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將軍府遺址

伊犁將軍府遺址

伊犁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歷史上曾建有許多城鎮在這裡扼守邊界,發展貿易。伊犁將軍府舊址在霍城縣惠遠城內。

基本信息

簡介

將軍府將軍府

伊犁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歷史上曾建有許多城鎮在這裡扼守邊界,發展貿易。伊犁將軍府舊址在霍城縣惠遠城內。
18世紀中期,清政府平定西北地區準噶爾部貴族和回部大小和卓木的叛亂以後,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乾隆年間,清政府設立“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簡稱伊犁將軍,建惠遠城,並陸續在其周圍建起惠寧綏定廣仁寧遠瞻德拱宸塔爾奇八座衛星城,統稱為“伊犁九城”。現保存較好的是被稱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遠城,是當時我國西陲軍、政治中心的伊犁將軍府所在地。伊犁將軍是新疆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軍府制的實行,對加強和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揮了積極作用。

伊犁將軍府遺址伊犁將軍府遺址

現城內還保留著將軍府舊址,舊址坐北朝南。院內古木參天;廳堂、台榭、曲徑、迴廊,依然存在。小巧玲瓏的“將軍亭”已修繕一新,佇立在青松綠樹之間。昔日將軍府門前的一對造型奇特的石獅,仍存院內,神態逼真,惹人喜愛。
惠遠古城中心矗立著宏偉高大的鐘鼓樓,登樓遠眺,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歷史上,洪亮吉祁韻士林則徐鄧廷楨徐松等著名謫士們都曾在此地留下輝煌業績。林則徐率民開通水利,鞏固邊防,為民造福,受到了伊犁將軍和各族人民的尊敬和信賴。林則徐在惠遠雖然只有兩年時間,但其日記、詩抄、書信留傳甚多。

歷史淵源

將軍府地圖將軍府地圖

清朝前期,新疆天山南路的居民主要是信仰伊斯蘭教維吾爾族。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回教”,所以這個地區也就被稱為回部。清康熙年間,準噶爾部噶爾丹兼併了南疆,維吾爾族首領被拘禁在伊犁當作人質。維吾爾族貴族大和卓木布那敦和小和卓木霍集占也被拘禁在這裡,乾隆二十年(1755年)準噶爾部平定後才獲得釋放,清軍派人護送布那敦回葉爾羌(今莎車),讓他繼續統治舊部,霍集占仍然留在伊犁管理維吾爾族事務。清政府這樣做是想利用他們協助統一南疆的回部,但霍集占卻企圖搞分裂,參與了阿睦爾撒納的叛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霍集占弟兄發動大規模的叛亂,殺害了清軍副都統阿敏圖等,霍集占自稱巴圖爾汗,一時各部從者數十萬人。

第二年,清政府以兆惠為將軍,率清軍前往鎮壓。大小和卓木進行頑抗,並堅壁清野以困清軍。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軍分路進攻被叛軍盤踞的喀什噶爾(今喀什)和葉爾羌。困守兩城的大小和卓木見民心盡失,棄城而逃。7月,清軍在帕米爾高原伊西洱庫河谷與叛軍展開激戰,“降者蔽山而下,聲如奔雷,小和卓本手刃之不能止也”,降者達一萬兩千餘人。大小和卓術突圍至巴達克山界(今阿富汗東北),被巴達克山汗素勒坦沙擒殺,其屍首送交清政府。大小和卓木的叛亂終被平定。

將軍府內將軍府內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設伊犁將軍,以加強對新疆地區的統治。烏魯木齊設都統一員,伊犁(今霍城東南)、塔爾巴哈台(今塔城)、喀什噶爾(今喀什)各設參贊大臣一員,受命於將軍,統轄全境駐防官兵,合稱“四大鎮”。此外,又在葉爾羌(今莎車)、英吉沙爾(今英吉沙)、烏什阿克蘇庫車和闐(今和田)、庫爾喀喇烏蘇(今烏蘇)、喀喇沙爾(今焉耆)、吐魯番古城(今奇台)、巴里坤哈密等城,設辦事大臣或領隊大臣,統轄縣、營各級文武官員,管理一城之事。伊犁將軍負責全疆的軍政邊防事務,各級駐紮大臣都置於伊犁將軍的統轄之下。

次年,在伊犁河北岸今霍城縣東南興建了一座城市,乾隆帝將這座城市命名為“惠遠”,作為伊犁將軍的駐地。從此,惠遠城成為新疆地區的首府內店鋪林立,百貨雲集,“市肆極稱繁榮”。在惠遠建城的前後一段時間裡,在伊犁河北岸,又陸續修建了塔勒奇、綏定、惠寧、寧遠、廣仁、熙春、瞻德、拱宸等城,與惠遠合稱“伊犁九城”。其中惠遠、惠寧二城為滿營駐所,伊犁將軍駐惠遠城;綏定等六城為綠營駐所,總兵駐綏定;寧遠(今伊寧市)為維吾爾族商民聚居之處。

將軍府風景將軍府風景

惠遠城在歷史上多次受到伊犁河水衝擊,特別是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後又遭侵略者拆毀。伊犁將軍府的建築也未能倖免。光緒七年(1881年),清軍收回伊犁,第二年在惠遠舊城北7.5公里處另擇新址,重建惠遠城,史稱新惠遠城。新惠遠城建成之前,伊犁將軍暫駐塔城等地。新惠遠城的中心位置建有一座鐘鼓樓,屋頂正脊兩端各有鴟吻,中間有寶瓶和戟形鐵剎。鐘鼓樓建在一座外面為青磚包砌的土台基上,東西南北四面各有拱門,內有十字通道,構成整個城市的十字街心。至今保存下來的伊犁將軍府舊址就在新惠遠城內。伊犁將軍府坐北朝南,院內古木參天,有廳堂、台榭、曲徑、迴廊,人們據此可以想見當年這裡建築的富麗堂皇。院牆上還殘留炮台和槍眼。將軍府內花木扶疏,小巧玲瓏的“將軍亭”已被修繕一新,掩映在青松綠樹之間。在二堂後的石階下,左右各置—神態逼真的大型石獅,威武而又不失安詳,石獅造型與內地常見的石獅不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光緒九年(1883年)新疆正式建省,省府設在迪化(今烏魯木齊),惠遠城逐漸失去了全疆政治中心的地位,伊犁將軍的許可權縮小,主要負責北疆防務。辛亥革命後,伊犁九城的建制被取消,伊犁將軍的歷史使命也隨之宣告終結

伊犁著名旅遊景點

伊犁州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這句精當、貼切的贊語,隨著西部打開發的聲浪不徑而走,傳遍五湖四海。它說出了所有來疆客人的共同感受,也說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尤其是伊犁人民的自豪之情。
伊犁州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稱。轄八縣一市,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209萬,地區行政公署設在“花都”伊寧市,這裡是北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伊犁地區為天山各支脈環繞分隔,其獨特的地理環境,派生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奇異的自然景觀。這裡地處中亞腹地,是古絲綢之路北道的要衝,東西文化薈萃,加之民族眾多,具有濃郁的民風民俗,形成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令人神往的遊覽勝地。
景點那拉提草原 庫爾德寧風景區| 恰西風景區| 火龍洞| 那拉提森林公園| 伊犁河民族文化旅遊村| 察布查爾靖遠寺| 惠遠古城| 林則徐紀念館| 喬爾瑪 | 賽里木湖| 伊犁河| 唐布拉草原 | 禿黑魯克帖木爾汗麻扎| 夏塔旅遊區| 小洪納海石人| 伊犁將軍府遺址| 果子溝| 格登山記功碑| 奴拉賽銅礦遺址| 吐虎魯克·鐵木爾汗麻札|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 阿克塔斯避暑山莊| 雪嶺雲杉自然保護區| 小葉白臘自然保護區| 霍爾果斯口岸| 沙灣縣森林公園|錫伯民俗風情園| 惠遠古城 | 特克斯縣 |奎屯市 |三道河 | 格登山峰 | 鞏乃斯草原 |火龍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