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耿村自古就是一個交通便利、集市繁榮、各地客商雲集的小鎮。村南曾經有一座巨大的墳丘,相傳是明太祖朱元璋義父耿再辰之墓。耿村原名看墳莊,後改為耿村。耿村地處山西陽泉到山東德州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來就是商貿繁盛之地,農曆逢一逢六的集市十分繁華。特別是在每年農曆四月初一到初四,為紀念耿再辰設立的耿王廟會匯聚方圓百里內的鄉民和各路商賈,跳舞,打鼓,民俗表演,熱鬧非凡。在上個世紀40年代,耿村僅有400餘人,卻有大小店鋪、作坊100餘家(座),耿王廟會期間臨時攤點更是數不勝數。所以,耿村還有“小村大集”“一京二衛三耿村”的美譽。也因為歷史上耿村商賈雲集,在繁榮貿易的同時,也帶來了四面八方的故事、歌謠。耿村人外出經商、遊歷、當兵,也會帶回天南地北的故事和傳說。因此,耿村便成了商品和民間文學的聚散地,積澱形成了一座民俗文化的大礦。經商與講故事成為耿村這個文化聚落的兩大古風。
耿村故事傳播深遠,影響越來越大,與過去30多年的民間文化普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1987年,一支由國家、省、地、縣專家學者組建的普查隊伍進駐耿村,開展民間故事普查。截至2015年,專家學者先後在耿村進行了12次大規模普查,耿村原本只靠村民口口相傳的故事被整理成了《耿村民間故事集》《耿村民間文化大觀》《耿村一千零一夜》《耿村民間故事精選》等20多部書籍,耿村也得以因民間故事家群和民間口頭文學的集中發現而著稱於世,獲譽“中國故事第一村”,耿村故事普查和研究被稱為“耿村文化工程”,耿村故事逐漸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特別是在1991年,“中國耿村民間故事家群及作品和民俗事項國際學術研討會議”召開,開創了耿村對外文化交流的先河,打開了耿村進行世界文化交流的大門。耿村已經整理出故事7000餘篇,約7370萬字,關於耿村民間故事的內部和公開發行的專著有20部,總計1025萬字。
文化特徵
藝術特徵
耿村民間文化是藁城市特有的文化現象,曾吸引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考察訪問。朱元璋時代間有“北有京津,南有耿村”、“一京二衛三耿村”的說法。南來北往的商人把他們聽到的看到的奇聞趣事講給耿村人,耿村人也把自己的故事、笑話講給他們聽,久而久之形成了豐富的耿村民間口頭文學。
耿村的集市和廟會使四方的商人和賣藝人為它帶來了口傳文學,經商與講故事(及念唱歌謠)成為耿村的古風。河北省井陘縣有一位女蒐集家王密榮,將自開的飯鋪作為民間故事蒐集站,款待過往行人,以燒餅換故事,也是依附於商業而傳播故事的一例。
耿村故事內容涉及社會學、倫理學、歷史學、宗教學、哲學和文學等方面,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耿村故事表現出的審美觀、價值觀以及科學認識、道德教化和娛樂功能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歷史冠中華”。耿村故事,不僅崇尚傳統的忠臣、清官、孝子,提倡仁義禮智信,還緊跟形勢,充滿正能量。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文化,耿村故事包容萬象,上自開天闢地神話、風物傳說,各朝各代的人物和史實傳說,下至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解放後的新生活、新人物。耿村故事形成一條歷史長鏈,涵蓋二十多個省區市、一百七十多個縣市,串聯起來即是一部比較完整的中國歷代野史。
基本組成
耿村故事的代表作品為《砂鍋記》、《三代人比美》、《蘭橋斷》、《孫清元大戰孫二寡婦》、《畫中人指點狀元兒》、《新郎新娘入洞房的來歷》、《藁城宮面的來歷》、《太安神州遊記》、《虱子告狀》、《朝霞和晚霞》、《後娘棗樹親娘柳樹》、《抗日英雄郭大娘傳奇》等。
表現形式
耿村故事世世代代口頭傳承。 除講故事外.還流行小曲、長短歌謠、諺語、謎語,特別還有一種“對坎兒”的形式,即兩個人圍繞一個題目對講歇後語,舌戰對方,中間不準停頓,對不上者為輸。實則是雙方比賽聰明才智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他們往往就一個題目能講出幾十條歇後語。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耿村因故事資源豐厚,講述人集中,被命名為“故事村”。耿村傳承的故事內容涉及社會學、倫理學、歷史學、宗教學、哲學和文學等方面,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耿村故事表現出的審美觀、價值觀以及科學認識、道德教化和娛樂功能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素質、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耿村故事記錄了一個具有典型的區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歷史,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在中國民間文學中堪稱一座“金礦”。
傳承現狀
近年來,現有故事家都年事漸高,新一代對故事的興趣越來越淡漠,耿村民間故事面臨傳承斷代的危險,急需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靳正新,男,漢族,1927年生,2009年去世,河北藁城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耿村民間故事代表性傳承人。
靳景祥,男,漢族,1928年生,河北藁城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耿村民間故事傳承人。
張才才,男,漢族,1930年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耿村民間故事傳承人。
保護措施
耿村為保護了耿村民間故事的流傳,更好地發揮故事對人們的教育作用,進一步豐富旅遊資源,克服語言障礙,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耿村籌措資金兩萬餘元,在村內一條主要街道上,將精心挑選的“杞人憂天”、“三顧茅廬”等100餘個傳統故事、典故畫到了牆上,繪出一道長約500米的故事牆,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故事一條街”。
而耿村村委會也與眾不同。它的正房是“故事廳”,兩側是村委會辦公室。“故事廳”中的圖片及圖說,向人們展示了耿村故事如何從炕頭、街頭、地頭到案頭的歷史。
在耿村國小,教師們自發編寫的校本課程教材《耿村故事》。學校給學生們安排有專門的講故事課程,每周兩課時,還經常邀請故事專家們來給孩子們上課。從國小校園裡圍成一圈,用稚嫩的童音聲情並茂地講故事的孩子們身上,使得耿村故事傳承著煙火血脈。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8年10月12日-14日,由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石家莊市藁城區委宣傳部、石家莊市藁城區文廣新局共同組織舉辦了《耿村民間故事選》首發與美國女媧故事代表團的訪問活動。
榮譽表彰
1995年,袁學駿《耿村民間文學論稿》獲華北文藝理論二等獎。
2001年,袁學駿《耿村民間文學論稿》獲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山花獎”三等獎。
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首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苗族古歌 | 布洛陀 | 遮帕麻和遮咪麻 | 牡帕密帕 | 刻道 | 白蛇傳傳說 | 梁祝傳說 | 孟姜女傳說 | 董永傳說 | 西施傳說 | 濟公傳說 | 滿族說部 | 河西寶卷 | 耿村民間故事 | 伍家溝民間故事 | 下堡坪民間故事 | 走馬鎮民間故事 | 古漁雁民間故事 | 喀左東蒙民間故事 | 譚振山民間故事 | 河間歌詩 | 吳歌 | 劉三姐歌謠 | 四級生產調 | 瑪納斯 | 江格爾 | 格薩(斯)爾 | 阿詩瑪 | 拉仁布與吉門索 | 畲族小說歌 | 青林寺謎語 |
第二批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八達嶺長城傳說 | 永定河傳說 | 楊家將傳說 | 堯的傳說 | 牛郎織女傳說 | 西湖傳說 | 劉伯溫傳說 | 黃大仙傳說 | 觀音傳說 | 徐福東渡傳說 | 陶朱公傳說 | 麒麟傳說 | 魯班傳說 | 八仙傳說 |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 屈原傳說 | 王昭君傳說 | 炎帝神農傳說 | 木蘭傳說 | 巴拉根倉的故事 | 北票民間故事 | 滿族民間故事 | 徐文長故事 | 嶗山民間故事 | 都鎮灣故事 | 盤古神話 | 邵原神話群 | 嘎達梅林 | 科爾沁潮爾史詩 | 仰阿莎 | 布依族盤歌 | 梅葛 | 查姆 | 達古達楞格萊標 | 哈尼哈吧 | 召樹屯與喃木諾娜 | 米拉尕黑 | 康巴拉伊 | 汗青格勒 | 維吾爾族達斯坦 | 哈薩克族達斯坦 | 珠郎娘美 | 司崗里 | 彝族克智 | 苗族賈理 | 藏族婚宴十八說 | 童謠 | 桐城歌 | 土家族梯瑪歌 | 雷州歌 | 壯族嘹歌 | 柯爾克孜約隆 | 萬榮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