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淀撲蝴蝶是老北京民俗項目。最早出現在南宋江浙地區。南宋時期西湖老人所著的《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記載:“清樂社(每數社不下百人):韃靼舞老番人、耍和尚。斗社:大敦兒、瞎判官、神《撲蝴蝶》成為當時民間舞表演的一個重要項目。1894年,民間歌舞海淀《撲蝴蝶》第一次出現在了慈禧太后的60大壽慶典上,它的美輪美奐成為生日慶典上的一份大禮,慈禧太后看後大加讚賞。這支民間歌舞被後沙澗村一個叫李五的人看到,他回到村子裡組織村民將其整理改編形成了今天的海淀《撲蝴蝶》。《撲蝴蝶》的項目在後沙澗村流傳至今應當已有100餘年的歷史。
歷史
據史料記載,“舞撲蝴蝶”最早出現在南宋江浙地區。南宋西湖老人所著的《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記載:斗社:大敦兒、瞎判官、神仗兒、撲蝴蝶、耍師姨、旱龍船……清乾隆時刊印的《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中記載:博戲則騎竹馬、撲蝴蝶、跳白索、藏朦兒、舞龍燈、打花棍……說明“撲蝴蝶”在200多年前已傳到北京。1894年,民間歌舞海淀“舞撲蝴蝶”第一次出現在慈禧太后的60大壽慶典上,它的美輪美奐成為生日慶典上的一份大禮,慈禧太后看後大加讚賞。民間歌舞技藝獻藝時,恰巧被蘇家坨鎮後沙澗村一個以拉洋車為生名叫李五的看到,他便回村組織村民編排,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1894年,民間歌舞海淀《撲蝴蝶》第一次出現在了慈禧太后的60大壽慶典上,它的美輪美奐成為生日慶典上的一份大禮,慈禧太后看後大加讚賞。後來,這支民間歌舞被後沙澗村一個叫李五的人看到,他回到村子裡組織村民將其整理改編形成了今天的海淀《撲蝴蝶》。《撲蝴蝶》的項目在後沙澗村流傳至今應當已有100餘年的歷史。其傳承關係是:第一代傳人李五(約1864年生)在光緒末年學演了《撲蝴蝶》,並在此基礎上組織排練和表演,並有所發展。第二代傳承人王全(1905年-1987年)、王坦(1908年-1982年)則從十五六歲起開始向李五學習《撲蝴蝶》,為《撲蝴蝶》項目的進一步傳承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代傳承人為王良(1921年生)、王景華(1935年生)、劉富蘭(1937年生),他們分別從20歲左右開始師從王坦、王藝海、王藝奎學演該舞,王良主要學“捻蝶”,現能一手捻四隻蝶,後任指導老師;王景華則學習打擊樂;劉富蘭學“撲蝶”。目前他們在後沙澗村被公認為《撲蝴蝶》項目的最後一代傳承人。據現年已經82歲高齡的詩家艾砂先生講:他從六七歲時起就跟著大人學跳《撲蝴蝶》,當時很紅火。七·七事變以後,因為戰爭原因使《撲蝴蝶》活動受到影響。海淀《撲蝴蝶》傳承至今已經有了第四代傳人,具有100多年的歷史。其社會學、民俗學、藝術學方面的價值得到業內人士一致認可。
形式
該舞的表演形式一般以十人至二三十人參加為宜,分為“捻蝶者”、“撲蝶者”和“舞鞭者”三種角色,每種角色可有四至六人,也可更多一些人同時上場。該舞蹈沒有固定的隊形和表演程式,較為自由、靈活,三種角色可單獨表演,也可組合表演,表演方式均由指導藝人臨場安排。該舞有歌有舞。歌唱時全體演員圍成一個圓圈,邊走“十字步”邊和著霸王鞭輕擊的節奏演唱(此時“捻蝶者”可休息),曲調多為河北、山西民歌,用老調填新詞的辦法確定唱詞。唱詞多表現北京遊樂民俗和愛情故事或歷史人物故事,也可根據活動內容、節慶佳日另行確定歌詞內容。舞蹈時要用打擊樂伴奏,隨著舞者的動作和情緒變化,採用漸強或漸弱不同的鼓點烘托氣氛。
如今撲蝴蝶項目的瀕危狀況已經日益出現了,人們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淡淡忘記這個傳統。年齡結構偏大,舞蹈動作簡單不到位,很難呈現當年的風采,大部分只有歌曲沒有舞蹈。
非物質文化之民間舞蹈
與“物質文化”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本任務即盤點我國民間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