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雌黃1分,茯苓1分,芍藥1分,續斷1分,乾地黃1分,空青1分,礜石1分,乾薑1分,桔梗1分,蜀椒1分,恆山虎腎1分,狸肉1分,烏腦1分,斑貓1分,礬石1分,附子1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因新沐濕結髮,汗流於頸,致發瘰癧漏,始發於頸,有根,初苦痛,令人寒熱,其根在腎。
【用法用量】以酒服10丸,日2次。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新沐中風,則為首風;新沐受濕,濕著於腦,則為瘰癧,日久不散,失其陽和,蘊毒而成其漏。故用雌黃陰毒之物,以破陰毒之結;佐以芍藥除血痹,破堅積,此本經主治專取養營之功以和失調之血,則痹自開,積自散矣;其餘虎腎、狸肉、烏腦、斑貓截風解毒,礜石、空青、附子、恆山破結開痰,專賴芍藥以固陽根之力。
【摘錄】《千金》卷二十三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上)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