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天南星4兩,半夏(2味同銼細,以生薑自然汁浸1宿,同薑汁慢火炒乾為度)4兩,青皮(湯浸,去白)4兩,陳皮(湯浸,去白)4兩,紫蘇子4兩,赤茯苓4兩,枳殼(湯浸,去瓤,麩炒)4兩,桔梗(炒)4兩,檳榔2兩,乾薑(炮)2兩,高良姜(銼細,同巴豆14粒捶碎,同炒焦黃色,用紙包定,安土地上候冷,去巴豆)2兩,縮砂仁2兩,白扁豆2兩,大腹皮(蜜炙)2兩。【功能主治】
一切久積痰癖停飲及中酒。【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用神曲半斤,麥糵半斤,以生薑自然汁煮糊為丸,內不得著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以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心痹,怔忪驚悸,加石菖蒲4兩,遠志(去心)2兩;夜不得眠,夢泄,白濁,加酸棗仁、龍骨各2兩,用硃砂為衣,參麥門冬湯送下。【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六引《衛生家寶方》中藥方劑之C字類(上)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
中藥方劑之除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