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黃連湯
正文
芍藥黃連湯來源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組成
芍藥 黃連 當歸各15克 大黃3克 淡味桂1.5克 炙甘草6克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15克,水煎服,功用
活血行氣,清熱燥濕。主治
大便下血,腹痛。加減
腹中痛甚者,加木香,檳榔末各3克調服。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S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芍藥黃連湯具有活血行氣,清熱燥濕的功效,主要用來治療大便下血,腹痛。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黃連丸對於治療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赤白,狀如魚腦,里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為毛茛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
概述 基本信息 中藥炮製 藥理研究 藥品簡述【名稱】:雞爪黃連【學名】:黃連【別名】王連、支連。為毛莨科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
概述 形態特徵 生境分布 採收炮製 性味藥效黃連龍骨湯主要用來治療少陰脈沉,腹痛,咽痛,苦煩,體猶有熱。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黃耆湯益氣安胎。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地黃黃連湯,中藥方劑。出自《元戎》。主治婦人血風症,因大脫血,崩漏或前後血,因而枯燥,其熱不除,循衣,撮空,摸床,閉目不省,擲手揚視,搖動不寧,錯語失神...
藥物組成 功效主治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 處方來源源於漢·張仲景所著之《傷寒論》,主治少陰陰虛、心陽獨亢、心腎不交之證。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淋澆黃連湯--組成: 黃連1兩,地骨皮1兩,羌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木通1兩,甘草1兩。出自《聖惠》卷六十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