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子

蒼耳子

蒼耳子,又名:蒼耳;別名:葈耳、粘頭婆,虱馬頭、蒼耳子、老蒼子、野茄子、敝子、道人頭、刺八裸、蒼浪子、綿蒼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搶子、痴頭婆,胡蒼子、野茄、豬耳、菜耳,蒼蒼子,廣東話又叫磁頭芒(痴頭芒)。拉丁文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 .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蒼耳.的帶總苞的果實,蒼耳子屬於常用中草藥,具有散風除濕通竅等功效。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安陽等地。義大利蒼耳為外來有害物種,對農業、林業生產造成影響。蒼耳子除了富含油脂類化合物之外,還有甾醇、倍半萜內酯和水溶性苷類。對血糖含量、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免疫系統等具有相應的藥理作用。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菊科植物蒼耳的乾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

性味

味苦、甘、辛,性溫。

功效

發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痛。

主治

用於風寒感冒,鼻淵,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等證。

相關配伍

鼻淵面有外感風寒者:與辛夷、白芷等散風寒、通鼻竅藥配伍,如蒼耳子散。(《濟生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或入丸散。

禁忌

血虛頭痛不宜服用。過量服用易致中毒。

炮製方法

①蒼耳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②炒蒼耳子:取蒼耳子,置預熱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表面深黃色刺焦,內部淺黃色時取出,晾涼,碾去刺,篩淨。用時搗碎。

生理特性

蒼耳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蒼耳子呈紡錘彤或卵圓形,長1~37.5px,直徑0.4~17.5px。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頂端有2枚較粗的刺,分離或相連,基部有果梗痕。質硬而韌,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其常生長於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

相關論述

①《神農本草經》記載:“蒼耳子,主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欒痛,惡肉死肌,膝痛,久服益氣。”

②《本草綱目》記載:“蒼耳子,炒香侵酒服,祛風補益。”

用藥禁忌

1、血虛之頭痛、痹痛忌服。

2、《唐本草》:忌豬肉、馬肉、米泔。

3、《本草從新》:散氣耗血,虛人勿服。

4、不良反應及治療:我國北方某些地區,偶有誤食蒼耳子或蒼耳子芽而引起中毒者。服蒼耳子有生吃的,有炒熟或煮熟的,也有水煮後喝湯的。服食量最少的僅5-6粒(兒童),多的達3000g;服蒼耳子芽50-2000g不等。中毒反應輕重不一。一般有頭暈、頭痛、懶動、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發熱、顏面潮紅、結膜充血。蕁麻疹等;嚴重者可出現煩躁不安或終日昏沉嗜睡,進而昏迷、抽搐,心動過緩,血壓升高,黃疸,肝腫大,肝功能損害,出血,尿常規改變或少尿,眼瞼浮腫等。乃因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肝臟、腎臟損害所致。中毒者如能及時而有效的進行救治,大多能迅速恢復。少數中毒嚴重或搶救不及時者,可因肝細胞大量壞死而致肝昏迷,以及腎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藥化學成分

蒼耳子 蒼耳子

1、蒼耳果實含脂肪油9.2%,其中脂肪酸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5.32%,硬脂酸(stearic acid)3.68%,油酸(oleic acid)26.8%,亞油酸(linoleic acd)64.20%。不皂化物中含蠟醇(ceryl alcohol),βγ及ξ-谷甾醇(sitosterol)。丙酮不溶脂中有卵磷脂(lecithin)33.2%,腦磷脂(cephalin)66.8%。還含蒼耳子甙(strumaroside),即是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酒石酸(tart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nine),甙氨酸(glyc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天冬醯胺(asparagine)。又含蛋白質,其中胺基酸有:甘氨酸,絲氨酸(serine),天冬氨酸,谷氨酸(glucamic acid),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亮氨酸,賴氨酸(lysibne),天冬醯胺,酪氨酸(tyro-sine),蘇氨酸(threonine),脯氨酸(proline),粗氨酸(arginine),苯丙氨酸。近又從果中得到1,2,5-三-O-咖啡醯基奎寧酸(1,3,5-tri-O-caffeoylquinic acid),3,5-二-O-咖啡醯基奎寧酸(3,5-di-O-caffeoylquinic acid)。種仁含脂肪油40%,其中脂肪酸有:棕櫚酸1.5%-2.0%,硬脂酸7.0%-7.5%,油酸26.7%,亞油酸64.8%,還含氨醌(hydroquinone),蒼朮甙(atracyloside)。 種子殼含羥基蒼朮甙(carboxyatracyloside)。

種子殼含羥基蒼朮甙(carboxyatracyloside)。

2、蒙古蒼耳 種仁中含蒼朮甙。

藥理作用

蒼耳子 蒼耳子

1、降血糖:所含白色結晶性甙(C31H-48O24S2)1mg/kg,可使正常家兔血糖下降。

2、對呼吸系統作用:蒼耳子100%煎劑0.3ml/只灌胃,對小鼠有鎮咳作用;15ml/kg對兔無祛痰作用。酊劑注射,對蛙有呼吸興奮作用,大劑量則為抑制作用。

3、對心血管作用:蒼耳子注射液靜注,對兔、犬均有短暫降壓作用。

4、抗炎作用:本品所含的二萜羥酸蒼朮甙經大鼠角叉菜膠水腫試驗表明有抗炎作用。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口服LD50分別為2.9,5.3和350mg/kg。

4、蒼耳子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體外對紅色毛癬菌也有抑菌作用。

5、毒性:經分析,蒼耳子油(曾加熱到120℃)及其所含蛋白質(不溶於水且在提取過程中變性者)無明顯毒性,而從脫脂部分製得的水浸劑毒性很大。從水浸劑中分離出一種甙類,可能是蒼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水浸泡後之殘渣則毒性減少或無毒性。經高熱處理後,如炒焦炭化,可破壞其毒性。小鼠1次腹腔注射半數致死量為0.93g/kg,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對不同途徑給藥的中毒表現基本相同,如活動減少,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呼吸不規則,死前呼吸極度困難,伴有陣發性驚厥。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各種動物中毒後損害的主要臟器,除程度上的差異外,基本病變相同。肝臟退行性變或壞死;腎臟曲管上皮濁腫,管腔內有蛋白管型;肺和腦充血、水腫,心臟輕度濁腫。其中肝損害最為嚴重,與四氯化碳損害相似,故認為種仁浸劑中毒的主要原因為肝臟壞死,繼發的腦組織水腫所致的驚厥,可能為死亡的直接原因。異丙嗪對中毒的家兔及豚鼠有預防及治療的效果。磷脂、dl-甲硫胺基酸、胱氨酸、維生素C、維生素K3、維生素B12、苯海拉明、氨茶鹼或葡萄糖亦有一定的效果。士的寧對家兔亦有一定療效。阿托品、可拉明、氯丙嗪、巴比妥及去甲腎上腺素等則無效。也有人認為,動物中毒後發生的強烈陣發性驚厥,與蒼耳子中所含的甙類物質使血糖顯著的降低有關,注射大量葡萄糖,可緩解驚厥並延長壽命。蒼耳子作成的酊劑能增強蛙的呼吸運動,大量即抑制呼吸。

藥(毒)理學

種仁浸劑各種不同途徑紅藥,對大鼠、小鼠、豚鼠及兔的中素表現基本相同,如反應遲鈍,死前呼吸極度困難,伴有陣發性驚厥,主要病理改變為肝損害及腎變性,肺和腦充血、水腫,異丙嗪對中毒有解救作用;種仁浸劑對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0.93g/kg;蒼耳子油及蒼耳子蛋白毒性甚小,毒性成分系一種黃色結晶性甙(AA2),其對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00mg/kg。

臨床套用

蒼耳子 蒼耳子

1、治療細菌性痢疾:蒼耳子每日120~150g, 水煎, 分3~4次內服(治療106例);或每日用鮮乾蒼耳子、葉60g, 水煎, 分3~4次內服(治療4例)。共治療110例急性細菌性痢疾患者, 其中1例服藥後發生嘔吐而未用,其餘109例均獲治癒,治癒率為99.1%.平均治癒天數為5天。

2、治療泌尿系感染:蒼耳子250g(炒焦),加水600ml, 煎取藥汁400ml,再加紅糖100g,1次服用,小兒用量酌減。治療28例,痊癒20例,好轉6例,無效2例。

3、治療腰腿痛:將蒼耳子製成30%針劑,每次用2~4ml於痛點注射,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腰部扭傷、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隱裂等引起的腰腿痛163例,總有效率為89%。一般3~5次奏效, 最快者注射一次後即減輕。對急性腰部扭傷或腰肌勞損療效較好;對於骶椎隱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療效不穩定。

4、治療腮腺炎:蒼耳子加水煎服,每日4次,連服3天。新生兒每天3g,1~2歲5g,以後每增加2歲即增加5g,14歲以上30~45g。一般輕症服2~3天即可,重症可配合蒼耳草葉搗爛敷患處。有合併症者配合其他療法處理。

5、治療瘡癤:蒼耳子、牛蒡子、生大黃、金銀花、蒲公英各9g,土茯苓3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連服4~8劑。治療瘡癤30例,均獲得良好效果。但不適用於糖尿病引起的瘡癤。

6、治療牛皮癬:蒼耳子15~24g,防風9~12g,烏梢蛇、當歸、赤芍、白蒺藜各9~15g,丹皮9g。溫水浸泡1小時,文火煮沸後再煎30分鐘,連煎2~3次,取汁350~4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劑。治療牛皮癬26例,治癒14例,顯效5例,無效7例。一般服藥20劑即可控制。

7、治療尋常疣、扁平疣:蒼耳子10g, 浸泡於75%酒精50ml內,密閉7日,取液備用。用棉球蘸藥液塗抹患處,每日數次。尋常疣用藥10日、扁平疣用藥7日,多於停藥15~20日疣自行脫落。治療104例,痊癒98例,好轉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9.1%。

蒼耳子 蒼耳子

8、治療下肢潰瘍:蒼耳子60~120g,,炒黃研末, 生豬板油120~180g, 共搗為糊狀.用時先用石灰水(石灰500g, 加開水4000ml沖泡, 靜置1小時後吸取上清液)洗淨瘡面, 揩乾後塗上藥膏, 外用繃帶包紮.冬季5~7天, 夏季3天更換敷料。

9、治療腳癬:蒼耳子30g,微搗,明礬、苦參、蛇床子、黃柏各15g。加水600ml,煎至500ml,過濾去渣,再加入沸後約40℃的溫水10倍,於臨睡前洗腳20分鐘,連洗3次為1療程。若症狀未消失者,宜在半月後再進行第2個療程。

10、治療嬰兒濕疹:蒼耳子、生大黃、川連、黃柏、苦參各10g,滲液多者加枯礬10g。上藥水煎,濾液熏洗患處,每日3次。治療50例,皆愈。

11、治療急、慢性鼻炎:

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清潔小鋁杯中,加麻油30g,文火煮開,去蒼耳,待冷後,傾入小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簽蘸藥液塗鼻腔,每日2~3次,兩周為1療程。治療慢性鼻炎207例,除3例無效、12例未堅持用藥外,余均治癒,臨床症狀完全消失。隨訪時間最長的已達3年,未見復發。

蒼耳子、辛夷、千里光、魚腥草各150g, 薄荷精3~4滴。製成濃縮液500ml,加防腐劑苯甲醇6%(約3g),分裝入滴瓶內備用。每天滴鼻8次。治療279例鼻炎患者,其中急性鼻炎82例,顯效率48.8%,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有效率 69.2%;過敏性鼻炎93例,顯效率60.2%,有效率89.2%。

12、治療變態反應性鼻炎:

蒼耳子焙成深棕色後研粉,每次3~5g,日服3次,連服2周。或將粉末與蜂蜜混合製成丸劑(每丸含藥粉3g),每次1~2丸,日服3次,連服2周,必要時可服3周至2個月。少數患者服藥後有輕度腹瀉、腹脹痛以及輕微頭痛、全身無力等。

蒼耳子碾成粉末,用95%乙醇浸泡12天后,將其沉澱的細末和乙醇的溶解物共同蒸乾,壓成片劑,每片重0.5g(相當於原生藥1.5g左右)。每服2片, 每日3次,連服2周左右.治療典型單純性變態反應性鼻炎而無並發感染者65例,結果有良效者23例,好轉者11例,無效者13例,此外,18例結果不明。

13、治療慢性副鼻竇炎

蒼耳子1000g,辛夷180g,金銀花60g,菊花60g,茜草60g,蜂蜜240g。先將蒼耳子及辛夷分別碾碎,混同金銀花、菊花及茜草放入鍋中煎熬,約4~5小時,將藥汁傾出,再加水繼續煎熬,總計4次,然後去藥渣,將所有藥液混合加熱,至藥汁已濃,沸至起大泡時,加入蜂蜜攪勻,約得藥汁600ml。最後裝瓶貯於冰櫃,或加入2%~3%的苯甲酸鈉以防腐。成人日服3次,每次5ml,3~4周為1個療程。然後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再服。最多再服1個療程,無效則停藥,治療37例,對合併慢性上頜竇炎及慢性篩竇炎者均有療效,有效率為87%~90%。

常用配方

蒼耳子 蒼耳子

1、治諸風眩暈,或頭腦攻痛:蒼耳仁三兩,天麻、白菊花各三錢。(《本草匯言》)

2、除風濕痹,四肢拘攣:蒼耳子三兩。搗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食醫心鏡》)

3、治大麻風:蒼朮一斤,蒼耳子三兩。各為末,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日三服,每服二錢。忌房事三月。(《洞天奧旨》)

4、治疥癩,消風散毒:蒼耳子炒蜆肉食。(《生草藥性備要》)

5、治婦人風瘙癮疹,身癢不止:蒼耳花、葉、子等分,搗細羅為末。每服以豆淋酒調下二錢。(《聖惠方》)

6、治鼻流濁涕不止:辛夷半兩,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並曬乾,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後調服。(《濟生方》蒼耳散)

7、治目睹、耳鳴:蒼耳子半分。搗爛,以水二升,絞濾取汁,和粳米半兩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聖惠方》蒼耳子粥)

8、治牙疼:蒼耳子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熱含之,疼則吐,吐復含。無子,莖、葉皆得用之。(《千金翼方》)

9、治疔瘡惡毒:蒼耳子五錢。微炒為末,黃酒沖服;並用雞子清塗患處,疔根拔出。(《經驗廣集》蒼耳酒)

文獻論述

蒼耳子 蒼耳子

1、《神農本草經》:主風頭寒痛,風濕周痹,四肢拘攣痛,惡肉死肌。

2、《本草拾遺》:浸酒去風,補益。

3、《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填髓,暖腰腳。治瘰癧、疥癬及瘙癢。

4、《本草蒙筌》:止頭痛善通頂門,追風毒任在骨髓,殺疳蟲濕NI。

5、《本草正》:治鼻淵。

6、《本草備要》:善發汗,散風濕,上通腦頂,下行足膝,外達皮膚。治頭痛,目暗,齒痛,鼻淵,去刺。

7、《玉楸藥解》:消腫開痹,泄風去濕。治疥癘風瘙癮疹。

8、《要藥分劑》:治鼻瘜。

9、《會約醫鏡》:療諸痔。

10、《本草再新》:治目痛。

11、《本草匯言》:枲耳實,通巔頂,去風濕之藥也。甘能益血,苦能燥濕,溫能通暢,故上中下一身風濕眾病不可缺也。

12、《本草正義》:蒼耳子,溫和疏達,流利關節,宣通脈絡,遍及孔竅肌膚而不偏乾燥烈,乃主治風寒濕三氣痹著之最有力而馴良者。又獨能上達巔頂,疏通腦戶之風寒,為頭風病之要藥。而無辛香走竄,升泄過度,耗散正氣之慮。以視細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異其態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氣為勝者,猶難同日而語,但和緩有餘,恐未易克日奏功耳。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果實包在總苞內,呈紡錘形或卵圓形,長1-1.5cm,直徑0.4-0.7cm。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全體有鉤刺,先端有較粗的刺2枚,分離或連生,基產有梗痕。質硬而韌,橫切面中間有一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一面較平坦,先端具一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縱紋。種皮膜質,淺灰色,有縱紋;子葉2,有油性。氣微,味微苦。

蒼耳子 蒼耳子

以粒大、飽滿、色黃棕者為佳。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在黃色。

1、纖維眾多,成束或單個散在,多數呈細長棱形,長約425μm,直徑17μm,壁較薄;少數較短,長約255μm,壁稍厚,有明顯的紋孔。

2、木薄壁細胞(存在於導附近)長方形,長96-120μm,,貢19-24μm,具單孔。

3、導和少見,網紋導和直徑約34μm,螺紋導管直徑約12μm。

4、子葉薄壁細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5、種皮薄壁細胞類圓形或長方形,淡黃色。

理化鑑別

1、取樣品粗粉10g,用0.5%鹽酸乙醇溶液70ml,回流10分鐘,濾過。取濾液2ml加三氯化鐵液1滴,顯綠色。(檢查酚性成分)

2、將上述濾液用氨試液調至中性,蒸乾,殘渣用少量5%硫酸溶解,分成兩份,一份加矽鎢酸試劑1滴,顯淺黃色沉澱,另一份加碘化鉍鉀試劑1滴,顯桔紅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3、薄層層析 樣品製備:取樣品粗粉10g,用甲醇振搖提取3次,合併提取液,減壓濃縮到少量,供點樣用。用蘆丁對照。吸附劑:矽膠G,濕法鋪板。展開劑: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層)。展距:10.5cm。顯色劑:氨蒸汽,斑點呈黃色。

藥物套用鑑別

1、頭痛偏於風寒者多用白芷,頭痛偏於風熱者多用蒼耳子。

2、蒼耳蟲是寄生在蒼耳梗部與枝間之蟲,秋後之間蒼耳落葉時,村杈枝椏間如有小孔必有幼蟲一條至十餘條,將蟲置入盛麻油之瓶中備用,可治疔瘡惡毒。

3、蒼耳子疏泄外風,不能用以鎮定內動之風,可治傷風之頭痛,而不能治虛症之偏頭痛。

化學除草

可以試試綠麥隆、2,4-滴丁酯、百草敵、綠磺隆等。

【商品名稱】排草丹(Basagran)

【通用名稱】滅草松(bentazon)

【其他名稱】苯達松

【加工劑型】48%水劑

【用藥量】每公頃用48%排草丹1.5~3.0升。土壤水分適宜、雜草生長旺盛和雜草幼小時用低藥量,乾旱條件下和雜草大時用高藥量。排草丹對蒼耳有特效,每公頃用48%排草丹1.0~2.0升。

【使用時期】安豆最適宜時期是1~3片複葉期,闊葉雜草2~4葉期。蒼耳株高1米以內,鴨跖草3葉期以前。

蒼耳子 蒼耳子

【使用方法】全田施藥或苗帶施藥均可。人工背負式噴霧器每公頃噴液量300~500升。排草丹分期施藥效果好,如每公頃用48%排草丹水溶劑3.0升分兩次施,每次每公頃用1.5升,間隔10一15天。施藥後應保持8小時無雨。施藥要選早晚氣溫低、風小時進行,上午9時至下午3時不要施藥,大風天不要施藥,施藥時風速不要超過每秒5米。不能進行超低容量噴霧。

中藥方劑之C字類(下)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赤湯
赤芍藥湯
赤小豆湯
赤芍藥方
草決明湯
赤小豆飲
菖蒲丹
蟲積串
赤小豆飯
草蜜湯
蟲枳丸
茶葉方
赤小豆貼方
草烏敷貼藥
菖蒲浸酒
蓯蓉飲
蟾酥丹
赤小豆茯苓湯
蟾肝丸
蟬退飲
菖蒲醞酒
臭靈丹
赤井龍王湯
蟾酥合劑
蒼朮防風湯
蒼朮湯
蔥豉黃酒湯
膽道蛔蟲湯
膽道排石湯
蔥白七味飲
蟬蠍散
草豆蔻湯
蔥歸溻腫湯
茶調散
菖蒲散
蔥膠湯
菖蒲益智丸
蓯蓉羮
蔥豉粥
赤小豆當歸散
蔥白湯
蓴羹方
豉桔湯
蔥乳湯
臭科散
臭橙飲
臭橘散
臭樗皮散
臭椿皮散
臭梧桐洗劑
腸驅蛔湯
腸風飲
蒼連湯
蒼連丸
蒼莎導痰丸
蒼莎丸
蒼芩湯
蒼芩丸
蒼芍丸
蟾蜍膏
蒼耳散
蒼耳子汁
蒼耳子散加減
赤小豆丸
蒼玉潛龍湯
蒼梔丸
蟾蜍灰散
蒼朮除眩湯
蟾蜍散
蟾蜍丸
蒼朮丸
蒼地丸
蓯蓉補虛益陽方
蓯蓉補虛益氣方
蓯蓉菟絲丸
蓯蓉茸附丸
蓯蓉膏
蟾舌膏
草烏複方洗劑
草烏丸
草丹散
茺蔚老薑湯
茺蔚
茺蔚浴湯
茺蔚湯
茺蔚散
茺蔚子散
蟾礬散
茺蔚丸
茶黃丸
茶調香附散
茶蠟丸
茶蒻散
茶箬胭脂散
茶積丸
茶癖散
茶牙湯
茶煎湯
茶煎散
茶清散
茶梅丸
茶柏散
茶末敷方
茶實丸
蟾皮片
蟾靈膏
草果茵陳湯
蟾灰散
草果熟水
草果柴平湯
蟾灰丸
草果建中湯
蟾宮丸
蔥涎丸
蔥油飲
蟾頭散
赤頭散
赤地利湯
蔥汁油
蔥桃湯
蔥桃散
蔥根葛豉粥
蔥朴湯
蔥術散
蔥尖簿荷湯
蔥子粥
蔥姜熨
赤地利散
蔥頭薏苡仁
蔥頭粳米粥
蔥號散
蔥利湯
萃象方
萃仙丹
萃仙丸
菜油飲
菖陽湯
蔥蘇飲
蔥蘇散
蔥蘇姜楂茶
赤地利丸
蔥礬酒
蔥礬丸
赤參湯
蔥白飲子
赤雲丹
赤丸子
赤苓散
蔥白補骨脂湯
蔥白葛根湯
賜方鹿茸丸
賜方五香湯
蔥白益母湯
蔥白甘草湯
豉餅灸方
豉飲
蔥白滴鼻液
豉酒
蔥白散
赤蘇湯
蔥白定痛湯
蔥白大棗湯
蔥白丸
蔥白一物湯
蠶號散
蟲糖散
蟲牙漱方
蟲牙散
蟲心痛湯
蔥餅熨法
蔥餅子
蔥青散
蔥附丸
蔥連膏
赤蒼飲
蔥豉葛根湯
蔥豉荷米煎
豉湯
蔥豉益元散
蔥豉白虎湯
蔥豉湯
蔥豉桔梗湯
蔥豉安胎湯
蔥豆酒
草果子湯
草果子散
草果厚朴丸
草果養脾湯
豉梔湯
草果七棗湯
草寒食散
草頭方
草聖丸
草決明合劑
草仙丸
草烏膏
草烏煎
草烏洗劑
草烏散
草烏揭毒散
草烏頭膏
草烏頭方
豉心飲
草豆飲
豉心粥
豉心散
草豆蔻拔刀
赤芝散
豉尿湯
草蔻湯
草蔻大順飲
草蔻丸
草花膏
草節湯
草節散
草膏
草罌飲
草粉散
草粉丸子
草神丹
誠齋先生如神丸
草牛散
草靈散
草靈寶丹
草靈丹
草灰散
觸飲丸
菖蒲飲
觸痰丸
蟾龍錠
菖蒲膏
赤芍連翹散
菖蒲煎丸
赤眼神效八寶丹
赤白飲
菖蒲汁
菖蒲梃子
菖蒲根丸
菖蒲導赤散
赤白煎
菖蒲大丸
菖蒲參麥丸
菖蒲丸
菖薑湯
赤白散
草龍膽散
草香散
草霜散
赤白二疹丸
草金散
蔥液膏
蔥涕丸
蔥涎膏
蔥豆洗湯
赤白丸
蔥蜜湯
蔥薤湯
蔥蒲膏
蔥蒜膏
蟬殼丸
蟬冠散
蜍蟬退殼酒
蠶鱉散
蠶香散
蠶退紙散
赤痢煎
蠶蠍歸耆湯
赤玉膏
蠶蛾散
蠶蛹汁方
赤玉散
蠶繭散
蠶紙丸
蠶砂黃柏湯
赤靈丹
蠶矢湯
蠶灰散
蠶消散
蠶沙飲
赤靈丸
蠶沙蒸方
蠶沙膏
蠶沙熨方
赤淋丸
蠶沙湯
蠶沙散
蠶子酒
蠶奩散
蟾光膏
蟬青煮肝散
蟬退膏
蟬退甘草湯
蟬退散
蟬蛻餅子
蟬蛻飲子
赤水玄珠
蟬蛻釣藤飲
蟬蛻膏
蟬蛻豬肝散
赤朮丸
赤散
蟬蠶散
蟬菊散
蟬花餅子
蟬花無比散
赤小豆羮
蟬花散
蟬花丸
蟬翼散
蟬砂丸
蟬朱散
蟬殼膏
蟬殼灰丸
赤芍藥膏
蟬殼散
蟾酥錠子
赤小豆煎
蟾酥退毒丸
蟾酥走黃丹
赤小豆塗敷方
蟾酥線
蟾酥散
蟾酥托里丸
蟾酥墨
蟾酥八寶丹
赤小豆散
蟾蠍散
蟾蜜膏
蟾蜍餅
蒼耳蟲
蟾酥錠
蒼朮難名丹
蟾酥膏
蒼朮地榆湯
草烏頭丸
茺蔚子丸
茶葉頂
蟾酥丸
草果知母湯
草果散
草果平胃散
蔥油膏
蔥油
蔥湯丸
蔥姜煎
蔥粥
蔥白香豉湯
蔥白飲
蔥白酒
蔥白豉湯
蔥白膏
蔥白粥
蔥白熨
蔥白煎
蔥白汁
蔥白當歸湯
蔥豉酒
蔥豉茶
草果丸
草烏頭散
草豆蔻飲
蟾蜍煎丸
豉心丸
草豆湯
草礬膏
菖蒲飲子
豉薤湯
菖蒲鬱金湯
菖蒲羹
菖蒲煎
菖蒲湯
菖蒲導痰湯
蓴菜羹
草鍾乳丸
蔥蜜膏
蠶豆花露
蠶蛻散
蠶繭眼藥
蠶礬散
蠶沙酒
蠶沙浸酒
蟬蛻飲
蟬蛻散
豉粥
蟬花無比丸
蟬殼湯
赤丸
蒼朮散
茶葉粥
赤石禹餘糧湯
草豆蔻丸
赤小豆粥
蟬蛻丸
菖蒲酒
草豆蔻散
蒼耳子

中藥C字部分方劑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