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測評

職業測評

職業測評是心理測驗的一個分支,在學術上被廣泛認可的心理測驗的定義是“行為樣組的客觀的標準的測量”。如果你真的想藉助職業測評達到了解自我的目的,應該選擇科學的職業測評。科學的職業測評是客觀化、標準化的問卷,它的科學性、客觀性、可比較的功能是其它自我了解的方法不具有的。職業測評已經得了越來越廣泛的運用,甚至不少雜誌、網站、電視上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職業測評。但是人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在傳媒上看到的大多數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職業測評,只能將它們當作娛樂。

發展史

職業測評職業測評
職業測評興起於20世紀初,在美國軍事和工業領域獲得了廣泛套用,大大提高了職業招聘和培訓部門的經濟效益。1926年美國飛行學校的學員中,有87%因飛行不佳而被淘汰,其原因是空中飛行心理適合性不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以後,客觀的要求促使心理選拔技術不斷發展和普及,因飛行不佳而被淘汰的人數才開始下降:美國空軍中淘汰率由70%降至36%,在法國,則由61%降至36%,大大減輕了培訓資源的浪費,也有利於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

心理測量經過近百年的穩步發展,現已成為最有效、最客觀的職業測評手段。全球約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大公司在人員甄選、安置和培訓方面使用職業測評,而且越來越多的中小公司也正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起用評價中心技術,採納許多心理測量的方法用於考查自己的管理者,並取得了相當的成功;摩托羅拉公司也很早接受和採納了心理測量,在員工招聘中採用各種有關的心理測驗。

西方許多已開發國家從國小開始就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以幫助學生認識工作、熱愛工作並及早進行職業規劃。美國的中學生至少要接受一次這樣的職業測驗。在中學大學還設立了專業的職業輔導諮詢中心,由職業心理學家依據專業的職業心理測評技術和規範化的諮詢流程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

在中國,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職業測評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有關職業測評的信息紛紛見諸媒體,人才中介機構相續開展了職業測評的服務,各企事業機構也開始將職業測評運用於招聘過程之中。聯想集團是國內較早在招聘中運用職業測評的企業,以前聯想集團單純通過面試招人的準確率是40%,而實施職業測評之後面試的準確率提高到了60%。但總體上講,中國有關機構開展的職業測評活動仍然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使在大學課堂上,也很少能夠聽到職業規劃輔導類的學習內容,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和專業化的諮詢流程提供職業輔導在中國依然是亟待加強的工作。

內容

國家人才線上《職業能力測評系統》主要包括的有:EQ情商測評、事業心測評、溝通交流能力測評、處理問題能力測評、領導能力測評、創業潛力測評、成功傾向測評、職業選擇測評、工作壓力測評、工作態度測評、職業滿意度測評、人際關係測評等;科學全面的職業評測工具,在自身最擅長的職業里獲取最成功的職場人生。

分類

職業測評職業測評
職業測評中的心理測驗主要包括以下一些類型:

1. 智力傾向測驗具有考察智力(能力)水平及其結構的雙重目的。一方面,不同的人智力水平不同,選擇優智的人,可期望獲得高績效。另一方面,智力水平相近的人,其智力結構可能不同:有的人擅長言語理解、加工、表達,有的人擅長數字加工,有的人則擅長對形象的分析、加工。不同智力結構的人適應於不同類型的工作。

2.人格測驗用以測量求職個體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這些特點可能影響該求職者的工作績效和工作方式及習慣。

3.職業興趣測驗不同人的工作生活興趣可以按照對人、概念、材料這三大基本內容要素分類,而社會上的所有職業、工作也是圍繞這三大要素展開的。基於這一理論思想設計的職業興趣測驗可以在個體興趣與職業之間進行匹配。

4.動機測驗所謂動機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滿足該種需要的特殊心理狀態和意願。而通過動機測驗,可以了解個體的工作生活特點,從而找到激勵他們積極性的依據和途徑,並以此為依據安排相應的工作內容。

以上介紹的是職業測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四大類測驗。除此之外,還有用於針對整個組織的組織行為評估,針對中高層管理者的情境模擬測驗和高績效管理測驗等;用於個體職業規劃、發展的測評還包括職業發展測評、職業/生涯決策測驗和職業/生涯成熟度測驗等,這些測驗都是基於西方經典職業發展理論之上的,均用於評估個體的職業發展程度,是歐美國家進行職業輔導的基本工具,但是這些測驗還缺乏實用的中國版本,因此還沒有在國內得到普遍套用。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職業測評絕不是用少數三四種工具“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對付所有個體對不同職位的測量要求。實際上,每個求職者的特點都是不盡相同的,各個職位的素質要求也是相當多樣化的,因此可能產生的測評組合也就十分豐富。要想真正做到人—職匹配,必須有的放矢地根據個人的特點和崗位需要選擇測量工具,使工具適應求職個體和招聘崗位的需求,而不是讓個體和崗位去遷就測評工具的要求。

國際上的測量工具通常是由大學、專業的研究機構或心理測驗公司開發的,用於評定個人的能力結構、個性特徵、動機需求水平和職業偏好等,並提供其潛力及適宜發展方向的指導。通常來說,真正有經驗的專業機構都能提供幾十種以上的工具,以適應複雜的職業需求。這些工具構成一個工具庫,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挑選,就像一個工具“超市”。比如,全球最大的測驗公司之一——英國的SHL公司有近百種測量工具,可提供從普通鉗工到高層經理人才的測評。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人力資源評價中心有近40種人事測量工具,並可基於計算機平台進行操作,是中國最大的工具庫,也可滿足相當廣泛的實際需求。

作用

職業測評職業測評
業測評的目的是實現人適其職,職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它在研究、諮詢、輔導和組織對員工的職業/生涯開發中都占據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具體來說,它的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預測功能:預測個體在教育訓練、職業訓練以及未來工作中的表現。

2. 診斷功能:評估個體的長處和短處,優勢和劣勢,並診斷個體在興趣、價值觀和職業生涯決策等方面的特質。

3. 區別功能:區別出個體的某些特質最類似於哪一類的職業群體。

4. 比較功能:依據測量學指標,將個體素質 (能力傾向、興趣、價值觀等)與某些效標團體相比較,從而觀察兩者之間的匹配程度。

5. 探測功能:了解個體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連續過程中,其職業決策、職業適應性的行為、態度,以及能力方面的一般狀況,以便提供必要的職業輔導。

6. 評估功能:對職業/生涯諮詢或輔導的進展情況和效果進行評估。

職業測評包括許多功能,企業需要它,各種組織需要它,個人也需要它。它能服務於人力資源規劃,為招聘、安置、考核、晉升提供依據,同時也是個人擇業的參考,是職業/生涯規劃與開發的基礎。通過職業測評,無疑可以實現組織和個人“雙贏”的目的。

職業測評在職業規劃中的套用

1職業興趣——你喜歡什麼工作?
興趣是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職業上,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的偏好。職業興趣對人的行為有強大的驅動作用,因此要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並儘可能從事有趣的職業。
職業興趣測評對於明確職業興趣、協助職業選擇、拓展職業範圍都具有重要作用。
2能力傾向——你擅長什麼工作?
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的個性心理特徵。職業規劃中,能力是知己最重要的方面,它是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即“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如果我們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優勢能力,並在制定職業目標時予以充分地考慮,會極大地提高達成職業目標的機率。
能力傾向測評不僅可以預測成功,而且在預測失敗方面會有更大的效果,即它可以有效地預測要避免從事的職業。
3價值觀——你喜歡什麼工作與生活方式?
每個人工作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要,但很難找到一份完全滿足自己需要的工作。如何取捨價值觀起著重要作用。價值觀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需求表現出來的評價,包括從人生的基本價值取向到個人對具體活動或事物的有用性、重要性、價值的判斷。
價值觀測評會有助於職業決策和提高工作滿意度。
4性格——你待人處世、處理事情的方式與風格是什麼?
性格是在現實中一個人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所表現出的個性心理特徵,它是最能體現個體差異的一個特質。
性格測評有助於了解自己的行為方式,為職業決策和行動提供可靠依據。

具體運用

職業測評職業測評
科學的職業測評以特定的理論為基礎,經過設計問卷、抽樣、統計分析、建立常模等程式編制,必須符合三個條件:效度:測驗結果的準確性。信度:測驗結果的穩定性。常模:每一位被試的心理測驗都有一個原始分數,通常情況下這個分數沒有實際意義,除非這個分數能與別人比較。與此相關的標準便是常模。常模是指有代表性的樣本在測驗上的分數分布情形。

一個好的職業輔導機構或人力資源評價中心,都是基於先進的心理測量技術,廣泛開展面向組織和個人的職業測評和諮詢服務。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人力資源評價中心就是國內職業測評專業發展和套用的一個縮影。這裡以該中心為例,簡要介紹職業測評技術在組織和個體兩個層面的實踐運用。

一個專業化的人力資源評價應擁有豐富的測評工具庫,據此可為各種機構開展人事招聘選拔和員工職業/生涯開發等多方面的服務。例如,通過職業測評可以確定特定企業文化背景之下的員工勝任力模型,從而為企業的人事選拔和考核提供參考依據。再比如,可以為企業定製招聘選拔的測評系統。針對企業在招聘選拔中需要考察的要素,從現有工具庫中選取、配置相應的測評工具,通過一系列抽樣、測量、建模工作,形成一套符合該企業員工總體特點的人事測評體系,大大提高招聘的效率。在為企業提供職業測評服務的過程中,必須遵循“企業調研—測評—反饋”相結合的科學工作流程,針對組織的需求,適應個人、組織和職位的特點,通過測評專家對各種測驗技術和工具的熟練把握、靈活運用,真正實現對職業測評的科學合理的利用。

專業化的人力資源評價中心也可以為個體提供廣泛的職業諮詢和輔導,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專業機構所提供的規劃建議是以嚴格的測評技術和專業化諮詢流程為基礎的。首先通過基本心理測試,如個性/人格測驗、生活特性/動機測驗和職業興趣測驗,全面掌握有關個體人格興趣、動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信息,再通過一些問卷和面談了解影響個體職業發展的背景信息和早期成長經歷,進一步驗證心理測驗的結果,同時又補充心理測驗不能得到的內容。最後,在主客觀信息相結合的基礎上,幫助求職者明確自身的興趣特點、價值觀、優劣勢,從而確定職業目標,並為達到職業目標制定具體行動計畫。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方案之後,諮詢專家還會要求諮詢者提供反饋,以形成一個互動式的諮詢流程。在職業諮詢和輔導過程中,職業測評是基本依據,但不是惟一依據,還需要憑藉諮詢專家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兩者相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評估效果。否則所謂職業測評,只能起到給人貼“標籤”的作用,而不能有實際的職業輔導作用。為了向社會提供開放式的職業輔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人力資源評價中心與中國人才熱線合作,將這樣一套科學完善的職業諮詢移植到網際網路上train.cjol.com,設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欄目,為求職者提供更方便的諮詢與輔導。

總之,科學的職業測評是由一系列經過科學方法研製的測量工具以科學的方法使用而完成的,也就是說,是由工具和過程兩個環節來保證的。因此,要了解科學的職業測評,就要了解這些工具是怎樣構成的,以及它們是如何工作的。兩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廢。

建議

職業測評職業測評
1、心理測驗只是了解自我的眾多方法中的一種,如果你確信對自我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可以不用心理測驗。

2、不確定是否要用心理測驗時,應尋求專業職業諮詢人員及心理學工作者的幫助,不要任意濫用。

3、選擇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合適的常模的心理測驗。如果測驗本身不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或者選擇的常模不正確,測驗的實施與解釋都是浪費時間。

4、如果沒有辦法判斷效度、信度和常模,就選用在世界或國內知名的心理測驗。

5、測試的實施與解釋應尋求專業職業諮詢人員及心理學工作者的協助,儘量避免人為的誤差。

6、一次測驗不要超過三個,過多的話會造成體力與心理的負擔。

7、測驗以個人測驗為佳,這樣才能針對個人需要。

8、測驗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憑第一印象完成。

9、測驗結果只是一個參考,測驗結果與自己的特質有明顯不同時,有必要持懷疑態度。

10、如果是通過專業諮詢機構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是要保密的,任何人無權散布你的隱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