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貓

金貓

金貓(學名 Catopuma temminckii;英文Asian Golden Cat)也叫亞洲金貓,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喜歡在地面上捕食,它僅以肉類為食,主要捕食鼠、兔、鳥和小鹿,也盜吃家禽,有時還襲擊羊和牛犢等。圈養條件下壽命可達20年,但野外種群的平均壽命要短得多。 金貓基本上是屬於熱帶亞熱帶動物,但仍具有相當的耐寒性,毛皮較厚,而且有底絨。一般都生活在山區,在雲南等地甚至能棲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生境主要是較密的山地叢林,或者多岩石的地帶。同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喜歡單獨活動,夜行性,白天幾乎完全伏著不動。善於爬樹,聽覺很好,是貓類中外耳活動最為靈活的一種,可以收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微小聲音,仿佛是“活雷達”,它性情凶野、勇猛,故有“黃虎”之稱。在廣西民間,竟有“黃虎”能夠跳上虎背,將虎的脖頸咬斷的傳說。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體型

金貓比雲豹略小,體長80~100厘米。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圓。四肢粗壯,體強健有力,體毛多變。

體毛

金貓金貓

金貓的體毛多為棕紅或金褐色,也有一些變種為灰色甚至黑色。通常斑點只在下腹部和腿部出現,某些變種在身體其他部分會有淺淺的斑點。在中國有一種帶斑點的變種,與豹貓十分相似。金貓顏色變異較大,正常色型是橙黃色,有美麗的暗色花紋。變異色型有紅棕色、褐色和黑色。不管怎樣變化,臉譜都一樣,眼的內上角有一道鑲黑邊的白紋。

體色

體色多樣,至少有三類色型:紅色金貓,背毛紅棕色,故商品名稱“紅春豹”;灰色金貓,毛色灰棕者稱“芝麻豹”;灰棕色色型背部有斑紋者,俗稱“狸豹”。幾種色型間還有各種過度類型,此外還有近黑色的黑金貓。

生活習性

金貓金貓

金貓是獨居動物,行蹤比較詭秘,因此野外種群的習性資料較少。研

究者指出金貓主要在夜間活動,最近的研究則顯示有些金貓的活動並沒有很多規律。

習性

除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一般營獨居生活。夜行性,以晨昏活動較多,白天棲於樹上洞穴內,夜間下地活動。但在冬季常有白天活動的現象。善於爬樹,但多在地面活動,只是在逃避敵害時或捕食前後才上樹活動。一般活動範圍2-4 km2,每夜行程約500-1500m,常在山脊光禿的小山包、岩石或三叉路口處排糞。

食性

能捕食黃麂、毛冠鹿、麝等偶蹄類,但主要以各種體型較大的齧齒動物為食,也捕食地面較大的雉科鳥類、野兔等動物。喜歡在地面上捕食,但也能攀爬到高處。捕食方式類似於典型的貓科動物,一般以鳥類、蜥蜴、嚙齒類及其他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有時也會捕捉幼鹿。金貓還會成對地捕捉比較大的動物

生長繁殖

金貓金貓

金貓雖無長期固定的巢穴,但在產仔時期常選擇一些樹洞作產仔時的棲息場所,一般樹洞的洞口開在高處,從上到下。也有的母獸選擇岩洞或土洞作為產仔時的棲息場所,岩洞一般選擇靠近河邊的小石洞,而土洞則選擇在較高處的其它動物(如穿山甲、豬獾、豪豬等)遺棄的廢洞,洞的開口處有較多的灌木或草隱蔽,還有人發現過金貓將粗大中空的枯樹根作為棲息場所。母金貓一旦感覺到有人或其它食肉動物發現了它的窩巢,即馬上搬家。

雖無固定的繁殖季節,但多在冬季發情、春季產仔,性成熟年齡為18-24個月,

妊娠期約91天,每胎2或3仔,產於樹洞內。金貓在貴州無固定的繁殖季節,幾乎全年都有繁殖記載。若初生仔在較短時間內全部死亡,則可在4個月內再次發情繁殖第二胎。妊娠期約90天,每胎產仔1—3隻,初生仔體重約250克,出生後6—12天睜眼。圈養條件下壽命可達20年,但野外種群的平均壽命要短得多。

生活環境

不同色型的金貓不同色型的金貓

金貓喜歡棲息于山岩之間的森林中,也棲息於亞洲的熱帶雨林、

亞熱帶常綠林和落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林緣較開闊的灌木林、灌叢等地,也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具有較固定的占區領域(活動範圍),雌、雄性的占區面積大致相同, 在理想環境(無人為干擾、森林為原生森林、食物豐富)中約為2—4平方千米,平均為3平方千米,同性個體之間的活動範圍不重疊,界線嚴格,而不同性別的個體之間的活動範圍略有重疊,但絕大部分區域仍為嚴格占領區。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

金貓金貓

國內分布於秦嶺南坡、甘肅舟曲以南、河南伏牛山地 及南坡丘陵、安徽大別山以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廣東、廣西、貴州、雲南以及西藏南部及東南部的朗縣、波密、察隅、定日、昌都等縣。

在中國的14個省區內發現了金貓,其中江西、福建、廣西、湖南、四川和雲南的數量最豐富。可從金貓毛皮收購量及其變化中看到其數量變動的趨勢。根據江西省70年代的資料分析,金貓數量在上升。盛和林等(1984)在福建調查了1973-1984年金貓皮收購量,同樣呈上升趨勢。但總體而言無論江西還是福建其資源並不豐富,它僅僅較瀕危的虎、豹多一些。根據金貓皮歷史資料估計,中國金貓數量不過3000-5000隻。然而,在有些地方金貓已十分罕見,如1984年在皖南8個縣調查,自1978年以來僅1979年和1981年收過4張金貓皮。

在貴州省,金貓主要棲息於低矮的河谷地帶的森林或灌叢中,如烏江河谷、赤水河谷、紅水河谷及都柳江河谷等。

國外分布

分布在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廣大地區,包括尼泊爾、印度、東南亞等地。

亞種分布

金貓金貓

目前共有三個已知亞種:

1)C. t. temminckii(Vigors and Horsfield,1827),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東南亞及蘇門達臘島;

2)C. t. dominicanorum (Sclater,1898),分布於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等中國東南部地區;

3)C. t. tristis(Milne-Edwards,1872),分布於甘肅、寧夏、陝西、四川、西藏、雲南西北部等中國西南部地區。

種群現狀

金貓數量歷來不多。中國民間傳統將金貓骨作豹骨入藥。大型貓科動物(虎、豹)數量迅速大幅度下降的同時,盜獵者逐步把目標轉向金貓。另外,山地林區狩獵強度有增無減,金貓賴以生存的食物資源下降,也影響金貓種群的發展。棲息地的變化,也導致其數量的減少。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

中國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在國際上被列入CITES的附錄Ⅰ中,為近危物種(NT)。

中國紅皮書:V

IUCN2003:VUC2a(i)ver2。3(1994)

中國瀕危珍稀動物

獸類
▪ 白唇鹿 ▪ 白暨豚 ▪ 白頰長臂猿 ▪ 白眉長臂猿 ▪ 白頭葉猴 ▪ 白掌長臂猿
▪ 斑海豹 ▪ 斑林狸 ▪ 斑羚 ▪ 豹 ▪ 北山羊 ▪ 藏羚羊
▪ 藏酋猴 ▪ 藏原羚 ▪ 豺 ▪ 長尾葉猴 ▪ 赤斑羚 ▪ 穿山甲
▪ 大靈貓 ▪ 大熊貓 ▪ 滇金絲猴 ▪ 貂熊 ▪ 短尾猴 ▪ 鵝喉羚
▪ 蜂猴 ▪ 高鼻羚羊 ▪ 海南兔 ▪ 河麂 ▪ 河狸 ▪ 黑長臂猿
▪ 黑麂 ▪ 黑熊 ▪ 黑葉猴 ▪ 虎 ▪ 灰葉猴 ▪ 江豚
金貓 ▪ 金絲猴 ▪ 鬣羚 ▪ 林麝 ▪ 馬來熊 ▪ 馬鹿
▪ 馬麝 ▪ 梅花鹿 ▪ 蒙古野驢 ▪ 獼猴 ▪ 麋鹿 ▪ 扭角羚
▪ 盤羊 ▪ 坡鹿 ▪ 黔金絲猴 ▪ 儒艮 ▪ 猞猁 ▪ 水鹿
▪ 水獺 ▪ 塔里木兔 ▪ 台灣猴 ▪ 兔猻 ▪ 豚鹿 ▪ 豚尾猴
▪ 駝鹿 ▪ 倭蜂猴 ▪ 西藏野驢 ▪ 鼷鹿 ▪ 喜馬拉雅塔爾羊 ▪ 小靈貓
▪ 小熊貓 ▪ 熊猴 ▪ 熊狸 ▪ 雪豹 ▪ 雪兔 ▪ 亞洲象
▪ 岩羊 ▪ 野駱駝 ▪ 野馬 ▪ 野氂牛 ▪ 野牛 ▪ 雲豹
▪ 紫貂 ▪ 棕熊
鳥類
▪ 白腹錦雞 ▪ 白鸛 ▪ 白冠長尾雉 ▪ 白鶴 ▪ 白頸長尾雉 ▪ 白䴉
▪ 白琵鷺 ▪ 白頭鶴 ▪ 白鷳 ▪ 白枕鶴 ▪ 蒼鷹 ▪ 藏馬雞
▪ 草鴞 ▪ 草原雕 ▪ 長耳鴞 ▪ 長尾闊嘴鳥 ▪ 長尾鴞 ▪ 赤頸鶴
▪ 大鴇 ▪ 大緋胸鸚鵡 ▪ 大天鵝 ▪ 丹頂鶴 ▪ 雕鴞 ▪ 蜂鷹
▪ 高山兀鷲 ▪ 冠斑犀鳥 ▪ 褐鰹鳥 ▪ 褐林鴞 ▪ 褐馬雞 ▪ 黑長尾雉
▪ 黑鸛 ▪ 黑頸長尾雉 ▪ 黑頸鶴 ▪ 黑臉琵鷺 ▪ 黑琴雞 ▪ 黑鷳
▪ 紅腹角雉 ▪ 紅腹錦雞 ▪ 紅角鴞 ▪ 紅腳鰹鳥 ▪ 紅隼 ▪ 紅胸黑雁
▪ 花頭鸚鵡 ▪ 花尾榛雞 ▪ 黃腹角雉 ▪ 灰腹角雉 ▪ 灰鶴 ▪ 灰頭鸚鵡
▪ 金雕 ▪ 卷羽鵜鶘 ▪ 孔雀雉 ▪ 藍翅八色鶇 ▪ 藍耳翠鳥 ▪ 藍馬雞
▪ 藍鷳 ▪ 栗鳶 ▪ 領角鴞 ▪ 綠皇鳩 ▪ 綠孔雀 ▪ 綠尾虹雉
▪ 勺雞 ▪ 蛇雕 ▪ 雙角犀鳥 ▪ 松雀鷹 ▪ 蓑羽鶴 ▪ 禿鷲
▪ 烏雕 ▪ 小天鵝 ▪ 小雕 ▪ 小葦鶿 ▪ 雪鴞 ▪ 血雉
▪ 岩雷鳥 ▪ 燕隼 ▪ 鷹鴞 ▪ 疣鼻天鵝 ▪ 游隼 ▪ 鴛鴦
▪ 原雞 ▪ 朱䴉 ▪ 棕頸犀鳥 ▪ 棕尾虹雉
兩棲類
▪ 大鯢 ▪ 虎紋蛙 ▪ 細痣疣螈
爬行類
▪ 大壁虎 ▪ 玳瑁 ▪ 鱷蜥 ▪ 巨蜥 ▪ 蟒 ▪ 山瑞
▪ 四爪陸龜 ▪ 揚子鱷 ▪ 黿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獸類
▪ 短尾猴 ▪ 獼猴 ▪ 穿山甲 ▪ 藏酋猴 ▪ 豺 ▪ 黑熊
▪ 棕熊 ▪ 馬熊 ▪ 石貂 ▪ 水獺 ▪ 小爪水獺 ▪ 斑林狸
▪ 小靈貓 ▪ 大靈貓 ▪ 草原斑貓 ▪ 荒漠貓 ▪ 叢林貓 ▪ 猞猁
▪ 兔猻 金貓 ▪ 漁貓 ▪ 鯨 ▪ 麝 ▪ 河麂
▪ 馬鹿 ▪ 白臀鹿 ▪ 水鹿 ▪ 駝鹿 ▪ 黃羊 ▪ 藏原羚
▪ 鵝喉羚 ▪ 鬣羚 ▪ 斑羚 ▪ 岩羊 ▪ 盤羊 ▪ 海南兔
▪ 雪兔 ▪ 塔里木兔 ▪ 巨松鼠
鳥類
▪ 角鸊鷉 ▪ 赤頸鸊鷉 ▪ 鵜鶘 ▪ 鰹鳥 ▪ 海鸕鶿 ▪ 黑頸鸕鶿
▪ 黃嘴白鷺 ▪ 岩鷺 ▪ 海南虎斑鳩 ▪ 小葦鶿 ▪ 白頭䴉鸛 ▪ 彩䴉
▪ 白琵鷺 ▪ 黑臉琵鷺 ▪ 紅胸黑雁 ▪ 白額雁 ▪ 天鵝 ▪ 鴛鴦
▪ 鷹 ▪ 隼科 ▪ 黑琴雞 ▪ 柳雷鳥 ▪ 岩雷鳥 ▪ 鐮翅鳥
▪ 花尾榛雞 ▪ 雪雞 ▪ 血雉 ▪ 紅腹角雉 ▪ 藏馬雞 ▪ 藍馬雞
▪ 黑鷳 ▪ 白鷳 ▪ 原雞 ▪ 勺雞 ▪ 白冠長尾雉 ▪ 錦雞
▪ 灰鶴 ▪ 沙丘鶴 ▪ 白枕鶴 ▪ 蓑羽鶴 ▪ 長腳秧雞 ▪ 姬田雞
▪ 棕背田雞 ▪ 花田雞 ▪ 銅翅水雉 ▪ 小杓鷸 ▪ 小青腳鷸 ▪ 灰燕鴴
▪ 小鷗 ▪ 黑浮鷗 ▪ 黃嘴河燕鷗 ▪ 黑嘴端鳳頭燕鷗 ▪ 黑腹沙雞 ▪ 綠鳩
▪ 黑頦果鳩 ▪ 皇鳩 ▪ 斑尾林鴿 ▪ 鵑鳩 ▪ 鸚鵡科 ▪ 鴉鵑
▪ 灰喉針尾雨燕 ▪ 鳳頭雨燕 ▪ 橙胸咬鵑 ▪ 藍耳翠鳥 ▪ 鸛嘴翠鳥 ▪ 黑胸蜂虎
▪ 綠喉蜂虎 ▪ 犀鳥 ▪ 白腹黑啄木鳥 ▪ 闊嘴鳥科 ▪ 八色鶇科
爬行類
▪ 地龜 ▪ 三線閉殼龜 ▪ 雲南閉殼龜 ▪ 凹甲陸龜 ▪ 蠵龜 ▪ 綠海龜
▪ 玳瑁 ▪ 太平洋麗龜 ▪ 棱皮龜 ▪ 山瑞鱉 ▪ 大壁虎 ▪ 大鯢
▪ 細痣疣螈 ▪ 鎮海疣螈 ▪ 貴州疣螈 ▪ 大涼疣螈 ▪ 細瘰疣螈 ▪ 虎紋蛙
魚類
▪ 黃唇魚 ▪ 松江鱸魚 ▪ 克氏海馬魚 ▪ 胭脂魚 ▪ 金絲魚 ▪ 大頭鯉
▪ 金線䰾 ▪ 大理裂腹魚 ▪ 花鰻鱺 ▪ 川陝哲羅鮭 ▪ 秦嶺細鱗鮭 ▪ 文昌魚
腹足類
▪ 虎斑寶貝 ▪ 冠螺 ▪ 大珠母貝 ▪ 佛耳麗蚌 ▪ 偉鋏叭 ▪ 尖板曦箭蜓
▪ 寬紋北箭蜓 ▪ 中華缺翅蟲 ▪ 墨脫缺翅蟲 ▪ 拉步甲 ▪ 碩步甲 ▪ 彩臂金龜
▪ 叉犀金龜 ▪ 雙尾褐鳳蝶 ▪ 三尾褐鳳蝶 ▪ 中華虎鳳蝶 ▪ 阿波羅絹蝶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哺乳動物

概述 1989年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其列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個種或種類和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60個種或種類中,哺乳動物共8目。
靈長目熊猴 | 自臀葉猴 | 自頰長臂猿 | 白眉長臂猿 | 長尾葉猴 | 裁帽葉猴 | 滇金絲猴 | 短尾猴 | 蜂猴 | 黑長臂猿 | 黑葉猴 | 黑葉猴的白頭葉猴亞種 | 灰葉猴 | 金絲猴| 台灣猴 | 豚尾猴 | 倭蜂猴 | 白掌長臂猿 | 藏酋猴| 獼猴
鱗甲目穿山甲
食肉目 | 棕熊 | 熊貓 | 黑熊 | 馬來熊 | 小熊貓 |石貂 | 大熊貓 | 紫貂 | 黃喉貂 | 大靈貓 | 小靈貓 | 熊狸 | 荒漠貓 | 叢林貓 | 猞猁 | 兔猻 | 金貓 | 漁貓 | 東北虎 | 華南虎 | 草原斑貓
長鼻目亞洲象
奇蹄目蒙古野驢 | 西藏野驢 | 野馬
偶蹄目野駱駝 | 鼷鹿 | 林麝 | 馬麝 | 原麝| 河麂 | 黑麂 | 坡鹿 | 梅花鹿 | 馬鹿| 白唇鹿| 馬鹿| 豚鹿 | 水鹿 | 麋鹿| 野牛| 駝鹿| 野氂牛| 黃羊| 普氏原羚| 鵝喉羚| 藏原羚| 藏羚| 高鼻羚羊 | 扭角羚| 鬣羚 | 台灣鬣羚 | 赤斑羚 | 斑羚 | 塔爾羊 | 北山羊 | 岩羊 | 盤羊
兔形目海南兔 | 塔里木兔 | 雪兔
齧齒目河狸 | 松鼠

動物的世界1

動物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不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只能以有機物(植物、動物或微生物)為食料,因此具有與植物不同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以進行攝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環、排泄、感覺、運動和繁殖等生命活動。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這些動物吧!

貓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