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書經》有句道:“太康屍位。”“屍位”就是源出於此,用來比喻一個有職位而沒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禮中的屍,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動作一樣。
《詩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後人於是用“素餐”來比喻無功食祿的人。
《漢書》的“朱雲傳”里“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把“屍位”和“素餐”兩者連合成為一句成語。
《尚書·五子之歌》:“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
漢·王符《潛夫論·思賢》:“虛食主祿,素餐屍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驕奢,破敗而不及傳世者也。”
近反義詞
現代釋義
有些機關、社團、商店的冗員,憑看人事或其他特殊的關係,只知道每月按期領取薪金,每日吃喝閒坐,而不做任何工作,這種人都可以說是“尸位素餐”。
此外,有些工作能力很差的人,雖然已經盡了自己的能力服務,但事情總是做不好,毫無成績可言,這種人能夠保持職位,不是靠自己的本領,而是憑著特殊關係,因此也可以說“尸位素餐”。又如某人向朋友說,自己本來沒有什麼本領,幸蒙東主的照顧,得到解決生活,但自己“尸位素餐”,良心上也有點內疚。這樣說,又成為很得體的謙話了。
成語典故
典故出處
《尚書·五子之歌》:“太康屍位,以逸豫滅厥德。”漢·王符《潛夫論·思賢》:“虛食主祿,素餐屍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驕奢,破敗而不及傳世者也。”
典故故事
朱雲是西漢平陵(今陝西鹹陽西北)人。年輕時性格豪爽、行俠仗義,加上身材魁偉、相貌堂堂,深得朋友敬重。朱雲四十歲那年,拜博士白子友為師,向他學習《周易》,後又跟從前將軍蕭望之鑽研《論語》,逐漸成為這方面的名家。
公元前44年,御史大夫陳萬年去世。華陰縣丞向漢元帝推薦朱雲,稱讚朱雲能文能武,有勇有謀,必定能承擔御史大夫的重任。一個小小的縣丞推薦一個平民任御史大夫,這份奏章引起了漢元帝的重視。於是他召集眾大臣商議此事。太子少傅匡衡說:“朱雲雖任俠仗義,但年輕時好勇鬥狠,曾多次犯罪;中年以後雖學習《周易》有所成就,但並未做出什麼重大的貢獻。況且他是一介平民,怎能委以如此重要的職務呢?華陰縣丞極力推薦他,一定有其個人企圖。”眾大臣也對匡衡的話表示贊同。漢元帝聽從了匡衡的意見,不但沒有任用朱雲,反而降旨處分了華陰縣丞。
西漢時研究《周易》的氣氛甚濃,光研究《周易》的學派就有好幾家。漢元帝的寵臣五鹿充宗專門研究梁丘代的《周易》學說,經常與元帝一起討論《周易》。有一天,五鹿充宗聽說朱雲是最有名的《周易》學者,他很不服氣,立即派人邀請朱雲到家裡辯論,同時還邀請了其他學者參加。
辯論開始後,五鹿充宗首先發難,他一連提出了幾個難題。朱雲環視左右,從容不迫地一一作答。之後,朱雲進行反詰,五鹿充宗張口結舌,狼狽不堪。從此,朱雲名滿京城,被聘為博士,後來又先後被任命為杜陵和槐里縣令。
朱雲雖做了官,但他剛強耿直的性格依然未改,他對朝廷中那些身居高位而又昏庸無能、無所作為的人尤為不滿,因此得罪了權臣,被罷免了官職,賦閒在家。公元前33年,元帝去世,成帝即位。成帝任命他從前的老師光祿大夫張禹為丞相。朱雲得知此事立即上書成帝請求召見。在朝廷上,朱雲慷慨陳辭:如今有許多身居高位的顯要大臣,上不能糾正天子的過失,下不能做有益於百姓的事,簡直是尸位素餐(占據高位光吃閒飯不幹事),誤國誤民。依臣之見,應殺一儆百,以引起重視。
漢成帝和在場的朝廷大臣們都大吃一驚。成帝問:“你要殺誰呢?”朱雲毫不猶豫地答道:“安昌侯張禹!”成帝勃然大怒,當即下令把朱雲抓起來處死。後經左將軍朱慶忌拚死進諫,朱雲才免於一死。成帝後來也意識到朱雲雖狂言無禮,但直言相諫,說出了一些實情,就下令將朱雲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