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長期流傳地圍子的貫溪村,地處牧馬河邊,過去當地村民為解決貫溪渡口橋、船維修資金,曾組織“船橋會”。每當春節耍燈,就由這一民間組織籌備地圍子等節目的演出。當地俗話說“三年不要燈,人死馬遭瘟”。燈會有會首、燈頭(監使)和會員,會首由民眾選舉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由他指定燈頭,組織安排演出。燈會每年收入就用於修廟、造船和架橋。
“耍燈”又稱“鬧社火”,是當地各種民間文藝節目的綜合表演。地圍子是整個耍燈隊伍中的中心節目,常和“打鑼鑔”、“跑竹馬”、“火獅子”等同場演出。
演出程式
緊隨燈隊進入場地後,先由十二盞生肖燈(竹篾扎制)圍成圈,文、武樂隊分東西站兩邊,男角站在前排,女角坐在後排,全體面向主人門首。接著一對排燈上場繞一圈,再由火獅子在引獅郎的帶領下進場表演後,奔向主人門前。領獅人對主人致祝賀詞,獅子走進房內,臥在神龕前,主人和善男信女跪在獅子面前,供奉香火,祈求富貴平安。有的還將嬰兒交給引獅郎,給嬰兒取名字,以求獅神保佑。隨之獅子再到其餘各家門前拜神掃瘟,最後回到場地,臥等天明。此刻,場上燈火通紅,開始一個接一個表演地圍子節目。
表演內容
地圍子溶說、唱、舞以及雜技、武術於一體,選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有嬉戲逗趣的民間小戲,又有別致的舞段配合穿插,使表演生動、活潑。據調查,至今在民間流傳的尚有三十多個節目,如《鯉魚招親》、《販茶》、《賈金蓮趕船》、《柳二姐趕會》、《頂燈》等。這些劇目往往在開場、收場和演唱的間隔配以“顫步”、“彈腿撲步”等組成的雙人舞段組合,以串富、渲染劇情的發展。
地圍子的表演以男、女閃膝形成的“顫步”動作構成獨特動律。特別是女性的閃膝和兩臂前後小擺動,突出了腰胯的扭擺,具有陝南女性內秀文雅的風韻。而男性的“彈腿撲步”、“大拜三拜”、“青蛙曬肚”等動作顯得灑脫、幽默。其中也吸收了戲曲、雜技、武術的動作,及一部分生活勞動動作的模擬,如“採茶”、“撐船”等。
音樂
地圍子的音樂豐富多彩,節奏明快,富有跳躍性。凡在民間流傳較廣的山歌、小調、曲子、花鼓子及陝南地方小戲端公調、八岔子的音樂無不被地圍子所吸收。有時同一曲調運用於三個不同的劇目之中、有時同一齣戲中卻出現花鼓、端公、小調等幾種不同風格的曲調。加之,演員根據劇情和自己的嗓音條件任意選擇民間曲調,進行創造發揮以及有機地運用幫腔、襯腔和打擊樂的靈活伴奏,既烘託了氣氛,又增添了熱烈歡快的鮮明地方特色。
基本特徵
1、是典刑的民間信仰活動,它通過活動,表達了平民百姓為主體的人群祈福驅儺求平安吉祥的心愿。
2、自辦廟會,自籌資金共享娛樂的民眾組織和協作能力,建立一種自發的民間社會秩序。
3、載著一定的民俗事象,對民俗民風的考察存在有一定的價值。
4、獨特的地理條件和人文環境,造成封閉式的傳承關係(只在一個村中流傳)。保存了地圍子的原生態性和完整性。
5、貫溪村地圍子劇目繁多,內容極其豐富,形式靈活多樣,是典型的民族民間文化活動。地方特點十分鮮明。
6、貫溪村地圍子傳承關係獨特而且十分清楚,均為歷朝歷代師父所傳。其中也有愛好者自幼追隨地圍子自學成藝的。
主要價值
l、保留了以民間信仰為特點的傳統的民間文化,是研究民間民眾世界觀和生產生活狀況的重要依據。
2、是民間的文化活動之一,保留了眾多的民間藝術形態,傳承著傳統的民間表演形式,不僅對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有重要作用,而且豐富了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3、地圍子是民眾自娛自樂活動,具有凝聚力,能增強民眾團結互助之精神,可營造安定祥和氛圍,對構建和諧社會起到較大作用。
4、貫溪村地圍子從產生到發展經歷了由單一到繁多的全過程(即由只是蹦蹦跳跳到溶、說、唱、舞、打為一體),歷朝歷代的師父們不斷吸納民族比間文化之精髓,發展充實地圍子內齊,並將地圍子從田間地頭,場院村落搬上舞台,充分展示了人民民眾用之竭的聰慧才智和創造力。
製品及作品等相關器具
一、服飾
地圍子其服飾多採用戲曲服裝。男角武生裝扮,女角扮作花口。由於過去山區條件有限,也多在日常著裝的基礎上加以美化。如男角頭頂用紅布包裹,兩鬢角插兩束黃裱紙花,麻板草鞋尖上扎兩朵紅絨球。旦角多系男扮女裝,用黑絲帕子將頭包嚴,鬢角插花,戴耳環、手鐲和戒指,身著彩衣彩褲,扮成年輕姑娘。
二、道具
道具主要有花扇,草鞋,馬鞭和花手帕。小生多執扇,花旦多拿手帕,花臉多揮馬鞭,莊稼人多戴草帽。早年演山,男角定要戴草帽,將草帽當成男角的象徵;衡量演員的表演水平即以其草帽功、扇子功,手帕功的高低而論。
有燈碗,碗裡盛米,將點燃的蠟燭插於米中,頂於草帽之上。.
三、器樂
地圍子樂器打擊類和弦奏類。
l、弦奏類:有二胡、板胡、低胡、三弦、笛子。
2、打擊類:有堂鼓、大鑼、蘇鈸、鉸子、馬鑼各—個。
瀕危狀態
1、現代化進程的加劇,民間信仰逐漸淡化。特別是受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導致民眾傾向於個人收益,追隨現代化生活方式,而民間藝術形式後繼乏人,瀕臨失傳。
2、該舞蹈沿襲“傳內不傳外,傳親不傳疏”之習俗至今只在一個村中流傳,未能普及。
3、由於資金匱乏,民間文藝活動舉步艱難,保存、繼承和發展面臨困境,瀕危之狀很難改變。
所在區域及其地理環境
地處漢水上游的西鄉縣白龍塘鎮貫溪村,至今仍流傳著一種既土生土長,又十分獨特的民間歌舞劇—地圍子。
貫溪村位於西鄉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5公里,占地24.1平方公里,現有居民425戶,總人口1447人,耕地面積1708畝。該村主要住著劉、錦、王、張、李五姓人。
貫溪村座落於牧馬河中下游沿岸,座南朝北,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與白龍塘鎮隔河相望。這裡是西鄉縣通往安康的重要碼頭。西航可載2噸木船經沙河至城固;東航入漢江,逆漢江經洋縣抵漢中,從漢江流域的自沙渡逆水入子午河到兩河;順流達安康。牧馬河航程42公里,中下游可載5噸木船。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由於西萬公路和陽安鐵路的通車,航運逐漸衰落,偶見零星木船航行。至今仍靠一艘渡船連線貫溪村與外界的往來。貫溪村先民們長期以耕織,漁獵活動為職。人們崇拜生產勞動,便模仿動物姿態和生產勞動中的典型動作,經漫長歲月,民間舞蹈隨之產生。這種獨特的地理條件和人文環境,使貫溪村十分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世代相傳,經久不衰。
保護計畫
目前資金投入情況:已投入資金周轉80000元人民幣。
70年代初,西鄉縣政府拔款3000元,縣文化館投資2000元,對縣域內的民間蹈進行了調查、登記、建檔。
75年至79年,西鄉縣劇團、老藝人韓德煥等五人為參加省、地民族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編排地圍子《鯉魚招親》、《柳二姐趕會》、《送郎當義務》等舞蹈,共投入資金45000元。
80年代初,縣文化館以徐幫傑為主,對縣域內的民族民間舞蹈進行了調查、走訪、登記、整理並著書出版,共投入資金20000元。
目前,縣政府拔款10000元,成立了普查工作隊,對縣域內的民族民間舞蹈再次系統普查、登記、挖掘、整理、組織老藝人演示,錄音、錄像、建檔、進行搶救、保護工作。
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西鄉縣文化局,縣文化館曾組織專業人員對縣域內的民族民間舞蹈進行了調查、登記。貫溪村的老藝人劉代儒與李厚壁等協手將《打鑼鑔》全套動作進行了系統總結,歸納出整套動作程式和動律,並授藝於後人。為《打鑼鑔》的發展和創新起到了推動作用。
2、成立了《西鄉縣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隊》,對縣域內的民族民間舞蹈展開了全面系統的調查、走訪、登記;並組織老藝人演示,錄像、錄音、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檔案》。對民間民族舞蹈進行了搶救、保護工作。
3、由文化館出面,不定期地召集老藝人進行座談,不斷挖掘、探討《地圍子》的現狀與發展。
4、漢中市民眾藝術館副研究館員吳生恆,西鄉縣文化館專業人員徐邦傑,經十幾年的調查研究,對貫溪村的《地圈子》、《打鑼鑔》、西鄉縣的《蓮花碗》等民族民間舞蹈著書出版,為西鄉縣域文化發展提供和保聲了有價值的歷史資料。
保護內容
為保護貫溪村地圍子,特制定十年保護計畫。此計畫西鄉縣文化館組織實施。由西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和西鄉縣文體事業局負責管理監督。
保護要點如下:
一、靜態保護:
1、進一步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進一步弄清地圍子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沿革,以及相關的組織形式,器具及價值的全部情況。
2、將普查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建立相應的音像資料展示廳和模擬演示廳。
3、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對音韻、鼓點、舞蹈動律進行立體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編輯出版。
二、動態保護
1、建立貫溪村地圍子舞蹈文化生態保護村,並對5名演藝人實施重點保護。
2、建立貫溪村地圍子舞蹈班,進一步做好挖掘、搶救、保護工作。
3、舉辦一年一度的貫溪村地圍子的傳承和發展。
4、舉辦地圍子舞蹈培訓班,開展地圍子舞蹈學術研討會。
十年保護目標
建立規範檔案,陳列室(模擬演示、音像展示)。建立貫溪村地圍子舞蹈班和培訓班及貫溪村地圍子生態村,申報“白龍塘貫溪村地圍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讓貫溪村地圍子突封閉式,走向全國。
非物質文化之民間舞蹈
與“物質文化”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本任務即盤點我國民間的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