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類證活人書》卷十八。組成
黃連、當歸各60克、赤石脂、乾薑(炮)各30克用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米飲吞下,日服三次。主治
傷寒熱痢。中藥方劑之C字類(上)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赤石脂丸,一種中藥,主要成分為黃連、當歸、赤石脂、乾薑、主治傷寒熱痢。
來源
《類證活人書》卷十八。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赤石脂,中藥名。為矽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主含四水矽酸鋁〔Al4(S14010)(0H)8·4H2O〕。分布於福建、河南、江蘇、陝西、湖北、...
概述 藥品簡述 用藥禁忌 中藥化學成分 藥理作用附子赤石脂丸,中藥方劑,用於老人、虛人腸胃虛寒,洞泄不禁。
附子赤石脂丸之一 附子赤石脂丸之二《烏頭赤石脂丸》來源《金匱要略》卷上,由蜀椒14克 烏頭7.5克(炮) 附子7克(炮) 乾薑14克 赤石脂14克組成,主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寒凝心脈...
正文 來源 異名 組成 用法黃連丸對於治療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補益赤石脂丸用於婦人風虛,勞損羸劣,不能飲食,四肢疼痛,經絡不調。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拼音:CHI 規格:5:1 檢測方法:uv
訶黎勒丸用於治腸胃虛寒,水谷不化,泄瀉注下,腹痛腸鳴,胸滿短氣;暴傷生冷,暴瀉不止,手足逆冷,脈微欲絕;腸胃積寒,久利純白,或有青黑,日夜無度者。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脾胃論》卷下 《重訂嚴氏濟生方》 《聖濟總錄》卷七十三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