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白藥子1兩半,山豆根2兩,紅內消2兩,黃藥子2兩,甘草(炙)2兩,黃連2兩,麝香(研)2兩,龍腦(研)2錢。處方來源
《局方》卷六(續添造局經驗秘方)。
處方
白藥子一兩半,山豆根、紅內消、黃藥子、甘草(炙)、黃連,各二兩;麝香(研)、龍腦(研),各二錢。
方劑主治
三焦壅盛,上沖頭目,赤熱疼痛,口舌生瘡,咽喉不利,咽熱有礙,神思昏悶。製備方法
上為末,用建盞盛,於飯上蒸,候冷,次入腦、麝,令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大。用法用量
每用1丸,含化。又用津唾於指甲上,磨少許,點赤眼。中藥方劑之S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醫方劑詞典-丹
丹藥是中藥藥劑種類的一個分支,是中國古代的術士們所開創出來的,在古代,丹藥所代表意思有兩個,一為仙丹,二為普通藥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