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雷德.阿德勒

阿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主張人生而具有一種把人格統一於某個總目標的內驅力。他把這種內驅力叫作"追求優越",意思是說,每個人生下來存在身心的缺陷,因而產生補償這種缺陷的欲求,而且補償往往是超額的,即不僅抵償了缺陷,還發展為優點。

基本信息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奧地利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概述

阿德勒於1870年出生於維也納郊區一個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條件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的童年。在他的記憶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與多災多難的。他自己曾說他的童年生活籠罩著對死的恐懼和對自己的虛弱而感到的憤怒。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長相既矮又醜,幼年時患軟骨病,身體活動不便。他四歲才會走路;又患佝僂病,無法進行體育活動。在身體健康的哥哥面前他總感到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又小有醜,樣樣不如別人。他還被汽車軋傷過兩次。5歲時,他患了嚴重的肺炎,甚至連他的家庭醫生也對他絕望了。然而,幾天后病情卻意外地好轉。從此他想當一名醫生。在後來的回憶中,他曾說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進學校讀書以後,開始他的成績很差,以至老師覺得他明顯不具備從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議及早訓練他做個鞋匠才是明智之舉。

基本理論觀念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反對“性衝動是個體精神與生活的基礎”。認為直正個體生活決定於人如何面對外在世界所給的問題和個人的努力方式。他的基本理論觀念:第一,是認為人是一個統一體,人的一切表現包括思想性感衝動、以至夢幻,全都接受一個內在一致原則的管轄,也就是人格的管轄。第二,認為人生總是在不斷地克服缺陷,追求完美,在追求中使“進化的衝動,完美的思想,在不斷拉著我們向前。”第三,是自卑感,他認為人有三種自卑:面對宇宙的自卑、面對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對他人的自卑,這些自卑是成就的原因,是使人奮發向上的動力。第四,是社會感或社會興趣、社會精神。這便是阿德勒人格心理學的重要課題。

去挑戰一個人的信念總比遵守來的容易。
原文:It is always easier to fight for one's principles than to live upto them.

艱難的成長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於1870年出生於維也納郊區一個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條件並沒有給他帶來快樂的童年。在他的記憶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與多災多難的。他自己曾說他的童年生活籠罩著對死的恐懼和對自己的虛弱而感到的憤怒。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長相既矮又醜,幼年時患軟骨病,身體活動不便。他四歲才會走路;又患佝僂病,無法進行體育活動。在身體健康的哥哥面前他總感到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又小有醜,樣樣不如別人。他還被汽車軋傷過兩次。5歲時,他患了嚴重的肺炎,甚至連他的家庭醫生也對他絕望了。然而,幾天后病情卻意外地好轉。從此他想當一名醫生。在後來的回憶中,他曾說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進學校讀書以後,開始他的成績很差,以至老師覺得他明顯不具備從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議及早訓練他做個鞋匠才是明智之舉。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不過在一些小事上,我們還是能看到他的不甘人後的一面。他曾自述過一件小事:“我記得走往學校的小路上要經過一座公墓。每次走過公墓我都很驚恐,每走一步都覺得心驚膽顫,然而看到別的孩子走過公墓卻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我常因自己比別人膽小而苦惱。一天,我決心要克服這種怕死的恐懼,採用了一種使自己堅強起來的辦法。我在放學時故意落在別的同學後面而間隔了一段距離,把書包放在公墓牆壁附近的草地上,然後多次地來回穿過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懼為止。”另外,阿德勒一直是一個合群的孩子,與同伴玩時被人所接受的感覺使他感到高興和滿足。

不朽的成就

阿弗雷德.阿德勒弗洛伊德
1895年,阿德勒獲得維也納大學醫學學位,成為眼科和內科醫生。1900年,弗洛伊德《釋夢》出版後,他讀到了此書,並對其深有好感。他認為此書對於了解人性有很大的貢獻。於是他在維也納一本著名的刊物上著文為弗 洛伊德的觀點做辯護。或許正是這一緣故,當1902年弗洛伊德著手建立小組織——“星期三心理學會”後不久,阿德勒就被邀請加入,成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鑒於阿德勒在這個小群體中智力最為出眾,弗洛伊德對阿德勒倍加讚譽,也非常信任。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薦下,他成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第一任主席,並負責該協會會刊的編務。但是,兩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在一開始就潛伏著有朝一日會裂隙的危機。阿德勒從一開始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忠實信徒,兩人之間也從未建立親密的個人關係。正如著名心理學史家墨菲所指出的那樣,阿
阿弗雷德.阿德勒夢的解析
德勒顯然一開始就認為自己是弗洛伊德這位大師的年輕同事而不是弟子,而弗洛伊德則把阿德勒看作自己的信徒和門生,他不能容忍他心目中的弟子對他的學說有任何懷疑和偏離。1907年,阿德勒發表了一篇論述由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並獲得了很大的聲譽,此時弗洛伊德還認為阿德勒的觀點為對精神分析學的一大貢獻。但是,當阿德勒進一步發展自己的觀點並認為補償作用是理論的中心思想時,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兩人在理論方面分歧越來越大。1911年,阿德勒連續發表三篇文章,闡述他對精神分析性傾向的反對。兩人的矛盾激化,最後阿德勒辭去協會主席之職,率領他的幾個追隨者退出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另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鑒於“精神分析”一詞已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組織名字改為“個體心理學學會”。從那時起,阿德勒便致力於發展和完善他的“個體心理學”理論體系。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1911年有一位德國哲學家懷亨格(HansVaihinger)出版了一本書,叫做《‘虛假’的心理學》(ThePsychologyof‘AsIf’),它對阿德勒的思想立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懷亨特主張:人類都是憑藉一些在一些現實上不存在的虛假目標而生活著的。我們認為宇宙是一個井井有條的實體,並以此種虛假的觀念為基礎,作出種種行為,其實宇宙是紊亂不堪的。我們造出了虛假的上帝,並且裝模作樣,仿佛他是真有其人一般,基實哪裡有什麼客觀存在的神?儘管這些東西在經驗上都是虛假的,我們卻不懷疑其真實性,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都受其影響。阿德勒把這種概念引用到心理學上,尤其是因果關係的問題。弗洛伊德把因果關係當做是心理學的一項基本定律,但是阿德勒卻在懷亨特概念中看到足以打倒弗洛伊德觀點之物。他認為:促使人類作出種種行為的,是人類對未來的期望,而不是其過去的經驗。這種目標雖然是虛假的,它們卻能使人類按照其期待,作出各種行為。個人不僅常常無法了解其目標的用意為何,有時他甚至不知其目標何在,因此,這種目標經常是屬於潛意識的。阿德勒把這種虛假的目標之一稱為“自我的理想”,個人能借之獲得優越感,並能維護自我尊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德勒 曾在奧國軍隊服役,充當醫生。以後,他又曾在維也納的教育機構從事兒童的輔導的工作。此時,他發現:他的觀點不僅適合於父母和子女間的關係,而可涵概師生關係。他對教師們的影響既深且遠,有許多個體心理學家都是出身自將其觀點用於教育上的教師。
阿弗雷德.阿德勒維也納
在1920年左右,阿德勒便已經聲名遠播了。在維也納,有許多學生和跟從者包圍著他,他和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時光。然後,他便週遊各國,到處講學。1926年,他初抵美國,受到熱烈歡迎。1927年,他受聘為長島醫學院教授。同年,他出版了《自卑與超越》,全書主要有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與優越感、早期的記憶、夢、家庭的影響、學校的影響、青春期、犯罪及其預防、職業、人及同伴和愛情與婚姻等十二個主要論點。原書名為《生活對你的意義》(WhatLifeShouldMeantoYou)。

1934年,阿德勒決定在美國定居。次年,他創辦了國際個體心理學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兩個城市演講。過分勞累的結果,他終於因心臟病突發,而死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兒童的人格教育》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世上有一些人認為,自己的一生至少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所作為的人;還有一些人認為,為我們的民族 和人類培養一個有所作為的人勝過千萬個庸庸碌碌的人。這套譯叢奉獻給他們一讀。本書為“世界教育名著譯叢”中的一本,通過對當時的教育制度的評估,批駁了陳腐的教育觀念,提出了全新的教改方案,並從家長、教師、學生和社會的角度對有關問題進行了分析。該書語言簡明、確切、通俗,可讀性強,可供廣大父母、教師和有興趣者閱讀。
《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是世界教育名著譯叢中的一本,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勒(1870-1937)是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關於人的自卑感的理論。他認為,人的人格結構形成於童年期,要解決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必須從他的童年著手。因此幫助兒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兒童的首要和核心問題。阿德勒反覆強調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兒童培養和建立獨立、自信、勇放、不懼困難的品質和積極與他人、集體合作的能力。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問題兒童的“不良”行為只是問題的表面現象……

《阿德勒人格哲學》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不論我們做什麼,每個行為都是我們個人對人類生命的一個答案,而每一個答案,都必須顧及我們是人類的一分 子,並聚居在這個地球上。

這是一次走近大師的心靈之旅,或許會改變你的一生。哲學是人生觀的學問、哲學是心靈的完善、哲學是生命的詩。

另譯《阿德勒的人格智慧》

《超越自卑》

阿弗雷德.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
寫於1932年的《超越自卑》一書,就是這位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書中,阿德勒博士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用通俗生動的語文描寫了自卑感去爭取優越感,從而獲得成功的。阿德勒博士特彆強調自卑感,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其現時的地位感到滿意;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種正常的感覺狀態,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奮鬥的源頭。自卑感非但不是弱點或異常,反而是創造的源泉。人類都有對優越感的追求,這是所有人的通性。而優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補償。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當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撓時,他就會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門路,去爭取優越以及完美,從而獲得成功。特別是在幼年時期,在自卑感的驅動之下,人們的發展才能夠持續地往更高層次邁進。

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但通俗中包含著極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學術價值。在本書中,作者提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沒有一個人對其現時的地位感到滿意;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並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對待職業、社會和性,在於正確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嬌縱、被忽視的兒童,以後在生活中容易 走上錯誤的道路;家長和教師應培養他們對別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奉獻乃是生活的真正意義”。這樣,他們就能夠從自卑走向超越。本書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論的精神分析觀,開闢了精神分析的新階段。

阿德勒在本書中提出: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通存在的事實,這是因為他們常仰賴成年人的生活,且一舉一動受到成年人的控制。當兒童利用這種自卑感作為逃避行動的藉口時,便發展成神經性的傾向。如果這種自卑感在以後的生活中繼續存在下去,它便會形成“自卑情結”。

相關詞條

盤點盜夢空間的背景知識

本季扛鼎大片《盜夢空間》在今天正式上映了,晦澀難懂撲朔迷離的劇情猶如第二部《黑客帝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