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蝦

克氏原螯蝦

克氏原螯蝦,是存活於淡水中一種像龍蝦的甲殼類動物,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1918年被引入日本,20世紀30年代由日本生物愛好者帶入中國,被稱為“小龍蝦”。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且會破壞植物,控制不當極易成為危險入侵生物。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
克氏原螯蝦原產於北美,故又稱美國螯蝦,是世界上分布最廣,養殖產量最高的淡水螯蝦。1918年引入日本,1929年經日本引入中國,由於自然界裡天敵在中國範圍內還沒有形成,經幾十年的擴散,已形成全國性的最常見的淡水經濟蝦類。

跟其它甲殼動物一樣,克氏原螯蝦的生長也伴隨著蛻殼,蛻殼後最大體重增加量可達95%,一般蛻殼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後也需蛻皮生長。它食性廣泛,無論動物還是植物的腐殖質、鮮活動植物以及屠宰廠的下腳料、穀類、魚飼料都可食用。其壽命不長,約為1年。但在食物缺乏、溫度較低和比較乾旱的情況下,壽命可達2—3年。

其人工養殖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在國外普遍開展,但克氏原螯蝦的人工養殖只是在20世紀90年代後才逐漸被人們所重視,目前(2012年),少數國家已開始大面積的人工養殖或強化養殖。

形態特徵

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

克氏原螯蝦與其它螯蝦一樣,整個身體由頭胸和腹部共20節組成,除尾節無附肢外,共有附肢19對,體表具有堅硬的甲殼。頭部分為5節、胸部分為8節,頭胸部癒合成一個整體,稱為頭胸部。頭胸部呈圓筒形,前端有一額角,呈三角形。額角表面中部內陷,兩側隆脊,尖端呈銳刺狀。頭胸甲中部有一弧形頸溝,兩側具粗糙顆粒。腹部共有7節,其後端有一扁平的尾節與第六腹節的附肢共同組成尾扇。

胸足5對,第一對呈螯狀、粗大。第二、第三對鉗狀,後兩對爪狀,腹足六對,雌性第一對腹足退化,雄性前兩對腹足演變成鈣質交接器。克氏原螯蝦性成熟個體呈暗紅色或深紅色,未成熟個體呈淡褐色、黃褐色、紅褐色不等,有時還見蘭色。常見個體全長4.0—12cm,最大個體為全長16cm,體重雄性最大為101.7g,雌性最大為120g。

生活習性

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

克氏原螯蝦為夜間活動性動物,營底棲爬行生活。棲息在湖泊、河流、水庫、沼澤、池塘及溝渠中,由於稻田經常有農藥傷害,一般情況下較少。棲息地多為土質,以食物較為豐實的靜水溝渠、池塘和淺型湖泊中較多,多以水草、樹根或石塊隱蔽物。白天常潛伏在水體底部光線較暗的角落、石塊旁、草叢或洞穴中,夜晚出來攝食。在自然情況下,因缺餌和水透明度較低,白天也見覓食。

該蝦有較強的攀援能力和掘洞能力。在水體缺氧、缺餌、污染及其它生物、理化因子發生聚變而不適的情況下,常常爬出水面進入另一水體。如下雨特別是下大雨時,該蝦常爬出水體外活動。在無石塊、雜草及洞穴可躲藏的水體,該蝦常在堤岸處掘洞。洞穴的深淺、走向與水體水位的波動,堤岸的土質及克氏原螯蝦的生活周期有關。在水位升降幅度較大的水體和螯蝦的繁殖期,洞較深,水位穩定的水體和越冬期,洞較淺,在生長期基本不掘洞。洞最深可達100cm,直徑可達9.2cm,它也可以利用人工洞穴和水體原有洞穴或其它隱蔽物。其掘洞行為多出現在繁殖期和越冬期。

地理分布

由於它的分布是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溫度適應範圍較廣,現分布在世界上五大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現分布在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天津北京、遼寧、山東、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福建及台灣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形成可供利用的天然種群。特別是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生物種群量較大,是中國克氏原螯蝦的生產區。

食性情況

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

克氏原螯蝦食性相當廣泛,這也是它得以高速擴散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以雜食性為主,主要以水底的有機碎屑,也捕食水生動物,如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等。

天然水體的個體腸道中動物性食物約占20%,植物性食物占80%,它各種穀物、餅類、蔬菜、陸生牧草、水體中的水生植物、著生藻類、浮遊動物、水生昆蟲、小型底棲動物及動物屍體均能攝食,也喜食人工配合飼料。在20-25℃,克氏原螯蝦攝食眼子菜每晝夜可達體重的3.2%,攝食竹葉菜可達2.6%,水花生達1.1%,豆餅達1.2%,人工配合飼料達2.8%,攝食魚肉達4.9%,而攝食蚯蚓高達14.8%。由於其捕食能力較差,該蝦食物組成中植物成份占主導地位,它對魚類養殖無大的影響,另捕食一些快死或已死亡的魚類。

生長狀況

克氏原螯蝦與其它甲殼動物一樣,必須蛻掉體表的甲殼才能完成突變性生長,剛脫離母體的幼蝦平均全長約1cm,平均體重2.04g。克氏螯蝦的脫殼與水溫、營養及個體發育階段密切相關。幼體一般4-6天蛻皮一次,離開母體進入開放水體的幼蝦每5-8天蛻皮一次,後期幼蝦的蛻皮間隔一般8-20天。一般蛻皮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後一般一年蛻皮1-2次,一般在夜晚有隱蔽物的地方進行,時間持續幾分鐘到十幾分鐘。

適應環境

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

克氏原螯蝦對水體的富營養化及低氧有較強的適應性,一般水體溶解氧保持在3mg/L,以上可滿足其生長所需。當水體溶氧不足時,該蝦常攀援到水體表層呼吸或藉助於水體中雜草、樹枝、石塊等物,將身體偏轉使一側鰓腔處於水體表面呼吸,甚至爬上陸地藉助空氣中的氧氣呼吸。

該蝦離開水體能成活一周以上。水中溶氧在1.0-3.0mg/L時,活動基本正常,1mg/L以下活動減弱,低於0.5mg/L時如果沒有攀爬物會造成大量死亡。pH值範圍為6.5-9,最適pH值為7.5-8.5。它不僅耐低氧,而且能耐較高的氨氮,一般在2.0-5.0mg/L範圍內對其生長無明顯影響,但氨氮過高會使生長受到抑制,也會引起死亡。克氏原螯蝦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0℃-37℃都能正常生存,甚至被冰封凍也能生存,最適溫度為18℃-31℃。

經濟價值

經測定克氏原螯蝦可食比率為20%-30%,蝦尾肉占體重的15%-18%。蝦肉中蛋白質含量占鮮重的17.62%,脂肪為0.29%,胺基酸總量占蛋白質的77.2%,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

由於克氏原螯蝦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它不僅成為國內城鄉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中國大量出口歐美的重要淡水水產品。1988年中國湖北省首次對外出口,至2003年江西省克氏原螯蝦的出口量就達到5000多噸。1990年中國克氏原螯蝦的產量在4萬噸左右,至2004年中國產量估測在20萬噸以上,僅湖北省的產量就已達到9萬多噸。中國已成為克氏原螯蝦的產量大國和出口大國。

環境危害

克氏原螯蝦克氏原螯蝦

現在世界各地都有養殖,並形成數量巨大的野外種群。中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克氏原螯蝦常常混養在農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可實現自我維持,收穫後,不需要再投放原種。

克氏原螯蝦的逃逸個體可以在堤壩上挖洞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2012年10月,台灣荒野保護協會調查發現台北市克氏原螯蝦情況“將難以控制”。台北市政府表示將以高額罰款嚴懲不當放生者。荒野保護協會日前公布的調查顯示,台北市富陽生態公園3個月內就發現超過2000隻美國螯蝦。美國螯蝦已入侵台北市7處生態綠地,協會提醒相關單位研擬對策。台北市政府動保處組長陳小琦說,民眾不當放生外來物種,將以“野生動物保育法”,處5萬元(新台幣,下同)以上、25萬元以下罰款,其致有破壞生態系者,則處50萬元以上、250萬元以下罰款。台灣“農委會”將美國螯蝦列入“第3階段觀察、監測或評估中之入侵種生物清單” 。

控制方法

由於克氏原螯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常剪斷農作物,特別是稻作物,並可能與當地淡水螯蝦物種發生競爭。對克氏原螯蝦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動物分類導航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
寵物鳥類珊瑚昆蟲
兩棲動物雜交動物爬行動物節肢動物
哺乳動物水生動物十足目動物珍稀瀕危動物

十足目

十足目是節肢動物軟甲綱的一目。體分頭胸部及腹部。胸肢八對,前三對形成顎足,後五對變成步足。包括各種蝦類、寄居蟹類、蟹類。多數可供食用,是經濟意義最大的一類甲殼動物。
雄壯須蝦(綠須蝦)
蹄肢米蝦
三疣梭子蟹(萊州灣群體)
三疣梭子蟹(遼東灣群體)
江西沼蝦
海島沼蝦
喻氏米蝦
長棍米蝦
異指米蝦
滇池米蝦
海南米蝦
巴馬米蝦
江西米蝦
細螯沼蝦
短刺米蝦
劉氏米蝦
角突米蝦
賈氏米蝦
貴州米蝦
南方沼蝦
浙江米蝦
秉化米蝦
雲南米蝦
葛氏米蝦
異齒米蝦
中華虎頭蟹
凹指招潮
廣西沼蝦
北方凹指招潮
斑節沼蝦
清白招潮
福建米蝦
朝鮮米蝦
變態(蟲尋)
安氏白蝦
擬巴氏米蝦
直額(蟲尋)
鋸齒米蝦
武士(蟲尋)
鈍額(蟲尋)
長肢米蝦
大卵米蝦
安徽米蝦
福建沼蝦
花紋愛潔蟹
美麗沼蝦
乳指沼蝦
闊指沼蝦
貧食沼蝦
細足米蝦
太平洋長臂蝦
斑銹(蟲尋)
宮池長臂蝦
無齒沼蝦
字紋弓蟹
胖掌沼蝦
喻氏沼蝦
毛螯沼蝦
條紋方蟹
鋸額米蝦
廣東米蝦
中國對蝦(海陽島群體)
中國對蝦(乳山灣群體)
中國對蝦(海州灣群體)
中國對蝦(渤海灣群體)
中國對蝦(遼東灣群體)
中國對蝦(黃海1號)
廈門米蝦
劍額米蝦
彎額米蝦
近親長臂蟹
瘤突斜紋蟹
裸掌盾牌蟹
痕掌沙蟹
擬須蝦
光手酋蟹
擁劍梭子蟹
韓氏沼蝦
縴手梭子蟹
多刺米蝦
鈍齒(蟲尋)
狹顎絨螯蟹
雙刺靜蟹
顆粒仿權位蟹
繡花脊熟若蟹
光手滑面蟹
端正關公蟹
疣粒團扇蟹
細紋愛潔蟹
廣闊疣扇蟹
東方深對蝦
遁形長臂蟹
隆線強蟹
潔白長臂蝦
台灣招潮
粗糙沼蝦
紅星梭子蟹
正直愛潔蟹
銀光梭子蟹
皺紋團扇蟹
平額石扇蟹
逍遙饅頭蟹
中華新米蝦
秀麗白蝦
弧邊招潮
克氏原螯蝦
錦繡龍蝦
中國對蝦
中國龍蝦
口蝦蛄
日本對蝦

有害外來入侵物種

生物入侵不僅能引起物種的消失與滅亡,還會瓦解生態系統功能。我國面臨生物入侵的形勢是非常緊迫的。數十種入侵生物猖獗危害,數百種入侵生物敲擊過門,數千種生物翹首以待。外來入侵物種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也達574億人民幣之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