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作為古代中華民族成員之一的高句麗族,興起並形成於我國東北的新賓、桓仁一帶,後於西漢晚期在漢代郡縣內建立地方民族政權,轄有今遼吉二省的東部即遼河以東、朝鮮半島北部的土地,歷時七百餘年。當中原地區唐太宗滅隋建唐撫定四海之時,其王建武因懼唐之征伐,乃於貞觀五年下令舉國築長城,用十六年時間,修築東北自扶餘、西南至海千有餘里的長城。
史料文獻
《舊唐書·高麗傳》:
“建武懼伐其國,乃築長城,東北自扶餘城,西南至海,千有餘里。”
《新唐書·高麗傳》:
“建武懼,乃築長城千里,東北首扶餘,西南屬之海。”
《三國史記》卷20《高句麗本紀八》:
“榮留王十四年春二月,王動眾築長城,東北自扶餘城,西南至海千餘里,凡十六年畢功。”
高句麗千里長城建置辨
【作者】 馮永謙
【單位】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處】 社會科學戰線,2002年01期
【摘要】
作為古代中華民族成員之一的高句麗族,興起並形成於我國東北的新賓、桓仁一帶,後於西漢晚期在漢代郡縣內建立地方民族政權,轄有今遼吉二省的東部即遼河以東、朝鮮半島北部的土地,歷時七百餘年。當中原地區唐太宗滅隋建唐撫定四海之時,其王建武因懼唐之徵伐,乃於貞觀五年下令舉國築長城,用十六年時間,修築東北自扶餘、西南至海千有餘里的長城。
但這道長城在哪裡、形制如何史文缺乏具體記載,因此今天研究者言人人殊, 出入頗大,甚或否定其有,迄無結論。筆者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認為高句麗千里長城在今遼、吉二省, 並確曾築有長城,而所謂“ 東北首扶餘城” 之長城起點, 既非扶餘國的扶餘城,也非高句麗的扶餘城, 而是起於早已滅亡的扶餘國故地,其起點所在即今吉林省德惠縣老邊崗屯第二松花江南岸, 南到今遼寧省營口市後崗子屯渤海岸邊,長城在遼河東岸,長達一千餘里。高句麗長城的中間線段, 後為明代萬里長城的遼東鎮長城所沿用, 但又未能留下沿用的記載,因此世人只知此地為明長城,遂掩蓋了高句麗長城的存在。
【關鍵字】唐朝,高句麗千里長城,遼吉二省
修築長城,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說,這是中華民族的特點,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古代這樣大規 模地修築長城。從春秋時期的諸侯國開始, 到以後統一的中央王朝,以及許多地方民族政權,無不修築長城,它前後延續了兩千多年, 而且不僅漢族修築長城, 許多少數民族也都修築長城。至今歷代長城遍布全國各地,縱橫多道, 其總長度不下十餘萬里。這種情況, 在世界上找不出哪一個國家可以與之相匹敵。
作為古代中華民族成員之一的高句麗族,興起於我國東北地區,即今遼寧省東部新賓、桓仁一帶。其後在先進的漢文化影響下,不斷發展壯大,並於漢代郡縣內建立起地方民族政權,長時間裡臣服於中原王朝。高句麗政權,在其歷史進程中,也與中國歷史上其他民族一樣, 作為傳統文化的承襲,在我國大地上,也曾大規模地修築長城。不過此前對高句麗長城的研究很不夠, 至今還不甚明了, 存在不少問題, 因此, 還應深入進行探討。本文僅根據研究中出現的最基本的問題, 談一些個人不成熟的意見。
一、關於高句麗修築長城的歷史記載
高句麗修築長城, 史有明文, 動用大量人力財力, 並用了十六年時間, 修築了一條長達千里的長城, 因此, 稱其是大規模地修築長城, 是一點也不誇張的。修築長城的年代, 是在我國歷史上的唐朝。
《舊唐書》卷一九九《高麗傳》載
貞觀二年, 破突厥領利可汗, 建武遣使奉賀, 並上封域圖。五年, 詔遣廣州都督府司馬長孫師往收痊隋時戰亡骸骨, 毀高麗所設京觀。建武俱, 舉築長城, 東北自扶餘城, 西南至海, 千有餘里。
《新唐書》卷二二《高麗傳》載
太宗已禽突厥領利, 建武遣使者賀, 並上封域圖。帝召廣州司馬長孫師臨痊隋戰士背, 毀高麗所立京觀。建武懼, 乃築長城千里, 東北首扶餘, 西南屬之海。
《三國史記》卷二《高句麗本紀第八· 建武》亦載
榮留王十四年, 唐遣廣州司馬長孫師, 臨睡隋戰士骸骨, 祭之, 毀當時所立京觀。春二月, 王動眾築長城, 東北自扶餘城, 東應是西南至海, 千餘里, 凡一十六年畢功。
同書又說
二十五年春正月, 遣使入唐朝貢。王命西部大人蓋蘇文監長城之役。
榮留王即建武。因隋唐時期中原地區由於王朝更替, 戰爭頻仍, 高句麗藉機不臣, 隋、唐為收復失地, 都曾進行征伐, 建武因此懼, 所以自榮留王十四年即唐太宗貞觀五年, 公元年二月起, 至寶藏王五年唐太宗貞觀二十年, 公元年, 共用了十六年時間, 修築了一道東北自扶餘西南至海、長千有餘里的長城。同時我們還看到在榮留王二十五年, 即修築長城已經進行到十一年時, 西部大人蓋蘇文還在督工修築長城, 可見這道長城的修築從未停止, 從而可知, 其工程是頗為巨大的, “ 凡一十六年畢功” 的記載也是可信的。
高句麗這道長城修築後, 其產生的歷史作用不大, 又隨著高句麗政權的消亡, 唐王朝統一宇內, 這道長城便失去了原來的功能, 因而從此不顯, 其後就少見於文獻記載, 在歷時一千三百多年後的今天, 由於沒有見到明確的長城遺蹟, 因此過去無論是歷史研究者還是民族研究者抑或是長城研究者, 多未提及高句麗長城, 當然也就更無人深入進行探討了。近年由於考古學的發展, 研究日趨深入, 才開始對高句麗長城引起注意, 前後發表了一些文章。但是由於高句麗長城實在渺茫, 無從尋找, 因其見不到明確遺址, 不知修築在哪裡, 因此有些文章只是進行推測, 所以直到現在還沒有定論。並且我們從發表的文章中可以明確地看到其認識有所不同, 其間差別很大, 比如最基本的確定其位置問題, 即長城的具體經行線路, 都存在完全不同的意見, 這就使高句麗長城的研究, 一時無法得出大家都贊同的結論。
二、高句麗長城的走向和結構形式的幾種不同意見
近年來, 對高句麗長城的研究有很大進展, 但在研究過程中有不同理解, 因之也出現各種不同說法。下面我們將研究的進展狀況作一回顧, 對各說的主要論點略作引述, 以便增加了解, 從而對繼續深入研究有所啟示和幫助。
一山城聯防線說
年王健群發表《高句麗千里長城》一文, 他認為“ 根據史料和調查分析, 這條長城並不是築在邊境城堡之外的防禦線, 而是用它把各個邊境城堡連線起來, 連同邊境城堡一起組成一道防禦線。… …高句麗的西部前沿軍事重鎮, 明確見於記載的有扶餘、新城、玄冤、遼東、沙卑、蓋牟、安市、建安諸城, 成南北一線排列。… …這些城正好是按東北、西南方向排列著。農安在北, 蓋平在南, 在營口東側, 臨近渤海灣。高句麗修築千里長城把這些地方連線起來, 變成以邊境軍事重鎮為主要據點的西部防衛線, 用它來抵禦唐朝軍隊的進攻’心。文章的重要一點, 就是高句麗長城不是獨立存在的建築, 而是將高句麗西部邊緣的一些重要城堡在其間再修築一道城牆把它們連線起來, 一起組成一道防禦線, 北起吉林農安, 南到遼寧蓋平今蓋州市,靠近渤海, 這個經行線路和結構形式就是高句麗的千里長城。這篇文章對後來關於研究高句麗長城的走向和結構形式影響很大, 有些研究者也隨之而倡其說。
二山城防禦組群說
1989年陳大為發表《遼寧境內高句麗遺蹟》一文, 指出“ 大型山城多分布在遼河以東不甚遠的沿河一線, 即在山區與平原的交接地帶, 中型山城多在遼河以東較遠的較大河流的孔道中, 位居第二線。至於小型山城, 則多分布在大中型山城的周圍, 時代已當晉唐, 它們似當中原戰亂, 在高句麗占據遼東之後, 從東晉到唐初的二百年時間內形成的, 應屬山城的完善階段。直到貞觀五年, ‘ 發其國, 舉築長城, 東北自扶餘城, 西南至海, 千有餘里’這一全國行動, 才最後形成了高句麗山城的現有體系。從而在高句麗西界的前沿邊界上, 最終形成了一條南北長達千餘里的山城聯防線。” “ 若干大型山城, 如扶餘、新城、蓋牟、烏骨、建安、安市、卑沙等, 皆見諸史籍, 並多數分布在東北西南向的平原與山區交接地帶的一條線上, 它們是千里防線中的重要城堡” ② 。本文雖未明確指出高句麗千里長城的具體結構和存在形式, 但對於高句麗千里長城的認識,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其立意是很明顯的, 也就是說處在遼河以東的並以大型山城為主,輔以中小型山城, 它們之間互相配合, 共同構成從東北向西南、長有千里, 組成一道山城聯防線, 這樣一種結構形式, 就是高句麗的千里長城。
1994年梁振晶發表《高句麗千里長城考》一文, 進一步論證了高句麗千里長城就是山城聯防線“ 筆者同意陳先生的觀點。對千里山城聯防線進行深入論證就會發現, 它就是文獻中所載的高句麗千里長城。” “ 如建長城亦不能在遼河東岸, 距山城基地太遠, 不利退守。更何況戰線從無必在邊界上之理, 而憑險固守才是上策。史載高句麗千里山城南以安市城為主, 北以新城為主, 皆險關難渡, 交通要隘, 為隋、唐攻伐高句麗的必爭之地, 故高句麗傾其全力在沿線修築千里山城聯防線, 這是可能的, 也是合理的, 決不會也沒有能力再興師動眾, 在遼河東岸平原地帶修築一條既不利防守、又勞民傷財的千里長城。”這篇文章將這一觀點更進一步闡釋, 說得更明確了, 並且也更具體化了。
最近趙曉剛等發表《高句麗千里長城上的要塞—石台子山城》一文, 在文章中也同意上述論文的觀點, 認為高句麗的千里長城就是山城聯防線“ 根據近些年來的調查考證, 大致形成了兩種意見。一是李健才先生提出的‘ 從吉林省農安縣西南到懷德縣境內, 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的長達公里的土牆遺蹟, 並一直向南延伸到遼寧境內大致順遼河東岸一直到營口海濱, 共約千里, 即為高句麗千里長城。’王健群先生也有類似觀點。按李健才與王健群關於高句麗長城走向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 兩者不是一種意見—本文筆者注, 並認為這條長城並不是築在邊境城堡之外的防禦線, 而是用它把各個邊境城堡連線起來, 連同邊境城堡一起組成一道防線。二是陳大為先生在遼寧境內高句麗遺蹟》一文中提到的遼寧東部山區與平原交匯處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千里山城, 是高句麗西部的聯防線。這一觀點後為梁振晶先生詳加論證。
… …筆者同意後一種說法, 並認為高句麗的千里長城是以西豐城子山山城扶餘城、高爾山山城新城、遼陽舊城遼東城、英城子山城安市城為中心城, 以催陣堡山城、石台子山城、高麗城山城、岩州城山城、得利寺山城、大黑山山城及一些小城址等為護衛城, 並與烽隧、土牆等共同組成的一道山城聯防線’, ③ 。
以上是將高句麗千里長城理解為山城聯防線的論述。從這一觀點看, 高句麗千里長城存在的形式, 如王健群所說, 長城並不是在邊境城堡之外的防禦線, 而是把各邊境城堡連線起來,連邊境城堡在內一起組成一道有城牆的防禦線, 但在邊境城堡之外並不存在一道長城後來的幾篇論文又有所發展, 演變成各邊境城堡之間並不一定要具備相互連線的城牆, 而只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城組成的防禦組群, 因其分布從東北到西南長有千里, 故此這些山城防禦組群就是高句麗的千里長城。
三高句麗長城實有線路說
1987年李健才發表《東北地區中部的邊崗和延邊長城》一文, 根據發現於吉林省懷德縣並北人農安的一道作東北西南走向長余里的邊崗, 聯繫存在於吉林和遼寧兩省中部的以“ 邊”或“ 邊崗”命名的村莊, 連成一線, 提出這就是高句麗長城“ 從東北往西南有吉林省農安縣境內的龍王鄉西北二十里的邊崗和邊崗鄉境內的三崗。… …在懷德縣境內有雙城堡鎮境內的邊崗、四道崗鄉的四道崗和小邊、秦家屯東南十五里的邊崗。在梨樹縣境內有河山鄉東南十里的土龍村、三合鄉西南二十里的三道崗子、金山鄉東南十八里的王家崗子。由此再往西南進入遼寧省。在遼寧省境內有些老邊的地名, 多是因靠近明代邊牆而命名, 是否和東北西南走向的邊崗這一長城遺蹟重合在一起, 還難以斷定。在遼寧省境內, 以邊崗、老邊命名的地名, 有開原縣三家子鄉南十五里的西老邊、新民縣東北遼河東岸的三道崗子、瀋陽市郊西北的老邊、海城縣西北渾河東岸的三道崗, 由此再往西南進入營口縣北部的二道邊和營口市郊區的老邊村、老邊站。把這些邊崗、老邊、小邊、土龍等地名連成一線, 就不難看出它的基本走向。” “ 根據已發表的考古調查材料, 在遼河東岸老邊崗的東部附近, 又有西南、東北排列成行的高句麗高麗山城。… …把以上這些高句麗高麗山城連成一線, 很明顯是一條由西南到東北走向的高句麗
高麗西部的邊防城。在這些山城的西部附近, 就是西南—東北走向的邊崗, 即長城遺蹟。這些邊崗當是上述高句麗山城西部的第一道防線” ④ 。
1991年筆者發表《東北古代長城考辨》一文, 其中有一節論及高句麗長城。對李健才的推論認為是接近實際的, 儘管材料不足, 中間空斷太大, 遼寧地區有些叫“ 崗” 的或“ 邊” 的, 一些是在明長城線上, 有的其實也不是長城, 如新民縣的三道崗子, 是因自然沙崗而得名, 但這無關大局。他說的北起吉林省境內, 雖僅有一小段邊崗遺址, 南到千里之外的營口, 只有“ 老邊” 等兩個地名, 即據以推斷是高句麗千里長城的走向, 但我以為其說是正確的。我對高句麗千里長城的認識, 還是在年寫《遼寧古長城》這本書時, 即寫了高句麗長城, 並且還對明長城為什麼走了一個“ M”形的線路的原因, 也作了探討, 指出就是因為明朝在遼河流域修築本朝長城, 沿用了高句麗長城的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 後因這些章節學術性很強, 不符合出版社出版的這套“ 旅遊叢書” 的體例要求, 因而後來出版時只好刪掉了, 及至年寫東北古代長城考辨》時,重又提出了我的觀點, 將它寫進該文中去“ 在我往年一次調查明長城時受到啟示, 感受到了高句麗長城的存在。… …後來在我做明長城的全線調查時, 發現從三漢關轉向東勝堡今海城市西北的開河城村後, 長城一直北上, 經鞍山至遼陽、遼中、瀋陽、鐵嶺、開原、昌圖等市、縣的西境, 再到開原鎮北關今開原市東北鎮北堡前的這一大段基本是南北走向的明遼河流域長城,長達華里, 這也正是高句麗長城的經行線路此段南面進入營口縣後, 有二道邊、高坎、老
邊、後崗子等村, 距海濱已較近了, 北面從開原鎮北堡北去, 經昌圖縣境和吉林省梨樹、懷德兩縣, 就到農安了。這一發現, 就使高句麗長城比較具體了, 不似以前無法判斷其經行線路因明遼東長城的走向, 征諸文獻是清楚的, 遺蹟至今仍大部分存在, 經考古調查也都被發現, 在此情況下, 我們對高句麗長城的地理分布, 就了如指掌了。” 明“ 遼東長城的修築, 遼河流域長城是最早進行的, 其次是遼西長城, 最後才是遼東東部長城。在修築遼河流域長城時, 因有高句麗長城存在, 至少有舊基可用, 於是就在此基礎上修築了在遼河東岸南北長達五百里的長城, 北止於鎮北關今開原市東北鎮北堡, 南端在三漢關今海城市西北開河城村西南由此西北折而到廣寧今北鎮縣的鎮靜堡今黑山縣西北白廠門村。高句麗長城被遼東長城沿用的線段,北從今開原鎮北堡起, 南到海城西四台子止, 這一段達五百餘里其南北兩端長城, 由於當時所處形勢未曾沿用” ⑤ 。
以上是高句麗千里長城確有實體線路的論述, 提出不同觀點, 說明長城的具體走向和其分布的地理位置。
三、高句麗長城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由於對高句麗長城的研究, 是近幾年才開始的事, 也可以說現在還處在起步階段, 因此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不然將無法深入下去。在這裡本文不想作更多問題的探討, 僅圍繞現在還沒有解決的高句麗長城研究中最基本的經行線路的相關問題, 談一點我的理解。
一高句麗千里長城就是一道獨立防線
根據文獻記載, 高句麗確實修築了長城, 這可從前引的文獻材料中得到證明, 研究者對此均無異議, 都承認高句麗修築了千里長城。我們從記載中可知, 高句麗長城的工程量是不小的, 發其國用了十六年時間才告完成, 中間從未間斷, 在修築到第十一年時還見記載, 由西部大人蓋蘇文監長城之役, 因此這道長城當不是虛設, 其城牆也應該是很高大的, 絕非敷衍塞責草草了事的工程。從吉林省懷德縣發現的遺蹟看, 長城是很雄偉的, 直到今天仍可看到在“ 三皇廟村東和黃花甸子北保存較好。三皇廟村東邊崗基寬約米, 頂寬約米, 高約米, 如條長龍伏地而臥” ⑥ 。這個考古調查情況, 反映了高句麗長城的面貌, 這還只是一千多年後見到的形象, 其原來的建築, 當更遠比此為高大, 這樣的長城確可稱得上是符合高句麗“ 發其國, 舉築長城” 的記述。因此, 高句麗費時十六年修築的長城, 就應該是一道獨立的防線。
但研究者對長城的獨立存在卻不認同。有的研究者主張長城應和山城一道組成防禦線,因為“ 唐軍的兩次主要進攻, 都是在高句麗修築長城之後, 但都未在戰爭過程中提到這條長城。兩次都是在渡過遼水之後便直接進攻高句麗邊境城堡, 未曾受阻於長城。在玄冤、蓋牟、遼東、安市這些邊防重鎮的攻防戰中, 沒有一句話說到長城事, 說明長城不在這些城堡之外。當然長城也不應在這些邊堡以里。只能在同一線, 而且以這些城堡為長城線上的重要據點, 才講得通上述情況” ⑦ 。
我們認為, 對這個問題應該更深入地研究, 不能只這樣簡單地觀察, 其實它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我們說, 修築長城, 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一個表現形式, 在中國大地上,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考古發現, 使我們得知, 遠在青銅時代甚或更早到新石器時代, 當時的一些聚落遺址就高句麗千里長城建置辨夕出現了溝壕和圍牆, 後來出現了高大的城牆, 它即成了我國古代傳統的城的標誌, 此後就一直延續下去, 並且貫徹到長達兩千多年的整個封建社會的始終。由修築城而引發的修築長城從春秋開始, 到戰國各諸侯國都大規模地修築長城, 以後歷代很多王朝和各不同民族, 也都以同樣心理因素和文化傳統修築長城。長城的作用是什麼當然無庸諱言長城是具有在軍事上的防禦作用, 以其相應設施, 求得戰鬥的勝利。但長城還有一種威懾作用, 以高大的城牆擋在面
前, 不可逾越, 使來者生畏。同時對修築長城者來說, 也具有一種心理上的自持與安全保障作用, 由於有了長城, 就多了一份穩定感覺。此外長城還具有一種界隔的意義, 以限內外, 表明在此牆之內是我的轄境, 也是藉以保護自己。上面所說的這種思想, 直到今天, 在人們的頭腦中也未能完全根除。如在農村, 每個農戶都修有宅院, 或磚石砌建, 或泥土壘築, 最差的也用枝柴圍成籬笆, 形成一個院落就是今天我們居住的已經很現代化的城市, 也未能消滅圍牆, 即使要求增加城市的透明性, 也還有的單位或居民區仍不免設有透空牆或鐵柵欄之類的圍護設施。
這些和古代人修築城或長城有同樣意義。我們可以試想, 今天這些院落和圍牆, 確能擋得住人, 但又真能夠和完全擋得住人嗎實際不能。只要是想進入圍牆或要登堂人室者來說, 它僅是一點“ 障礙” 而已, 越過毫不費事。長城也是這種情況, 它只是一種軍事設施, 如果若防禦, 即使是在冷兵器時代, 像對待遊牧民族的人犯, 也還要在“ 用將得人” 和人“ 用兵得法” 的前提下,長城才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否則也是不行的。
長城確有作用, 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 能發揮其作用, 無庸置疑, 因此在歷史上長城也曾無數次地阻攔過人犯者。但是, 歷史上是否每一次人犯經過長城都記載了呢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假設即使當時都記了, 我們現在見到的不是原始記錄, 萬事紛繁, 而後來能寫人歷史的又能有多少呢歷史筆法要求簡練, 更不是專記長城事, 因此, 我們不能因為沒有見到記載長城戰事, 就認為沒有長城。如果我們從歷史上看長城發揮作用的情況, 可是當我們翻開二十四史, 見到多少次“ 越過長城”卻如人無人之境的記載, 這種本是從長城經過, 但卻沒有見到如何戰於長城的情況, 這樣能說長城就不存在嗎歷史記載許多大戰都是在具有指揮能力的“ 城”下發生的, 它可以圍困幾天、十幾天或數月之久, 戰鬥悲壯激烈, 因而大書特書, 使人們知道了這場戰事。但長城就不是這種情況, 由於戰線太長, 無法集中兵力進行大戰, 並且在漫長的長城線上防守, 總有弱勢之處, 一破即全線潰敗。長城能阻擋, 也僅是一時之事。因之見於長城戰役的記載就很少, 而實際卻不是這樣的。長城的攻防情況是什麼樣, 明代人對此有很深的體會, 其所言是很實際的。嘉靖時兵部尚書劉煮說“ 自創以及今日, 幾四十餘年矣, 無一歲而不請修邊之糧, 無一秋而有修邊之效。” 又說“ 夫修邊以防零寇可也, 恃之以御大舉不可也。” 由於長城防線太長“ 我散而守, 彼聚而攻, 雖稱十萬之眾守長城, 當鋒不過三千人, 一營失守, 則二
十二營俱為無用之兵, 十里潰防, 則兩千餘里盡為難守之地” ⑧ 。同時代人陳建也說“ 長城築之縱成, 曠遠難守, 胡寇倏來, 動輒數萬, 潰牆而人, 無異平地” ⑨ 。這僅是對當時居住塞外的少數民族來說尚且如此, 如若對待大軍征伐將是怎樣情況可想而知。因此, 即使築長城, 由於戰線太長, 分散兵力, 戰爭中也還是注意加強據點, 其爭奪自然是具有指揮作用和防守能力的城池, 所以歷史上發生的激戰均在此而不在彼, 因而被記錄下來的也都是這種城下之戰而不是在長城。唐王朝對高句麗的用兵更是如此, 以幾萬或十幾萬大軍鋪天蓋地而來, 越過僅為一道牆的長城當不是難事, 而高句麗又素以山城有險可憑, 退守山城之內自然是認為最適宜的軍事部署, 因此長城不見戰爭記錄, 亦應是意料中之事。所以, 不能因未見記載高句麗的長城在唐征遼東的軍事行動之中, 就認為高句麗沒有獨立存在的長城, 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二高句麗千里長城不可能是山城聯防線
高句麗修築山城, 在地理分布上是很注意防守的, 從我們今天考古調查所發現的山城看,都是處在當時交通孔道上, 比較重要的大型山城更是如此, 它所扼守的都是通向腹心地區的重要通道, 只要外面能守得住, 來者是無法逾越而抵達腹心部的。對於高句麗來說, 它西面主要是防中原王朝的征伐, 因此它在西面緣邊一線從北到南都建有大型山城, 而且在縱深上, 凡是能通向腹心地區的通道上, 都依次建有各種不同的山城, 加強了保護腹心地區的能力。這種山城在地理位置上的部署, 層層把守, 阻斷外部前進的道路, 使之無法深入, 在戰略上的部署是非常適宜的。我們看隋、唐兩代多次征討高句麗, 沒有一舉成功, 儘管有其他一些原因, 但在各進軍道路上, 由於山城阻擋, 高句麗憑險固守, 而隋、唐軍久攻不下, 不能進入腹心地區, 拖長了戰爭時間, 氣候變化、糧響供應、軍兵士氣都有問題, 因而只好回軍。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 隋、唐征討高句麗, 必須攻克建在交通道路上的各個山城, 否則就無法進軍換句話說, 也就是如果不從這些有山城防守的道路上前進, 就無法達到高句麗的腹心地區, 自然也就征服不了高句麗。這種情況就告訴我們, 除了這些通道外, 其他地方是去不了高句麗的腹心地區的。對於這個問題, 我們通過考古調查也看到, 在沒有高句麗山城的地方, 也沒有道路, 比如在兩個山城的中間地帶, 俱是群山突起, 軍馬根本無法逾越。處在高句麗西部一線的山城, 北起往南依次有吉林省的吉林龍潭山山城、遼源龍首山山城、工農山山城、遼寧省的西豐城子山山城、開原龍潭山山城、鐵嶺催陣堡山城、青龍山山城、瀋陽石台子山城、撫順高爾山山城、瀋陽塔山山城、遼陽岩州城山城、海城英城子山城、大石橋馬圈子山城、蓋州高麗城山山城等, 在遼河東岸構成一線, 山城西距遼河幾十里或百餘里不等, 而往東的腹心地區, 縱深分布山城更多, 利於防禦。但恰在過遼河之東以後, 在未達到高句麗西部地區的山城以前的這片廣闊平原地帶上, 卻無險可據, 缺乏偵察、瞭望和防守設施, 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心理因素, 於此地域修築一道長城, 則是必然的事。
再則, 高句麗在西部修築的山城, 已將東去其腹心地區的通道完全控扼住了, 其他地方無路可通, 在此情況下, 如果還修各城之間的聯防城牆何用而且根據我們實地調查所見, 各城之間山脈走向複雜, 山勢多變, 不成體系, 如何在這種地形結構上修築長城同時西部緣邊各山城, 並不在南北一條直線上, 而是伸縮很大, 地理位置互有出人, 所修長城必然要忽南忽北、忽東忽西, 為連線各城, 長城要經常有較大的轉折, 此時即使不考慮山脈走勢和地形變化所出現的問題, 僅就加大了長城的長度, 增加工程量, 也是不容忽視的, 並因此而拉長了防守線, 分散兵力, 這也是兵家之大忌。然而更重要的是, 這些地方不是通道, 更不會有誰由此進軍, 就是
長城在各山城之間修築完成了, 依然無用, 因為在這些地方就是不修長城, 也無一兵一卒前來由此進攻。此地的長城既然如此沒有實用價值, 高句麗能在這種地方修築長城嗎
此外, 我們再考察一下我國兩千多年修築的長城, 從未見有哪一個王朝或哪一個民族所修的長城是在各城之間作連線的。無論哪一個時期, 沿邊都有各種城, 或軍事的, 或郡、縣的, 但所有的城沒有處在那種臨界的“ 邊” 上的, 即使是一些較重要的軍事城堡, 也並不在邊沿上, 更不要說其他軍事重鎮或行政建置的城了。但長城就不是這種情況, 它是儘可能要靠近邊緣地帶修築, 力爭在所轄地域的最前沿, 只有如此, 才有“ 邊” 的概念, 才可擔負起偵察、瞭望的職責,才能阻止潛越, 才能抵禦進攻, 才會有屏障和安全的感覺, 少量軍士在這有形的“ 邊”上巡視, 有了依託, 才能為長城內的軍事防禦據點傳遞信息, 以取得戰爭勝利, 達到保衛邊境安全的目的。高句麗修築長城也無他異, 針對唐王朝的征伐, 其西部諸城又不靠近遼河岸邊, 在這廣闊平地上, 沒有禁止, 這中間到山城還有幾十里或百餘里的距離, 如何解決這段平原上的防守空白, 在山城之外近邊處, 修建一道南北走向的長城, 就是最好的辦法, 所以建武“ 發其國, 舉築長城” 。
高句麗修築長城, 如果按山城聯防線說法, 在各山城之間應該有長城的城牆存在。但是經近幾十年的考古工作, 可以說對高句麗西部的山城, 都進行過實地調查, 雖然已經是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 發現山城一般保存都較好, 至少仍可見到城牆形跡, 有一些山城的城牆還保存的相當完整。這種情況不是個別的, 而是普遍如此。那么按山城聯防線的觀點, 在各山城之間也應該有長城的牆體存在。可是調查的結果, 卻從未在各山城之間發現長城牆體的遺存, 這是為什麼總不能說, 山城的城牆能夠保存下來, 而長城的城牆就不能保存下來吧也不能說要有損壞, 也只損壞長城而不損壞山城吧就是真有這種情況, 只損壞長城, 那么在千里長的長城線上, 總不致於損壞的那么徹底, 連一些痕跡也沒有遺留吧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認為高句麗修築的千里長城, 根本就不是在各山城之間, 事實上不存在山城聯防線這一問題, 故此至今在各山城之間沒有發現高句麗長城。並且也可以說, 如果高句麗果真在各山城之間修築長城,我們知道, 在各山城的地理分布上, 伸縮出人很大, 山城之間地形複雜, 甚至沒有通路, 人跡罕至, 在交通要道上的山城都能保存, 而處於此種地理環境中的長城誰去損壞長城不是應該保存的更好嗎怎么能反而不見一點長城遺蹟呢事實說明, 高句麗根本就沒有在各山城之間修築長城。
至於西豐涼泉城子山山城考古調查所見山城外有土牆, 認為是高句麗長城問題, 我們認為它也不是長城遺存。調查者的意見和調查所見情況是“ 現存山城西側面的‘ 外圍城’和向西南伸延而出的土築城牆是高建武所築之高句麗長城。… …現在土築‘ 外圍城’可能就是高句麗長城之首, 即高句麗長城的東北起點。向西南伸延而出的土牆, 就是‘ 西南屬之海’之長城。” “ 鐵嶺市文物保護單位檔案製作小組實地測量‘ 外圍城’ , 認定是高句麗第代榮留王高建所築長城的一部分, 有如明長城之山海關、嘉峪關之類, 高句麗長城的東北起點, 與歷史文獻對照, ‘ 外圍城’即為‘ 東北首夫余’之‘ 首’ 。” “ 向西南延伸的土牆共兩條, 一條自‘ 外圍城’十八道背山脊土牆北起三分之二處分枝而出, 沿山脊向西南方向伸延, 約米處被一片豆地截斷,地中不見了土牆遺蹟, 除豆地與之相接的是約米的流水壩, 壩高約米, 頂寬米, 基寬一米, 方向為西偏南度。此流水壩終點河灘處沖刷出的截面, 可看出人工夯築的土層, 我們認為是現代人在土牆之上開的引水, 此流水壩亦為土長城的一部分。過河灘和一片耕地之後, 與之對應的山坡上又出現了土牆痕跡, 直通山頂, 走向為西偏南度, 遙指開原市龍潭寺山城。另一條在‘ 外圍城’西南角處沿山脊向西伸延而出, 距‘ 外圍城’ 米之內的土牆,痕跡十分明顯, 米以外, 土牆痕跡變得時現時隱。此牆方向西偏南度, 遙指開原古城子山城和馬家寨山城” 。。這種延伸出去的土牆, 是否就是高句麗的千里長城遺蹟呢筆者以為不是, 它只是為保障山城安全的附屬設施。西豐城子山山城, 年我們在發掘西豐縣執中村西岔溝西漢時期古墓群時, 以及後來為製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檔案, 筆者曾數次去現地調查過, 在石築山城的西面, 有接築的土城等結構, 但這種情況在一些高句麗山城中是存在的。撫順高爾山山城, 它所接築的外城就不止一處, 在西南、西北和東南部, 都接築有外城, 而且大小不一, 在東南角向外延伸余米接連築有兩個小城。。這些附屬建築結構, 是為加強防禦,保證山城安全的。在海城英城子山城, 也有由山城向外延伸的城牆“ 外圍城牆, 從北城牆向西有一條利用原山脊人工修築的城牆, 直通山下的炒鐵河上。高一米, 寬度約米, 長約米” 。英城子山城的北城牆, 比較平直, 基本呈東西走向, 在城牆向南轉折成西城牆後, 築城者接北城牆西端向西沿山脊走向接續修築一道城牆, 一直到山下河邊。這種情況和西豐城子山山城都很相似但此山城的西面再無山城, 它不能再和任何山城相連線, 當排除長城的可能性。山由岩老城溝山城, 地理位置已不屬高句麗西部沿邊山城, 但此城也有向外延伸的城牆, 還有溝壕與形建築址, 調查者認為“ 推測該城牆與四個圓形建築物均為軍事防禦性的建築, 圓形構築物應為了守台” 。。
新賓五龍山城和得勝堡山城, 在地理位置上也不屬高句麗西部沿邊山城, 前者在城址的南面的一處山谷中, 後者在其南面接山城也都有一道石築城牆, 筆者前此調查早期燕秦漢長城時, 曾至其地, 石牆至今仍存, 兩邊均有較高山嶺, 城牆橫堵東西向的山谷, 並且在從此向西約百餘米的西面一道低平的山崗, 即在得勝堡村東被稱為“ 邊城嶺” 的山崗上, 又有一道略作南北走向的很長一道城牆。。但此山城已遠離高句麗西部邊地, 其城牆則也不可能是高句麗長城的遺存。因此, 這些山城包括西豐城子山山城在內, 城外的這些單獨走向
的牆體, 都不是高句麗長城, 它們的作用, 只是為加強山城的防禦而修築的, 修築者是為防止進攻者至當地後即能迅速轉到山城後面去夾攻的可能性比如西豐城子山山城, 山勢東高西低,城門、水門都在西邊谷口, 唐軍如攻這座山城時, 必從今鐵嶺一線的西南方向來, 因此加強山城西面的防守能力就是非常必要的, 這樣我們就看到它的西面山崗上加築了很大的土城。至於在土城的西南部向前延伸出的兩道土牆, 方向為西偏南度與西偏南度, 這個方向恰是迎擋西南方來的進攻, 而不使其接近山城和繞到山城北面去夾攻。並且還有一個問題, 如果這兩道土牆是長城, 修一道也就可以了, 為什麼要修兩道基本並行的長城呢再則它們既是分別指向開原龍潭山山城和古城子山城, 按現在在這兩座山城與西豐城子山山城相對應的方向的城外也應有城牆遺存, 可是經過多年調查, 在這兩個山城的外面, 還未發現任何城牆遺蹟。由此更可確知, 西豐城子山山城外面的這兩道城牆, 不是長城牆體, 只是附屬防禦設施, 而高句麗的千里長城也不是從這裡開始的。
三高句麗千里長城的北端起點問題
文獻記載高句麗千里長城北起扶餘, 但各書卻不完全一致, 有作“ 東北首扶餘” , 有作“ 東北自扶餘城” , 兩者之間雖只有一字歧異, 僅差一“ 城” 字, 但卻在研究中出現了不同的地理定位,因之對長城起自何處, 就有了很大的分歧意見。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只不過分歧的引起, 是關於扶餘城的歸屬問題是夫余的扶餘城, 還是高句麗的扶餘城。
李健才認為是夫余的扶餘城, 而不是高句麗的扶餘城。夫余有前期王城和後期王城, 前期王城是吉林龍潭山山城, 後期王城是農安古城, 高句麗的扶餘城是龍潭山山城, 而高句麗的千里長城是起於夫余後期王城。他在論證上述問題後說“ 在對高句麗長城今邊崗東北端的起點當今何地的問題沒有調查清楚以前, 筆者也曾誤認為高句麗的扶餘城在今農安。通過調查訪問, 搞清了唐代高句麗長城‘ 東北自扶餘城’的扶餘城, 不是指高句麗的夫余城, 而當是指在今農安夫余後期王城故址” 。。
孟祥忠等認為“ 西豐城子山山城是唐代李世民所破之扶餘城, 除從方位、規模的推斷外,就是現存山城西側面的‘ 外圍城’和向西伸延而出的土築城牆是高建武所築之高句麗長城” 。梁振晶也認為“ 扶餘城農安說是很難站住腳的。王綿厚先生的《東北古代夫餘部的興衰及王城變遷》一文, 詳實、填密地論證了西豐縣涼泉鄉城子山山城即是高句麗的西北重鎮—扶餘城, 同時以與筆者不同的角度否定了農安說。事實上迄今從未在農安發現高句麗任何遺物和遺蹟, 扶餘城指何而鐵嶺西豐縣涼泉鄉城子山山城不僅為高句麗山城, 在城內有多處建築遺址, 並存有高句麗的瓦當等典型高句麗特點的遺物, 證明此山城非同一般, 當為高句麗時期之扶餘城。城子山山城所居地理環境也與《舊唐書· 薛仁貴傳》‘ 拔南蘇、木底、蒼岩三城, 仁貴乘勝領二千人進攻扶餘城, 遂拔扶餘城。扶餘川四十餘城, 乘風震懼, 一時送款’的情況相符。說明了以扶餘城為首有餘山城組成一個防禦群體, 故扶餘城為千里山城北端的防禦中心當之無愧, 千里長城始於扶餘城理所當然” 。。
從上述的論證看, 高句麗千里長城北端之所以定點困難, 主要就是扶餘城的地理位置問題地理位置的差異, 其原因系來自於是夫余的扶餘城還是高句麗的扶餘城。由於對兩個不同歸屬的扶餘城所在不能取得一致意見, 就使研究陷人了各執一詞的境況, 因而使高句麗千里長城的北端起點也就無法確定下來。
形成這種分歧意見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就是由兩《唐書》和《三國史記》的不同記載造成的。在這裡筆者不想多用文字研究夫余的扶餘城和高句麗的扶餘城的位置所在, 因其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解決的, 並且又因與高句麗長城的北端起點關係不大, 故關於兩城位置的意見, 這裡不再論述。本文的主要目的只是探討高句麗千里長城, 故只著筆破解高句麗千里長城的問題就行了。下面略申我對高句麗千里長城北端起點的意見。
高句麗千里長城北端起點問題, 筆者在下一節還要用考古材料說明, 這裡僅述對文獻記載的理解。關於高句麗千里長城北端起點, 兩《唐書》和《三國史記》都提到“ 扶餘”或“ 扶餘城” , 特別扶餘城的“ 城”字, 使研究者開始探討是夫余的扶餘城還是高句麗的扶餘城這兩個扶餘城又在何地分歧由此而生。
其實這裡根本就沒有扶餘城。《舊唐書》作“ 東北自扶餘城, 西南至海” , 這句話的用詞, 所指是比較明確的, 正因為如此, 這裡邊就已經有了問題, 其用詞欠妥。後來歐陽修重新寫《新唐書》時, 對高句麗長城的起點嫌《舊唐書》用詞表達不夠確切, 就作了修改, 不再使用其原文, 而是說高句麗的千里長城“ 東北首扶餘, 西南屬之海” , 這樣一改, 長城起訖點的兩端, 就都用了不明指的詞語, 其內涵也就因之不一樣了。金富軾的《三國史記》對這道長城的記載, 所本當是《舊唐書》, 故此兩書此處的用詞完全一致。《新唐書》為什麼在高句麗千里長城的起訖處要進行這樣的修改我感到, 這個問題頗為值得我們探思。雖然只有兩個字的改動, 其內涵意義的變化是很大的。我們認為, 當歐陽修作《新唐書》時, 看到高句麗長城的起點並非是扶餘城, 而是遠在他地, 中間還有很大距離, 若指“ 扶餘城” 為長城起點就不夠準確了並且此時夫余早已為勿吉所滅, 夫余已不存在, 長城起點僅是在夫余故地, 而故地的涵意則是較大範圍的地面。
這樣一來, 長城起點再用專指名詞, 尤其說是“ 扶餘城”就更不妥了, 因此《新唐書》即改寫成“ 東北首扶餘” 。夫余也作扶餘, 故扶餘亦即是夫余。我們看, 用詞這樣一改, 其涵意反而更明確了。長城起點既然如此改動, 是泛指起處在夫余故地, 而終點也並非即在海邊, 故也不應再用較為明確的“ 至海” 一詞, 於是終端也改用“ 屬之海” 筆者將另有文章, 以與“ 首扶餘” 相一致,這樣長城首尾的起訖就符合實際了。本文後面所論的實地考古調查發現材料也證明高句麗千里長城北端起點不在農安, 而是在其東北很遠的德惠縣境的松花江邊, 長城不起“ 自扶餘城” ,起於扶餘故地, 則是至為準確的。因此, 我們認為關於高句麗千里長城的起點, 也就再沒有必要去糾纏於是夫余的扶餘城還是高句麗的扶餘城了。以上所談, 就是我認為《新唐書》所以改《舊唐書》關於高句麗千里長城起訖點用詞表述不同的原因。至此, 這個問題即得到了解決, 下面再論高句麗千里長城的起點和經行線路, 也就易於理解了。
四、高句麗千里長城何在
從民國十八年年出版的《懷德縣誌》和年出版的《奉天通志》看, 都對存在於懷德縣境內的一條略作東北至西南走向的“ 邊崗”進行了記述。如《懷德縣誌》稱“ 此邊在四區戮子街西南人境, 到五區大青山人長春界, 斜亘境內七十餘里, 凡境內諸屯, 以邊崗、小邊名者, 均以此” 。。不過縣誌當時對邊崗的性質認識不夠準確, 指為“ 此邊為明代與蒙古之界” 。明代與蒙古之界, 在遼吉地區來說, 就是明遼東長城, 但明遼東長城北止於遼寧開原鎮北堡, 而沒有修到懷德縣境內, 故其說有誤。
按發現於二十世紀初年的這道在吉林省境內作東北至西南走向的邊崗, 據近年的考古調查, 還有所見, 一般尚有保存, 有的地段保存較好, 邊崗基寬約米, 頂寬約米, 存高一米,夯土築成, 夯層明顯, 而在二十世紀初年發現時存高有米, 當時僅懷德縣境內已知道的邊崗長度就有七十餘里。。這樣的建築是什麼遺存, 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在這一地區, 早期燕、秦、漢長城都沒有修築到這裡, 後期的明長城止於遼寧開原, 而遼、金兩朝也沒有在此地域修築過長城的記錄。那么是什麼人在這裡修築的這道南北走向而又如此規模巨大的“ 邊崗”呢根據東北地區的歷史發展進程, 統治勢力到達這一地區並且又有文獻記載修築過長城的,只有高句麗, 除此再沒有其他任何一個政權在此地修築過長城。
吉林省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這道邊崗進行過多次調查, 並得出調查意見。王健群等於年對懷德縣邊崗做了調查, 調查後說“ 根據史籍中對千里長城的記述, 再分析這一區域中所發生的各種歷史事件, 我認為這條古邊應是高句麗千里長城遺蹟” ④ 。李健才等自年以來數次到懷德、農安和德惠等縣調查, 根據遺蹟和現在村莊地名, 理出了這道邊崗的走向,摸清了農安、德惠兩縣境內所有以邊崗命名的地名, 將地圖上這些以邊崗屯命名的地名, 和懷德縣境內的邊崗恰好連成東北、西南的一條線, 在這條線以外, 絕無邊崗地名出現。”最後調查
結果, 是在德惠縣“ 松花江鄉老邊崗屯是邊崗東北端最後的一個以邊崗命名的地名。再往東北行七八公里即第二松花江, 江北無邊崗地名, 由此可知, 邊崗的東北端, 即唐高句麗長城的東北端當起自第二松花江南岸” 。在長城起點老邊崗屯往西南去, 則有德惠縣邊崗鄉的東邊崗屯、西邊崗屯、和平鄉西二十里的西邊崗屯、腰邊崗屯、東邊崗屯, 到農安縣有前崗鄉北八里老邊崗屯、龍王鄉北十餘里的邊崗屯, 進入懷德縣則有保存較好的邊崗遺存, 一直往西南去, 見諸近年考古調查報告, 此不詳論。
上述是邊崗在今吉林省境內的情況。在遼寧地區有無高句麗的千里長城, 前此李健才根據在吉林的發現, 看到營口地區有“ 老邊” 的地名, 因此推測由懷德到營口海濱, 認為“ 邊崗地名, 地處東北中部松遼平原, 這一帶開發較早, 有許多地方早已夷為平地, 僅有邊崗的地名, 而無長城的遺蹟。在遼寧省境內的邊崗地名附近, 雖然還沒有發現長城遺蹟的報導, 但在吉林省懷德縣境內的邊崗地名附近, 已經找到長城遺蹟”氣但這中間, 從懷德到營口長達七八百里不見長城遺蹟, 空缺太大, 還不能證明高句麗千里長城是怎樣的具體走向。
筆者過去對高句麗千里長城也有所考慮, 前此所寫《東北古代長城考辨》中已提出來, 認為是高句麗千里長城在遼寧地區已為明遼東鎮長城的“ 遼河流域長城”所沿用。。為什麼這樣確定, 我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得出這個結論的。
應該說, 我是在研究明長城時發現高句麗千里長城的。明遼東鎮長城全線的走向引起我的注意, 它西接薊鎮長城, 從吾名口即今遼寧省綏中縣西北境的錐子山起, 東行到寬甸縣西南境鴨綠江邊的虎山, 長城遷曲繞行二千多里。這道長城它不採取較直的線路修築, 而是有很大的內凹, 尤其在遼寧中部地區, 這裡是遼河沖積平原, 地勢坦平, 極易修築長城, 本為阻擋北邊的兀良哈蒙古的騷擾, 它不把長城作為東西走向修築以防其南下, 但卻是在靠近東部修了一道南北走向的長城從地理上看, 長城應該從今黑山縣白土廠門逸向東北去今鐵嶺、開原, 可是不這樣做, 結果就將隸屬遼東都司的大片土地丟失了, 像今黑山、台安、遼中、新民、鐵嶺等市、縣的部分或全部土地, 皆棄之於長城之外。這樣做的結果, 由於長城遷曲, 延長線路, 修築即要多耗資財、增加投人, 浪費很多人力、物力。並且就防禦講, 因為拉長了戰線, 分散了兵力, 削弱了防守力量, 這也是為兵家所不取的。既然有如此多的弊端, 而明修築遼東長城時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此前對這個問題沒見有人研究, 現在也無答案。但我認為就是由於明代修築長城時沿用了高句麗在此處南北走向的長城造成的。
明代在修築遼東鎮長城時, 並不是一次修完的, 當時的形勢, 最初西面要防蒙古, 後來東面又要防女真, 因此只能依當時的形勢來進行。我們知道, 遼東鎮長城的修築, 遼河流域長城進行最早, 其次是遼西長城, 最後才是遼東東部長城。修築遼河流域長城, 是為防止西面蒙古兀良哈而保衛遼東都司今遼陽市的安全。在這個防守位置上, 恰好有高句麗長城存在。此時距高句麗修築千里長城也僅有七八百年時間, 如果二十世紀初在懷德縣發現的“ 邊崗”還保存有米寬、米高的話, 那么要早此五百年的明朝修築遼東鎮長城時, 高句麗長城應該是保存的比後來於二十世紀所見懷德縣存留的還要好的多, 即或某些段落有所損壞, 但對幾百里長的線路來說, 是沒有什麼影響的。於是明朝就對高句麗長城加以修繕, 利用了北起約為今昌圖縣泉頭鎮, 略向西南的線段, 經今昌圖、開原、鐵嶺、瀋陽、遼中、遼陽、鞍山及海城等市、縣, 至今海城市牛莊鎮以北的這段長達余里的高句麗長城, 此外南北兩端的高句麗長城, 明朝因當時防禦形勢, 即未加利用明朝長城北端在今昌圖縣泉頭鎮另築新線, 向東去, 經開原、西豐, 又南折向開原, 經鐵嶺而去撫順關, 南端在今海城市牛莊鎮之北離開高句麗長城, 向西另築新線, 長城西折後過遼河, 北去台安、盤山奔今黑山縣白土廠門, 於是這就形成了明長城在我們今天看來出現不易理解的內凹現象。
至今這道南北走向的明遼東鎮遼河流域長城, 許多線段保存還較好, 雖為土築, 仍很寬大,使高句麗長城藉此保存了下來。明長城為什麼要利用高句麗這道長城, 除了這道長城恰好處在保衛遼東都司的最佳位置上, 還有兩個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縱觀我國修築長城兩千多年的歷史, 有一個傳統一直延續下來, 這就是後世築長城, 常在前代長城基礎上進行, 只要可資利用, 就要加以利用、修繕, 而不另闢新線, 除了不另築不行才修新線。秦始皇武功蓋世, 修築“ 萬里長城”也還是要用秦、趙、燕長城之舊線, 其軍事力量已超出前代, 也未向外延展, 其後漢代長城也是“ 復修遼東故塞” , 後世各代長城相沿的亦頗不少, 明朝沿用高句麗長城也是毫不為奇的。其次是明代限於國力, 這樣做也是無奈之事。當初為保衛遼東都司, 利用了這段余里的高句麗長城, 及至後來全線完成遼東鎮長城時, 已不能改變這種局面, 由於丟掉了遼河套大片肥沃土地, 又拉長了防禦線, 分散兵力, 廷臣幾次上書奏議, 擬將這段長城“ 裁彎取直” , 如成化年間邊將鄧任就曾上書, 將這段內凹長城補修取直, 但終因經濟不逮, 未獲皇帝批准而罷議。由此確可看出來因高句麗長城的存在, 而使明遼東鎮長城出現了這種不合常規的修築情況。
高句麗千里長城, 在明遼東鎮長城利用的線段外, 北端由今昌圖縣泉頭鎮向北行經昌圖北境。經筆者對昌圖縣的詳細地圖和有關資料的了解, 在相關一線也存在一些與長城相關的地名, 從南向北成一條線分布, 並直人吉林省境內, 與梨樹縣的長城地名相接, 走勢一致。這種現象, 在此一線之外, 根本再無這樣的地名, 因此, 這種現象絕非偶然。在昌圖縣泉頭鎮之北的下二台子鄉, 有“ 西邊村” , 在此之西的雙廟子鎮東北有樣子村的“ 吳樹壕屯” , 又北橫溝子鄉有泉眼村的“ 壕里屯” 、“ 壕外屯” , 在此又北的老四平鄉之南有老平村的“ 壕外屯” , 這裡已近吉林省界, 在今四平市之西, 由此往北為梨樹縣。出昌圖縣後, 即為吉林省梨樹縣金山鄉王家崗子、南崗子、三合鄉三道崗子、河山鄉土龍村, 東北去到懷德縣秦家屯鄉邊崗村, 就和前所發現的“ 邊崗”相接了在懷德縣除地上保存有邊崗外, 在縣境內的地名尚有四道崗鄉小邊、四道崗、五道崗、雙城堡鎮邊崗村, 由此東北去, 出懷德進入農安縣, 經邊崗鄉三崗村、龍王鄉邊崗村、前崗鄉老邊崗屯, 又東北去就到德惠縣, 在縣境內有和平鄉西邊崗屯、腰邊崗屯、東邊崗屯、邊崗鄉西邊崗屯、東邊崗屯, 最後到松花江鄉老邊崗屯, 也就是高句麗千里長城的最北端。高句麗長城中間為明長城沿用線段, 前已說明, 有長城遺蹟存在, 不再討論。南面在今海城市牛莊鎮南去,進入大石橋市原營口縣和營口市郊區, 經小邊西村、二道邊、老牆頭、高坎、老邊、後崗子、前崗子等村, 即接近渤海海濱了。這道長城全線, 如從吉林省德惠縣松花江鄉老邊崗屯起, 西南行, 經吉林省德惠、農安、懷德、梨樹、遼寧省昌圖、開原、鐵嶺、瀋陽、遼中、遼陽、鞍山、海城、大石橋、營口等市、縣, 最後終止於營口市郊區老邊區的前崗子, 適為千里, 而現存的地名和保存的城牆遺蹟均較為明確, 其方向恰為東北至西南, 又處在高句麗西部的外緣地帶。據此, 確定這道長城線為高句麗千里長城是無可懷疑的。
五、簡短的結論
高句麗千里長城的修築, 就是為防禦唐王朝的征伐, 史有明文。其修築目的, 是為保護其腹心地區, 因此, 只注意唐朝進軍的來向由於隋、唐時期征遼東皆走營州道, 這樣長城就修築在其西部。至於長城南北兩端的選點, 恰為阻擋住西來唐軍的通路, 因為唐軍北不會繞至松花江, 南端修至營口海邊也使遼東半島上的一些山城處於長城之內, 這樣做不僅未影響這些山城的戰略地位, 而修築長城的結果, 只更加強其防禦能力, 這也是由於它們處於兩面有海的這樣一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上, 南端才這樣修築長城的。事實上不能把長城修到半島的南部或其頂端, 若是那樣修築長城的話, 在本不寬闊的半島中間南北修出一道長城, 將半島闢為東、西兩半, 這種局面將怎樣辦原本俱為高句麗的轄地, 分成兩半後, 是要長城東面不要西面, 還是要長城西面不要東面這樣築長城於防守無益。因此, 那種認為高句麗千里長城修到半島上, 或是認為長城的終點在半島的卑沙城原金縣, 今大連市金州區大黑山山城, 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高句麗建武發其國舉築長城, 用了十六年時間完成, 應該說長城確實是修築了, 並且其規模很大, 從所見遺蹟可以推知。但絕不至於這樣興工之後而無長城, 只有一些山城, 長城變為由山城組成的防禦組群。應該說, “ 長城” 的概念不管是當年還是後世, 在人們的認識中還是清楚的, 不會把修了一座山城或修了幾座山城就叫做修了長城。中國是有幾千年修築長城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國家, 而漢字又是表達能力最強和詞意最準確的文字, 長城在人們的印象里和概念中都是極明確的, 而“ 長城”與“ 城” 的涵義從來也沒有混淆過, 如果建武下令修長城, 他的臣民是不會也不敢修山城的。並且今天我們所列舉的一系列高句麗的西部山城, 在建武時早已修完了, 它們大部分是魏晉時期即高句麗據有遼東以後修築的, 而不是在唐代初年完成的, 因此建武所修不是這些山城, 其築長城是勿庸置辨的。
明代修築遼東鎮長城時, 利用了高句麗長城的部分線段。但由於其修築長城之事缺乏記載, 致使利用情況漏載失書, 由於沒有留下來相關材料, 遂使後世不得而知。並且由於高句麗長城被明代沿用, 此後就只有明長城的形象, 因而掩蓋了高句麗長城的存在, 隨著時光的流逝,人們就不知道高句麗長城在哪裡了。今天, 我們揮去蒙在高句麗長城研究上的輕紗迷霧, 還原出明代利用高句麗千里長城而修建的原本面貌, 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至此, 我們再看高句麗千里長城, 經行線路非常明晰, 長城就在眼前, 再也不會認為它是不易捉摸和望而不見了。後記文中附一幅筆者繪製的《高句麗千里長城走向與明長城清柳條邊走勢比較圖》。本圖不僅繪出高句麗千里長城的走向, 還附繪了明遼東鎮長城與清柳條邊的走向, 它們之間存在沿用和相互比較的情況, 這種關係用地圖來表示是最為明了的。在圖中明遼東鎮長城沿用高句麗千里長城, 非常清楚而柳條邊的走向, 卻給我們以啟示, 明臣上書曾想“ 補修取直”將遼河套地面修築於長城之內, 柳條邊在這個地段的走向, 使我們很 易想到明長城當年大致也應該按此走向修築, 其所以未能這樣修築, 就是由於它利用了高句麗千里長城中間線路的關係, 因而使其內凹, 丟掉了本應留在長城內的大片土地, 成為明朝防邊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