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簡介
榮格榮格(CarlG.Jung,1875年7月26日~1961年6月6日)瑞士著名的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早年曾與弗洛伊德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為第一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主席,後來由於兩人觀點不同而分裂。與弗洛伊德相比,榮格更強調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傾向。榮格認為精神病患者的幻想或妄想是建立在自古以來的神話、傳說、故事等共通的基本模式上的,因此提倡所謂原型的觀點。
以此觀點為基礎,他廣泛著眼於全世界的宗教,反對歐洲中心主義,不斷努力促使支撐歐美文化的基督教與自然科學兩者相對化。
人物的生平
榮格1875年出生於瑞士的凱斯威爾(Kesswil),一個對宗教相當熱衷的家族,他八個叔叔及外祖母都是擔任神職人員,父親則是一位虔誠的牧師,幾乎把信仰當成他生命的全部。家庭中濃厚的宗教氣氛很大程度上培養助長了榮格的神秘主義傾向。他有兩個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他的父母不和睦,經常吵架,母親的性情反覆無常。自小他便具有特別的個性,是個奇怪而憂鬱的小孩,他大都是和自己作伴,常常以一些幻想遊戲自娛。到了6歲之後,除了父親開始教他拉丁語課外,也開始他上學的生涯,藉著和同學們的相處,榮格慢慢發現家庭之外的另一面。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他將自己分成了兩個人格-一號和二號。一號性格是表現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此時的他就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學念書、專心、認真學習;另一人格猶如大人一般,多疑、不輕易相信別人,並遠離人群,靠近大自然。榮格十二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確實改變命運的事情。一個初夏的中午他等待同學時,一個男孩猛然推倒了他,榮格腦部受到了重擊。接下來的幾個月內,似乎有種神秘的咒語縈繞在榮格的腦中,每當必須回到學校或者面對功課時,便陷入了昏厥的狀態。這種狀況的持續使其父母憂心不已,從各處請來的醫生亦無法提出有效的治療方法,甚而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癲癇的狀態。但慢慢的,他用意志力來面對這個問題:一開始,在認真十分鐘後,暈眩的感覺襲上心頭,但榮格未放棄,持續地強迫自己繼續看著父親的拉丁文書,經過了幾個星期的努力後,一切又回復了原狀,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日後回憶起這件事,他視其為經歷一次“精神官能症”。這個精神官能症對他而言是個秘密,一個可恥的秘密。但它卻誘發了榮格一種非同尋常的勤奮,每天五點準時起床,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並非做做樣子罷了。
同一時期內,榮格還有一段重要的經歷。這段經歷就如同剛從濃密的雲層探出頭來一般,他找到了他自己,開始擺脫了以別人的意志來過生活,對自己有絕對的權威,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學校和都市生活則是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時間。漸漸地,他越來越認同一號人格以及所發現的新自我,二號人格的世界則慢慢地消逝,二號人格容易讓他感到沮喪,他從二號人格的先入之見中解脫出來。他亦開始接觸西方哲學史,系統性的探討自己所擬定的問題,深深為柏拉圖、畢達歌拉斯、恩培多克勒所吸引。對榮格而言,他們的思想很美,富有學術氣息,不像亞里斯多德式的唯智論令人生煩。在其中,最令榮格感興趣的莫過於叔本華(Schopenhauer)的著作,他對世界陰暗面的描述相當的符合榮格的看法:對於上帝,他們皆認為上帝樂於喚起人們的陰暗面更勝於光明且積極的一面,這對自幼便開始懷疑上帝是否為完美的榮格而言,無疑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夥伴。
正式走上醫學研究之路
年紀越大,榮格越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中游移不定,雖然將真理建立在事實上的科學頗受榮格的青睞,但是和比較宗教學有關的一切,像是希臘、羅馬、埃及史學考古亦吸收了他的注意力,並對埃及和巴比倫的一切感到興趣,而想成為一個考古學家。就在進退兩難時,他憶起了曾祖父曾經是個醫生,而學醫至少可和科學結緣,醫學的範圍又相當廣,以後也有許多機會專攻某項領域,所以他一腳踏入其中。
榮格大學生活對榮格而言是一段美好的時光,他結交了許多和他一樣對叔本華、康德有興趣的朋友,在幾次兄弟會會議中,他亦發表了關於神學和心理學的演說。大一時,他對某位神學家論述精神現象的書發生了興趣,這本書詳述了“唯靈論”的起源,書中都是小時候耳熟能詳的例子,像鬼魂這類的描述。對榮格而言,這個新天地為他的生活帶來一片色彩,雖然連最親的朋友都認為這比他沉迷於神學還糟糕。畢業後,榮格選擇精神醫學方面的課程和臨床實習,但課程內容卻不是那樣的讓人感興趣。在當時的醫學界中,精神醫學並未有完整的發展,醫生們和門外漢差不了多少,精神疾病就猶如無藥可治的絕症一般。就在一次參加國家考試的經歷中,他掀開了由埃賓所編的教科書,映入眼帘的序言“大概是由於精神醫學的發展還未完全,精神醫學的教科書或多或少被貼上了主觀的烙印。”震撼了他的心靈,作者將精神病患歸類為人格方面有問題,在這一閃即逝的啟示中,榮格獲得清晰的概念,認識到精神醫學是一生中唯一的目標。1900年的12月,他在蘇黎世的伯戈爾茨利精神病院謀得了助理醫師的執照,離開充滿腐朽傳統氣息的巴塞爾,這所嚴格一如修道院的精神病院開啟榮格的精神醫學之旅。頭幾年,他一直對“精神病患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這個問題感到好奇,但是身邊的人卻無法完整的回答他,和這個問題比起來,如何去診斷這些人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以當時的趨勢而言,病人的人格和個性是毫無關係的;病人們按照他的診斷病歷和詳細紀錄而硬性分類,病患們的心理狀況無法吸引醫師們的興趣。1904年至1905年期間,榮格積極地參予由布雷勒領導的一個實驗計畫,主題是如何治療早發性痴呆的問題,後來布雷勒則將它改名成精神分裂症。在布雷勒的指導下,榮格進一步的發展了“字詞聯想”的測驗方式,藉著病患們對一連串經過挑選的字詞的回答方式和反應時間,來分辨出不同型態的心理情結及其原因。接著,他也嘗試將電壓檢流計探測皮膚和和線的方式來量度病患們的心理狀態,試著把字詞聯想測驗使用在偵測罪犯上。1905年,榮格的努力獲得了回報,他升任為蘇黎士大學的精神醫學講師,並在同年升格為精神科醫院的資深醫師,主講精神心理學,也講授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原始人心理學。隔年,他寄給佛洛伊德有關於字詞聯想的研究結果,為其生命帶來了另一項轉折點。
社會評價
歷史上,唯有極少數的靈魂擁有寧靜的心靈,以洞悉自己的黑暗。榮格登上《時代周刊》封面(1955年)而開創分析心理學的大師-榮格,便是這少數之一。他是佛洛伊德最具爭議性的弟子[錯誤,他不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他曾經是精神分析學派的支持者,在弗洛伊德見面之前榮格的精神病學研究已經使他小有成就了。因為不願意成為弗洛伊德的王儲,之後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開創了分析心理學。]【反駁:1909年3月,就在榮格拜訪弗洛伊德的最後一個晚上,弗洛伊德認命榮格為心理分析運動的繼承者,後期心理分析學派也面臨分裂成維也納和蘇黎士──也就是弗洛伊德和榮格兩派的危機,直到桑德˙法蘭茲發表了著名的聲明:“榮格正式不再信仰弗洛伊德”,分裂方告公諸於世。可見榮格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且榮格在兩人分裂後仍然一直感謝弗洛伊德。同事與朋友的關係只在拜訪初期及兩人分裂後。因此是弗洛伊德最具爭議的弟子是正確的。】,並將神話、宗教、哲學與靈魂等佛洛伊德忽略的問題,引入了分析心理學派中。他是現代思潮中重要的變革者和推動者之一,忽略了他,便忽略了與現代社會緊密攸關的整個思想。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他的集體無意識理論,不僅對精神分析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產生了影響,而且深深波及宗教、歷史和文化領域,著名學者湯因比、偉利和馬姆福德等都把榮格看作一種產生靈感的源泉。心理學史家舒爾茲說:“榮格的觀念能激發人們的思想,而且新穎,他提出了一種關於人的樂觀主義的概念,這種概念在許多人認為是由於背離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歡迎的變化。”就榮格與弗洛伊德二人的比較而言,另一位心理學史家墨菲的評論更加明快而富有魅力,他認為弗洛伊德與榮格都是負有非常不同使命的先知,弗洛伊德看到的是浩瀚的力量橫掃一切,人世也不免罹難,只能略做些敷衍塞責的抗議,然而在榮格看來,“有不斷擴大的領域容許同那莊嚴和那神聖的東西進行直接的接觸,有一種患者和醫生都甘願接受的鼓勵,自由無阻地朝著神秘追求的方向運動。”人們或許會這樣構想,前者是一位堅定的人物,“勇敢地對抗著一個異於宇宙的雖然宏大卻淒涼蕭瑟的力量”,對於這個宇宙,人類只可能提出局部而有限度的防禦;而後者卻是一位通往極富挑戰性的世界的嚮導,在他看來,對於這個世界,人類是真正與之協調一致的。
與弗洛伊德的友誼
經過一段時間的書信往來,榮格決定親身一訪這位大師,弗洛伊德。1907年3月,兩人正式在維也納會面,並長談了足足13個小時。對榮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見最重要的人,沒有人可以和他相比;對佛洛伊德而言,榮格非猶太人的背景正好可以破除只有猶太人才關心心理分析的偏見,而他在伯戈爾茨利醫院的心理醫療背景和經驗,他的智慧和日漸高漲的名聲,更讓他成為心理分析陣營的新星。數年之後,他被推選為國際心理分析學會第一屆的會長,同時也是該協會第一本心理分析期刊的主編。榮格慢慢的,他們兩個人的思想出現了差距,除了對心理學的看法不同之外,弗洛伊德有如父親式的權威亦讓榮格受不了。在一次的交談之中,弗洛伊德說:“榮格,我要你答應我一件事,就是永遠不要放棄性的理論,我們要讓它變成一種教條,一種不可撼動的堡壘。”但榮格對洛伊德的性的理論抱持著許多疑點,更無法認同“教條”及“堡壘”這樣的字眼,仿佛要壓下所有對性理論的懷疑,而這一切和科學判斷扯不上關係,只是個人的權威的擴張罷了。在這次的談話過後,榮格便知道兩人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了,弗洛伊德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聽話的乖孩子,能毫無保留的接受他的理論,但榮格需要的卻是一個能和他切磋琢磨,將心理學發揚光大的夥伴,並且他不想犧牲自己思想的獨立性。
,並開始對他描述自己的看法,但每當榮格問及對靈學的看法時,弗洛伊德卻常常以物質主義者的偏見來反駁,斥為無稽之談。而對於弗洛伊德淺薄的實證主義,榮格有好幾次想做出尖銳的辯解。就在這受封為繼承人的夜晚,榮格竟然嘗試要推翻整個弗洛伊德理論的架構。這次的交談,對他們的關係有著致命性的打擊。
跟弗洛伊德決裂之後,榮格開始了他的危險歷程。此時的他,39歲,猶如走入一條死胡同,朋友和同事們背棄了他,他也對科學書籍不感興趣,在1914年時,他辭掉了職位,開始了一連串的旅行,並專心的去探討自己的潛意識。1918年,他踏上面對潛意識的道路,竭力尋找歷史人物心路歷程的資料,以避免因自身的個人偏見對病人產生誤判。他認真研究諾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因為它們最早正視潛意識世界,並探討其內容和受到直覺世界影響的種種意象。他又從鍊金術學中找到和諾斯替教派的歷史關聯,並發覺這個奠基於中世紀的自然科學其實可稱為古代和現代的潛意識心理學溝通的橋樑。榮格發現,分析心理學以一種奇特方式和鍊金術學不謀而合;在閱讀古老的書本時,他發覺所有的事物都能各得其所,包括各種幻想和意象,他在實踐時所累積的經驗和知識,以及他從其中所得到的結論,在榮格看來,意識心理學能滿足對現實生活的解釋,但如果要解釋精神官能症,一份既往病史則是必須的,因為它比意識里的知識更深刻地反映一個人;另外,每當需要作非比尋常的決定時,我們就會做夢,如何詮釋這個夢,也需要比個人記憶中更多的知識才行。
成立分析心理學派之路
自1916年開始,他為自己的研究結果出版著作或是應邀演講,在巴黎就自我和潛意識的關係發表了一次講座:並於1921年出版了《心理類型》一書,他希望能藉著這本書來界定自己的觀點和佛洛伊德及阿德勒是有所出入的,主要的目的在於探討個人對世界、他人和事物的關係,並討論了五花八門的意識層面,亦即意識頭腦對於世界可能產生的態度。接著,他就宗教和心理學的關係發表著作,出版《基督教時代》,嘗試解釋基督的出現如何符合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對基督現象的研究,讓榮格重新思考如何依據個人的體驗來表達自身的現象問題,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互動作用,從潛意識到意識的發展,以及人格對每個人的衝擊。榮格慢慢的,他將心中的思緒結合,合成了他分析心理學的大綱。他的意識心理學研究的是心靈的結構和動力,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部分,後者扮演補償意識型態的角色,如果意識太過於偏執相對的,無意識便會自動的顯現,以矯正平衡。潛意識可以透過內在的夢和意象來調整,也可能成心理疾病,它的內容可以外顯出來,以投射作用的方式出現我們的周遭生活。找到心靈力量的動向則是心理分析人員最重要的工作。他指導許多前來求診的人,讓他們接受並學習他的方法,成為心理分析家。但是他常告訴他的學生們:“分析是面對面的參與,每一個病人都是獨特的例子,而且,只有受過傷的醫生才知道要如何助人。並且記住,不要追問病人嬰兒時期的記憶,不要忘了靈性方面的問題,更不可忘記病人的秘密故事。”
晚年的榮格繼續為尋找現代人面臨的精神矛盾找尋答案,他隱居於在蘇黎士湖旁,住在完全按照自己設計規劃的塔樓式住屋中。他在這個安靜且能和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地方默默的思考著,陪伴他的是在1925年前往東非途中所遇到的英國女人露絲.貝利,太太艾瑪早在1955年就過世了。1961年6月5日,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他飲下最後一瓶葡萄酒,這位當代思潮中最重要的變革者和推動者,安然的病逝於湖上的家中。
性格的類型
在心理學的類型理論中,以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內傾型和外傾型性格最為著名。1913年,榮格在慕尼黑國際精神分析會議上提出了內傾型和外傾型的性格,後來,他又在1921年發表的《心理類型學》一書中充分闡明了這兩種性格類型的特點。他在該書中論述了性格的一般態度類型和機能類型。1、一般態度類型。榮格根據心理能量的指向劃分性格類型。個體心理能量的活動傾向於外部環境,就是外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動傾向於自己,就是內傾型的人。外傾型的人,重視外界,愛社交、活躍、開朗、自信、勇於進取、興趣廣、易適應環境;內傾型的人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常自我欣賞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外傾型和內傾型是性格的兩大態度類型,也就是個體對特有情境的反應的兩種態度或方式。
2、機能類型。榮格將人的心理活動分為感覺、思維、情感和直覺四種基本機能。
感覺告訴你存在著某種東西;
思維告訴你它是什麼;
情感告訴你它是否令人滿意;
直覺則告訴你它來自何處和向何處去。
一般說,直覺在榮格看來是允許人們在缺乏事實材料的情況下進行推斷。按照兩種態度類型與四種機能的組合,榮格描述了八種性格類型。
(1)外傾思維型。該類型的人,既外傾,但又偏向于思維。其思想特點是一定要以客觀資料為依據,以外界信息激發自己的思想過程。情感壓抑,缺乏鮮明的個性,甚至表現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點。
(2)內傾思維型。該類型的人,既內傾,又偏向于思維功能。其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還思考自身的精神世界。情感壓抑,冷漠,沉溺於幻想,固執,剛愎和驕傲等人格特點
(3)外傾情感型。該類型的人,既外傾,又偏向於情感功能。其情感符合於客觀情境和一般價值。思維壓抑,情感外露,好交際,尋求與外界和諧。
(4)內傾情感型。該類型的人,既內傾,又偏向於情感功能。其感情由內在的主觀因素所激發。思維壓抑,情感深藏,沉默,力圖保持隱蔽狀態,易憂鬱。
(5)外傾感覺型。該類型的人,既外傾,又偏向於感覺功能。其頭腦清醒,積累外部世界的經驗,對事物並不過分地追根究底。尋求享樂,追求刺激,情感淺薄,直覺壓抑。
(6)內傾感覺型。該類型的人,既內傾,又偏向於感覺功能。他們遠離外界,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觀感覺世界中。其知覺深受心理狀態的影響。藝術性強,直覺壓抑。
(7)外傾直覺型。該類型的人,既外傾,又偏向於直覺功能。他們力圖從外界中發現各種可能性,並不斷尋求新的可能性。這種人可以成為新事業的發起人,但不能堅持到底。
(8)內傾直覺型。該類型的人,既內傾,又偏向於直覺功能。他們力圖從精神現象中發現各種可能性。不關心外界事物,脫離實際、善幻想,觀點新穎,但有點稀奇古怪。
榮格並非截然地把人格簡單劃分為八種類型,他的心理類型學只是作為一個理論體系用來說明性格的差異,實際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兼有外傾型和內傾型的中間型。純粹的內傾型的或外傾型的人是沒有的,只有在特定場合下由於情境的影響而一種態度占優勢。每個人也能同時運用四種心理機能,只不過各人的側重點不同。此外,外傾型和內傾型也並不影響個人在事業上的成就。榮格的類型理論已廣泛地套用到教育、管理、醫學和職業選擇等領域,因這種劃分帶來了使用上的方便。許多研究證實內外傾是人格的主要特質,心理學家還編制了測量內外傾的量表。
心靈四層次
榮格用了許多特定的辭彙來描述心靈的各個部分,包括意識(conscious)和潛意識(unconscious)在內。這些概念源自於他大量的臨床觀察經驗,包括他早期詞語聯想(wordassociation)的實驗研究,而詞語聯想則是日後多種波動描記器(polygraphtesting,現今的測謊器)的前身,也是心理情結(psychologicalcomplex)這個概念的基礎。榮格榮格概念中的心理圖譜可劃分成兩個基本的區塊:意識與潛意識。潛意識又可以進一步地區分為個人潛意識和客體心靈。榮格之前用“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unconscious)這個詞來指稱客體心靈,而集體潛意識這個詞至今依然是討論榮格心理學時使用最廣泛的辭彙。榮格提出客體心靈這個詞,是為了避免與人類的各種群體有所混淆,因為他想特彆強調的一點就是,人類心靈的深度一如外在、“真實的”、集體意識的世界一樣的客觀真實。心靈有四個層次:
一、個人意識(personalconsciousness),或稱日常的覺察;也稱自我,是人有意識的心智,是心靈中關於認知、感覺、思考以及記憶的那部分。
二、個人潛意識(personalunconscious),其之於個別心靈而言是獨特的,但無法被察覺;由心靈中曾經被意識到,但又被壓抑或遺忘,或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有意識的印象構成。它類似於弗洛伊德的前意識。
三、客體心靈(objectivepsyche),或稱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unconsciousness),人格中最深、最不易碰觸到得層次。在榮格看來,如同我們每個人在個人潛意識裡積累並存放所有個人記憶檔案那樣,同樣人類集體作為一個種族,也在集體潛意識裡存放著人類和前人類物種的經驗。
四、集體意識(collectiveconsciousness),其顯然是人類心靈普遍存在的結構;集體意識中的世界,有共同價值與形式的文化世界。
集體無意識
榮格在個體的潛意識之外發現了一種社會或集體的無意識,並以此來解釋個體以及集體的行為。按照榮格的解釋,“集體無意識是心靈的一部分,它有別於個體潛意識,就是由於它的存在不像後者那樣來自個人的經驗,因此不是個人習得的東西。個人無意識主要是這樣一些內容,它們曾經一度是意識的,但因被遺忘或壓抑,從意識中消逝了。至於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則從來沒有在意識里出現過,因而不是由個體習得的,是完全通過遺傳而存在的。個體潛意識的內容大部分是情結,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則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經驗的先在的決定因素。它促使個體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遺傳的方式去行動。人們的集體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這無意識的原型所決定的。由於集體無意識可用來說明社會的行為,所以榮格的這一概念對於社會心理學有著深遠的意義。榮格認為原型有許多表現形式,但以其中四種最為突出,即人格面具、阿尼瑪、阿尼姆斯和陰影。人格面具是一個人個性的最外層,它掩飾著真正的自我,與社會學上“角色扮演”這一概念有些類似,意指一個人的行為在於投合別人對他的期望。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的意思是靈氣,分別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雙性特徵,阿尼瑪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氣質,阿尼姆斯則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氣質。陰影接近於弗洛伊德的伊底,指一種低級的、動物性的種族遺傳,具有許多不道德的欲望和衝動。除這四種原型之外,榮格的“自性”概念也是一種重要的原型,它包括了潛意識的所有方面,具有將整個人格結構加以整合併使之穩定的作用。與集體無意識和原型有關的另外一個概念是曼達拉,意指在不同文化中反覆出現的一種象徵,表現為人類力求一種整體的統一。一般性結構
在心理圖譜上的這些基本區塊裡頭,存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結構。一般性結構有兩類:原型形象(archetypalimage)和情結。心靈中屬於個人部分(包括意識和潛意識在內)的特殊結構有四種:自我(self;ratherthanego)、人格面具(persona)、陰影(shadow)、以及阿尼姆斯(animus)∕阿尼瑪(anima)之融合體(syzygy)(二聯對應)。客體心靈里充滿原型和原型形象,我們很難精確指出其數目多寡,不過當中有個原型值得一提,即是本我(Self),原型的最高核心。情結是因某個尋常的情緒而凝聚在一起的一組相關形象。榮格進行詞語聯想的實驗時,注意到受試者聯想時遺漏或延宕的反應透露出一些規律,因而發現帶有情緒色彩的情結存在。他發現,在每個受試者身上,這些聯想都繞著特定的主題,例如,繞著母親而來的聯想──即是“母親情結”。自此,情結一詞一路鬆散地沿用下來,成為今日一般的文化用語。情結是個人潛意識的基本內容。
原型形象則是客體心靈的基本內容。原型本身無法被直接觀察到,不過,它就像磁場一般,可以從它影響所及的腦中有形內容辨識出來,也就是從原型形象,或者說擬人化的、形象化的情結來辨識。原型是我們以特殊的方式去建構經驗的一種傾向,原型並非形象本身。榮格談到原型的概念時,喜歡把它比擬成飽和溶解液里的結晶凝析的過程:某個結晶體的排列結構總是依循一定的規則(原型),而真正凝析出來的結晶形態(原型形象)是沒法事先預知的。人天生有形成某些形象的傾向,但是這些形象本身不是與生俱來的。例如,人類普遍有形成母親形象的傾向,不過,基於這個普遍存在於人類心靈的原型,每個人所形成的母親形象都是獨一無二的。
榮格原型形象是原型對個人心靈逐漸累積的經驗起作用而形成的深層基礎形象。原型形象與情結形象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擁有更為普遍而概括性的意涵,往往帶有令人敬畏的(numinous)情感特質。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累積、對一大群人具有意義的原型形象,深埋在集體意識的文化里。以文化形式出現的例子包括:國王和皇后、聖母瑪麗亞、還有耶穌和佛陀等宗教性的人物形象。很多集體性角色和情境都帶有原型形象,只是人們並沒察覺到自身的這種投射。例如,總統或國王、電影明星、宗教領袖等公眾人物的過世或遇刺身亡,所引發的強烈情緒反應便反映出這個特殊人物身上帶著眾人原型的投射。
只要是重複性的人類經驗,例如出生、死亡、男女交合、婚姻、對峙勢力的衝突等等,都有其原型基礎。雖說原型也會演化,但演化這個變數實在太過緩慢,不管它實際目標為何,把它放入歷史時間來看,都可視為是固定不變的。
本我三意義
在榮格的理論里,本我才是整體心靈的調節中心,而自我不過是個人意識的中心而已。本我是真正能協調心靈領域、發號施令的中心,而且,它也是個人自我認同的原型模板。本我一詞可以進一步用來指涉心靈作為一個整體的意思。因此,本我有三種的意義:一、心靈作為整體單位來運作;榮格二、從自我的觀點來看,原型的最高核心;
三、自我的原型根基由於本我是比自我更為全面的實體,因而自我對本我的認知往往會以更高等的象徵來呈現:神的形象、太陽系中心的太陽、原子團中心的原子核等等。體驗到本我時往往攝人心魂,覺得與神有所感應,或激發出敬畏之感。正在體驗本我的自我會感覺自身擁有強大的威力。當自我不穩定時,本我會以最高的重整象徵出現,常常以曼陀羅的形式呈現,那是有清楚的外圍與中心的圖樣,例如,鑲在方框內的圓,或者圓圈內嵌有正方形,儘管這種形式有無窮的可能性。在東方的宗教傳統里,曼陀羅的圖樣往往涵蓋神的形象,常被用來進行冥想。雖然本我是榮格思想體系里最不屬於經驗範疇內的概念──因它屬於臨床上可說明範圍的邊垂地帶──它正好可以拿來描述心理學上無法描述的現象。就現象上而言,本我其實和傳統上所謂的神根本無法區分。
心靈的關係
自我情結是我們心靈的參照點,這個結構就是每當我們使用第一人稱單數的“我”時所指涉的。然而,個人層次的心靈是以客體心靈或集體潛意識裡的原型為基礎的。個人的領域,不管是屬於意識或潛意識的層次,都是從客體心靈這個母質發展出來的,並且持續以深刻而動態的方式與心靈這些更深層的領域發生關聯,雖然以此發展出來的自我不免天真地以為自身才是心靈的中心。這就好比太陽是繞著地球轉,或者地球是繞著太陽轉這兩者思維的差別。心靈深層的活動可以在作夢時清楚地感受到。夢是人類普遍有的經驗,在嚴重的精神病患身上,夢會以非常極端的形式呈現心靈深層的騷動。接受密集的榮格式分析時,被分析者會體驗到客體心靈推動個體化歷程的一些關鍵性運作。一些被分析者會學習到榮格式積極想像(activeimagination)的技巧,透過這個技巧,人可以在清醒的時刻隨意地去探觸心靈深層。
人格面具就結構的觀點來談,在個人領域(意識或潛意識皆然)里的每個情結,都是以客體心靈里的原型母質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每個情結的核心都是某個原型。自我就是以本我為原型核心而發展出來的;在個人的母親情結底層,是大母神(GreatMother)原型;父親與母親形象的背後,就是神聖父母的原型形象;陰影以及許多人格面具的角色底下,都有其深層的原型根源。原型形式可能是由各別的形式所組合而成的,比方說,神聖婚姻或所謂聖婚(hierosgamos)就是以對立物之統合為形象。原型層次的心靈能形成象徵,把個人層次里互不相容的內容真正地結合起來。客體心靈形成協調的象徵的能力,稱為超越功能(transcendentfunction),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它能超越意識層次的緊張對立。在這過程里,衝突未必消失,但它們超越了對立狀態,彼此相對化了。
由於個人心靈里的情結都是以客體心靈里的原型為基礎,所以只要深入地了解任何一個情結,都能發現關於它的原型的聯想。榮格式分析的藝術大半仰賴把形象的意義加以擴展,以具療效的方式讓自我感受到其與原型世界的關聯,但又不致於使自我淹沒在零散的原型之海。比方說,倘若自我感受到其與本我的關聯,那么自我-本我這個軸心便應運而生,自我因此更能感受到自身與心靈的這個核心彼此相系。但是,如果是虛弱、未成熟的自我體驗到這種關聯的話,它可能會被本我同化,表現出心靈膨脹,並且在意識上喪失了清楚的立足點,或者更糟的,引發暫時性精神病。服用會產生幻覺的藥物,例如迷幻藥(LSD)和毒蕈菇(psilicybin)後,往往會有“自以為是神”的感覺,就是自我在藥物作用下體驗到本我這個原型核心,但是,與此同時,這種體驗在現實里卻紮根不深,沒法長出穩定的自我-本我軸心(ego-Selfaxis)。
情結與原型
每個情結都是以某個意義為核心而形成的一組相關形象,而這個意義核心本質上和原型有關。打從有意識開始,原型的各種可能性皆充斥著個人經驗,因而成人的自我會覺得,意識里的主觀內容純粹是自身過去經驗的總和。往往唯有在分析狀態里、在夢裡,或處在非常感動的情緒中,成熟的自我才能體驗到形成情結的真正原型基礎。進行分析時,有很多想像的技巧可用來增進這種覺察:引導性想像、完形技巧、畫畫、捏陶、舞蹈、在沙盤上建造投射出來的形體、催眠分析,或者最單純的積極想像。要讓個體化繼續向前邁進,最直接的莫過於,自我有心去理解透過這種活動所發現的客體心靈的內容──不能像魔術師的助手,只召喚它們出來便了事。由於情結在原型母質里保有個人經驗的形象,因而總有個危險存在,就是個人的聯想會被誤認為是情結的核心,而淪為僅僅是還原分析(reductiveanalysis),亦即純粹以童年早期經驗的觀點來解釋當前的衝突。反過來說,把形象往原型意義上過度擴展,也許可以對原型有多一些了解,但卻很可能忽略了個人心靈和客體心靈之間療愈性的聯結。榮格為了更了解榮格概念里每個心理架構之間的動力關係,可以把這些架構分成兩大類:認同結構(identitystructure)以及關係結構(relationalstructure)。自我和陰影是認同結構,而人格面具和阿尼瑪、阿尼姆斯則屬於關係結構。個體化的自然進程里,首要就是形成一個穩固而強壯的自我,因而個體能於世上確立一種自我感。隨之而來的,便是與他者以及其所置身其中的集體文化發生關聯。通常,要等到生命進入比較後期的時候,自我才會渴望去探索存在於集體文化和個人心靈背後的原型力量──所謂的中年危機往往是這種渴望的表現。
認同的結構
基本的自我認同很早就成形了,起初嵌在母親-嬰兒的一對一關係里,稍後在家庭內擴大,之後則是不斷延展以納入益加寬闊的文化環境。在自我形成的過程中,個體天生的某些活動和傾向會被母親或家庭所接納,但也有某些活動與衝動會被認為是不好的而遭到拒絕。大小便訓練便是諸多此類更為細膩的互動之一,在訓練過程中,成長中孩子的自我認同,是由他所依賴的人的喜惡塑造出來的。這些被家庭所排斥的傾向和衝動不會就這么消失,它們會聚集在一起變成“第二自我”(alter-ego)形象,就在個人潛意識的淺層之處。這個第二自我就是榮格所說的陰影,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當對立兩方的其中一方攤在意識的“光束”下時,被排斥的另一方便掉入潛意識裡成為“陰影”。榮格由於陰影的內容或本質是發展中的自我的一部分,它依然保有個人認同感,只不過是被拒絕而不被接受的那一部分,而且往往伴隨著罪惡感。由於陰影是在早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從主要的自我認同當中分離出去的,所以它重返意識的可能性引發了焦慮。心理治療與分析大半的例行工作,即是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好再次檢視陰影的內容為何,並且儘量把出先前被自我形成的早期“分裂”所丟棄的內容統整起來。童年時分離出去的許多心靈自然屬性,對健康成人的心理運作而言,其實是不可或缺的。譬如,攻擊和性的衝動往往會遭到割除,因為它們於童年時期表現出來實在不妥,文化上無法接受,且令父母十分頭疼,不過,它們卻是正常成人性格的重要特質。成人可以用一些方式去調節、整合它們,這是兒童不成熟的自我結構所辦不到的。其他的特質,就連天生智力的隨意表現,也都可能遭到同樣的對待,被丟棄到陰影里。
把陰影的內容統合到意識層面有雙重效果:不僅能擴大自我活動的範圍,而且也省下了之前死命去隔離並壓抑那些陰影特質時所花費的力氣。個體往往因而覺得生命更上一層樓。
由於陰影本質上還是自我的一部分,所以它和自我有同樣的性別認同,男人要有男子氣概,女人就要有女人味。除了作夢及幻想的內容會把這些氣質擬人化之外,陰影也常常被投射到同性別的人身上,那些擁有投射者主要自我形象所欠缺的特質的人,往往令投射者又嫉又恨。
關係的結構
將部分陰影同化之後所形成更強大的自我認同,將更清楚地感受到與他者建立關係的需要,不只要和其他人建立關係,而且要和集體意識世界中超乎個人的文化,以及客體心靈中超乎個人的原型內容發生聯繫。能達成此關係任務的兩個結構體,就是阿尼瑪或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阿尼瑪,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氣質;阿尼姆斯,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氣質。人格面具是個人在面對公眾時,用以表現自己的面貌,但與真實面貌不太相同的外表。阿尼瑪與阿尼姆斯
自我的性別認同里一些文化所不認可的特質,甚至會被進一步地摒除在陰影這個第二自我之外,進而凝聚成性別相異(contrasexual)的形象:女性心靈內形成充滿男性氣概的形象(阿尼姆斯),以及男性心靈內形成充滿女性魅力的形象(阿尼瑪)。榮格從他病人的夢和幻想里觀察到這些形象,發覺這些形象非常重要,人一旦和這些形象有所隔離,便會感受到原始文化稱之為“失去靈魂”的感覺。榮格感受阿尼瑪與阿尼姆斯存在最常見的方式,是當它被投射到某位異性身上時。和陰影的投射不同的是,所投射出來的阿尼瑪或阿尼姆斯賦予了“攜帶”它的人令人銷魂的魅力。“墜入愛河”就是男人和女人彼此在對方身上投射出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的典型例子。在如此的相互投射過程中,人的自我價值感,會因為這個帶著自己投射出來的靈魂形象的人存在而提升,但是,倘若這樣的關係無法維持的話,相應的失魂落魄和空虛也會隨之而來。這個潛意識把另一個人和自己心靈里的靈魂形象融合為一的投射,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有限的時間,終究不免會結束,往往留下對對方不同程度的厭惡感,這是因為沒有人能真的達到投射出來的靈魂形象的夢幻標準。隨著投射幻滅之後,和現實中的那個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關係。
作為靈魂形象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是心靈的結構,所以就算投射出來,也有擴大個人意識領域的功用。它們的魅力不但會讓自我變得生龍活虎,也讓自我往尚未統合的內容靠攏。假使所投射的內容已和自我統合,撤回投射勢必帶來更大的察覺力。如果撤回投射時所投射出來的阿尼瑪或阿尼姆斯仍未與自我統合的話,這個歷程極可能會在另一個對象身上再次出現。
阿尼瑪或阿尼姆斯在心靈內的功能,也就是它在個體內的角色,和投射時的運作方式相似:帶領個體走出一貫的運作方式,開拓個人視野,並對自己有更全面的認識。這個心靈內的功能常引發一連串的夢,也可在很多藝術作品裡看到,譬如維多利亞時期的作家海格(RiderHaggard)所著的小說《她》(She),就經常被榮格引述。小說《綠廈》(GreenMansions)里會飛的女人莉瑪,是比較單純的例子。達文西畫的蒙娜麗莎,捕捉了阿尼瑪謎樣的神秘魅力;而《咆哮山莊》(WutheringHeights)里的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則最是典型的阿尼姆斯。奧芬巴哈(Offenbach)所寫的偉大歌劇《霍夫曼故事》(TalesofHoffmann)大致上說的是,要把阿尼瑪的多樣面貌統合起來是困難重重,每個面貌都散發出無法抗拒的魅力。
由於阿尼瑪或阿尼姆斯的形象是潛意識結構,或者說,存在於個人潛意識和客體心靈交接的邊緣地帶,所以它本質上很抽象,不具有真實的人會有的細微特質,和真實的人之間在細部上會有落差。所以,如果男人認同他的阿尼瑪,或者女人認同其阿尼姆斯,他們意識里的人格便喪失分辨形象與真人之間的差異的能耐,也沒辦法應付二者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作用。
傳統的歐洲文化里,男人的阿尼瑪傾向具有其尚未整合的情緒面,因而容易表現出某種多愁善感,而不是成熟而統合的情感。同樣的,傳統歐洲婦女的阿尼姆斯傾向表現出不成熟的思維與智力,往往偏執己見,沒有合乎邏輯的思考。
重要的是,別把這些歷史文化里的刻板印象和阿尼瑪、阿尼姆斯作為靈魂形象的功能性角色相混淆。隨著兩性在文化上有愈來愈多的自由度可以扮演非傳統的角色,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的普遍內容與外貌也不斷變化,不過,它們作為心靈指引的重要角色依然和榮格最初的描述一樣清晰。自我與阿尼瑪或阿尼姆斯的部分整合(沒辦法像陰影一樣可以完全整合),能讓個體有能力去理解其他人的複雜性,並了解自身心靈內在的其他部分。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的功能在於與外在集體世界周鏇。人格面具這個詞源自希臘文“面具”,取其古典希臘戲劇里演員戴的滑稽面具和悲傷面具的意思。每個文化里都有很多社會角色:父親、母親、丈夫、妻子、醫生、教士、律師等。在特定的文化里,這些角色都有一套一般所認可與期待的功能,往往還包括穿著打扮和行為舉止。發展中的自我選擇想要扮演的角色時,多多少少把它們併入了主要的自我認同內。當人格面具的角色配合得宜──也就是說,它們真實地反映出自我的能力──對正常的社互動動很有幫助。醫生穿白袍,等於在心理上“戴上”醫療專業的面具,對病人執行必要的身體檢查時,會容易許多。(反過來說,病人角色的人格面具,卻是醫生生病時最不願戴上的。)健康的自我多少能依情境的需要成功地扮演不同的人格面具角色。相反的,陰影則是非常私密的,是人“私有”的東西(其實,它有時是沒有自我的)。不過,人格面具也有功能失調的,這種情況往往需要心理治療的介入。有三種失調是最明顯的:一、人格面具過度發展;二、人格面具發展不全;三、過度認同人格面具,到了自我誤把自身與其主要的社會角色相互混淆的地步。
人格面具過度發展會導致人格內充滿一組組的社會角色,留給自身一種“內在”沒有真我的感覺。人格面具發展不全的人格極為脆弱,容易因遭受拒絕而受傷,或是和親近的人相處時失去自我。一般的個別心理治療或團體治療對這種情況很有幫助。
更嚴重的,是自我與人格面具融為一體,一旦卸下人格面具,則自我感薄弱,因而社會角色感受到的任何威脅,感覺上都是對自我整體的威脅。所謂的“空巢期症候群”(emptynestsyndrome)──孩子長大離開家之後父母覺得無聊空虛──就是對父母角色這個面具過度認同,這在男人或女人的身上都可能發生。那些只會埋頭工作,不然便會感到人生空虛而無所依歸的人,則是濫用了職業與專業的人格面具,無法培養出更寬闊的認同感和廣泛的才能。解決這種嚴重的人格面具認同問題時,常常需要分析式治療的協助。
個體化歷程
個體化(individuation)是榮格理論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在真實生活中努力去認識和發展他∕她心靈與生俱來的潛能。由於原型的可能性非常多,任一個個體化歷程難免無法達到所有天生的可能性。所以,重要的不在於達成的量有多少,而是人格是否忠於自身深層的潛能,不要只是被自我中心的自戀傾向牽著鼻子走,或只認同於集體文化的角色。榮格自我可能認同於個人潛意識裡與更寬廣的個體化歷程格格不入的結構。這種情況常常導致精神官能症──感覺被撕裂,無法動彈、麻木。困在童年時被指派的家庭角色里,會造成這種精神官能性分裂,就像停滯在早期階段而不願向前邁步的人,也會有同樣的後果。
自我也可能認同集體範疇里所設定的角色而和個體化歷程脫節──不管認同的是集體潛意識所設定的原型角色,而使自我變得膨脹;還是認同集體意識所設定的社會角色──無論角色多么重要,都會逐漸和個體命運相違背。認同於某個社會角色(認同人格面具),即便這個角色再怎么受到社會中一大群人所認可或讚揚,都不是個體化。榮格認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就是認同集體潛意識所塑造的人物,而導致他們兩人以及兩個國家的悲劇的例子。
極端認同客體心靈(集體潛意識)里的原型角色,會導致精神病式地認同一個更大(更不具人性)的自我。某些原型認同,就是自我和某個文化英雄或救贖者角色──耶穌、拿破崙、世界之母等等──混淆在一起。就連負面的認同也會深入原型的部分(負面膨脹),好比患有憂鬱症的人感到自己犯了“不可饒恕的罪惡”,自我暗示連神都沒有權力原諒他。
要描述成功或典型的個體化歷程很困難,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可以說這歷程有其“常態”,譬如把個體化的一般歷程比擬成太陽的軌跡──從太陽升起至輪廓清晰的前半段,緩緩落下終致西沉的後半段2──不過,從近距離來看,就像在分析過程所看到的,這樣的歸納時常出現例外。
夢的理論
榮格認為,反映著個人體驗的個人無意識以及繼承而來的集體無意識都能反映在人們的夢中,儘管集體無意識的活動是非常稀少的,然而正是這種集體無意識負責那位奇怪的、生動的、富有想像的夢,那些使我們醒來後驚嘆不已的夢。榮格認為,夢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們沒有意識到或注意到的思想,他指出,夢雖有象徵作用,但夢的象徵作用主要是集體無意識的表現,只有經過“放大”後才能真正了解它們的含義和原型。在他看來,“象徵”是人格原型尋求和諧平衡的一種嘗試,就是說,夢提供了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恢復平衡的信息。因此,榮格提出了夢的功能主要是一種補償性的,它們總是強調另一方面以維持心理平衡,”“夢的一般功能是企圖恢復心理的平衡,它通過製造夢的內容來重建整個精神的平衡和均勢。”[4]譬如,一個人工作了很長時間,?整個大腦里充塞著工作,他就會在睡眠中夢到參加某種體育運動或他所熟悉的某種消閒活動,可見,在榮格看來,夢是試圖告訴夢者一些重要事情——他必須處理以改進生活質量的事情。那么,怎樣才能知道夢所告訴我們的內容呢?
榮格認為,在夢的解釋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是儘可能多地了解夢者,應該了解其性格參加的活動及其心情,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真實的生活信息提供了臨床描述的一個方面。為了獲得另一方面的信息,即來於夢者的無意識資料,榮格仿效弗洛伊德對夢的各個部分運用自由聯想的方法。他的聯想技術比弗洛伊德所規定的更加嚴格,他希望聯想直接地與夢的意象相連,而不是一條無限的思想鏈,這樣,所收集到的夢的不同部分的聯想就可以加以比較,並與夢者所意識到的情境相對照。
將夢者的夢的聯想與其清醒狀態時的生活相結合,以揭示夢以一種補償方式所指明的東西,這種能力與分析者的技能和知識有極大的關係。榮格認為,這是一種如醫生診斷或外科手術一樣的技藝,並且沒有成功的保證。有些夢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解釋,在這種情況下唯一可做的只能是妄猜一下了。榮格對此指出,這是因為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秘訣,對特殊夢的解釋,還沒有出現一個切實可靠的方法或絕對令人滿意的理論。
榮格對夢的精神分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除了對夢進行個別分析外,非常重視夢的系列分析。他認為,夢的個別分析意義不大,而夢者在一段時期內的夢的系列,則可以提供一個連貫的人格畫面,可以通過對某些反覆出現的主題的揭示,使夢者心靈的主要傾向得以顯露。
基督教認識
榮格從小便受到父親對信仰正確性掙扎的影響。經過他對基督教信仰的研究探索,他發現在當時的基督徒,包含其父親在內,所信仰是基督教神學教義,並非對上帝的經驗回響。因此榮格認為研究基督教的信仰重點在於上帝知識起源的探究,而不是在上帝存不存在的辯證。從榮格晚年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記者採訪對答中,可以看到他對這個問題的態度與立場。當他被記者問及有關相不相信上帝存不存在的問題時,他的回答雖然簡短,但是很有力而且清楚表達出他的立場。他回答說:我不相信。因為我知道,所以我不相信。榮格因為將研究基督教信仰重點放在對[上帝]知識起源的了解,所以做如此的回答。不過這個問題也真促使榮格投入一生,致力於解開人類人靈深處所隱藏的心理性問題。榮格常重複提到,我深信,心靈的探討必定會成為未來一門重要的科學....這是一門我們最迫切需要的科學。因為世界發展的趨勢顯示,人類最大的敵人不在於饑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是在於人類本身,因為,我們仍然沒有任何適當的方法,來防止遠比自然災害更危險的人類心靈疾病的蔓延。
觀點的分歧
與弗洛伊德觀點的分歧榮格和弗洛伊德的觀點主要有三點分歧。首先是對里比多概念的解釋,弗洛伊德認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裡比多衝動受到傷害會引起終生的後果。榮格認為里比多是一種廣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第二點分歧在於榮格反對弗洛伊德關於人格為童年早期經驗所決定的看法。榮格認為,人格在後半生能由未來的希望引導而塑造和改變。以上分歧的發展導致兩人對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則分歧。榮格更強調精神的先定傾向,反對弗洛伊德的自然主義立場,認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負,不限於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發現的那些黑暗勢力。榮格的人格理論包括三個層次:1意識或自我2個人潛意識3集體潛意識他提出內傾和外傾的心理類型,原型和作為人格核心的本性等都已成為心理學中的重要概念,對哲學和文學研究也有深刻的影響。榮格著作極豐,全集共19卷,其中卷6至卷9是他理論體系的主幹,包括心理類型、心理結構和動力,原型與集體潛意識等方面的研究。榮格
人物的名言
性格決定命運。--榮格榮格思想的動搖並非正確與錯誤之間左右不定,而是一種理智與非理智之間徘徊。--榮格
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榮格
適用於一切的生活處方並不存在。--榮格
由於具有思考的能力,人便得以邁出了動物界。--榮格
不是歌德創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創造了歌德。--榮格
沒經過激情煉獄的人從來就沒克服過激情。--榮格
文化的最後成果是人格。--榮格
,(我我們=完整的我)。--榮格
外向直覺型個性適合於當今許多革新領導人物。--榮格
對最強烈衝突的克服,使我們獲得一種穩定超然的安全與寧靜感。要獲得有益而持久的心理安全與寧靜,所需要的正是這種強烈衝突的大暴發。————榮格
他人對我們的了解常常勝於我們對自己的了解。--榮格
與我同時代的人,他們只認為我是一個匆忙趕路的人。--榮格
分析的價值
榮格強調個體化歷程是分析心理學的核心概念時,清楚地指出人類獨特的生命有無比的重要性和價值。將人類生命置於優先地位,呼應了宗教大世界的想法,不過,很多當代的大型民眾運動卻遺漏了這一點。在這些運動裡頭,個人被化約為社會、經濟或軍事單位。這樣說來,個體化變成一種對比,對應出一個過度以科技和意識型態為基礎而建立的世界裡,人類價值的殞落。榮格終其一生對宗教經驗保持著莫大的興趣。他也鑽研東方宗教,認為鍊金術是非正統的宗教與心理學的實踐,並探索西方天主教傳統里依然沿用的轉化儀式。由於就現象上而言,本我的意象和神性相關的意象很相似,所以某個程度上來說,它代表了心靈里神的形象。這個形象和神學所推論出來的神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定論,雖說這個問題已經鮮少有人問及。某些與神有所感應的體驗會出現在夢裡,如果把它同化,人格結構上會隨之發生深層而持久的改變,其效果和皈依某些宗教或清醒時歷經某些高峰經驗有異曲同工之妙。
榮格理論所描繪的、並且是分析所鼓勵的個體化歷程,牽涉了自我與本我之間持續的對話,也就是意識的中心和整體心靈的神秘調節中心──榮格所謂的本我,其同為自我以及超乎自我之外一切的核心──之間的對話。為了展開個體化歷程,自我需要去展開看似和自我狀態分離而獨立的過程。我們並不了解本我的本質,在討論可觀察到的心靈活動時,我們需要這個概念,但是卻無法直接闡明它。
成功的榮格式分析能帶領人去欣賞心靈本質的無限奧秘,心靈似乎既親密又超乎個人,好似既受個別自我所束縛,但卻又在時空上比可經驗到的人格更自由。在這個心靈的邊境上,我們來到了一個無法光用臨床的洞察所能回答之大哉問門前。
主要的著作
國際上權威的《榮格文集》為21卷本,國內精選其中的代表作,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分9卷出版,卷名如下:第一卷弗洛伊德與精神分析
第二卷轉化的象徵
第三卷心理類型
第四卷心理結構與心理動力學
第五卷原型與集體無意識
第六卷文明的變遷
第七卷人、藝術與文學中的精神
第八卷人格的發展
第九卷象徵生活
此前單獨出版的書如《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人與其象徵》等等多能在9卷中找到相應內容。
另有單行本《未發現的自我》,叢書:精神分析經典譯叢,國際文化出版社。
《尋求靈魂的現代人》,貴州人民出版社。
著名的心理學家(一)
著名的心理學家系列一。 |
盤點盜夢空間的背景知識
本季扛鼎大片《盜夢空間》在今天正式上映了,晦澀難懂撲朔迷離的劇情猶如第二部《黑客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