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民間秧歌

朝陽民間秧歌

朝陽縣的秧歌表現形式極其豐富,特殊秧歌品種達二十多種:有北四家子鄉的地秧歌“黃河陣”、台子鄉“九女船”、“背閣”、木頭城子鎮“寸蹺”、賈家店的“大高蹺”、西五家子鄉“跑黃河”、“夜八出”等。

簡介

朝陽民間秧歌朝陽民間秧歌

朝陽縣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其中,“夜八出”是以在秧歌盛會間演出的八組民間舞蹈而得名,主要風格是所扮的八出戲,戴假面具,別開生面而取勝,比較講究動作的套路和程式,對每個人的身份動作都有嚴格要求。朝陽縣其他特色秧歌還有“跑驢”、“霸王鞭”、“臘梅花”、“皇會”、“抬閣”、“黃河陣”等數十種。

歷史

這種民族民間舞蹈形式已有150多年歷史。它是一種很小的高蹺,系滿、漢兩種秧歌形式的糅合體。與其他高蹺不同的是,這種高蹺表演是用絲竹樂伴奏,使用的樂器有笛子、板胡、二胡等。在節奏輕快的樂曲中,木頭城子鎮西營子代表隊的表演輕俏、靈巧、舒展大方;再配以手中的霸王鞭,濃郁的鄉土氣息令觀眾叫絕。哨口大高蹺秧歌由來已久。最早是一種蹺枝,屬技藝表演。最高的高蹺秧歌蹺腿五尺以上,有漁、樵、耕、瀆、陀頭、賣豆、穀子等行當。高蹺秧歌從形成開始,歷經數百年滄桑歲月,大多數已發生變異。然而朝陽市雙塔我的哨口村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高蹺秧歌形式,動作古樸簡單,以四手鑼四腰鼓為伴奏,節奏舒展緩慢,堪稱我國民族民間舞蹈中的一塊活化石。

此外,還有朝陽刺繡、朝陽絨繡、手工編織、紫砂製品、木版年畫、麻花布、二人轉、地秧歌、皮影戲等民間藝術,已成為一種旅遊新景觀。

道具

高蹺腿

朝陽縣民間秧歌朝陽縣民間秧歌
多以楊木、椴木製作,蹺高一般在0.6至1米之間;蹺腳為圓柱形,上粗下細,底部有抓捷運箍,起加固和防滑作用。由於高蹺隊員的個頭在上蹺之後要求平均,所以蹺高有所差別。

樂隊主要樂器

嗩吶、大鼓、鈸、鈴子、手鑼、挎鼓、邊鼓、大鑼、笙等。

主要道具

摺疊式彩扇、團扇以及根據角色需要自行製作的象徵式的魚竿、柴擔、馬鞭、菸袋等。

嗩吶曲牌

全市目前已蒐集整理秧歌曲牌51個,正月辦燈會、扭秧歌多用“滿堂紅”、“玉芙蓉”、“小開門”、“舞台花”、“小放牛”等傳統喜慶曲牌。

內容及形式

朝陽縣的秧歌表現形式極其豐富,特殊秧歌品種達二十多種:有北四家子鄉的地秧歌“黃河陣”、台子鄉“九女船”、“背閣”、木頭城子鎮“寸蹺”、賈家店的“大高蹺”、西五家子鄉“跑黃河”、“夜八出”等。

1、黃河陣 主要流行於朝陽縣北四家子鄉及周邊鄉鎮。“黃河陣”主要人物有“姜子牙、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燃燈道人、二郎神、哪咤”和“雲宵、瓊霄、碧霄、黃天化、彩雲仙子”,另外還有“傘頭、耍公、鼓、傘、棒、花”組成的一支完整秧歌隊。主要表演形式分為:踩街、撂場兩大部分。在踩街時,兩邊是鼓、傘、棒、花。表現形式有:“過來過去、殺過河”等。“黃河陣”主要人物在秧歌隊的中間邊行進邊表演。撂場:每到一處,秧歌隊伍打大場之後。“黃河陣”秧歌隊人物進入中心場地,伴著鼓聲和嗩吶聲按照規定互相廝殺、打鬥表演。除了踩街行進的表演動作外,還有“二龍盤玉柱、里羅城外羅城”等。“黃河陣”的音樂伴奏,既有吹奏樂又有弦樂。文場包括嗩吶、板胡、二胡,武場有大鼓、鐃、鈸、鑼、小釵等。伴奏曲主要是《柳青娘娘》、《祭腔》等秧歌調。

2、九女船 是朝陽地區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形式。主要活躍於台子鄉的三岔口村一帶,距今有一百多年歷史。“九女船”主要人物是王母娘娘及其八個女兒,九女是“九女船”的上角,其中王母娘娘戴鳳冠、著女蟒、手執雲帚或如意,八個仙女都是由7~12歲的女孩扮演,梳仙人鬏、著宮衣、戴雲肩,手提花籃或手執團扇,這八個仙女服裝樣式必須統一、整齊,在船兩側各有16個下角,共32人。船舷兩側各繪有“八仙過海”、“王八挑眼”等圖案,使“九女船”的形象更趨於完善,表演起來規模龐大,如行雲流水,深受民眾喜愛。音樂伴奏與普通秧歌伴奏方式大同小異,以一般大秧歌鼓點為主。

3、背閣這種民間舞蹈形式,在朝陽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主要流傳於台子鄉和楊樹灣鄉。背閣在表演時,每架需要四個人。其中上角一人,下角二人,兩個人在表演時要相互換著背上角,掇竿一人以備上角太累,可以臨時依竿休息之用。背閣隨秧歌一起出會,十架“背閣”是秧歌隊中一個組成部分,隨著秧歌的行進表演而表演的。“背閣”表演主要依靠下角依照鼓樂做較大幅度扭動,上角則因下角的大幅度扭動而被動,自然的進行扭動表演。背閣的音樂伴奏、文場以嗩吶為主,曲牌《句句雙》、《柳春娘》,武場主要以鼓、鐃、鈸等,採用高蹺秧歌的鼓點。

4、寸蹺是活躍於朝陽縣木頭城子鎮西營子村一種民族民間舞蹈形式,有150多年的歷史。“寸蹺”的人物分上下兩角,上角即旦角,腳踩寸蹺,頭戴花仙子,面綴翠珠子,著裙襖,手執彩扇。下角即男角,他們頭戴氈帽,上身穿喜鵲褂子,下著紅彩褲,身上斜扎花披衫,手執花棍。表演形式分為踩街、打場兩種,打場時每到一處,按一定的形式跑大場。表演時,“寸蹺”秧歌的隊形變換為“四面斗”、“八面風”、“卷白菜心、”“五股穿心”、“走十字”、“剪子股”等。完場後,秧歌隊還要站立兩排對唱,“寸蹺”的伴奏主要樂件為笛子、板胡、二胡等,武場以鑼、鼓、鐃、鈸等,曲牌《鷓鴣》、《柳春娘》、《句句雙》、《滿堂紅》等。

5、夜八出是傳統的民族民間舞蹈形式。流傳於西五家子鄉一帶,以在秧歌盛會間演出的八組民間舞蹈而得名。“夜八出”是以夜間表演為主的秧歌活動,主要風格特點,是以所扮的八出戲,戴假面具,別開生面而取勝。加之夜晚彩燈明滅,人影幢幢,而別有一番風味。“夜八出”比較講究動作的套路和程式要求,在表演中還要發揮個人的表演技能。但是,對每個人物身份動作都有嚴格要求,不論如何表演,都不能失去所扮角色的身份和個性。“夜八出”的音樂伴奏,以嗩吶為主,並配以胡琴、笛子等民間樂器。武場以鼓、饒、鈸為主,嗩吶伴奏的主要曲牌為《槍頭曲》、《句句雙》等。
“夜八出”中的西域回回進寶一出,是我國民間舞蹈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填補了我國民間民族舞蹈史的空白。

6、跑黃河盛行於朝陽縣的北部、西部。是春節期間民眾自娛自樂、自我表現的融體育、文藝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形式。“跑黃河”在朝陽的興起,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跑黃河一般按其多少個城來計算其規模大小的,最小的九連城、依次為十二、十六、二十四連城。以九連城為例,黃河鎮內每隔五尺立一個秫秸把子,行距五尺、株距五尺,一共需三百六十個把子,把子之間用秫秸按要求橫扎豎捆形成九九連城,在城的中間留有出口、入口。城中心豎一刁斗,上插令旗,下掛紅燈,七至十一盞不限,但必須是奇數。黃河陣入口處扎有門樓牌坊,上插彩旗,下懸宮燈,院內每個秫秸把子上,都有一盞燈,在兩個秫秸把子中間還要插一面旗。“跑黃河”一般是在正月十四至十六三天,每年正月十四傍晚,黃河燈會旁便聚滿了人,這時會首下令點燈,然後黃河陣門打開,由會首領秧歌隊入場踩城,秧歌隊出場後,以男先女後的順序開始“跑黃河”。

7、跑驢 是廣大民眾十分喜歡的民間民族舞蹈形式,流傳於朝陽縣西五家子、賈家店等鄉鎮。“跑驢”主要人物有上角和下角。上角為農村少婦,下角則是接送媳婦的農村青年形象。跑驢表演的內容一般由小青年接送媳婦。下角一般應當會小翻、會打飛腳、能做吊毛、虎跳等動作。出場時,下角一路小翻上,回首作牽驢狀,然後是小媳婦照鏡子、抿頭髮,整理衣裙等動作。下角在一旁搓手、跺腳、嘆氣、搖頭等著急狀。然後幾次相催小媳婦上路,途中,要表演上坡、下坡、過河等動作……。整個跑驢的表演,十分有趣生動。

8、朝陽縣其他特色秧歌 (1)燈政司與獨竿轎;(2)霸王鞭;(3)太平鼓;(4)臘梅花;(5)皇會;(6)花鈸鼓舞;(7)老漢推車;(8)抬閣數十種。

民間秧歌的內容及特點

高蹺秧歌隊組成

凌源高蹺秧歌是集體表演項目,表演人員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五六十人甚至上百人不等,加上會首、旗手、鼓樂隊成員(統稱為下角),給人以隆重、大氣之感。

表演人員的扮相、化妝及服飾

凌源高蹺秧歌的人物扮相和化妝非常講究,一般分小姐、漁婆、老旦、正公子、醜公子、老生,此外還有戲曲、神話人物等,統稱為上角。凌源高蹺秧歌的服裝和戲劇古裝戲服裝基本一致。小姐頭戴“大發”(長假髮)、“正鳳”、“偏鳳”、“頭簾”、“頭花”,著紅、綠、藍上衣,外掛披肩,腰扎腰圍和彩帶,著綠褲和與上衣顏色相一致的裙子,右手持彩扇,左手舞彩帶,演出時走寸步,表演出小姐的穩重、羞澀、嬌美的形象。漁婆頭戴“八網子”、“辮帘子”、“漁婆帽”、“頭簾”,其餘著裝及使用道具與小姐一樣。老旦(俗稱座婆子)頭戴“大發”(纂式假髮),身著傳統式帶大襟上衣,藍色彩褲,腰系彩帶,右手持彩扇,左手舞彩帶,演出時表演出農村老太太形象。正公子頭戴小生巾、英雄膽(文生不戴)、扎巾,內襯短衣,外著大衫(大紅、粉紅色)和彩褲(大紅、粉紅色),腰扎彩帶,右手持彩扇,左手舞大衫;一般由五官端正、眉清目秀且文化水平較高者扮演。因其是整個秧歌隊的兩名排頭,起著領隊,開場拜年、引領變換隊形、安排啞劇節目、謝場作用,是秧歌隊的主角。醜公子頭上歪戴小生巾、扎巾,內襯短衣,外著大花衫及彩褲(大紅、粉紅色),腰扎彩帶,右手持彩扇,左手舞大衫;他的腿功要求要深,需要表演“鷂子翻身”、“落地叉”、“鍘草節”、“打虎式”“就地十八滾”等高難動作,走法要求步子小,動作快,誇張地表演出醜公子的放蕩形態。在啞劇節目裡與小姐、老旦配合,作為主角表演頂燈、開茶館、撲蝴蝶等。老生頭戴“八網子”、老生帽、扎巾、髯,內著短衫,外著黃色大袍,腰系白色板帶,紅色彩褲,表演沉穩、莊重,在啞劇節目裡與漁婆配合,作為主角表演摸魚。

藝術特點

凌源高蹺秧歌的表演形式多姿多彩,追求整體美與個性美的巧妙結合,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凌源高蹺秧歌多為打場表演,整體時間可長可短,場地可大可小,表演形式多種,扭法上保持了傳統秧歌的原汁原味,講究扔、跨、蹲、別、擰五字硬功,表演上以“美、俏、哏、逗”為突出藝術特點,通過“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創造出喜慶的氛圍和火爆熱烈的場面。
凌源高蹺秧歌擁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根據表演的需要和故事情節扮演各種人物,腳踏木腿,身著彩衣,手持摺扇或手帕等物,按照鼓樂節奏邊行邊舞,隊行有多種變化,如:“卷白菜心”、“碾子管”、“八寶”、“鴛鴦扣”、“四面斗”、“金鑾殿”以及“騎象”、“搭牌樓”等;尤其是本市刀爾登高蹺隊以啞劇形式表演的“撲蝴蝶”、“頂燈”等節目,充分展示出高蹺藝人高超嫻熟的技藝,將丑角人物的喜怒哀樂表演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如:“開茶館”中逗妞、搶水、喝水的場面,“撲蝴蝶”中落地之後躍身捉蝶的場面,觀眾掌聲及喝彩聲不斷。

歷史淵源

秧歌活動在朝陽縣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民眾基礎。在朝陽縣南雙廟鄉三官營子村槐樹洞山上的石塔塔基上看到九組民間歌舞的石雕,它生動的再現了元代朝陽地區民間歌舞的情況,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民間舞蹈活動(秧歌)具有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頑強生命力,並且在不斷地發展著、傳承著。朝陽大秧歌最早見於著述的是民國十九年《朝陽縣誌·卷二十五·風土篇》記載:“元宵時約集村眾……或扮飾青年子弟數十人,為男女老幼之行演唱通俗吉利歌曲,相符路燈而行,或戴白頂或著軟帽,著青褂系紅裙,身挎腰刀,手持蠅甩,搖擺前導者,謂之韃子官。……著白頂軟帽,貂尾雙垂,補服長袍坐獨竿轎上,相擁於後,謂之燈司政……。”在這段描寫中,朝陽早年的秧歌與山東、河北、河南、山西一帶的秧歌活動是十分相似的。地秧歌中的鼓、傘、棒、花是河北一帶秧歌的再現,而彩綢、手絹、扇子則是山東的海洋秧歌常見形式,而腰鼓、挎鼓是河南、河北一帶威風鑼鼓等秧歌形式的變化運用,因此,我們認為朝陽的秧歌與河北、河南、山東的秧歌有著千絲萬縷的親緣關係。朝陽獨特的地理區位、穩定不封閉的文化環境,吸引了不同經濟類型、不同文化傳統的古文化在這裡匯集,使朝陽地區歷史文化具有連續性強、內涵豐富、典型而又多樣化等諸多特點。正因如此,也使得作為特殊文化載體之一的朝陽大秧歌具有著特殊的文化內涵,從而形成朝陽一帶具有自己獨自特點的文化藝術活動和有自己獨自風格的秧歌活動。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具有朝陽地域特色的秧歌。
如今,朝陽縣秧歌活動遍布城鄉,秧歌形式靈活多樣,秧歌表演藝術形象逼真。例如:北四家子鄉地秧歌“黃河陣”,台子鄉的“背閣”、“九女船”,西五家子鄉“夜八出”、“跑黃河”,木頭城子鎮的“寸蹺”,廿家子鎮、賈家店農場“高蹺”等等。

主要傳承人

《黃河陣》主要傳承人

李志藝:(1896-1976),男,生於朝陽縣北四家子謝杖子村,20歲前曾從師十二紅學唱戲,1958年李志藝為提高本村秧歌演出水平,和本村文藝骨乾謝海廷、趙希武等一起把《封神演義》中的《三霄女大擺黃河陣》這段歷史故事搬到秧歌中來,並命名為《黃河陣》,李志藝是這一民族民間舞蹈形式的創造者,是著名的民間藝人、會首。
謝海廷:1929年生,他十歲參加秧歌隊,男扮女裝,扮演臘花,是謝杖子村活動、秧歌活動的主要組織者,集編、導、演於一身,有較高的藝術造詣。在李志藝的倡導下,參與了《黃河陣》秧歌策劃和組織,親自設計製造了各秧歌人物坐騎如“四不象、梅花鹿、獨角獸、青牛”等,使《黃河陣》秧歌表演內容更加豐富,觀賞性更高,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
趙希武:(1929-)謝杖子村人,從小參加秧歌活動,是謝杖子村秧歌活動骨幹,是《黃河陣》秧歌創始人之一,在其擔任黨支部書記期間,謝杖子村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多次參加全縣、全市匯演並獲獎。
李文芳:(1927-)男,朝陽縣北四家子鄉謝杖子村人。十四歲參加秧歌隊,在老藝人的培養下,在秧歌隊當耍公,是黃河陣秧歌的主要傳承者、組織者和領導者。除此以外,還兼村業餘劇團團長,其中代表劇目有“四郎探母”、“蘇三起解”和評劇“秦香蓮”等。
《夜八出》主要傳承人
陳雲峰:1924-1997朝陽縣西五家子石片子村人。十幾歲就隨爺爺、父親辦秧歌。在《夜八出》秧歌中扮演白鶴童子,1978年陳雲峰等人對《夜八出》進行了整理、增刪,使這一珍貴的民間民族舞蹈形式再次與廣大民眾見面,其中《夜八出》中《西域回回進寶》一出,填補了國家民族民間舞蹈史上的空白,載入《中國民間民族舞蹈集成•遼寧卷》。

《寸蹺》主要傳承人

夏廷彥:(1935-),男,十歲時開始在寸蹺秧歌中扮演下角,在其任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會首期間,推動了木頭城子鎮西營子村民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寸蹺”於一九八五、一九八九年兩次參加市文藝匯演,受到市民歡迎,“寸蹺”進入了《中國民間民族舞蹈集成•遼寧卷》。
《九女船》
劉儉:(1885-1946),少年就受到其父親的影響,喜歡上了秧歌,從二十歲起,劉儉就成為台子鄉三岔口村的公首,並遠赴河北等地學會了“九女船”秧歌活動形式。夜以繼日培訓演員,扎制船隻,終於使“九女船”在三岔口村得以生存、發展,成為在當地極受歡迎的秧歌活動形式。
《背閣》
劉叢:(1921-),從六七歲時開始扭秧歌,到十七、八歲時,被村民選為會首,台子村的“背閣”是劉叢一手操辦的,當時,背閣面臨失傳的危險,劉叢就把“背閣”的技藝學習過來,並且傳承下去。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一九八九年,劉叢曾三次帶領“背閣”到市內參加匯演,受到市民的歡迎和市、縣政府的獎勵。[4]

相關詞條

秧歌民間文化

非物質文化之民間舞蹈

與“物質文化”相對,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精神文化。本任務即盤點我國民間的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