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海村
托海村原處柴達木盆地東南邊緣,西距青海省海西藏族自治州府120公里,東距都蘭縣123公里,東北距烏蘭縣城83公里,村莊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全村共有88戶,354人,民族構成以漢族為主,伴有少數藏族民眾。全村耕地1300畝、退耕地700畝、荒地800畝,土地沙化和鹽鹼化嚴重,且多採用傳統落後的耕作方法和以糧為主的經營方式,產業結構單一、農作物產量低。2008年,在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托海村整體搬遷工程歷時半年後順利完成,由偏遠地區遷至位於315國道南側的納木哈村。新建的托海村,規劃整齊,交通便利,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備,徹底改變了原來交通不便、民眾飲水難、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新開墾的800畝農田,徹底解決了全村農戶的生活來源問題。托海新村新整齊的民居
托海村圍繞建設新農村建設規劃要先行的目標,在大規模重建家園之前認真編制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村莊建設“三合一”規劃,各項工作逐步深入。一是狠抓經濟建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適量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同時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引導民眾開展生豬養殖和牛羊育肥等,以此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經濟收益;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整村搬遷過程中,新建農戶房屋88棟,解決354人住房問題,並實現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一次性到位,徹底解決了民眾飲水難、行路難等問題;三是搞好村莊建設整體規劃:在村莊建設規劃上本著村莊規劃和民宅設計的長遠發展、村莊布局合理、建設用地管理規範的原則,避免浪費,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切實解決村內“髒、亂、差”問題。以上三項措施確保了托海村的有序建設和發展。托海村由於生產基礎差、底子薄、人均耕地少,經濟發展後勁不足。同時,村民缺乏實用技能,雖然經過“陽光工程”“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等短期項目培訓,使部分民眾掌握了汽車駕駛、電焊、建築等技術,但總體上說,技術單一且技術含量低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勞務輸出和輸出效益。另外,由於在發展特色種養殖業中缺少啟動資金,所以項目還未形成規模,經濟效益沒有顯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