坑木槨墓。越王丌北古劍現藏於安徽省安慶博物館。王丌北古劍鑄造工藝十分精湛,通體無鏽蝕,刃鋒銳利,鳥篆書銘文32字,字跡清晰可讀,錯金銘文細如毫髮,金光燦然。
細部特徵
劍通長64厘米,喇叭形劍首,直徑3.8厘米,圓柱形莖,長9.6厘米,劍格寬5.2厘米,首徑8.8厘米。劍鑄造工藝十分精湛,通體無鏽蝕,刃鋒銳利,棱脊、鋒銳、喇叭形首,圓莖實心,莖上有凸圓箍二道,箍面飾凸狀雲雷紋,凹形寬格,廣5.2厘米。中脊起稜線,鋒銳。劍格兩面銘文各10字,劍首銘文12字,鳥篆書銘文共32字,其中有16字錯金,與未錯金銘文相間排列。筆劃細如毫髮(只有0.3-0.4毫米)。釋文如下:劍格正面:古北丌王(越)戉戉(越)王丌北古;劍格背面:自(劍)僉用(作)乍自自乍(作)用僉自;劍首:隹(唯)戉(越)王丌北自乍(作)之用之僉(劍)。關於銘文的讀法,專家認為劍格正面10字應從中端向左右側順讀,為“戉(越)王丌北古”;背面10字也應照此順讀,第5字可不讀,為“自作用劍”。第5字應為對稱而設,並無實際意義。劍首文字應從佳(唯)字起首鏇讀,第8字不識,似為“公”字,有待考證。
製造工藝
該劍鋒刃銳利,劍脊棱線分明,劍格光潔,劍首圓潤,鑄態的痕跡蕩然無存。越王劍整個劍體,除劍莖之外的其餘部分均經機械車削加工,局部還經過了拋光處理。最值得注意的是劍莖部分,整個劍莖都保持了原始的鑄態。引人注目的是劍莖尾部與劍首之間,有明顯的澆口痕跡。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x射線的檢測,終於得出了科學的結論:
越王劍劍體分三次鑄造加工而成。
第一段:包括劍身、劍格、劍莖的第二道圓箍為一次性鑄造;
第二段:劍莖末端與劍首部分為一次性鑄造;
第三段:是在第一段與第二段鑄成後,分別經過機械加工鏨刻銘文後,再將二段之間用泥范連線,進行第三次澆鑄。也就是採用了這種“鑄接”的方法將劍身與劍首連成一體。
通過這一系列的工藝流程,成功地完成了越王劍的鑄造、加工過程。
冷兵器之劍
我國現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劍出現在殷周時期。在西周初期的車戰組合中,劍的地位並不重要,主要用於自衛或肉搏。春秋之後,因為步兵的興起,劍作為一種武器開始受到重視,長度在28--40厘米之間。到三國時期,軍隊中大量裝備的短柄兵器,就只有刀了。自東漢之後,劍在戰場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帶寶劍的風氣未變,另外劍也作為法器或象徵物而存在。自明之後,冷兵器逐漸式微,而劍則退出了歷史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