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猇亭區內馬家溪新古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石器證明,五千多年前猇亭就有人類活動。猇亭古屬夷道縣、宜都郡。
南朝時的後梁與陳劃長江為界,猇亭屬江北夷道縣。至元末,曾分屬宜都縣、峽州路(宜昌)。猇亭是古老背的古稱,亦稱興善坊、虎腦背、古樓背(《中國古今地名辭典》)。
民國時期,猇亭大部分地區屬宜都縣所轄。
1949年7月,成立宜都縣古老背區。
1958年,古老背劃屬紅花套人民公社,江北的古老背設團結管理區及古老背鎮。
1975年,撤區並社,成立古老背鎮人民公社,直屬宜都縣轄治。
1982年12月7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將宜都縣古老背鎮人民公社及所轄雲池、下馬槽、方家崗、紅溪港、古老背、毛家崗、雞山、七里沖、黃龍寺、長壽山、福善場、楊家灣、石板沖、桃子沖、金嶺、桐嶺、蔡家畈等17個大隊及宜昌縣土門人民公社虎牙管理區所轄長江、虎牙灘、磨盤溪、高湖、翟家田、高家店、馬鬃嶺7個大隊劃歸枝江縣管轄。同時,將古老背鎮人民公社更名為猇亭鎮人民公社,虎牙管理區歸屬猇亭鎮人民公社。
1984年,全國農村人民公社體制撤銷,猇亭鎮人民公社更名為枝江縣猇亭鎮。
1992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猇亭經濟技術開發區。同年4月,宜昌地、市合併,更名為宜昌市猇亭經濟技術開發區。
1994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鄂政函[1994]45號),將枝江縣猇亭鎮劃歸宜昌市管轄。
1995年3月,國務院國函[1995]21號檔案批准設立宜昌市猇亭區。時年7月,轄區內原古老背、雲池、虎牙三個辦事處更名為街道辦事處。
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以國函[1995]5號批覆設立宜昌市猇亭區,以枝江縣原猇亭鎮為其行政區域,區政府駐桐嶺。1996年4月3日,省政府批准猇亭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猇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範圍為:以四八二O工廠到華鑫陶瓷有限公司之間的現狀318國道為軸的兩邊擴展200米,加上以現狀318國道和規劃中318國道之間的先鋒路為軸向兩邊擴展200米,其中前一部分為起步區,後一部分為發展區)。至此,猇亭實行“三區合一”管理體制。
1996年,猇亭區面積119.67平方千米,人口約4.6萬人,轄3個街道:雲池街道、虎牙街道、古老背街道。區政府駐正大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猇亭區總人口52827人,其中:古老背街道20641人,虎牙街道13968人,雲池街道15771人,三峽航空小區2447人。
2004年末,猇亭區面積127平方千米,總人口37219人。轄3個街道:雲池街道、虎牙街道、古老背街道。共有16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猇亭區常住總人口61230人,其中:古老背街道32273人,虎牙街道13390人,雲池街道15567人。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宜昌市猇亭區下轄街道辦事處3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3個。
古老背街道辦事處
古老背街道辦事處下轄桐嶺、雙橋、古老背、蔡家畈、長江、毛家崗、紅港、桐嶺新村社區居委會、紅港新村社區居委會、七里新村社區居委會共10個居委會。
雲池街道辦事處
雲池街道辦事處下轄金嶺、雲池、下馬槽、桃子沖、石板沖、黃龍寺、方家崗、福善場共7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
虎牙街道辦事處
虎牙街道辦事處下轄虎牙、六眼沖、雞山、雞山新村、磨盤、高家、高湖共5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猇亭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秦巴山脈和武陵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地跨東經110°24′-30′,北緯30°28′-34′,東西寬約9公里,南北長約20公里,總面積12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猇亭區地處黃陵山地與江漢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帶,處於山區型向平原型過渡地段,江面由狹窄而趨於開闊。境內地貌大致分為低山、丘陵、崗狀平原三種類型。其中低山、丘陵約占70%,一馬路至猇亭一帶海拔57—59米;往東北為低山丘陵分布,海拔在100—200米之間。
地質構造
猇亭區境內地質構造較為複雜。距今25億年前的元古界到百萬年前的新生界之間的各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均有分布,且發育完整,出露齊全。“李四光地質力學構造形跡”和最古老而原始的帶殼動物化石即發現於西陵峽境內。
1924年春,地質學家李四光曾調查了秭歸至宜昌的地質,寫下了《長江峽東地質及峽之歷史》,將秭歸新灘龍馬溪一帶地層為“志留系龍馬岩”。其中震旦系、奧陶系、志留系的剖面,更是中外地質學界研究的標準剖面之一。中部丘陵地區多喀斯特地質,山中多溶洞,厚厚積澱的鐘乳石、石筍遍布其中,洞中往有地下水系。
氣候
猇亭區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秋較長。年平均水量為992.1~1404.1毫米之間。雨水豐沛,多在夏季,較長的降水過程都發生在6~7月份,雨熱同季,全年積溫較高,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為13.1℃~18℃,但隨著海拔高度上升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7月平均氣溫24.1℃~28.8℃,元月平均氣溫1.7℃~6.5℃。極端最高氣溫41.4℃,最低氣溫-15.6℃。其中三峽河谷及清江、香溪河谷地帶,由於高山對峙,下有流水,故在600米以下存在逆溫層,冬季較暖和。
水系
猇亭區境內水系屬外流水系,以長江為主脈,河流多、密度大、水量豐富,年平均總水量4741.4億立方米,市境內長度大於10公里的河流有99條,其中集水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條,總長3793公里,總集水面積占全市的83.9%。主要河流有:長江、清江、沮漳河、黃柏河、香溪河。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猇亭區境內長江流經市域237公里,清江流經市域153公里。此外,還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條。河流總長3793公里,河流密度計每平方公里0.18公里。水能蘊藏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利用量達2500萬千瓦。集中分布在長江的三峽、葛洲壩、清江的隔河岩、高壩洲,相距僅幾十公里,是水能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
礦產資源
猇亭區已探明的礦物有53種,占全國已知礦的1/3,占湖北省的45%。主要礦產有磷、鐵、煤、錳、鉻、鉛、汞、金、銀、銅、鋅、矽、石膏、石墨、石英砂、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各種礦產地1044處,其中,工業礦床462處,大型礦床14處。磷礦是全國六大礦區之一,儲量在11億噸以上,是全國第三大礦區,占湖北省的50%;已探明鐵礦儲量約10億噸以上;錳礦儲量達1167萬噸以上;矽石儲量達3499萬噸;銀釩礦儲量639萬噸;石灰石礦儲量在8億噸以上;石墨礦儲量在7萬噸以上;汞礦儲量37萬噸以上;鉻鐵礦儲量3萬噸;蛇紋石儲量1億噸以上;石膏礦儲量達2440萬噸以上;煤礦儲藏量5億噸;黑色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市境南部;貴金屬礦分布較廣而且含量高,具有較大的開採價值;石墨礦探明綜合儲量1552萬立方米,是中南地區唯一的磷片石墨礦,礦石品位全國第一,儲量全國第三;石膏儲量近1億噸,是湖北省僅有的雪花型礦;石灰岩儲量3.7億噸,花崗岩石材儲量1100萬立方米,遠景儲量達12億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1年,猇亭區戶籍人口為5.08萬人。2011年猇亭區全年出生人口542人,出生率為9.63‰;死亡人口215人,死亡率為3.8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54‰。
經濟
概況
截至2011年底,猇亭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80.01億元,比2010年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2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170.32億元,增長23.9%;第三產業增加值7.87億元,增長13.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94.6%,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4%。
2011年,猇亭區域財政總收入完成82363萬元,比2010年增長35.9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453萬元,增長115.33%。分稅種看,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長55.09%、71.23%、202.41%、103.8%。地方財政支出31556萬元,增長14.86%。
第一產業
2011年,猇亭區糧食種植面積達13122畝,比2010年下降995畝,總產量6209噸,下降2.17%;油料種植面積6995畝,比2010年減少1239畝,總產量1017噸,下降14.18%;蔬菜種植面積有所增加;水果種植面積26921畝,比2010年增加1655畝,總產量32530噸,下降6.97%;肉類總產量增長25.35%,禽蛋總產量下降19.35%。
2011年猇亭區有效灌溉農田面積7277畝,下降5.28%;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7826.65千瓦,增長2.54%。2011年全年農村用電量2260萬千瓦時,增長112.61%。
第二產業
2011年,猇亭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73.86億元、增加值169.82億元,分別增長71.06%和35.8%。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6.51億元,增長89.61%;利稅30.2億元,增長70.97%;利潤17.18億元,增長21.76%。全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5家,其中過10億的6家,過百億的2家,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9家。工業內部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裝備製造業及電子產業在工業經濟中占比不斷提升,化工行業占全區工業比重由2010年底61.7%下降到48.2%,裝備製造業由2010年的34.96%上升到49.16%。
截至2011年,猇亭區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3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815萬元,比2010年增長2.28%;實現利潤463.8萬元,下降47.1%;上繳稅金365.7萬元,增長313.7%。
第三產業
郵電旅遊
2011年末猇亭區完成郵電業務營業收入292.6萬元,比2010年增長42.25%。2011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8670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64828戶。2011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96586人次,增長64.76%,國內旅遊收入765萬元,增長12.5%。
金融
2011年末猇亭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29429萬元,比2010年增長35%,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72770萬元。201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8727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6.59%。
旅遊
截至2013年,猇亭區境內擁有國家級AAAA級景區九處,分別為:宜昌市三峽觀壩旅遊區、宜昌市柴埠溪峽谷風景區、宜昌西陵峽口風景名勝區、宜昌車溪民俗風景區、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長江三峽工程罈子嶺旅遊區、三峽石牌要塞旅遊區、宜昌市三游洞風景區、宜昌九畹溪風景區。國家3A級景區11處。
三國古戰場
猇亭三國古戰場風景區占地40000平方米,集三國古戰場、旅遊度假村和奇石文化城為一體,是中國古戰場三國軍事文化的一個連線點。
織布街
織布街位於古老背,建於元末明初,織布街現存古建築較多,老街建築多為天井小院,廂房旁列,馬頭牆翹脊,飛挑裹檐,外觀古樸,風格迥異,抱鼓石、門楣、石雕、木雕窗欞隔扇,既有明清時期峽江建築風格特徵,又與徽派建築相融的特色。是宜昌市城區保存較好的歷史古鎮古街區。
天湖
天湖風景園位於宜昌市猇亭區高湖村,占地約670000平方米,風景區內主要景點有天然溶洞候龍洞、天坑地縫和孔雀園等。
交通
猇亭是宜昌的交通門戶,沿長江流域西進的公路、鐵路、水運、航空、資訊和“川氣東輸”六大通道匯集於此,擁有雲池深水碼頭和三峽機場,滬蓉高速公路、漢宜高速公路、宜黃高速公路、318國道、宜萬鐵路橫貫境內,轄區內有長江岸線22公里,港口4個,形成了水、陸、空的立體交通網路。
社會事業
教科文衛
2011年,猇亭區共有幼稚園8所,國小6所,普通中學3所。在園幼兒1196人,增長6.03%;國小在校學生2169人,下降1.45%;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812人,下降2.4%。專任教師393人,下降4.15%,其中國小151人、普通中學242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和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均達到100%,國中畢業升學率達到96.38%。
2011年猇亭區共登記各類科技成果2項,獲獎3項。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全區專利申請量為13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達到35件,占專利申請總量的25%;專利授權量為35件。
2011年末猇亭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書17.9千冊。
2011年末,猇亭區共有衛生機構52個,其中醫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衛生技術人員32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64人,註冊護師和護士124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400張。全年無甲類傳染病發生,報告乙、丙類傳染病發病人數1例;報告傳染病發病1人,無死亡病例發生。
社會保障
2011年猇亭區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保險的人數分別為33830人、33830人和33830人,分別增長145.27%、186.16%、206.9%。全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為10521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數為4528人。
地方特產
猇亭區出產柑桔,歷史悠久,屈原曾寫《桔頌》,證明至少兩千多年前,宜昌就已栽培柑桔。由於宜昌地理氣候環境優越,宜昌栽桔,遠非“千樹”,而是居全省之冠,1991年產量達13萬噸以上,且有著眾多的優良品種。
臍橙:因果頂生一小次果,隨實膨大,開裂呈臍狀,故名臍橙。又名抱子橙,無核橙。果實成熟呈圓球形,大則橙紅,肉脆芳香,味甜汁多,嫩而無渣。
宜昌紅橙:從錦橙芽中選育出的新品種。其特徵是:果形端正,果色橙紅,皮薄肉嫩,酸甜可口,品質上等,11 月中旬成熟。主要產地為宜昌縣三斗坪太平溪一帶。曾獲湖北省科技成果獎。
桃葉橙:葉片狹長似桃葉。1959年開始,從眾多甜橙中篩選出的優良品種。果面橙紅、光滑、皮薄、籽少、質脆、甚甜、清香、汁多。
獼猴桃:野生品種較多,以中華獼猴桃為優。漿果可食,酸甜適度,汁多清香,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及脂肪蛋白脂和鈣、磷、鎂、鐵、果膠等物質,是釀酒和果醬罐頭生產的極好原料。秭歸生產的獼猴桃罐頭,行銷全國各地。
白花桃:又名秭歸白花桃。以花瓣和果皮均為白色而得名。六月成熟,形長圓,頂端稍尖,果皮密被短柔毛。果肉白色,或淡綠色,汁清香,脫核,品質優良。加工的罐頭暢銷省內外。
板栗:是宜昌市傳統土特產,以宜昌、秭歸、長陽等縣產量最多。
柿:柿分為食用柿和油用柿兩大類。食用柿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營養豐富,味甜汁多,可生食,也可製成柿餅、柿乾等。亦可加工為柿蜜、柿糖、霜糖。還可釀酒制醋。柿餅、柿蒂可以入藥。油柿是化工原料。其加工製品遠銷獨立國協、日本、香港等地。
金水梨:果成熟早,呈金黃色,果大,肉厚、皮薄、味香、嫩脆、汁多、酸甜適度。
特色小吃
涼蝦
涼蝦以大米、玉米等為原料,以紅糖水為調料,清涼解渴,夏季勾兌冰水後飲用,風味更佳。
蘿蔔餃子
蘿蔔餃子是將蘿蔔切成絲拌上辣椒麵、花椒粉、蒜(蔥)苗、精鹽等調料、油炸時,先在特製的彎月狀鐵勺中放入底漿,再放上拌好的蘿蔔絲作餡,再蓋上漿,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成。食之外酥內軟、辣而不刺,味鮮可口。
涼拌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節節根、節兒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莖葉有魚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藥。宜昌市境內均有生長,多為野生,還有人工載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莖肥嫩者為佳。配姜、蒜泥、醬油、醋、蔥段、味素、麻油等即成,此菜脆嫩、清香、爽口,有清熱、解毒、消炎之功效。
合渣
合渣又名懶豆花,是土家族的傳統小吃。合渣的製作比較簡單,只是在開頭“推”的階段稍辛苦些,因此人們稱製作合渣為推合渣,其製作程式是:將黃豆洗淨用水泡脹後,連豆帶水在石磨上一轉一轉地磨成漿,架火煮開,然後放入切好的新鮮蘿蔔菜葉,再煮開,就製成了一鍋乳白帶綠的合渣。由此可見,“推合渣”比起製作豆腐要簡單得多,不用過濾,不用壓榨,一般也不用點鹵,難怪土家人又稱合渣為“懶豆腐”。合渣的營養搭配也很科學,黃豆中的蛋白質與蘿蔔菜中的維生素、無機鹽配在一起,達到了合理膳食的效果。
炕洋芋
炕洋芋是土家人的傳統小吃,“炕”是當地的方言,是煎炒燜炸之外的一種做菜方式。“洋芋”就是土豆。其做法是,先將洋芋刮皮洗淨,放在鍋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撈起來,立即放在鍋里炕,放進菜油或漆油,翻來復去將表皮炕得焦黃,再放進鹽,蒜末、辣椒粉,拌勻即可。
湖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市;全省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林區 |
武漢市 | 江岸區 | 武昌區 | 江漢區 | 礄口區 | 漢陽區 | 青山區 | 洪山區 | 東西湖區 | 漢南區 | 蔡甸區 | 江夏區 | 黃陂區| 新洲區 |
黃石市 | 黃石港區 | 西塞山區 | 下陸區 | 鐵山區 | 大冶市 | 陽新縣 |
十堰市 | 張灣區 | 茅箭區 | 丹江口市 | 鄖縣 | 竹山縣 | 房縣 | 鄖西縣 | 竹谿縣 | 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 |
荊州市 | 沙市區 | 荊州區 | 洪湖市 | 石首市 | 松滋市 | 監利縣 | 公安縣 | 江陵縣 |
宜昌市 | 西陵區 | 伍家崗區 | 點軍區 | 猇亭區 | 夷陵區 | 宜都市 | 當陽市 | 枝江市 | 秭歸縣 | 遠安縣 | 興山縣 |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
襄樊市 | 襄城區 | 樊城區 | 襄陽區 | 老河口市 | 棗陽市 | 宜城市 | 南漳縣 | 穀城縣 | 保康縣 |
鄂州市 | 鄂城區 | 華容區 | 梁子湖區 |
荊門市 | 東寶區 | 掇刀區 | 鍾祥市 | 京山縣 | 沙洋縣 |
孝感市 | 孝南區 | 應城市 | 安陸市| 漢川市 | 雲夢縣 | 大悟縣 | 孝昌縣 |
黃岡市 | 黃州區 | 麻城市 | 武穴市 | 紅安縣 | 羅田縣 | 浠水縣 | 蘄春縣 | 黃梅縣 | 英山縣 | 團風縣 |
鹹寧市 | 鹹安區 | 赤壁市 | 嘉魚縣 | 通山縣 | 崇陽縣 | 通城縣 |
隨州市 | 曾都區 | 廣水市 | 隨縣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恩施市 | 利川市 | 建始縣 | 來鳳縣 | 巴東縣 | 鶴峯縣 | 宣恩縣 | 鹹豐縣 |
省直轄縣級行政區 | 仙桃市 | 天門市 | 潛江市| 神農架林區 |
註: | 1:武漢市為副省級城市。 2: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