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酒炒透常山4兩,草果2兩,檳榔2兩,制蒼朮2兩。【製法】上為細末,水法為小丸,外用半貝丸料為衣。
【功能主治】溫利積水,消化頑痰。主痎瘧因風寒而發,初起惡寒無汗,頭身俱痛,繼即往來寒熱,發有定時,深者間日一發,極深者三日一發,發冷時形寒戰慄,齒齘齘然有聲,面頭手足皆冷,甚則口唇指甲皆青,發冷過期,即發大熱,皮膚壯熱色赤,頭甚痛,呼吸粗,渴欲飲冷,神倦嗜睡,或心煩懊憹,少則2-3時,多則4-5時,周身大汗,諸證若失,依此反覆而作,累月經年,纏綿難愈,舌苔白得而膩,甚或灰膩滿布,脈沉弦而遲,脅下無痞塊而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清脾飲送下。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上)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中藥方劑之除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