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湘山酒是以優質稻米為原料,採用傳統工藝釀造的小曲型米酒,酒色清亮透明,味蜜香清雅芬芳,入口綿甜,回味怡暢。於1963年、1979年、1984年、1986年連續四屆蟬聯國家優質酒,榮獲銀獎,1984年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廣西“十佳食品”之一。1994年奪得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譽稱中國米酒王。38度湘山酒在2004年4月被評為中國質量優秀產品,受到中國釀酒協會的表彰。湘山酒的生產歷史悠久,相傳和唐朝的壽佛爺開創湘山寺有關。因湘山寺洗缽岩泉的泉水變成了“龍水”,喝了以後治百病,百姓便順理成章用湘山泉來煮酒,這種“醉也不上頭”的美酒就是湘山酒。湘山酒廠共擁有白酒、黃酒、露酒、保健酒、飲料等系列產品達100多個,暢銷區內外市場,遠銷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異國他鄉。
歷史
全州久遠的文人歷史,是推動當地釀酒業發展出產湘山酒這種好酒的又一重要因素。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於今全州縣地置陵零縣,漢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治所在今縣治西南39公里處,轄填相當於今湖南邵陽以南的資水上游、衡陽、道縣之間的湘江瀟水 流域和廣西桂林水福以東,陽朔以北的地方,三國後轄境漸小,隋開 皇九年(公元589)廢。東漢建武年間(公元25--55),零陵郡治遷至泉陵(今湖南永州市北),是時零陵縣對郡而言稱小零陵。追溯沿革的歷史其目的在於說明,全州這塊地方曾經有一百二三十年時間是相當於今天半個省般大小地方的政治中心,其酒類需求自然要比一般縣分大得多,釀酒業也因之會有更大的拉動。並且由於零陵作為一個地名被認定,便更增加了擴大酒類生產的可能性。據《史記》,中華遠古峙代的賢君舜帝(有虞氏,史稱虞舜)南巡期間駕崩於零陵。何謂零陵?即舜帝的確死於此而又找不他的陵墓的地方。零是無,找不到;陵是墳墓。從秦始皇統治起就把全州這個湘江源頭地區稱為零陵,其本意無非為著祭祀舜帝。這在古代是件大事,自然要有具體場所。據清《全州志》記載,“虞帝嶺在城西二十八里,官道傍有行宮故址,是大舜巡行處”,“後人構宇以識其跡”,又“虞帝廟在城西十里”。舊時全州縣城還建有舜帝兩個妃子的宙宇。《全州縣誌》記載,“二妃廟在城南一里,漢初平元年建。”唐元和九年重修時,文學家柳宗元所作的《湘源二妃斷碑》記今存《柳河東集》。在數千年歷史進程中全州還有許多祠祀建築,諸如祀奉孔子的先師廟、祀奉歷任清官的名宦祠以及鄉賢祠、忠義祠、節孝祠、社稷壇、關帝廟等等。此外,全州百姓習慣宗族聚居,村落百十家、數百家不等,村中各房族大都設家廟,一個大村往往有數個祠堂。眾多的祠祀設施是為了方便祭祀活動。按照古禮,祭祀除了“三牲”之外須“五齊”,即五種酒:泛齊、醴齊,盎齊、緹齊、沈齊(《周禮·天官·酒正》)。“五齊”都是“有滓末沸之酒",為氵蜀酒,是周代的祭祀用酒,唐宋以降大都用經過蒸餾去糟的白酒。據《廣西文物考古報告》,1958年在全州縣鳳凰鄉大畢村附近的麻子衝出土的唐代永州趙司倉墓陪葬品中(公元638年葬),就有酒器青瓷壺、碗等多件,而後從永歲鄉蔣安嶺那延綿十僑匯公里長的地區內分布的宋代窖址出土的酒缸、酒壺、酒杯廢棄品及碎片就更是多得不可勝數了。當時的酒器既可用於生活也可用於祭祀。可以推斷,自秦漢迄民初,全州人民祭祀用酒量是很大的,無疑會推動釀酒業的發展。全州釀酒業的發展還與地處中原與嶺南的交通孔道有很大關係。橫亘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四省區邊境的五嶺山脈,一般海拔在—千米以上,古代從中原地區到廣東、廣西、東南亞、泰西(中亞、非洲、歐洲)的過嶺交通走其他地方很不方便,唯有從黃沙河經全州、興安到桂林的“湘桂走廊”最為便捷,其間相對海拔高度幾與嶺北嶺南平地相等,且有湘江灕江經靈渠連線,無論步行、乘船都稱便利。是以秦漢以後,從中原到嶺南的官吏、商旅大都樂於取道此間,外番到中國來的商人、使節、貨物、貢品大都經過這裡。並且由於從洞庭湖到全州一段的江水較深可以通大船,而從全州到興安靈渠下桂林的一段只可通行載重一百斛的小船(5噸)。這是關於靈渠的運輸資料記載了的。南運貨物至全州要分裝小船,北運貨物到全州也要集裝大船。這樣的裝卸需要人力和時日,當然有更多人滯留在全州。巨大的客流量,必定會推動飲食業的發展,釀酒業的興盛自在情理之中。在今日可以找到的前人文字記敘中,存在大量有關在全州飲酒的詩篇。如宋代靜江(桂林)知府范成大在全州送別他的朋友時所賦的詩:“桃花如雨暮寄酒,竹箭有筠他年心“。元代在全州做官的虞集則這樣描寫他的生活,“隨雲度流水,把酒看青山。”明代全州知州、著名詩人(金陵三俊之一)顧磷在任期間經常與同僚飲酒賦詩,甚至將酒席擺到城北二里外的柳山上去吃,《飲柳山上》記錄了他當年的詩酒情懷“把酒高台畔,青山落案前,勝地堪吾醉,清風愧昔賢”,“餅余芳草色,默默對衡杯”,形神兼備,很有感情。據清初古文大家、詩人謝良琦著《湘春樓記》<湘春樓在全州城南樓,今廢)說,明末全州知州姑蘇人馬公,“性篤愛山水,每至則飲酒竟日”。作者曾隨其飲酒,而後竟號產湘中酒人”,並作《湘中酒人傳》以自況,可見,酒風之盛,濡染之深。
作為一個著名品牌,湘山酒沿於歷史,而發展和最終認定卻在共和國建立之後,完全是由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這一社會主義生產目的指引以及黨和政府積極推動,湘山酒廠幾代員工辛勤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果。全州歷史上所產之酒大都是酒餅發酵的小鍋米酒,1954年湘山酒廠建廠之初仍然沿用舊法,從1960年起採用根霉白曲作糖化發酵劑,改鍋悶飯為甑子蒸飯,既節約了燃料又避免了米飯燒鍋,並且頭一回購買了化學儀器,建立起化驗室,把釀酒工作規範化科學化。此後又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先後投入近1500餘萬元,建設各項工程,努力改進釀造方法,提高產品質量。值得指出的是在一系列技改中,湘山酒釀造始終堅持了小缸發酵的傳統辦法,保持了特色,使所產湘山牌湘山酒從1963年起先後榮獲全國第二屆、 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優質酒稱號、銀質獎,榮獲1984年國家輕工部酒類大賽銀杯獎,1984年國家輕工部酒類大賽銀質獎,低度湘山酒榮獲1989年國家輕工部優秀產品獎。到2006年湘山酒廠所產的湘山牌湘山酒之外的其他種類白酒、黃酒、保健酒、飲料等100多個產品,都曾經過國家有關部門質檢,被認定具有合格的較好質量。所產“雙蒸酒”、“三蒸酒”銷售港澳,湘山酒廠是廣西最大的米酒出口廠家。2006年湘山酒廠總產量達到15000噸,全廠實現銷售收入近億萬元。實現利稅2500多萬元,成為廣西最大的酒類生產企業之一。
特色
湘山牌湘山酒系列產品是廣西全州湘山酒廠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之精華,集民間傳統工藝之大成,造就中華米酒之經典。該酒選用本地優質大米為原料,以特製純種小曲為糖化發酵劑,採用傳統半液態、半固態小陶瓷缸糖化、發酵、蒸餾,並經長期陳釀,精心勾兌而成。該酒酒色清亮透明,味蜜香清雅而芬芳,入口綿甜,落口甘冽而淨,回味怡暢,具有小曲米香風格(第三屆全國評酒會評語)。具有(宋·范大成《桂海虞衡志》)中敘述全州米酒“乃盡酒之妙,聲震湖廣”之風範。湘山酒的主體香是β—苯乙醇與乳酸乙酯,屬於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傳統酒種,風味別具一格。該酒於一九六三年、一九七九年、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九年四次被評為國家優質酒,榮獲國家質量獎銀質獎章。該系列產品於一九九七年至二00五年連續被評為廣西名牌產品,2005年被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推薦為中國酒類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品牌,為中國米香型白酒代表酒之一 。
作為優質米酒的湘山酒,之所以能夠在全州發展,與這裡所處的 地壤環境有很大關係。全州地處五嶺山脈之都寵、越城二嶺之間,鄰近華南電能高峰貓兒山,境西之真寶頂海拔2133.4米,是湘江的源頭在區,山青水秀,魚兒肥稻米香,山高水冷,尤其是森林茂密居處簡陋的古代,在這種環境下生活,人們更需要飲酒以祛濕禦寒。顯然,全州居民愛好釀酒飲酒是地域、傳統使然。這與現今這裡的土著嗜辣,喜歡打油茶,煮薑茶、紫蘇茶出於同樣原因。並且湘灕江源地區的氣候也為釀酒提供了條件。據資料,全州縣年平均氣溫在17.0℃---18.0℃左右,極端高溫40℃左右只有1—2天,極端低溫零下6℃左右,乾濕度也適宜酒醅發酵。正由於地處江源,水質清爽,也利於出好酒。再則,全州水田面積寬廣,可以生產更多優質大米用於釀酒。據明嘉靖十年(1531)統計,當時全縣有官民田、地、塘共62.49萬畝,清乾隆二十年(1765)統計為65.50萬畝,1952年查田定產,全縣有耕地73.31萬畝,其中水田57.65萬畝,目前大體保持這一面積。穀物較多,為釀酒業發展提供了足夠的原料。
規模
魚兒肥稻米香的廣西北部古城——全州城東,湘江、灌江、萬鄉河匯聚之濱。企業建於1954年,經過50餘年的發展,從建廠時的21名員工,5933元的固定資產,發展成為占地25萬多平方米、總資產9000多萬元的廣西外貿商品出口基地,廣西最大的米酒生產廠家之一。廣西全州湘山酒廠的主導產品“湘山酒”是米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一,它以優質大米為原料,以特製純種根霉小曲為糖化發酵劑,採用傳統半液態半固態小陶瓷缸糖化、發酵、蒸餾,並經長期陳釀、精心勾兌而成,以“酒色清亮透明,味蜜香清雅而芬芳,入口綿甜,落口乾冽而淨,回味怡暢”的風格而聞名,自1963年至1989年參加全國評酒會評比,一直被評為國家優質酒;自1963年起至今一直保持廣西名酒稱號;2005年被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推薦為全國酒類產品質量安全誠信品牌;其商標“湘山牌”三次被評為廣西著名商標,成為消費者信得過商品。原區人民政府李兆焯主席在視察湘山酒廠後,欣然題詞“湘山酒香遍萬里”。系列產品金稻米酒於1996年被評為廣西優質產品,湘山醇、湘山糧液被評為2002年度廣西名牌產品。
桂青酒為露酒的一種,清亮透明,藥味協調,入口綿甜,落口淨而留香。自1980年至今,一直被評為廣西優質產品,2005年被中國釀酒協會推薦為全國果露行業優質產品。湘山神酒為露酒的又一品種,酒色烏紅晶瑩,酒體豐潤,味感醇厚,香甜甘爽,酌情細品,有益健康。
廣西全州湘山酒廠自1987年以來,先後被評為輕工部質量管理先進企業,輕工部優秀企業,廣西區先進企業;全國守契約重信用企業,廣西“重契約,守信用”企業,消費者信得過企業;連續十多年獲廣西經濟效益最佳企業榮譽稱號,並於2003年通過ISO9000:2000質量體系認證,2004年獲中國釀酒行業百名先進企業稱號,2006年獲中國白酒工業(二00五年度) 百強企業稱號;湘山人在“釀造幸福人生”理念的激勵下,傾力打造消費者滿意產品,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厚愛。
淵源
湘山酒廠始建於1954年,湘山牌湘山酒從1963年起連續四屆被評為中國優質酒,並被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為廣西名牌產品,湘山牌為廣西著名商標。對湘山牌、湘山酒(包括其系列)這樣一個著名品牌和產品名稱該應通過法律手續加以保護。今日之湘山酒系採用小缸發酵的傳統工藝,而以特製的全州根霉製成小曲,復經長期陳釀而成。湘山人技藝精湛,不斷創新,用心釀造,湘山酒晶塋澄徹、蜜香清雅,入口綿甜,回味怡暢,具有飲後不口渴,醉也不上頭的優良品質。湘山酒出現在全州,而不在別的地方,有其深刻的根源。這種根源首先在於全州這一地域所居住的人民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同其他 地方的人類爭甚至靈長類一樣,有共同的酒類愛好。唐人李肇所著《國史槽》就曾經記錄過置酒捕猴的辦法。如果襲用老譜,至今仍然可以 使猿猴上當。猿猴嗜酒,也會“造酒”。清代文人李調元在他的著作《粵東筆記卷九》中記敘:“瓊州(今海南省)多猿……。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蓋猿以稻米百花所造,一石六輒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清代的另一種筆記小說《清稗類鈔·粵西偶記》中也說: “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可知兩廣地方曾經連猿猴也會“造酒”,何況人類!所以要考證全州釀酒的歷史恐怕需要追溯到當地人類的初始階段。當然,今日的全州人,並非完全是當地初始居民的後代,其先祖大抵遷自中原,“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的技術必定會隨之帶到嶺南。可以推斷,今天的湘山酒必定與上述歷史有不可分割的聯繫。人類好酒的天性是釀酒的不竭動力,是湘山酒長期蘊育發展的深刻根源。
據考察,具有共同地域特點的湘江灕江源頭地區諸縣的人們,大 都有釀酒飲酒的愛好與勻慣,如今所見,不僅全州,興安、桂林都產好酒。湘灕江源地區成為廣西白酒產量最大的地區,其由來有自。宋 代在桂林任靜江知府的范成大對這一地區的釀酒和飲酒情況作了較 詳細的記錄。他撰寫的《桂海虞衡志·志酒》寫道:“燕西有金蘭山, 汲其泉以釀。及來桂林,而飲瑞露,乃盡酒之妙;聲震湖廣,則金蘭之勝,未必能頡頏也。”比范成大稍後的周去非,在《嶺南代答》中也記錄了這裡釀酒的狀況“廣右無酒禁,公私皆有美酒,以帥府瑞露為冠。風味蘊藉,似備道全美之君子,聲震湖廣”。全、興、靈、桂同在湘灕江源地區,有釀酒的共同地域原因,瑞露只不過是當時的一個突出 代表罷了。今日的全州湘山酒正是美酒瑞露的繼承發展和創新。
廣西特產
廣西地處我國南方,屬亞熱帶地區,氣候濕熱,物產豐富,尤其是廣西的土特產,品種多,品質好,無污染,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客商看好和大量採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