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

薇甘菊

薇甘菊(South American Climber,Mikania micrantha),屬菊科(compositae)、假澤蘭屬(Mikenia)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原產於中美洲,21世紀初已廣泛傳播,成為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危害嚴重的雜草之一,已列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被列為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薇甘菊薇甘菊

細長,匍匐或攀緣,多分枝,被短柔毛或近無毛,幼時綠色,近圓柱形,老莖深褐色,具多條肋紋。

莖中部葉三角狀卵形至卵形,長4—13cm,寬2—9cm,基部心形,偶近戟形,先端漸尖,邊緣具數個粗齒或淺波狀圓鋸齒,兩面無毛,基出3—7脈;葉柄長2—8cm,上部的葉漸少,葉柄亦短。

頭狀花序多數,在枝端常排成復傘房花序狀,花序梗纖細,頂部的頭狀花序花先開放,依次向下逐漸開開放,頭狀花序長4.5—6.0mm,含小花四朵,全為結實的兩性花。

總苞片4枚,狹長橢圓形,頂端漸尖,部分隱尖,綠色,長2.0—4.5mm,總苞基部有一線狀橢圓形的小苞葉(外苞片),長1—2mm。花有香氣;花冠白色,管狀,長3.0—3.5mm。搌部鍾狀,5齒裂。

瘦果長1.5—2.0mm,黑色,被毛,具5棱,被腺體,冠毛由32—38(40)條刺毛組成,白色,長2.0—3.5mm。種子很輕(不到萬分之一克),但數量巨大。開花季節大約在11-12月間,種子大約在12月底成熟。

生活習性

生境

甘菊是喜陽性植物,喜生長於光照和水分條件較好的地區,年均溫度在21℃以上,其以土壤生態環境的要求很低。常見於被破壞的林地邊緣、荒棄農田、疏於管理的果園、水庫和溝渠或河道兩側。易生長於肥沃、潮濕的土地,追光性強,在陰暗處生長緩慢,在向陽處生長迅速。

繁殖

(圖)“植物殺手”薇甘菊“植物殺手”薇甘菊

薇甘菊兼有性和無性兩面種繁殖方式。乘風傳播擴散其種子是薇甘菊廣泛入侵的重要原因。薇甘菊的莖節和節間都能生根,每個節的葉腋都可長出一對新枝,形成新枝株,故薇甘菊的英文名稱又叫“一分鐘一英里”。這形象比喻了其快速的生長和擴散。在土壤疏鬆、有機質豐富、陽光充足的生成環境中,薇甘菊特別易於生長。

薇甘菊種子顆粒重0.0892克,輕飄細小,能借風力進行較遠距離傳播。種子的萌發與溫度相關,實驗條件下在25-30℃萌發率達83.3%。在40℃的高溫條件下萌發率為1.0%。種子需光性,在黑暗條件下很難萌發。

自然條件下,在香港地區薇甘菊3-8月為生長旺盛期,9-10月為花期,11月至翌年2月為結實期。幼苗生長較慢,後期生長較好,對光照要求也急劇增加,營養莖可進行營養繁殖,而且較種子苗生長要快。

薇甘菊開花數量很大,0.25平方米麵積內,計有頭狀花序平均約35416個,合小花141665朵,花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總生物量約40.6%。它能爬高10米,爬上灌木、喬木,並像被子一樣把這些樹木全部覆蓋,然後使樹木因缺少陽光、缺少養分、缺少水分而"窒息"死亡。

分布範圍

薇甘菊原產於中美洲,現已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如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菲律賓,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所羅門印度洋聖誕島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包括斐濟、西薩摩亞澳大利亞北昆士蘭地區。

從水平分布看,薇甘菊主要集中分布在北緯21—24(24以北地區尚未發現),東經111—117地區。

從垂直分布看,薇甘菊分布在海拔0—600m的地方,且主要分布在50—200m的低海拔地方,尤其是在山谷,河溪兩側的濕潤地帶。

主要危害

危害原理

 薇甘菊 薇甘菊

薇甘菊是一種具有超強繁殖能力的喜歡攀援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喬木之後,能迅速形成整株覆蓋之勢,並能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長。全部覆蓋其他植物後,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壞而使該植物窒息死亡。薇甘菊對於6-8米高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經濟林、風景林的幾乎所有樹種都有嚴重威脅,運用攀援全部覆蓋限制光合作用以及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又重手段來殺死其寄生的樹木,造成成片樹林枯萎死亡。

在薇甘菊的源產地中美洲,有多達160多種昆蟲和菌類作為天敵控制其生長量,難以形成危害。薇甘菊入侵後,因無天敵制約而造成禍害。

擴散途徑

有自然擴散和人為擴散,且兩者常相互關聯。薇甘菊的自然擴散為其種子隨風、水流等擴散,而人為擴散則是通過運輸以及人為活動等攜帶傳播擴散。

薇甘菊原產中南美洲,其達到亞洲的遠距離擴散,完全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入侵中國的香港、深圳等地亦未能排除人為因素造成的擴散;而在苗圃及其周邊生長的薇甘菊的繁殖體(種子或枝條)可隨苗木的運出定植而擴散。當薇甘菊成功定居後,所產生的大量種子為其成片成長提供了充分的種源。

造成損失

在東南亞地區,薇甘菊嚴重為害樹木作物,如油棕、椰子、可可、茶葉、橡膠柚木等都是其主要危害對象。如在馬來西亞,由於薇甘菊的覆蓋,橡膠樹的種子萌芽率降低27%,橡膠樹的橡膠產量在早期的32個月內減產27%~29%。

20世紀60年代被引入印尼,想把它種到本國的一些垃圾填埋場及什麼也不生的廢棄地中。藉助於當地溫暖潮濕的泥土,微甘菊很快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地蔓延開來,給種植香蕉茶葉可可、水稻等經濟作物的農民造成了重大損失。

1919年前後,薇甘菊作為雜草在中國香港出現。1986年薇甘菊作為護灘植物引入中國,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大肆擴散蔓延,對廣東福田內伶仃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構成了巨大威脅。到21世紀初,深圳市受薇甘菊危害的林地面積已達4萬多畝,其中4000多畝受害森林已奄奄一息。遇樹攀援、遇草覆蓋的薇甘菊已從郊野向市內發展,不少市區內公園、綠化帶已發現薇甘菊的蹤跡。同時,該草在香港廣西廣東其他一些地方也有發生和危害,並正逐年擴大其分布範圍。據估算,中國珠三角一帶每年因為薇甘菊泛濫造成的生態經濟損失約在5-8億元。

防治方法

人力剷除

(圖)薇甘菊薇甘菊

是最原始的方法,但也是目前(2012年)比較有效的方法,缺點是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一次剷除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又要再剷除,成本高、效率低。

化學方法

用化學除草劑(如2,4-D等)在開花之前噴灑葉面,能收到較好的效果。但缺點是污染環境,還會影響其它植物。

真菌防治

香港大學有人找到了幾種使薇甘菊產生枯萎的真菌,雖不十分嚴重,但這種方法的前景是可觀的,為防治薇甘菊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和途徑。

引進天敵

據報導在美洲有一種臭蟲(Tele oenma sp.)和蟎蟲(A-calitus sp.)能齧食薇甘菊。但這種方法是否帶來新的生態危機,應慎重考慮。

廣東的科研人員發現用土生田野菟絲子和黃傘楓抑制薇甘菊蔓延。黃傘楓能夠分泌一種化學物質來抑制薇甘菊的生長。在內伶仃島上,通過種植這兩種植物,並配合專用農藥的使用,薇甘菊危害的面積已由原來的5.54平方公里縮減到現在的3.3平方公里。

開展研究

澳洲有許多醫生用薇甘菊治病,因此人們考慮可組織力量來研究這種有害植物的藥用價值或其它方面的用途,達到化害為利的目的,哪怕是發現他們小小的用途或許能帶來防治薇甘菊的極大方便。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一個讓現代人頭疼的生態難題。這些“入侵者”在原產地只是普普通通的物種,但是到了新家之後卻如魚得水,瘋狂蔓延且非常難以遏止。它們嚴重的干擾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導致景觀被破壞、當地物種滅絕,威脅農作物和森林植被,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它們還傳播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