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除熱蒺藜丸組成:蒺藜子1兩,大黃1兩,敗醬1分,桂心3分,人參3分,附子3分,薏苡仁3分,黃連3分,黃耆3分,雞骨3分,當歸3分,枳實3分,芍藥3分,通草3分。
出處:《千金》卷二十三。
主治:婦人乳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以飲送下,每日3次。不知,益至5丸。
製備方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方用大黃、黃連解熱,桂心、附子散結,人參、黃耆固本,當歸、芍藥和營,敗醬、薏苡敗膿,枳實、通草利竅,尤賴蒺獲破除惡血,雞骨引入厥陰也。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上)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中藥方劑之除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