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赤葵莖(炙)。【製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口瘡。
【用法用量】《聖濟總錄》本方用赤葵莖(焙)半兩,為散。每用一字,蜜調塗之。
【摘錄】方出《醫心方》卷二十五引《拯要方》,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八○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上)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赤葵散,傳統中醫藥方,用於小兒口瘡。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赤葵莖,別名葵莖、蜀葵苗,為錦葵科植物蜀葵的莖葉,本種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殃各地廣泛栽培。主治清熱利、解毒。主熱毒下痢、淋證、無名腫毒、水炎燙傷、金瘡等。
葵菜又名冬葵,民間稱冬莧菜或滑菜。屬錦葵科植物。李時珍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少"。王幀《農書》說:"葵為百菜...
葵菜 參考資料 葵菜由來 形態特徵 性狀特徵訶黎勒散有澀腸止瀉的功效。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防葵散,主治 肥氣在左脅下,結聚成塊,心腹妨實,不欲飲食。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處方來源: 組成: 主治: 用法用量: 製備方法:滑石散具有清熱生津,利水通淋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熱淋,膀胱中熱,小便頻數。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錄驗》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 《太平聖惠方》卷五十五摩挲石散由摩挲石少許、曾青1分、龍腦1分和石膽1分等藥材配製而成。
明目 止痛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葵花盤藥用價值很大,用途很廣,其中就包含消炎、利尿、降壓和降低血清睪丸酮的作用。
概述 藥用價值 藥理研究 結論葵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達2m。莖枝密被刺毛。葉互生;葉柄長5-15cm,被星狀長硬毛;托葉卵形,具縱槽。花期2-8月。本種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殃各地廣泛栽培。
(《聖惠》卷七。 (《聖惠》卷七。 《聖惠》卷七。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