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納氣湯
正文
薯蕷納氣湯來源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組成
生山藥30克 大熟地15克 萸肉15克(去淨核) 柿霜餅12克(沖服)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6克(炒,搗) 蘇子(炒,搗)6克 甘草6克(蜜炙) 生龍骨15克(搗細)用法
水煎服。功用
滋腎補肝,養陰定喘。主治
腎陰虛不納氣,喘逆痰鳴,口燥咽乾,舌質紅,脈細數。方論
方中山藥補腎兼能補肺,且有收斂之功,治陰虛氣喘之功最弘;配以地黃、萸肉滋腎補肝,納氣定喘;龍骨潛陽鎮逆;芍藥、甘草甘酸化陰,合之柿霜之涼潤多液,均為養陰之妙品;蘇子,牛蒡子又能清痰降逆,使逆氣轉而下行,即能引藥力速於下達。配合成方,共奏滋腎補肝,養陰定喘之功。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S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