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訣
《金匱》腎氣治腎虛,地黃懷藥及山萸,丹皮苓澤加附桂,引火歸原熱下趨。
組成
乾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用量
乾地黃240g,山藥、山茱萸各120g,澤瀉、茯苓、牡丹皮各90g,桂枝、附子(炮)各30g。
用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6g),加至二十五丸(10g),酒送下,日再服。現代用法:亦可作湯劑,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補腎助陽。
主治
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泄,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或沉弱而遲,以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等。
方義
本方為腎陽不足之證而設。腰為腎之府,腎陽虛衰,經脈失於溫養,則腰脊膝脛酸痛乏力,身半以下常有冷感;腎主水,腎陽虛弱,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停,則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則發為水腫,痰飲,腳氣等;若陽虛膀胱失約,則小便反多,夜尿尤頻;腎陽不足,水液失於蒸化,津不上承,則口渴不已;舌質淡而胖,尺脈沉細或沉弱而遲,皆為腎陽虛弱之象。諸症皆由腎陽不足,溫煦無能,氣化失司,水液代謝失常而致,治宜補腎助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輔以化氣利水。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溫陽補火;桂枝辛甘而溫,溫通陽氣,二藥相合,補腎陽,助氣化,共為君藥。腎為水火之髒,內舍真陰真陽,陽氣無陰則不化,“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故重用乾地黃滋陰補腎生精,配伍山茱萸、山藥補肝養脾益精,陰生則陽長,同為臣藥。方中補陽藥少而滋陰藥多,可見其立方之旨,並非峻補元陽,乃在於微微生火,鼓舞腎氣,即取“少火生氣”之義。澤瀉、茯苓利水滲濕,配桂枝又善溫化痰飲;丹皮活血散瘀,伍桂枝則可調血分之滯,此三味寓瀉於補,俾邪去而補藥得力,並制諸滋陰藥礙濕之虞,俱為佐藥。諸藥合用,助陽之弱以化水,滋陰之虛以生氣,使腎陽振奮,氣化復常,則諸症自除。
配伍特點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少量溫陽補火藥與大隊滋陰益精藥為伍,旨在陰中求陽,少火生氣;二是以補為主,佐用通散滲利,寓瀉於補,使補而不滯。
運用
本方為補腎助陽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腰痛腳軟,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脈虛弱而尺部沉細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畏寒肢冷較甚者,可將桂枝改為肉桂,並加重桂、附之量,以增溫補腎陽之效;兼痰飲咳喘者,加姜、辛、夏以溫肺化飲;夜尿多者,可加巴戟天、益智仁、金櫻子、芡實以助溫陽固攝之功。
禁忌
雖腎陽虧虛而小便正常者,不宜使用。
附註
附方 1
加味腎氣丸(濟生腎氣丸)
組成
白茯苓(去皮)、澤瀉、山茱萸(取肉)、山藥(炒)、車前子(酒蒸)、牡丹皮(去木心)各30g,附子(炮)、宮桂(不見火)、川牛膝(去蘆,酒浸)、熟地黃各15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米飲送下。現代用法: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溫補腎陽,利水消腫。
主治
腎陽不足,水濕內停證。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出處
《嚴氏濟生方》
附方 2
十補丸
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熟地黃(洗,酒蒸)、五味子、山茱萸(取肉)、山藥(銼,炒)、牡丹皮(去木心)各9g,鹿茸(去毛,酒蒸)、肉桂(去皮,不見火)各3g,白茯芩(去皮)、澤瀉各6g。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功用
補腎陽,益精血。
主治
腎陽虛損,精血不足證。面色黧黑,足冷足腫,耳鳴耳聾,肢體贏瘦,足膝軟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
出處
《嚴氏濟生方》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加味腎氣丸與十補丸均由腎氣丸加減而成,具有溫補腎陽作用。前方重用附子,並減滋陰藥之量,加車前子利水,牛膝導下,故專於溫陽利水,宜於腎陽虛衰,水濕泛溢之證。後方亦重用附子,再加鹿茸,並將桂枝易為肉桂,生地易為熟地,又加五味子斂氣固精,所以溫腎壯陽,補養精血之力較強,適宜於腎陰陽兩虛較著之證。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①《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②《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冶》:“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2.方論選錄
《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2:“命門之火,乃水中之陽。夫水體本靜,而川流不息者,氣之動,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少火則生氣,火壯則食氣,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腎家之少火,遊行其問,以息相吹耳!若命門火衰,少火幾於熄矣。欲暖脾胃之陽,必先溫命門之火,此腎氣丸納桂、附於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故不日溫腎,而名腎氣,斯知腎以氣為主,腎得氣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則脾胃因虛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虛火不歸其原者,亦納之而歸封蟄之本矣。”
中藥方劑之S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