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山藥90g、人參21g、白朮(麩炒)18g、茯苓15g、甘草60g、地黃30g、當歸30g、白芍18g、川芎18g、阿膠21g、六神曲(麩炒)30g、大豆黃卷30g、大棗(去核)240g、苦杏仁(去皮、炒)18g、桂枝30g、柴胡15g、防風18g、乾薑9g、桔梗15g、白蘞 6g、麥冬18g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三角狀卵形或矩圓形,直徑24~40μm,臍點短縫狀或人字狀。草酸鈣針晶細小,長 10 ~32μm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不規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 4~ 6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薄壁細胞含糊化淀粒粒。種皮柵狀細胞成片,黃色。石細胞類方形,壁一面菲薄。
功能與主治
調理脾胃,益氣和營。用於氣血兩虛,脾肺不足所致之虛勞,胃脘痛,痹症,閉經,月經不調。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事項
1.忌油膩食物。
2.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3.服用該藥品同時不宜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製劑;不宜喝茶和吃蘿蔔,以免影響藥效。
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二周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6.對該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該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9.請將該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藥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其它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規格:每丸重3g貯藏:密閉,防潮。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2頁)。製法: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25g,製成大蜜丸,即得。性狀:本品為黃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中藥方劑之S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