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長城

寧夏長城

寧夏自古就是中原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相互爭奪的要塞。經專家考證,自西周時期開始,戰國、秦、漢、隋、金、明等朝代都曾先後在寧夏境內修築長城。目前,寧夏境內幾乎可以找尋到歷史上各個朝代修築的、技術迥異的長城遺蹟,被稱為“中國長城博物館”。然而,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與保護,正在遭受著自然和人為雙重破壞。

(圖)寧夏長城寧夏長城

簡介

(圖)寧夏長城寧夏長城

中國自秦至明的歷代長城在寧夏皆有遺址,故寧夏有“中國長城博物館”之稱。明代稱長城為“邊牆”,在寧夏境內的主要有西長城、北長城、東長城和固原內邊牆,長度共有400多公里。其中,固原縣城北的秦長城遺蹟十分清晰。

歷史

據史書記載,明嘉靖十年(1531年)寧夏僉事齊之耗“萬金”,修築了南起大壩堡,北連三關口,長達80公里的長城,後被風沙填平。嘉靖十九年(1540年)寧夏巡撫楊守禮重新奏築修葺了舊有邊牆,增築了三關口以北長城。頭道關關牆南北與長城連線,此地山勢開闊,是“緩口可容百馬”之處。北側城牆沿山脊向北延伸,牆體以石塊壘砌,城牆每段拐彎處,各有墩台一座,牆、墩台已殘損,僅留部分基址。頭道關向東南延伸的長城,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牆體高約7米,基寬6.5米,頂寬3.5米,牆頂兩側築有女牆。

明朝蒙古韃靼和瓦剌等部經常從內蒙古阿拉善台地進入賀蘭山赤木口(今三關口),直驅平原各地。明統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於三關口築長城(明稱邊牆)設關隘,使其成為古代銀川城防的“四險”之一。

三關口明長城位於銀川市西40餘公里的賀蘭山南部。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殘斷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原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建有關隘。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公里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台,台11米見方,高約8米。三道關東距二道關4公里,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視谷底險峻,地形十分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築關時曾依山而砌有石質長城和深溝各一道。

昔日三關口一帶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連屬,實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險。有詩曰:
百堵當關千仞險,
一勞為國萬年安
懸知此後烽煙息,
共說氈裘膽已寒。

遺蹟

(圖)寧夏長城寧夏長城

寧夏自古為祖國北部邊防前線和邊塞要地,素有“關中屏障,河隴咽喉”之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戰國時期,到等幾個朝代,都曾在寧夏規模不等地修築過長城,在面積僅六萬多平方公里的寧夏土地上,歷代修築長城的總長度達1500多公里,寧夏因此有“天然長城博物館”之稱。毛主席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抵達寧夏六盤山時觸景生情,寫下不朽詩句“不到長城非好漢”、亦說明了寧夏長城之地位。

明代的寧夏邊防,不僅“西據賀蘭之雄,東據黃河之險”,再加上一道道長城,更能發揮其防禦作用,形成了堅強屏障,對保障中央政權的穩定,曾起過十分積極的作用。各時期的長城遺蹟散布於寧夏南北,其地理位置大體如下:
戰國秦長城:由甘肅靜寧縣入境,進入寧夏西吉縣,沿葫蘆河東岸北行,經西吉縣將台鄉的東坡、保林、明榮村後。於將台鄉的東南側折而向東,進入馬蓮鄉;又沿馬蓮川河東北上,經紅莊鄉,穿滴滴溝,至孫家莊南;折向東,過海子峽於吳莊北,繞固原縣城西北10里的長城梁、明莊、郭莊,到達清水河西岸。在此,長城分為內外兩道:一道由海堡開始,繞喬窪,過清水河,至鄭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陳家沙窩,與前道長城合併,爾後進入固原東山,經城陽、孟源等城進入甘肅省鎮原縣境。

寧夏南部山區屬黃土高原地帶,這段戰國秦長城,不論建在山上山下,還是溝邊河岸,估計都是就地取土,夯築而成。夯層堅實,至今草木難生。

(圖)寧夏長城寧夏長城

秦長城:秦國在戰國長城的基礎上,又對固原地區的長城進行了修繕,並且向北、向西利用黃河天塹,沿河建城設障,屯兵駐守。

漢長城:漢初,繼續利用秦昭王修築的長城抵禦匈奴。到漢武帝時,國力漸興,新修築的長城已遠在寧夏境之北,漢代城址遺蹟遍布寧夏山川。

隋長城:為減輕突厥與契丹南下侵襲的威脅,隋文帝於開國當年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長城。在寧夏境內修築了一條新長城,“使司農少卿崔仲芳,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西距河,東至綏德,綿延七百里,以遏胡寇”。

明長城:最初在北方建置有遼東、宣府、大同、榆林四鎮,以後又增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加上固原_陝西鎮_和山西的偏關,均派重兵把守,統稱“九邊”。明代的寧夏鎮“犄角榆林,屏蔽固原”。寧夏鎮總兵駐地在甘肅寧夏縣(今銀川市)管轄的長城東起大鹽池(今寧夏鹽池),西至蘭靖(今甘肅皋蘭)與甘肅鎮相接,全長940里。明代長城又稱為邊牆。寧夏境內的明長城分布如下:

(圖)寧夏長城明長城邊上的興武營遺址

西長城:這道長城從今甘肅靖遠進入寧夏中衛縣,逾河東北上賀蘭山,長約400多里,屬於寧夏中衛與寧夏左屯衛管轄。

北長城:明代在寧夏鎮的北邊修築長城,根據文獻記載與實地考察,可分為三個部分:
①舊北長城(今石嘴山市紅果子溝口――下莊子段),據《九邊考》記載:“寧夏北,賀蘭山、黃河之間,外有舊邊牆一道,嘉靖十年(1531年),總制王瓊於內復築邊牆一道,守官遂棄外邊不守,以致內地田地荒蕪”。《嘉靖寧夏新志》亦云:“臨山堡極北之地盡頭,山腳之下,東有邊牆,相離平虜城(今平羅)五十餘里”;

②北長城(平羅城北10里,賀蘭山棗兒溝――黃河西崖段),這道北長城也就是當時的“邊防北關門”牆,建於嘉靖十年(1531年);

(圖)隋長城與明長城並行的奇特景觀隋長城與明長城並行的奇特景觀

③陶樂縣的“長堤”,從舊北長城的終點越河,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巴音陶亥開始,南行過都思兔河而進入陶樂縣境,自陶樂縣境內沿黃河南下抵橫城大邊(即東長城),這是一道非正式的長城,故名“長堤”。

東長城:按明代地方志記載,在今靈武縣橫城東經鹽池縣境,然後進入陝西省定邊縣的長城,前後共修築兩道。一道是明成化十年(1474年)修築的“河東牆”。據《弘治寧夏新志》載,這道長城“自黃河嘴起至花馬池止”,長387里,在這道城牆的外側,沿著長城還挖了數千萬個“品”字形的深坑,用以加強防守。以後由於傾坍毀壞,於嘉靖十年(1531年)改築“深溝高壘”。“深溝高壘”自靈武橫城起至花馬池止,長180公里,為二道。在興武營一段,由於“土沙相伴,不堪保障”,嘉靖十六年(1537年)沿其邊牆內外挖壕塹各一道,長53里。

寧夏境內的明代萬里長城,主要由上述的西長城、北長城、東長城連線而成。這些長城遺蹟,有的規模宏大,有的形制獨特,應當成為中國長城大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於人為和自然的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長城遺蹟已越來越受到破壞。因此,無論是從歷史文化保護,或從旅遊開發角度都應納入寧夏總體規劃之中,並作為自治區旅遊興區的重點工程之一。

航空遙感調查研究

(圖)寧夏長城寧夏長城

長城建築年代久遠,至今雖已遭到巨大破壞,但其大部分仍有殘存,輪廓尚較清晰(尚可辨認)。寧夏全境6.6萬平方公裡面積內的20個縣市中,長城城牆、營堡和墩台等遺蹟遍布,這些遺蹟多屬土夯結構,與中國東部的磚石長城有較大差異,因此對研究黃河以西之長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繼1987年北京地區長城航空遙感調查研究之後,作為萬里長城全線調查的前奏,於1990——1992年對寧夏境內長城現狀又作了全面調查。目的在於了解另一種“土夯版築”結構長城的分布、格局以及殘存現狀。

(一)採用航空遙感技術、史料和前人著述及實地驗證相結合的方法
該調查採用了以遙感圖像解譯為主,參照與分析前人著述(包括古今地形地理圖件)和野外驗證的綜合方法,對寧夏長城、營堡墩台等進行了普查。這是一個反覆過程,使調查與分析不斷深化,從而達到揭示長城、營堡和墩台等的空間分布規律、特點與相互關係以及系統研究和探索之目的。

由於地理、環境、氣候的差異,寧夏長城與北京地區(包括河北、山西)長城迥然不同。北京地區長城主要是磚石結構,大多蜿蜒於崇山峻岭之間,因季風雨水充沛,長城牆體項面上荊棘叢生,兩側植被發育,而寧夏地處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的黃土高原地帶,年降水量多在200—300毫米,該地長城主要是土夯版築結構,其上很少草本,周圍植被極不發育,加上塬、梁、峁、川等複雜的黃土地形發育,因而極具特色。寧夏長城的現狀,除紅果子溝、三關口、下馬關等幾個重要關隘,尚有磚石牆體遺蹟外,絕大部分的長城、營堡和墩台的毀壞程度相當嚴重。造成毀壞的原因多種多樣,有風雨剝蝕造成的毀壞,一般尚能保存長城原狀或輪廓,另外還有部分被黃沙淹沒而斷續出露的,有被河水沖斷為溝壑的,有部分或整體被滑坡沖毀的,或遭多次大地震破壞崩塌的,以及為人造梯田覆蓋或夷平的,也有混於現代建築設施中的,等等。儘管如此,除完全毀掉無法查尋的牆體,需按史料、地貌和地名等要素,用逼近法加以推定外,大都可通過遙感圖像判譯,野外實地驗證去識別,確認其蹤跡。

解譯是根據地物的形態、大小、色調、陰影等綜合影像特徵,建立“解譯標誌”,目的在於區別與其它地物及背景之間的差異,進行直接的目視解譯或間接的地學相關分析。

長城以超長線形體的影像,並且有凸起感,以區別於鐵路、公路、土路、河流和水渠;營堡呈規則的幾何圈閉體影像,以區別於牲口圈;墩台呈塔堆狀,方形體影像,以區別於大墳、土堆和近代碉堡。根據長城、營堡和墩台的上述影像特徵,在航片上逐段逐個地加以辨認

(圖)毀壞的長城影像毀壞的長城影像

(二)對長城在封建社會中的獨特作用和長城體系中系統分析
1、長城內外兩個不同自然地理景觀區決定了歷史上本區存在著兩種經濟和社會制度。

遙感影像顯示,寧夏北部長城所經之地,臨近於寧夏北部邊界線,其三邊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連,與明朝邊界相似。長城的西北,寧夏邊界上有海拔3500米的高峻的賀蘭山為其天然屏障,黃河從西南向東北漫流,縱貫區內,從北口流出,形成一個廣闊的沖積平原,區內土地平展,流渠四處,農新經濟發達。歷史上早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漢以前,銀川已是平川沃野,屯田約400萬頃,糧食自給有餘。西夏時,銀川“城中街市繁榮,貿易之盛,勝於蘭州、西寧”。明時,寧夏鎮駐銀川,為經濟、政治之中心。長城外則另一天地,著名的騰格里、烏蘭布和和毛烏素三大沙漠(地)三面環繞寧夏,河流稀少,流沙、沙丘、鹽鹼湖泊較多,再向北草原廣布,寒冷乾燥,降水少溫差大,適於逐水草發展的遊牧經濟。時至今日,上述景像已在改觀中。

以上兩類地區對比,一為漫流沃土,一為平沙荒原,兩個地區、兩種生產方式,其先進與落後,必然出現代表農耕經濟的地主階級和封建制統治,以及代表遊牧經濟的奴主貴族和奴隸制、半奴隸制統治兩種社會經濟形式。推及到秦、漢、明三朝,居於兩個自然地理景觀區間的整個萬里長城主要區帶內外,也莫不如此。然而,儘管有萬里長城的界分,這兩種經濟、兩種社會制度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於一個統一體中。但由於根本利益的決定,彼此一二直既處於不斷爭鬥,又處於不斷交往中,且呈現出錯綜複雜而又多變的局勢。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長城始終影響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

(圖)保存較好的長城影像保存較好的長城影像

2、長城是出於農耕經濟和封建政治的需要,作用在軍事上的產物
遙感調查結果和史料表明,從甘肅取道南長灘進入寧夏中衛境內,沿黃河南岸向東到下河沿的長城,首要的作用是“遏住胡寇出入要地”,改變裴家川一帶的萬頃腴田“軍民不得田作”的狀況。長城由下河沿過河北上,面對的是騰格里沙漠南緣的人馬出沒無阻的農耕地帶,當勝金關一帶長城和林立營堡出現後,就阻止了來自賀蘭山山後的騷擾,且使廣武、大壩、玉泉等地也可保無虞。長城沿賀蘭山東麓北上,進入銀吳平原,扼住寧夏北部要衝,過黃河東去與巴音陶亥一陶樂長城相接。形成半圓式的長城體系,既拱衛了歷史悠久而物產豐饒的引黃灌區,也御守了以銀川為中心的經濟、政治、軍事要地——寧夏鎮衛所在。為防蒙古瓦剌據河套而南擾,“橫城大邊”就成為軍事極沖地帶,明朝在鹽池設有寧夏後衛,御守鹽池到同心之地域內的豐足水源和數百里的可耕之地。寧夏中部長城開始是“唯御靖虜”,後又為抵禦河套南下之敵發揮重要作用。它同寧夏南部長城共同橫跨境內,皆為了護衛固原。固原重鎮乃經濟、交通之中心,又為固原鎮衛之所在,古稱為“秦隴之戶鍵”。有了這兩道長城,即可阻敵長驅直搗固原,又可強衛隴西、關中地帶。為適應農耕經濟能穩定發展和封建統治的鞏固,只靠“金戈鐵馬”大規模地出擊,是抵禦不了“胡馬天驕”的時時擄掠。歷史上何止寧夏一地不時處於戰亂頻仍中,以明時而論,成化以後,西從哈密,東到遼東,整個邊界線上均是歲不安寧。故而修築(繕)作為邊防工程的長城,就勢所必然。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統一、分裂又統一的過程中,在一朝一國的興衰更替中,和平畢竟多於戰亂,道道長城雖屬軍事上的重要防線,但對長城內外民族間的交往,經濟和文化的溝通,民俗的影響,直至統一民族的形成,功不可滅。事實上如今長城內外的市鎮,多是由原邊塞隘口的互市、榷場和一些營堡奠基而成。寧夏吳忠市即其一例,原是吳忠堡,早有“天下大市”之美譽。

明修長城,從結構到形制,集前朝之大成。但由於封建制進入崩潰和資本主義因素的萌動,明在“土木之變”後,國勢日衰,政治軍事上一直走下坡路,儘管在寧夏對軍事衝要地段的長城有所增築或修繕,但重點仍在京畿地帶,邊備已無力顧及,京畿地帶的長城雖高大而堅固,但已阻擋不了明王朝的覆滅,長城的歷史使命也隨之完結。

(三)長城不只是一堵超長的邊牆,而是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據遙感調查結果結合明代兵制分析,從寧夏長城分布和營堡、墩台配置的總體格局上看,寧夏長城有兩大特點:一是有規律地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另一是堡城、邊牆、墩台三者互為依存,有片(面)、線、點的內在聯繫。在軍事上,有兩個中心和三個系統的轄制關係,構成寧夏境內的邊防防禦體系。
兩個中心是指寧夏北、南兩個軍事統調軍鎮。北部寧夏鎮駐在銀川,轄制北部長城和甘肅境內的部分長城和營堡、墩台;南部固原鎮駐在固原,轄制寧夏中部長城、南部長城和甘陝部分長城,以及其內外的營堡和墩台。

三個系統是指軍事工程系統、軍事信息傳遞系統和軍事調配保障系統。
1、軍事工程系統

寧夏邊防工程系統,在“九邊”中,同樣體現明軍事統轄關係的“都司衛所”制。
按邊防工程系列,分別駐在大小堡城中。千戶以上皆按所轄負責統調指揮,百戶(營堡)則處於軍事前沿,為長城線上首當其衝的軍事機構,負責所轄城段和墩台的防務事宜,起樞紐聯結作用。長城為主要防守陣地,墩台則“謹烽隧,嚴斥侯”,起信息傳遞、預警作用。堡台相互聯結,同長城一道構成道道防線。
寧夏境內計有:兩鎮、九衛(寧夏衛、寧夏前、中、後衛;寧夏左、右、中屯衛及固原衛(州)和靖虜衛的一小部)、八所(寧夏平虜所、靈州所、興武營所、西安州所、平虜所、鎮戎所和寧夏群牧所、甘州群牧所)以及上述營堡和墩台。

2、軍事信息傳遞系統
寧夏營堡、墩台的配置,從總體上可估測出烽燧信息傳遞的軌跡。
寧夏主要防禦賀蘭山背後靖遠方向和據河套南擾的外患勢力。寧夏北,南兩鎮雖各管轄自己的信息系統,但同處於一個地域內,彼此信息的相互傳遞,自然形成一個統一的信息系統。按堡台聯結緊密而又有規律的特點,除一台舉火周圍戒備外,還顯示出兩個特性,即縱向的層次性和橫向的矢向性。縱橫聯結,形成一個嚴密的信息網路
寧夏北部因地處邊防前沿,極沖之處不少,由軍鎮直接統轄。敵情信息是由台(長城)到堡到所,再到衛、鎮,按層次由下而上,即哨所到各級指揮部進行傳遞,反之亦然,軍令下達則由上而下逐級傳遞;而面上是從中衛、三關口或賀蘭諸口、大武口和平羅、鹽池經橫城以及靈武等諸方向,單向或多向、從四面八方匯向銀川。
寧夏中部長城屬內邊,極沖之處少,其南為平涼府治,軍政(都、布、按三司)共管。由西安州經海原、同心經鎮戎和靈武、興武營、鹽池分別經下馬關、豫旺等地,從西北、北和東北三方向匯經清水河谷,直達固原鎮。
可見,烽燧制到明代已臻完備,更有系統的快速傳遞,大大超過前朝,加上“稍違制,輒按軍法”嚴格管制的法令,邊防信息的傳遞可保無虞。

3、軍事調配保障系統
按明“九邊”擁兵百萬推定,寧夏、固原兩鎮的兵員均不下八、九萬人(時有增減)。
為保邊防,除上述衛所到小旗,一般有固定兵員外,長城上和堡台的兵員、兵器還要按極沖、次沖定多寡,“平時走陣、哨探、守瞭、焚荒諸事”,“征伐則令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即鏇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
軍需屯田、輸鹽、補馬,寧夏有得天獨厚之處。北部糧草充裕,中部從東到西有大小鹽池和乾鹽池盛產鹽,南部固原、平涼多飼馬,是供軍馬之所。所以,古有“銀川兵甲天下”之說。
軍需則另有系統所司。北部有上述屯衛和群牧所承擔;南部則有賴於平涼府治。軍屯與民屯多在一起。田畝領之於衛所,規定“臨邊險要,守多於屯。地僻處及輸糧艱者,屯多於守”。邊鎮之軍需皆出之衛所,或收糧,或馬銀,供軍資,發鹽補軍馬,屯田自給。守、屯並重(征伐時除外),這種帶有戰略性的舉措,實有利於邊防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安定。

如上所述,明代邊防體系,完備而系統,利於防戰,戰略上是積極的。然而,正統以後,邊防不振,屯政荒疏,萬曆以後尤甚,直至明亡,皆因國勢衰退,“冏政大環”所致。
總之,長城以其完整而獨特的軍事工程防禦體系的形式,展示給古今。它不僅有其自身發展的歷史,也是特定社會階段演變的見證。長城是建築在農耕經濟和封建制的基礎上,受制於農耕經濟和遊牧經濟的相互對立和相互依存中。在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對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和統一民族的形成,都起著重要作用。最後,至明末清初,隨著封建社會進入崩潰期,資本主義因素萌動,長城也就完結其歷史使命。當然,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將是永存的,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同時期還將賦予新的內容。這就是一部長城史。

(四)早期航片的再開發與利用
此次寧夏長城調查證明,利用早期航片大有可為,對長城調查來說是一條捷徑(可節省經費和時間)。

(1)一般說,近期航片比例尺越大,反映地物越清晰,能提取的信息量也越多,同期同比例尺的航片,自然一致性好。但對長城則不盡然。由於長城毀壞程度,往往與歲月流逝有關,以固原東白草咀到西峁蓋一段長城為例,同是1:3萬的航片,1958年的圖像上,長城影像連續、殘台密集,而1986年航片上卻成了細線痕跡。

(2)利用50年代——60年代,比例尺為1:1.6萬~1:3.5萬多時相的黑白航片(包括地形圖)進行綜合對比解譯的方法,完全可行。即使航片出現差異,採取上述綜合方法,問題可以得到彌補。

(3)據了解,全國範圍內的五、六十年代黑白航片,保存尚好,如大力發掘,既省錢又省時,對今後鋪開萬里長城全線調查具有現實意義。

儘管長城昔日的雄風,已不可能完全再現,但為了給子孫後代以更多的長城歷史記錄,作為弘揚民族偉大精神的一份遺產而流傳下去,意義十分重大;航空遙感這一現代科學技術在對文物考古事業的滲透中,已對發展長城學起到一定作用。套用遙感技術為保護、維修長城及重點開發與利用,對長城積極進行“搶救”性的調查研究,已刻不容緩。
利用航空遙感對長城的基本狀況(空間分布、殘存現狀、長度、城台數、營堡、墩台配置和座數),作大規模地快速查證,完成萬里長城全線調查的任務,已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相信在文物考古學家和遙感專家的指導下,以文物工作者為主力,遙感技術人員的參加,在有關部門大力組織與推動下,在有關省區已有工作的基礎上,任務的完成,指日可待。

現狀

在被譽為“中國長城博物館”的寧夏,自然與人為的破壞正在蠶食著“東方巨龍”的身軀。

與氣勢磅礴、遊人如織的八達嶺、山海關、嘉峪關比起來,寧夏境內的長城保護令人擔憂。中衛市沙坡頭黃河南岸一帶的秦始皇長城已經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其間經受了無數狂風暴雨的沖刷,頻繁的烽煙戰火洗禮,加之風沙侵襲,長城牆體損毀嚴重;在賀蘭山一帶石嘴山市境內的明代長城,部分牆基被風沙蠶食形成懸牆,出現大面積坍塌;過去,祖居長城兩側的農民缺乏保護意識,在生產生活中對長城造成了相當程度的破壞。

到目前,類似的人為破壞古長城活動仍在一些地方存在著:有的農民以長城為後牆建豬圈,在長城牆上隨意取土,甚至有的農民還在長城上挖開了大門洞。

由於寧夏境內的長城大都處在地廣人稀的戈壁荒漠、高山峽谷,點多、線長、面廣,文物管理人員很難到達現場,加大了保護難度。同時,長城穿越的西部地區經濟貧困,地方政府財政緊張,難以拿出大量專項資金用於長城的保護,加之缺乏保護長城牆體的科學技術,使“東方巨龍”的保護陷入困境。

保護

一些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者建議,對長城做好有針對性地保護工作,並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關注長城,保護長城,讓人們自覺形成保護長城的意識。同時,應建立區、縣、鄉、村四級保護網路,各市縣文物管理部門要從鄉村選擇義務文物保護員,經常巡視長城,一旦發現破壞長城的不法分子,及時向文物部門報告,以便採取有效保護措施。

系列游開發構想

(圖)寧夏長城寧夏長城

長城在空間上綿延數萬里,在時間上橫跨數千年,其背後隱蔽的文化歷史建築藝術軍事等內容包羅萬象,異彩紛呈。長城不僅是歷史的標誌,而且還可以為某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提供參考借鑑,更應成為人們參觀遊覽,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了解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聰明智慧的絕佳場所。寧夏雄渾壯闊的長城與塞上風光融為一體,由於特殊的歷史、地理原因,寧夏長城具有分布廣、跨度巨、種類多、時代全等特點,長城在寧夏的分布地段往往有深藍的蒼穹,神秘的風聲,宛轉的羌笛,逶迤的群山,成片的牛羊,在這樣的背景中,更平添一份哀婉色彩和原始情調,而更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是隱藏在這後面的與長城相關的黃河文化、遊牧民族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絲路文化以及農耕文化等豐滿、生動的形象,將長城2000年的歷史、建築風格、防禦功能及其對中華民族文化傳播、融合、發展進步的影響等多方面內容順理成章地“聯串”起來推向旅遊者。針對這種獨特的資源優勢,寧夏21世紀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中,古長城旅遊景點的保護和恢復應是優先發展領域,選擇代表性區段,分期分批,加強保護、修復和仿造若干組建築,作為振興寧夏旅遊事業的一項創舉,為國家的長城游系列開發做出自己的貢獻。寧夏長城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寧夏應該大打“長城旅遊牌”,這不僅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還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發展長城游需要“出奇兵”,寧夏的長城游旅遊形象策劃應該定位為“原始”,從而引伸為“古”和“真”。以有別於其它地方的長城游,營造一種要游中國的原始長城就應到寧夏的輿論。寧夏可以推出“歷代長城大系游”、“原始長城風情游”、“沿黃河長城游”、“沿公路長城游”、“沿沙漠長城游”等,採用“徒步長城游”、“腳踏車繞長城游”、“越野車繞長城游”、“直升飛機空中長城游”等不同旅行方式,倡導“長城生態游”、“長城探險游”、“長城考古游”、“長城尋根游”、“長城民俗游”等不同內涵。

寧夏在開發長城游的同時還應與保護和維修長城緊密聯繫起來,保護長城和修復長城是每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義務。因此開展長城游,應鼓勵遊客在遊覽的同時,為修復長城段捐資出力,或親自動手添磚加土,並由旅遊,管理部門頒發證書,證明其參與修復了世界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寧夏長城,而且可以把遊覽觀光和增強民族自豪感巧妙的結合起來,使遊客在旅遊的同時,增強保護意識、學到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歷史、體會更多的文化,培養和激發遊客的愛國主義熱情,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旅遊(文化)生產力,這亦與知識經濟時代旅遊業的要求相吻合。

(1)全面加強寧夏境內歷代長城保護,同時完成明河東長城入黃河的修復工程,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靈武黃河流經之處,溝渠縱橫,田連阡陌,水鄉景色與邊塞風光交相輝映。該區域可命名為“長城小龍頭”旅遊區,“長龍”與“黃龍”這兩大中國象徵在此交會,使黃河文明與長城文明共聚在寧夏,構建成印象華夏風采古韻的轟動旅遊精品工程,成為受廣大遊客喜愛的、海內外高知名的塞上黃河長城。通過營造長城與黃河、沙漠集成的旅遊形象和旅遊項目,使之成為寧夏的又一拳頭旅遊產品,成為拉動金水旅遊區發展的生長點,成為顯著旅遊形象工程和凝固的廣告招牌。並爭取把黃河“小龍頭”列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德育基地。開發內容有修復關樓津亭,關門上建關樓,上書“長城關”三個大字,關門上書“深溝高壘”、“北門鎖鑰”等字樣,並修復“小龍頭”附近的秦河上塞、漢墓群、黃河古渡、烽火台、深溝高壘和“品字坑”等,共同構建多樣性的軍事防禦觀光體系。2010年前,完成“小龍頭”古長城博物館建設。

(2)修復賀蘭山三關口長城,以游賞雄偉的長城、險峻的關塞為主要內容。開辟頭關北側山頂的觀賞平台和登山游步道,封山育林,體現“雄關如鐵”山嶽長城的風采,把萬里長城中段的魅力推向世界。2005年前推出青銅峽北岔口徒步長城游旅遊點,這段明長城為荒漠土長城、山嶽石長城共存,長城高大厚實,具雄渾、蒼涼、哀怨、悽美特質,適宜開展徒步長城游。

(3)選固原段戰國長城、秦長城開展原始長城尋根游、長城考古游等保護性旅遊活動。

(4)2010年以前,沿公路選鹽池段長城連同防禦工程體系修復後開放為新旅遊點。

(5)2010年在橫城堡以北_陶樂境內_結合漢墓發掘地,構築“河上塞”作為旅遊點,把河東明長城入黃處歷史上溯千餘年,形成歷代長城旅遊系列_戰國、秦、漢、隋、明諸代長城_,構建成中國唯一的近距離“露天長城博物館”。

銀川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