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名勝
根據清代《京城古蹟考》作者勵宗奉乾隆之命,進行實地調查後的記載:在左安門外弘仁橋(元朝名馬駒橋)的,俗稱“大南頂”;在永定門外的叫“小南頂”;在西直門外萬泉莊的叫“西頂”;在右安門外草橋的普濟宮叫“中頂”;在東直門外的叫“東頂”;在安定門外的叫“北頂”。據清·《帝京歲時紀勝》說,京師的碧霞元君“廟祀極多,而最著名者有七”。乃上述“五頂”,再加上丫髻山和天仙廟。相傳四月十八日為碧霞元君誕辰,以上七廟,先後均有廟會。
“大南頂”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8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敕修。山門前有兩座牌坊,一書“天仙聖境”;一書“弘德慈仁”。入門為功曹殿,後即聖母殿,上懸橫額:“廣生利濟”,聯曰:“仁澤布東方,慶貽佩□;靈風護南苑,惠普成梁。”東嶽殿即天齊殿,橫額“神皋鍾秀”,聯日“木德勝於東,自南布化;山宗冠維岳,因瀆資仁。”最後為玉皇閣,橫額“泰鈞宣澤”。閣下供太乙救苦天尊。橫額“眾妙真樞”,聯曰:“藜杖照曾輝秘閣;蓮舟坐可濟仙源。”“大南頂”在左安門外弘仁橋,元代稱為馬駒橋,所以這裡的碧霞元君稱之為“馬駒橋娘娘”,而不叫“弘仁橋娘娘”。此乃沿襲元朝習俗而來。明朝時朝頂的中心可能在弘仁橋。
廟會特色
《帝京景物略》載:“月一日至十八日,塵風汗氣,四十里一道相屬也。輿者、騎者、步者、步以拜者、張旗幢鳴鼓金者………群從游閒,數唱吹彈以樂之,旗幢鼓金者,繡旗丹□各百十,青黃皂繡蓋各百十,騎鼓吹步伐鼓鳴金者,稱是。人首金字小牌,肩令字小旗,異木製小宮殿,日元君駕,他金銀色服用具稱是。後建二丈皂旗,點七星,前建三丈繡幢,繡元君號。”後跟“獻神”的香會隊伍中,有架作好幾層的“台閣”,扮出各種戲劇場面。還有的青少年們扮成僧道、乞丐、傻子、無賴等戲劇人物,扭起秧歌,以為娛樂。
會期,馬駒橋畔形成集市,明代賣所謂“麻胡湯”、“歡喜團”等食品。(清代則賣扒糕、涼粉、豆汁之類的近代北京風味小吃)。攤販所賣的應時應景的玩物主要是用麥□編織的盔頭,(謂之草帽);用紙泥作成的面具(謂之鬼臉兒);鼻罩兒(謂之鬼鼻);用騾馬鬃作成的假須(謂之鬼須)。)。“香客歸途,衣有一寸塵,頭有草帽,面有鬼臉、鬼鼻、鬼須,袖有麻胡、有歡喜團,入郭門,軒軒自喜。道擁觀者,嘖嘖喜。入門,翁嫗妻子女,鏇鏇喜繞之。”(遊人買了這些戴上,作為朝頂還鄉的標誌,就像清末民初時,遊人香客們戴了蝙蝠的絨花,提著紙魚、紙元寶,說是“帶福還家”一樣。“小南頂”名靈通廟,在永定門外。建於明代,清康熙五十二年(1714年)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兩次奉敕重修。有殿宇三層,前殿供奉碧霞元君,有御題“神燭碧虛”;中殿供奉東嶽大帝,有御題“神功出震”;後殿供奉斗姥娘娘,有御題“妙握□杓”。門外有二坊,左邊題額“廣生”、“長養”,右邊題額為“群育”、“滋蕃”,皆乾隆帝御書。 北頂位於朝陽區大屯北頂村。廟建於明代,內有宣德年間(1426-1435)銅鐘一座,萬曆年間銅爐一座,崇禎辛未碑一通,董其昌撰書。清乾隆年間奉敕重修。廟宇主體建築有山門、前殿、後殿、鐘樓和鼓樓。“每歲四月有廟市,市皆日用農具,游者多鄉人。”北頂廟市是昌平、沙河一帶農民的商品交易所。廟市一直到解放初期才中斷。中頂在右安門外今豐臺區南苑鄉草橋北中頂村。唐代此處建有萬福寺,後寺廢。明天啟七年在其址稍北建碧霞元君廟。清乾隆三十六年發帑重修,額曰“護國中頂岱嶽普濟宮”。“前殿奉碧霞元君,額曰‘資生溥化’,中殿奉東嶽,額曰‘大德曰生’”,均為乾隆皇帝御筆。廟有康熙年間大學士王熙、李天馥所撰的兩通石碑。中頂附近水田極多,且土質肥美,屬於沙性,適宜種花。這一帶的人們,自明清以來,大多以育花為業。《帝京景物略•草橋》說:“右安門外南十里草橋,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以種)花為業。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散入都門,……圃人廢晨昏者半歲,而終歲衣食焉。”
歷史傳說
清代每年舊曆五月初一至十八日開廟。廟南有涼水河,上有永定橋。清乾隆年間疏浚涼水河時,把從河裡挖出的淤泥,堆成一座小山,名曰“九龍山”。周圍種植桃柳近萬株,風景怡人。每逢廟期,九龍山下,自成集市。遊人“敷席攜□,群飲其下”。 在此半月之間,自天橋以南至永定門外五里許的大沙子口,車馬水龍。近水河棚有數十家之多。“都人獻戲進供,懸燈賽願,朝拜恐後”。由於廟前為廣場,每屆廟會都舉行走車賽馬。廟會結束後,仍繼續舉行,直至初秋始罷。“此兩閱月夕陽西下時,每月必有習馬術者柳蔭洗馬,致足樂也。”清人楊靜亭在他的《都門雜□》中說:“南城一出醉無涯,倦眼時醒眺望賒。多少少年歸去晚,天橋一路跑飛車。”
“西頂”舊名“護國洪慈宮”,在西直門外蘭靛廠長椿橋附近,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康熙四十七年(1709年)奉敕重修,改名“廣仁宮”。賜額: “金闕宣慈”,並有御賜珠冠二頂,並袍、幡等物。據《燕京歲時記》載:“山門中四天王像,神氣如生,猙獰可畏,座下八鬼怪,尤覺駭人。凡攜小兒者,多掩其目而過之。廟有七十二司神,皆繪畫,非塑像也。” 該廟每年舊曆四月初一至十八,辦有廟會。據清人樊彬《燕都雜□》載:“年年男女抱土袋隨香紙往祀,名進土。”清宮內務府亦派大臣前去拈香。好年成時,有盛大香會。“中頂”名“普濟宮,在右安門外草橋以北(即唐萬福寺舊址),建於明天啟七年(1628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至清末已頹廢不堪,無人繼修而成一瓦礫場。歷年舊曆六月初一開廟一天。據《舊京風俗志(稿本)》載:“遊人甚眾”,均前來瞧會。“所謂會者,京俗又名高鄉會,即南方灶火之意也。太平無事,生計充裕,一班社會青年,八旗子弟,職務上之相當工作已了……於是相互集聚,而為排會之遊戲,如中幡會、獅子會、五虎棍、開路、少林棍、雙石頭槓子、跨鼓、什不閒、槓箱,均於是日進香。”有的是各行鋪戶所攢集的香會,他們□集在祖家莊□香亭一帶獻藝,鼓鈸喧天,風彌遐邇。 會期正逢盛夏,沿河柳絲拂面,荷花正茂,清香四溢。三五亭台可以品茗,人們多在此觀賞野景。正如《京都竹枝詞》所說:“右安門外少風塵,人影衣香早稻新,‘小有餘芳’(以園亭為茶社者)開市後,坐看中頂進香人。”
兩岸商販雲集,打冰盞聲、吆喝聲連成一片。遊人可以買到鮮藕、蓮蓬、菱角之類的“河鮮兒”。還可以買到應令瓜果,如西瓜、甜瓜、鷹咀桃等。由於“中頂”草橋附近多花農,廟會期間,有聚此賣花者,所賣多系折枝芍藥,有楊妃、傻白諸名色。可謂此廟會一大特色。“東頂”在東直門外,俗稱“行宮廟”,建於明代。“北頂”在德勝門外土城東北三里許,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6年)重修。“東頂”和“北頂”均不開廟,但有集市。所售之物均系鄉間農具、條柳什物等山貨。其中以北頂農民用麥秸編織的草帽、花籃最為著名。遊人亦多系近郊農民。西直門外高梁橋的天仙廟亦系碧霞元君祠。“俗傳四月八日神降,傾城婦女往乞靈佑”藉以郊遊。沿河垂釣,席地野餐聚飲者極多。半月之中,香燭、山貨、風味小吃等攤床林立,人馬喧□,亦為清末一大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