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蟠桃宮廟會的盛況延續了數百年,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雖然拜神的少見了,但廟會依然很熱鬧。後因修理東便門立交橋,蟠桃宮正位於主橋道被拆除,如今橋西南邊綠地中,有塊三米多高的石碑,就是蟠桃宮舊址。2008年4月8日中國農曆三月初三,崇文區東花市社區第二屆社區文化節暨蟠桃宮廟會在崇文區明城牆遺址公園舉行。與去年的蟠桃宮廟會相比,這次廟會邀請了民間花會高手表演,引得在場眾人連連叫好。
舊節新過“拴娃娃”的傳統習俗得以恢復,不過人們拴的不再是泥娃娃,而是布藝吉祥物“小花神”。為恢復傳統習俗,東花市街道辦設計了布藝玩具“小花神”代替泥娃娃,人們可捐款50元拴一隻“小花神”,“小花神”身穿紅布兜,頭頂紅綢,分男娃女娃,均為張口大笑的樣子,“廟會一開始就有兩個人拴走了娃娃。”工作人員介紹,所得捐款將用於公益事業。
民間詩歌:曾有這樣描述蟠桃宮廟會的盛況:“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匠地颺。”
活動來歷
農曆三月三,傳說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中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說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說中,又把西王母說成是福壽之神。
相傳農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壽日,是開蟠桃會的日子。儘管位於東便門的蟠桃宮早已消失,但在很多50多歲的老北京人記憶里,蟠桃宮廟會規模盛大。舊時北京求子“拴娃娃”者眾多,人們手腕纏紅繩,到蟠桃宮東配殿,獻上香資後拴住一個殿前擺放的泥娃娃帶回家,與子結緣,以求來年添子女。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
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廟會歷史
蟠桃宮規模雖然不大,但卻是京城中最知名的廟宇道觀之一。自明、清至民國年間,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初三,蟠桃宮都要開廟三天,名之為“蟠桃盛會”。有的詩文,留下來當時的情景,《草珠一串》上云:“蟠桃宮裡看燒香,頑耍沿河日正長。童冠歸來天尚早,大通橋上望漕糧。”說到這兒,臧老爺子更是動情,他說:“我當年是廟會的門童,負責張羅來往的人群。廟會上的情景,我看得一清二楚。”每逢廟會之際,從崇文門至蟠桃宮前沿護城河南岸茶棚、貨攤林立。一溜一溜的大棚,賣豌豆黃兒的特別多;打把式、賣藝、變戲法、摔跤者接連不斷;日用雜貨、風味小吃應有盡有。廟會空地還有雜耍棚子及“畫鍋”的空地演出曲藝。為點綴廟會風光,開廟之前護城河往往開閘放水,崇文門至東便門的水路即可行船,船上遊客常聚集票友演出岔曲、單弦牌子曲、時調小曲、蓮花落等。趕廟會的有人進廟燒香,更多的人則是藉此踏青時節逛廟遊玩、購物散心。這種熱鬧的盛況延續了數百年。
話說至此,好像還沒講起廟會上的故事。不過,現代人講從前的故事,沒有那么深的感觸,費心描述亦不能再現當日輝煌。再提“三月三”蟠桃宮廟會為的還是留個念項兒。畢竟,那些勾起像臧老爺子這些長輩們回憶的場景和人物大多不在了。
最新情況
2010年花市社區文化節暨蟠桃宮廟會開幕將於2010年4月14日至16日在明城牆遺址公園隆重舉行。這是闊別46年的“蟠桃聖會”再現後以全新姿態展示的第四屆廟會。在此次廟會上你不僅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到城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民間手工藝絕技,品嘗“清明小吃十三絕”等老北京傳統小吃,還能夠伴著明城牆下的桃花,欣賞社區民間文藝團體帶來的精彩表演,讓您在逛廟會的同時,接受一次全方位的民俗文化洗禮。
老少同樂逛廟會 尊老愛幼好傳統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流傳了數千年,為了呼籲全社會共同弘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蟠桃廟會特別設計了溫馨的“暖心活動”。屆時,廟會現場將會請上十位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由社區居民送上親手編織的“溫暖毛衣”,幼稚園的小朋友將為老人送上壽桃。
吃、喝、玩、樂、游 全方位感受民俗文化
擁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的東花市,是絹花、料器、絨鳥、葡萄常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源地。每年的廟會,廣大市民都能與這些精美絕倫的寶貴遺產近距離接觸,您可以在“手工藝品展賣區”內慢慢欣賞每件珍品與眾不同的風情,還能夠聆聽有關這些手工藝製作技藝的有趣歷史和傳說,甚至您還可以有幸目睹到大師們現場製作手工藝品,這些絕對能讓您不虛此行。
廟會上最不容錯過的就是“風味小吃品嘗區”。其中“清明小吃十三絕” --馬蹄燒餅、饊子麻花、薑絲排叉、驢打滾、糖火燒、艾窩窩等十三樣老北京清明小吃,集中代表了北京傳統小吃的風味和情調,能讓您一飽口福。
此外,2010年的廟會還啟動了兩項別有風味的項目:明城牆公園梅花節賞梅,以及北京市第一條社區旅遊漫步者路線“我愛花市-花市漫步活動”。其中為了展示東花市地區經過整治所取得的巨大變化,主辦單位特意選擇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景點舉辦“花市漫步”活動,其線路是:明城牆東南角樓-廣渠春曉-袁崇煥祠-花市十景雕塑牆-鐵軲轆鈀-千年酸棗王-花市社區博物館-吳東魁藝術館-皂君廟鐵獅(現存於回民國小)-清末鐵路扳道房(明城牆)。花市攝影協會將會組織攝影愛好者,沿此線路,邊遊覽邊拍攝,用相片構建一幅花市美景地圖。
賞說學逗唱絕技 展人文花市風采
抬花轎、舞巨龍、飛鏢舞獅、秧歌高蹺、中幡、聚義同善小車會等精彩的花會節目,“京城叫賣”那京味兒十足的吆喝,都將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東花市街道的文藝團隊早在幾個月前就為廟會精心彩排,棗苑社區“漂亮媽媽舞蹈隊”、南里社區“富貴之花”舞蹈隊,社區京劇愛好者們,都將帶來精彩的節目。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也是本屆蟠桃宮廟會的重要特色之一,據介紹,這些文藝演出將不收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