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1
【處方】防風2兩,犀角1兩,大黃1兩,知母1兩,黃芩1兩,黑參1兩,桔梗1兩半,羚羊角1兩半。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瞼生風粟外障,眼瞼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唯多淚出澀痛,如米隱一般;積久年深,翳膜昏暗,漸漸加重。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盞,散1錢,煎至5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方劑2
【處方】防風、細辛、桔梗、茺蔚子、黃芩、大黃、五味子、薄荷、石膏、黃柏、草決明。
【功能主治】脾胃壅熱,肝膈氣充胞瞼內,蠧肉壅起,爛濕眵粘,胞肉膠凝。
【用法用量】水煎,食後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四
方劑3
【處方】羚羊角2兩,車前子2兩,芍藥1兩,人參1兩,茯苓1兩,大黃1兩,黃芩1兩,芒消1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五風變內障,頭鏇偏痛,瞳人結白,眼目失明。
【用法用量】《張氏醫通》有蠍尾(醋泡)三分,余藥各用一錢。
【摘錄】《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
方劑4
【處方】細辛、僵蠶、白芷、藁本、羌活、獨活、細茶、花粉各等分,蔥頭7個。
【功能主治】偏正頭痛日久,漸成內障。
【用法用量】水煎。先熏後吃。
【摘錄】《眼科闡微》卷三
方劑5
【別名】防風湯
【處方】防風(去叉)2兩,黃耆(銼)2兩,茺蔚子2兩,桔梗1兩,五味子1兩,細辛(去苗葉)1兩,大黃(銼,炒)1兩。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眼生胬肉侵睛,及外障已鉤割熨烙者。
【用法用量】方中黃耆,《金鑒》作“黃連”。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九
方劑6
【處方】羚羊角、山犀角、防風、知母、黃芩、玄參、荊芥、桔梗、大黃、朴消、黃連。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瞼生風粟外障。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四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上)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中藥方劑之除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