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薩滿舞

赫哲族薩滿舞

赫哲族薩滿舞對赫哲族民間舞蹈的形成和發展都有很大影響。

簡介

赫哲族薩滿舞赫哲族薩滿舞

所屬地區:黑龍江·雙鴨山

文化遺產名稱:赫哲族薩滿舞

遺產編號:Ⅳ—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雙鴨山市

薩滿跳神時全副神裝,胸前背後掛著銅鏡,腰系腰鈴,脖子上掛著布克春、薩日卡、額其和三種神,“愛米”供在西炕上。薩滿手拿神鼓以通神。還有神刀、神杖、龍頭杖等神具和祭具,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夜間神鼓神咒的聲音,容易將人引入幻境。跳神時除薩滿外,還有“二神”也是其助手。治病時“二神”在病人背後,兩手扶病人的肩上,薩滿請神邊敲鼓邊唱邊說,依次猜測是什麼鬼作祟,據說猜中了,“二神”便發覺病人的雙肩抖動,告訴薩滿請神驅鬼。

薩滿於春、秋時節“跳鹿神”亦稱跳太平神。意思是求神驅鬼消災求福,保護全村人丁興旺,祈求漁獵豐收,有民眾集體參加,是很隆重的宗教儀式。具體時間由薩滿確定,預先通知大家,如有還願者準備祭品。“跳鹿神”之日,薩滿全副神裝,請年輕力壯者手執鳩神桿、鷹神、神偶、神刀擊鼓,從薩滿家中邊跳邊唱鳩神歌而出。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內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戶數為單數,甚至有的去幾十里以外的村屯跳,據說可趕走藏在各村屯裡的鬼怪和病魔,以保護人口平安。原來患病許願而病癒,求子許願得子者,都在跳太平神時還願,顯得更加熱鬧。

薩滿舞是薩滿信仰最為典型的表現形式,為巫師在祭祀、請神、治病等活動中所做的的舞蹈表演。薩滿舞在禱詞、咒語、吟唱和鼓聲中進行,主要舞段在表現神靈附體時跳出,這時鼓聲急促,舞蹈激烈,充滿神秘色彩。薩滿舞在舞蹈語言、舞蹈道具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反映出漁獵社會發展階段的狀態、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  

起源

赫哲族薩滿舞表演赫哲族薩滿舞表演

赫哲族的先祖所居之地屬於薩滿文化區。在他們的神話世界中,動植物、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以及祖先等,凡是在人們的經驗範圍中出現過的事物都有其自己的神靈,人們通過相應的儀式來祭祀它們,以祈求它們或者幫助人類,或者不要給人類帶來危險、災難等。

按照赫哲族傳統信仰,小孩一生下來就有“魂鳥”(赫哲族語言稱之為“哈念初坎”),一切疾病的發生都是由鬼怪攝走人的靈魂造成的。因此,他們篤信薩滿才能治療百病,有了病便找薩滿跳神。薩滿舞因此成為赫哲族求神佑護、驅鬼辟邪、免除災難,讓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要儀式,表現出赫哲族挑戰自然災害、疾病、惡勢力,並與之抗爭的勇氣和意志。

赫哲族只有本民族語言,沒有民族文字。一般來說,這樣的民族舞蹈藝術普遍非常發達。舞蹈可以看作一種動態的文字,是表達感情、傳遞知識、彼此聯繫的重要手段。赫哲族以薩滿文化為精神淵源,形成了以薩滿舞為主幹的舞蹈藝術。

特徵

(一)舞蹈語言變化多姿
具體表現首先是因人而異,不同舞者的舞蹈語言各有特點,個性鮮明。

其次,薩滿的舞蹈語言豐富多彩。

在赫哲族薩滿舞中,頭部動作比較多,有搖頭、抬頭、仰首、左右側首、俯首等,運動幅度大、動作劇烈。頭部動作和眼睛運動表現薩滿與神交接時的精神狀況。

腰部動作也有較多變化,形成優美的身體曲線,其內在的聯繫給人以剛健有力之感,或讓人產生嫵媚動人之嘆。

手勢變化細微,臂、掌、腕、指各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就臂部動作來說,或叉手於腰,或雙臂外揚,或平伸,或合於胸前,或雙臂上舉作環狀,或一手叉腰一臂下垂,姿勢變化無窮,或莊嚴肅穆,或變化曲折,而手指也有彈、收、展、握、開、轉腕等不同的變化,富有節奏,動感強烈。

雙腿或內彎或外伸或作馬步或兩腿大跨或彎成曲環,造型多變。動作有站立、跳躍、彈跳、抬腿、屈膝、勾、踢等 

在薩滿祭神舞蹈中有幾種動作非常普遍,一種是上身挺直、雙臂平伸、雙腿叉開;一種是雙臂上舉成環狀、雙腿叉開;一種是雙手叉腰、雙腿叉開。這些動作給人一種腳踩著大地、頭頂著藍天、能夠通天地入神的感覺。

總之,薩滿舞通過頭、上肢、腰、手、腿的配合,完成了既具有節奏感又具有豐富意義的舞蹈造型,創造了與狩獵、捕漁民族生活與原始信仰密切聯繫的舞蹈形態。

(二)輔助工具多樣

赫哲族薩滿舞的用具很多,但不是所有的薩滿都必須用這些用具。其中,必須要用鼓和槌。

主要用具有:

1、神鼓(赫哲族語言稱為溫替恩):神鼓分為橢圓形、蛋卵形、正圓形三種類型。在民間,以橢圓形和蛋卵形的抓鼓較為常見。

2、鼓槌(赫哲族語言稱為格以信):用柳木或稠李子木製作而成,擊鼓部分是扁平的,稍微上翹。用狍子腿部的短毛皮將擊鼓的部分包上,用鰉魚鰾膠粘好,這樣的鼓槌擊鼓發出來的聲音柔和,又不容易損傷鼓面。

3、神帽(赫哲族語言稱為胡由科衣):神帽由很厚的黑熊皮製作。上面安裝鐵制的角,角上有由前向後的並排的杈,並配有帽飄帶。  

4、神裙(赫哲族語言稱為都西必替恩):神裙是用半尺寬的狼皮做腰帶,用獾皮和各種布做成長至腳踝的條穗製成。所用皮條、布條要有間隔,要圍過薩滿腰以下部分。

5、腰鈴(赫哲族語言稱為哈俊):集神鼓與腰鈴於一身而演奏,是最具赫哲族薩滿舞特色和藝術魅力的舞蹈配置。所用腰鈴必須用結實的厚皮革做成寬三四寸、長二尺左右的腰帶,兩頭縫上窄皮條,便於系扎。

6、銅鏡(赫哲族語言稱為托力):銅鏡規格有大有小,最大的直徑有一尺左右,最小的有二寸。銅鏡後面有穿鼻兒,上面穿有皮條。跳薩滿舞時,把最小的銅鏡戴在裡面,這是護心鏡;外邊戴大點的,背後掛最大的。

7、薩滿還有神鞋、神襪、神手套等。這些都是用獸皮製成,上面繡有各種爬蟲、小獸和禽類等動物圖案。

8、神杖(赫哲族語言稱為布拉芬)、神刀(赫哲族語言稱為西日阿啊芬):“文薩滿”用神杖,“武薩滿”用神刀。神杖和神刀長約四尺左右,齊肩高。神杖下端裝有四棱的鐵尖,木把用蛇皮包著,上端鑲有小銅人(赫哲族語言稱為布庫春),銅人嘴上叼著古錢,拿在手中活動時有響聲。神刀形狀同唱戲用的大刀相似,但沒有那么大。木把四尺來長,上面刻有人像,鐵刀有一尺來長,刀背很厚,刀也很鈍,有條件的還包上蛇皮。

9、頭飾和面具:頭飾主要為羽毛和鹿角等的飾物,這些飾物在原始社會中都被認為具有某些通神的神秘功效,而非簡單的裝飾。面具在赫哲族薩滿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分為動物面具、神靈面具和圖騰面具,通過面具可以影響面具代表的神靈。在舞蹈過程中使用面具,不僅可以使整個舞蹈活動具有神秘的色彩,而且可以增加舞蹈的表現力。

(三)形式多樣,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

1、單人舞

單人舞蹈就是由薩滿來跳,由薩滿單獨完成的舞蹈。舞蹈動作儘管存在局部變化,但是整體風格比較莊嚴肅穆,多為正面,上身常常挺直,雙臂或平伸或上舉或在胸前環繞,保持平衡的體態,雙腿或展開或作馬步,穩健有力。

2、雙人舞

由主祭薩滿與助手共同完成的。一個薩滿領舞,另有一個舞者與薩滿配合,後者動作模仿前者。就目前所見材料來看,雙人舞動作比較單人舞動作要豐富、靈活、富於變化、頗有動感,而兩人一起舞蹈也增加了節奏感,估計是娛樂神靈的舞蹈。

3、三人舞

由主祭薩滿帶領祭祀活動的參與者一起共舞,從舞者動作不一致的情形可以判斷在這一過程中參與者的身份不都是訓練有素的薩滿。舞蹈動作相當豐富多樣,頭部、腰部、臀部、四肢和手腳的動作都得到充分的表現,三人舞蹈是明顯的娛神舞蹈。

4、群舞

在薩滿的引導下,由部落中的許多成員集體完成。參與者的不同,薩滿舞的形態似也有所不同。群舞的動作比較簡單,儘管舞者很多,但動作變化不多,大多與祈禱動作相似,舞者圍繞主祭薩滿或者神物而舞,場面壯觀,動作整齊有力,頗有氣勢。

對比而言,由薩滿單獨完成的舞蹈更偏向於嚴肅風格;而雙人完成的舞蹈則主次分明,動作整齊而富於變化;集體完成的舞蹈則更具功利色彩,一般直接與狩獵、捕漁、種族繁衍等場面相關,舞蹈動作有明顯的娛神色彩、表演意味。

發展

赫哲族薩滿舞作為薩滿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宗教功能在現代社會中因理性精神和現代社會制度而逐漸喪失,但其作為民族傳統和藝術的積澱卻在現代社會中通過教育、文藝創作、表演、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形式而獲得發展。

在近幾屆“烏日貢”大會上,赫哲族薩滿舞從廣場演出走向了舞台藝術、從赫哲族居住地區走向了全國。
“烏日貢”是赫哲語“喜慶吉祥”的意思。赫哲族早年跳薩滿舞——跳鹿神(溫吉尼)的意思是求神驅鬼、消災、求福,保護全村人口興旺,祈求漁獵豐收,民眾集體參加,是很隆重的宗教儀式。“跳鹿神”之日,薩滿先在家向神禱告,屯中少年數人擊鼓擺腰鈴助興。擺鈴畢,薩滿全副神裝,請年輕力壯者手執鳩神桿、神鷹、神偶、神刀擊鼓,從薩滿家中邊跳邊唱鳩神歌而出。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內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戶數為單數。有的甚至去幾十里以外的村屯跳,據說可趕走藏在各村屯裡的鬼怪和病魔,以保護人口平安。可以說這是一種大型的民眾性的宗教活動,後來根據活動演變成了現在的“烏日貢”。

烏日貢大會於每年農曆5月15日召開,此時是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魚類繁殖期,也是赫哲人停止捕撈的歇網期。此時,赫哲人從四面八方匯集到一起,共同歡慶自己的民族節日。烏日貢大會集中體現了赫哲族人民勤勞勇敢的民族風格,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多姿多彩的文體形式,成為赫哲人的重要傳統節日。

第三屆烏日貢大會(1991年6月26—27日)上,由葛玉霞領舞的薩滿舞“跳鹿神”(溫吉尼)獲獎。在以後的每屆烏日貢大會上,都要舉行薩滿舞表演。

2005年9月和2006年7月,葛玉霞兩次赴俄羅斯,分別參加俄那乃區那興村建村150周年慶典和俄太陽區乾頓村建村355周年慶典活動。活動期間,中國赫哲族薩滿舞“跳鹿神”(溫吉尼)與俄羅斯那乃族薩滿舞進行了交流。

通過“烏日貢”大會,赫哲族薩滿舞開始以多種形式參與到現代赫哲族舞蹈、乃至於我國民族民間舞蹈體系的建設中,成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一個富有特色的成分。赫哲族薩滿舞“跳鹿神”(溫吉尼)2007年入選黑龍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省級保護項目。

虎的薩滿舞蹈

青海隆務河流經同仁縣的一帶地域,在藏地被稱為“熱貢”,是一片藏、土、漢、回、蒙古等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其歷史一直可以上溯到西漢。《同仁縣誌》稱:“今同仁縣地區秦為西羌地,漢初名大小榆谷,為羌人活動地區。”從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冊封大小榆谷地區先零羌揚義為“歸義羌侯”以來,兩千多年這裡的民族變化很大。由於歷代都把這裡視為兵家必爭之地,長年駐軍屯紮。明洪武、永樂年間,明政府在這裡推行軍屯,形成了“吾屯”、四合吉、郭麻日、年都乎諸村落。各村各有一些不同文化整合的遺存,比如獨一無二的吾屯話里,雜糅著藏語與漢地方言的元素,成為研究文化傳播與融合的活化石,從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研究計畫。熱貢六月會、納頓節,以及年都乎村的“於菟”也被列入(或計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洗冰水,跳火堆,阻斷魔疫之路經過大半日的驅魔逐疫後,大、小“於菟”伴著逐邪勝利的鞭炮聲,沖向村外河邊“洗祟”。在鑿開冰層的隆務河邊,幾名“於菟”快速用冰冷刺骨的河水洗去身上虎豹斑紋,以除去從各家各戶帶來的邪祟和穢氣,恢復原有的人格。法師阿吾則在鑼聲中誦經焚紙,表示已將妖魔徹底消滅。回村後,由阿吾將附有靈氣的圈餅分贈各戶,使全村民眾食之而獲吉祥、康寧,多餘的饅圈拋給了河神。“於菟”洗淨後跳過路旁的火堆,意在阻斷魔妖和瘟疫回村的路。他們在外面過完夜,第二天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以免把驅魔除妖的污濁之氣再度帶回村里。阿吾說,參加跳於菟的人可以免去來年集體的重體力公差。於菟之舞結束後,小伙子們於次日回到村中,法師阿吾摘下五佛冠,除去法衣,重新拿起剪刀。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祭儀上位於神人之間的靈媒,重新回到普通生活中,現在,他是一個堆秀藝人,製作著護法神班丹拉姆、蓮花生大士、白度母和四臂觀音。

鄂溫克薩滿舞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申報的“鄂溫克薩滿舞”入選,列入傳統舞蹈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之民間舞蹈

與“物質文化”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本任務即盤點我國民間的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