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基本定義
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線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由{平面}上的三條直線所圍成的圖形,叫{平面三角形};由球面上(凹面;凸面)的三條弧線所圍成的圖形,叫{球面三角形},也叫做{三邊形}
分類
按角度分
a.{銳角三角形}:三個角都小於90度 。(其並不是只有一個銳角的三角形,而是三個角都為銳角,比如{等邊三角形“也是銳角分別為60度的{三角形}。 並且其3條邊上的3條‘高’交於一點。
b.直角三角形(簡稱 ‘ Rt 三角形 ’):
(1)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互余’(‘其之和為90度’之意);
(2)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個銳角等於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條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那么這條直角邊所對的銳角等於30°(和⑶相反);
(5)在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勾股定理);
(6)斜邊上的中線是外接圓半徑;
(7)有一個角是90度的三角形,夾90度的兩邊稱為“直角邊”,直角的對邊稱為“斜邊”。 (非直角三角形也稱斜三角形,包括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8)在直角三角形中,斜邊的長度是直角對應的兩條直角邊的2^1/2倍。
(9)直角三角形的兩條高是那兩條直角邊。
c.鈍角三角形:有一個角為鈍角的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有兩條高在鈍角三角形的外面,鈍角為大於90°且小於180°,並有兩條高不在三角形裡面。
d.正三角形:三個角度數相等(即三角都為60度),三條邊也相等,也稱等邊三角形。
按邊長分
a.等腰三角形: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又可分為三條邊都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邊三角形,和只有兩條邊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普通等腰三角形中,兩條相等的邊稱為“腰”,第三邊叫做“底邊”,腰對應的角(稱為底角)也是相等的。
b.不等邊三角形:三條邊均不相等的三角形(此解釋有誤,因為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邊三角形,應改為:三條變不均相等的三角形。)。
特殊三角形
面積為零的三角形;退化三角形(‘退化三角形’,按照狹義的三角形定義,其實已經不屬於三角形。例如一個內角變化為180度就成為一條線段,但是可以證明“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公理)
周長公式
若一個三角形的三邊分別為a、b、c,則周長C為
面積公式
1、面積
(面積=底×高÷2。其中,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注釋:三邊均可為底,應理解為:三邊與之對應的高的積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積。這是面積法求線段長度的基礎。
2、
(其中,三個角為∠A,∠B,∠C,對邊分別為a,b,c。參見三角函式)
3、
( ‘l’為高所在的邊的中位線)
4
(海倫公式),其中
5
(其中,R是外接圓半徑)
6 (其中,r是內切圓半徑)
7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A(a,b),B(c,d),C(e,f)構成之三角形面積為
。
A,B,C三點最好按逆時針順序從右上角開始取,因為這樣取得出的結果一般都為正值,如果不按這個規則取,可能會得到負值,但只要取絕對值就可以了,不會影響三角形面積的大小。
8
(正三角形面積公式,a是三角形的邊長)
9
(其中,R是外接圓半徑;r是內切圓半徑)
10
“四線”
1、中線
連線某一個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及頂點相對應的對邊的中點’得到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median)。其有3條。
2、高
從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畫{垂線},頂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的長,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其有3條。
3、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在三角形中,其某一個內角的平分線的頂點,與此{被分的角}的頂點重合,在角的兩條邊中間, 是一條{射線};此上面的實用的點,分別到兩條邊的距離相等;叫做{角平分線}【另外,數學也有{非三角形的兩條線組成的角}的角平分線(bisector of angle)原理一樣。其有3條。
4、中位線
三角形的三邊中,任意兩邊的中點,的連線叫{中位線}。它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切記,中位線沒有逆定理。]
邊、角關係
三角函式,給出了直角三角形中邊和角的關係規律,可用來解‘三角形題’;
三角函式,是數學中屬於初等函式中,超越函式的一類。(請參考相關詞條)。
特殊點、線
‘五心、四圓、三點、一線’:這些都是三角形的全部特殊點,以及基於這些特殊點的相關幾何圖形。“五心”指重心、垂心、內心、外心和旁心;“四圓”指,內切圓、外接圓、旁切圓和歐拉圓;“三點”指,勒莫恩點、奈格爾點和歐拉點;“一線”即{歐拉線}。
‘五心’的距離:
OH²=9R²–(a²+b²+c²),
OG²=R²–(a²+b²+c²)/9,
OI²=R²–abc/(a+b+c)=R²–2Rr
GH²=4OG²
GI²=(p²+5r²–16Rr)/9,
HI²=4R²-p²+3r²+4Rr=4R²+2r²-(a²+b²+c²)/2,
其中,R是外接圓半徑;r是內切圓半徑。
三角形的穩定性
在所有平面多邊形中,唯三角形具穩定性。(是力學現象,三角形構件不容易被外力改變原來的形狀,例如‘鐵塔’由許多三角形構成特別堅固)
證明
任取三角形兩條邊,則兩條邊的非公共端點被第三條長度固定的邊連線:
∵第三條邊不可伸縮或彎折
∴兩端點距離固定
∴這兩條邊的夾角被固定而不變
∵這兩條邊是任取的
∴三角形的三個任意角都得到固定,進而將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力學穩定性(證畢)
-------------
證明“n邊形(n≥4)沒有穩定性”
任取n邊形(n≥4)兩條相鄰邊,則兩條邊的非公共端點被不止一條邊相連線:
∴角的兩端點的距離不固定,
∴這兩邊的夾角不固定,
∴n邊形(n≥4)每個角都不固定
∴n邊形(n≥4)沒有穩定性
(證畢)
作用
三角形的穩定性使其不像四邊形那樣易於變形,有著穩固、堅定、耐壓不容易變形的特點。三角形的結構在工程上有
著廣泛的套用。許多建築都是三角形的結構,如:艾菲爾鐵塔,埃及金字塔等等。
有關三角形的定理
中位線定理
中線定理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邊關係定理
勾股定理
射影定理
正弦定理
餘弦定理
梅涅勞斯定理
塞瓦定理
莫利定理
共角定理
重心定理
內心定理
旁心定理
歐拉線定理
費爾巴哈定理
拿破崙定理
相關定理:
重心定理
三角形的三條中線交於一點,這點到頂點的距離是它到對邊中點距離的2倍.
上述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外心定理
三角形的三邊的垂直平分線交於一點.
這點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垂心定理
三角形的三條高交於一點.
這點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內心定理
三角形的三內角平分線交於一點.
這點叫做三角形的內心.
旁心定理
三角形一內角平分線和另外兩頂點處的外角平分線交於一點.
這點叫做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有三個旁心.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內心、旁心稱為三角形的五心.
它們都是三角形的重要相關點.
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且等於第三邊的一半.
三邊關係定理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勾股定理
在Rt三角形ABC中,A≤90度,則
AB·AB+AC·AC=BC·BC
A〉90度,則
AB·AB+AC·AC>BC·BC
梅涅勞斯定理
梅涅勞斯(Menelaus)定理是由古希臘數學家梅涅勞斯首先證明的。它指出:如果一條直線與△ABC的三邊AB、BC、CA或其延長線交於F、D、E點,那么(AF/FB)×(BD/DC)×(CE/EA)=1。
證明:
過點A作AG∥BC交DF的延長線於G,
則AF/FB=AG/BD , BD/DC=BD/DC , CE/EA=DC/AG。
三式相乘得:AF/FB×BD/DC×CE/EA=AG/BD×BD/DC×DC/AG=1
它的逆定理也成立:若有三點F、D、E分別在的邊AB、BC、CA或其延長線上,且滿足(AF/FB)×(BD/DC)×(CE/EA)=1,則F、D、E三點共線。利用這個逆定理,可以判斷三點共線。
塞瓦定理
設O是△ABC內任意一點,AO、BO、CO分別交對邊於D、E、F,則 BD/DC*CE/EA*AF/FB=1
證明:
(Ⅰ)本題可利用梅涅勞斯定理證明:
∵△ADC被直線BOE所截,
∴ CB/BD*DO/OA*AE/EC=1 ①
而由△ABD被直線COF所截,∴ BC/CD*DO/OA*AF/BF=1②
②÷①:即得:BD/DC*CE/EA*AF/FB=1
(Ⅱ)也可以利用面積關係證明
∵BD/DC=S△ABD/S△ACD=S△BOD/S△COD=(S△ABD-S△BOD)/(S△ACD-S△COD)=S△AOB/S△AOC ③
同理 CE/EA=S△BOC/ S△AOB ④ AF/FB=S△AOC/S△BOC ⑤
③×④×⑤得BD/DC*CE/EA*AF/FB=1
利用塞瓦定理證明三角形三條高線必交於一點:
設三邊AB、BC、AC的垂足分別為D、E、F,
根據塞瓦定理逆定理,因為(AD:DB)*(BE:EC)*(CF:FA)=[(CD*ctgA)/[(CD*ctgB)]*[(AE*ctgB)/(AE*ctgC)]*[(BF*ctgC)/
[(AE*ctgB)]=1,所以三條高CD、AE、BF交於一點。
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三等分,靠近某邊的兩條三分角線相交得到一個交點,則這樣的三個交點可以構成一個正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常被稱作莫利正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