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

桐城市

桐城,古稱“桐國”,因其地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位於安慶市北部,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市,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9℃,年降水量1241毫米。桐城市接江趨淮,河埠陸驛自古車水馬龍,素有“七省通衢”之稱。206國道、合九鐵路、滬蓉高速等三大交通動脈縱貫全境,水路菜子湖通達長江。下轄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2個鎮和3個街道,總面積1571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全市總人口75.5萬人。桐城市形成以印刷包裝、機械製造、塑膠加工、家紡服裝、建材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主導的六大優勢行業,先後被授予“中國包裝印刷產業基地”、“中國塑膠包裝產業基地”、“中國農產品加工基地”、“中國羽絨家紡名城”、“中國輸送機名城”、“中國刷業城”、“徽商最具投資潛力城市”、“溫商最具投資潛力地區”、“公眾心目中的和諧之城”等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桐城 桐城

桐城的歷史悠久,考證史志記載,其沿革如下:

原始社會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種。

夏商時期,桐城屬揚州之域。周置桐國,因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

周,置桐國,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屬吳;越滅吳後,屬越;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滅越,桐國再度附楚。

春秋——為桐國,屬楚,後屬越。

戰國——屬楚。

秦——秦分天下為四十郡,桐城屬九江郡。

西漢——屬廬郡,《漢書.地理志》云:廬江郡領縣十二,內有龍舒、樅陽二縣。

東漢——為龍舒侯國,屬廬江郡,隸屬揚州刺史部。

東作門 東作門
三國——為舒地。初屬魏,後屬吳。

西晉——復名為龍舒,屬揚州廬江郡。

東晉——改龍舒為舒縣,初屬豫州廬江郡,繼屬豫州晉昌郡,後屬豫州晉西郡。

南北朝——宋、齊改舒縣為陽安縣,後為呂亭左縣,復為舒縣,屬廬江郡。梁、齊,改舒縣為樅陽郡,同時恢復西漢樅陽縣,先屬南豫州,後屬晉州,北齊時改為江州,周、陳,廢樅陽郡,屬晉西郡。

隋——改樅陽縣為同安縣屬熙州,大業三年(607)改屬同安郡,大業九年築同安故城於縣郭東門外(今市治)。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同安郡為舒州,同安縣屬舒州。天寶元年(742),復改為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同安縣為桐城縣,縣名此始。

五代——屬南唐舒州。

宋——北宋先舒州,後屬德慶軍。南宋先屬安慶軍,後屬安慶府。

明——先屬江寧府,後屬安慶府。

清——先屬江南省安慶府,後屬安徽省安慶府。

中華民國——初屬安慶府,繼屬安慶道,後屬安徽省第一行政察專員公署,抗戰勝利後屬安慶專署 。

中華人民共和國(1912)先屬皖北行政公署安慶專區,後皖北、皖南兩行署合併,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屬安徽省安慶行政公署,後屬安慶市,現屬省直轄市,暫由安慶代管。原桐城縣疆域:東界無為、東南接貴池,南接懷寧,西接潛山,北界舒城。解放後,皖北行政公署劃桐城東鄉和南北鄉相連地區為桐廬縣(今樅陽縣)。197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又劃桐城大楓、羅塘、花山、楊橋四公社歸安慶市管轄,獨改羅塘公社鱘魚大隊為鱘魚管理區(鎮),仍屬桐城。1996年8月,桐城撤縣設市(縣級),歸安慶市管轄,2006年10月改為省轄 。

行政區劃

桐城 桐城

1986年桐城縣下轄8區(范崗區、青草區、雙港區、金神區、大關區、孔城區、石河區、黃甲區)、3鎮(城關鎮、孔城鎮、青草鎮)、53鄉、1個管理區(鱘魚)。11個居民委員會、468個行政村,實行鎮管村體制。

1988年8月,原安慶地區和安慶市合併並組建新的安慶市,桐城縣隸屬安慶市。桐城市4個街道、18個鎮、4個鄉:碧峰街道、文昌街道、南演街道、太平街道、雙港鎮、新渡鎮、金神鎮、孔城鎮、范崗鎮、青草鎮、興店鎮、卅鋪鎮、呂亭鎮、高橋鎮、陶沖鎮、老梅鎮、掛車河鎮、大關鎮、唐灣鎮、鱘魚鎮、香鋪鎮、嬉子湖鎮、大塘鄉、黃鋪鄉、龍眠鄉、中義鄉。
1996年8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桐城縣,設立桐城市,所轄區域不變。
2004年5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羅嶺鎮由桐城市劃歸安慶市宜秀區。
2006年9月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為12個鎮、2個街道。
截至2011年底,全市轄12鎮、3個街道,198個行政村、23個居民委員會。
1國家經濟開發區桐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2省級經濟開發區桐城雙新經濟開發區
3下屬鎮新渡鎮雙港鎮青草鎮范崗鎮鱘魚鎮金神鎮
嬉子湖鎮孔城鎮呂亭鎮大關鎮黃甲鎮唐灣鎮
5街道龍眠街道文昌街道龍騰街道

人口民族

霧繞龍眠 霧繞龍眠
桐城境內民族眾多,除漢族外,尚有回、蒙古、滿、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等21個少數民族。據統計,2011年,全市總人口755462人。其中男性385350人,女性370112人;城區居民159494人,鄉鎮居民595968人;全市常住人口211090戶,戶均4人,男女性別比1.04︰1。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桐城市 桐城市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北距省會合肥市105公里,南距長江之濱安慶市74公里。地理座標為東經116°40′—117°06′,北緯30°40′—31°16′,版圖呈“元寶”形。東鄰廬江、樅陽,西抵潛山,北鄰舒城,南與懷寧和安慶市郊區接壤。全市東西兩端最長距離約42公里,南北兩端最長距離約64公里,總面積為1644平方公里。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三級階梯分布。縣域總面積1644平方公里,轄17個鎮、7個鄉、4個街道、465個行政村,2000年普查總人口77.8萬人。耕地面積52.3萬畝,其中水田47萬畝,旱地5.3萬畝,湖泊水面16.7萬畝。

地貌

“抵天柱而枕龍眠,牽大江而引樅川”。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區為大別山東段余脈,重巒疊嶂,挺秀爭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傾降平緩;東南部平原阡陌縱橫,織繡鋪錦。

水文

境內河道交織,形成大沙河掛車河龍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匯入菜子湖,經樅陽閘注入長江。地表徑流量年均9.7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約1.3億立方米。

氣候

桐城屬亞熱帶濕潤氣侯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由於地形差異和季風活動的影響,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物候反映明顯。年平均氣溫15.8℃,年平均降水量1326.9mm,年平均日照時數1903.34小時,日照百分率43%,年平均無霜期246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夜景 夜景

全市水面積約164平方公里(不含河流),其中天然湖泊水面積約97平方公里,己控制湖泊水面積約18平方公里,塘堰水面積約32平方公里,水庫水面積約17平方公里。總蓄水量3.38億立方米(不含天然湖泊蓄水量),水資源較為豐富。

農產品資源

桐城市農業區是以林、糧、經濟特產為主的綜合農業區。名特優農林主要有茶葉、油桐、水芹菜等,名貴藥材有留蘭香山楂桔梗等。

礦產資源

境內已探明的金屬礦產有銅、鐵、鈦鐵、鋁、金等;非金屬礦產有石墨、花崗石、透輝石、大理石、河沙、石棉、雲母等,以河沙、花崗石開採價值最高,開採量最大。

動植物資源

龍眠河 龍眠河
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區,其中被列為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 金錢豹、穿山甲、 大鯢小靈貓等13種;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杜仲等7種。林業資源有用材林、經濟林、防護林、薪炭林、特種林、竹林等,樹種主要是松、杉、毛竹等。2000年,全市有林面積1.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4%,林木總生產量4.2萬立方米,消耗量2.5萬立方米,森林活力木蓄積量104萬立方米。

旅遊資源

桐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景區主要有“兩山、一湖、一城”,其中龍眠山“擅江北之勝景”,名人遊蹤和文物遺存俯拾即是;小龍山秀美空靈,以石奇、洞幽、“花海”(上萬株野生玉蘭花連成一片)而聞名遐邇;浩瀚的菜子湖以“長天與湖水一色,鷗鷺翔集,百舸爭流”而使遊人留戀忘返;有1200餘年的桐城古城,文化遺蹟移步可尋,其中有建於元代的文廟和紫來橋,有建於明清時期的東、南長街和名人故居等。

土地資源

桐城地處江淮丘陵南部,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形分布。全市土地總面積164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26%、丘陵占45%、平原占22%,另外,東南角有嬉子湖和與樅陽縣共有的白兔湖、菜子湖、以及長江外灘。

政治

市委副書記、市長:徐雄 。

經濟

綜述

桐城 桐城
桐城民營經濟發達,產業特色鮮明。2013年,全市有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15000餘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個私企業完成工商稅收占全市總量的75%,8家民營企業進入全省50強,15家企業進入全省200強。擁有中國馳名商標8件,省著名商標37件。
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0億元,增長13%;財政收入22.5億元,增長17.9%;固定資產投資190億元,增長1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億元,增長1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90元,增長13.1%;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0元,增長12.2%。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7.5億元,增長9.5%;財政收入22.66億元,增長0.5%;規模工業增加值124億元,增長13.1%;固定資產投資221.4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1億元,增長1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3元,增長10.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3元,增長13.1%。 
201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44.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2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155.6億元,增長8.9%;第三產業增加值60.2億元,增長9.3%。人均生產總值36148元(按常住人口計算),比上年增加2449元,增長7.3%。
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73億元,增長8.6%,增速分別高出全國、全省1.7、0.1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第13位,增幅居全省第24位,分別比2016年前移1個和14個位次。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1.5:61.8:26.7調整為10.4:62.6:27.0,產業內部結構更加合理。
桐城市經濟數據表(單位:億元)
年份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總產值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
2010 122.6 205.1 118 11.3
2011 160 285 170 15.7
2012160385196.619
201319043821022.5

第一產業

三道岩 三道岩
桐城人民世世代代從事農桑稼穡活動,勞而不輟。在長期的封建社會裡,土地為私人占有,農民不斷失去土地而成為佃農。1949年,全縣共有耕地71.74萬畝,占全縣人口56.25%的貧農和僱農,僅占全縣耕地的13.77%。耕作制度落後,複種指數極低,全縣糧食總產量13860萬斤,人均275斤,而廣大勞動人民的實際擁有量更少,生活長期處於極端艱難困苦之中。
建國初,經過土地改革,組織互助組,成立初級社,興辦高級社,幾千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被徹底消滅。農業生產力獲得解放,農民生活得到顯著改善。石河鄉翻身合作社艱苦奮鬥、一年翻身的事跡曾受到毛澤東主席的高度讚揚。在生產關係變革的同時,大力推行低產改高產、遲熟改早熟、單季改雙季等一系列耕作制度的改革,使桐城縣成為安徽省推廣雙季稻成果最為顯著的典型。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生產中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泛濫,農村經濟遭到很大破壞。60年代初期,國民經濟經過“調整、鞏固、充實、提高”,農業生產重又得到新的發展。1965年,全縣糧食總產41080萬斤,成為安徽省第一個糧食畝產超過《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規定指標的縣。1971年,全縣糧食總產50540萬斤,又成為安徽省第一個糧食畝產超千斤的縣。後由於盲目學大寨,隨意改變生產關係,片面強調以糧為綱,農業經濟發展又趨緩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農民積極性,農業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86年桐城被列為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1987年,全縣農業總產值1.6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17億元的31%。糧食總產56280萬斤,人均777斤。經濟作物中,棉花總產252.6萬斤,油料1799萬斤,茶葉22.54萬斤,留蘭香種植面積4000畝,被列為國家留蘭香油生產基地。從1953年糧、油、棉實行統購統銷到1987年,桐城共向國家提供商品糧437722萬斤,年均12506萬斤,為支援國家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清代,縣內森林茂密。民國時期歷經戰亂,森林面積有所減少。建國初,全縣森林面積90萬畝,覆蓋率40%,木材蓄積量100萬立方米。經過1954年洪災後伐林墾荒,1958年大煉鋼鐵毀林燒炭,“文化大革命”期間亂砍濫伐,木材蓄積量銳減。為挽回損失,保持生態平衡,縣委、縣政府把領導全縣人民植樹造林,作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到1987年,全縣先後建立鄉、村林場134個,森林面積54萬畝,覆蓋率達25%。
縣內地表徑流豐富,水系通江,構成多種多樣的魚類生存環境。建國前,漁業生產一般是野生繁殖、天然捕撈。建國後,大力開發人工繁殖和專業捕撈,使水產資源優勢逐步轉化成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1987年,全縣有國營和集體養殖場40個,專業漁隊2個,養殖水面5.5萬畝,水產品總產量683.6萬斤,漁業總產值442萬元。桐城畜牧業發展迅速。1987年,全縣生豬存欄量22.21萬頭,畜牧業總產值303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8.9%。
2011年桐城農業總產值達36億元,是2006年1.3倍。糧食生產連續8年豐產豐收,糧食總產達40.1萬噸,桐城市先後3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稱號。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糧油、畜牧、水產三大主導產業和茶葉、棉繭、園林三大特色產業基本形成,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7家、安慶市級25家,建成綠色水稻標準化基地31.6萬畝、花卉苗木基地1.6萬畝、漁業名特優新品種養殖基地9萬畝、畜牧業標準化養殖小區20個。農機化水平再上台階,農機總動力達45.8萬千瓦。土地流轉規範有序,流轉面積達20萬畝。農業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牯牛背水庫和21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大沙河流域整治工程穩步實施。耕地保護和土地保障發展能力持續加強。實施國家和省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6個,建設規模6.8萬畝;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項目9批次,面積9000畝,桐城市榮獲“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201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4.2億元,增長6%,糧食產量達41.2萬噸。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產值130億元,增長10%。新增綠色食品7個,“樂健”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桐城小花”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準註冊。建設花卉苗木基地4.2萬畝。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湧現,現有家庭農場137家、專業大戶150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22家、產業化龍頭企業172家,新增土地流轉面積達2萬畝,完成12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修建當家塘2768口,農機總動力達49.9萬千瓦,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5.7%。
2014年糧食產量42.25萬噸,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達133.7億元,新增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範場1家、水產養殖示範場1家。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持續擴大,全市土地流轉總面積42萬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2100多家,新增國家級示範社2家。
2017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97.06萬畝,糧食總產量33.87萬噸,全市豬牛羊禽肉產量達3.83萬噸。

第二產業

濱河公園 濱河公園
明清時期,桐城工業僅有一些小型手工作坊,零星分布於四鄉八鎮。民國18年後,縣內相繼興辦小型發電廠和碾米廠。1949年,全縣有工業企業2842家,其中個體手工業2783家;總產值466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80%。經過“一化三改造”,集體和地方國營工業興起。1957年,全縣有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11家,年產值287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4.83%;國營工業企業17家,年產值595萬元,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1.47%。其後,歷經“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的挫折和折騰,工業經濟時興時衰,發展極不穩定。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改革開放,工業經濟得到迅速發展。1984年,全縣有鄉鎮企業8525個,從業人員65451人,產值1.49億元,居安徽省各縣前列。此後,鄉鎮企業產值以每年平均淨增1億元的高速持續增長,逐步形成了以集體企業、工業企業、骨幹企業為主,區、鄉、鎮、村、聯戶、家庭辦企業多層次並立,種植、養殖、工業、交通、建築、商業、飲食服務多元並存,地區之間均衡發展的經濟格局。其中工業企業在鄉鎮企業中占主導地位。陶瓷、豬鬃、羽絨、內燃機配件等產品已銷往國際市場,電子陶瓷基片、景泰藍、玻璃纖維塗塑窗紗和藥物衛生紙等產品填補了省內空白,塑膠噴霧器、紅磚、電刷等被評為省鄉鎮企業優質產品。1987年,全縣有鄉鎮企業16964家,其中年產值超百萬元的骨幹企業39家;從業人員102634人;產值4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77%。鄉鎮企業以其雄厚的實力與農業、工業構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全縣有鄉以上工業企業387家,工業總產值3.57億元,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69%。
2011年,桐城工業總產值達380億元,是2006年5倍,年均增長37.9%。規模企業總數達到297家,其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70家、超10億元2家;11家企業稅收過千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84億元,年均增長43.2%;實現增加值75億元,年均增長39.5%。擁有中國馳名商標6件、中國名牌產品1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高新技術產品21個。
2013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438億元,增長11.9%;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07億元,增長10.9%。新增規模企業65家,總數達348家。完成工業投資125億元,其中技改投資69億元,實施技術改造項目93項。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7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65億元。“兩化”融合進一步推進,新增智慧企業30家。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國家重點新產品2項。
2014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519.4億元,增長14.2%。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完成工業投資157.7億元,增長18.5%;技改投資115.7億元,增長51.4%。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0.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8位,前移9個位次。

第三產業

桐城商業,在宋代即已相當興旺,“里多富饒,人善商賈。”明清時期,縣城、樅陽、湯溝、孔城、青草、練潭等處商賈雲集,百貨俱全。建國前,商品主要由私商自由經營。1953年開始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全縣共組成合作商店(組)219個,同時大力發展國營和供銷合作商業。1956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793萬元。“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商業經濟體制幾經變動,最後出現了國營商業獨家經營、流通渠道單一的局面。1978年後,改革商業經濟體制,開放集市貿易,商業經濟獲得新的繁榮。1987年,全縣國營、集體商業網點1438個,個體有證商戶7182戶,從業人員1.78萬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91億元。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對外貿易也得到迅速發展,出口商品已發展到輕工、紡織、五金、糧食、土特產等34個品種,遠銷到美國、日本、南斯拉夫、埃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2011年桐城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7億元,是2006年1.7倍,年均增長10.9%。“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積極推進,家電、汽車、機車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紮實開展,累計銷售產品16萬台件、兌現財政資金4800萬元。對外經貿穩步發展。自營進出口企業達187家,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38億美元,年均增長18%。
2013年,桐城實現三產服務業增加值44億元,增長8%。
2014年進出口總值2億美元,增長7.5%,2家企業成為省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1.6億元,4家建築企業晉升一級資質,銀行業金融機構增至11家。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88.1億元,比年初增加30.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65.9億元,比年初增加15億元。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0.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8位,前移9個位次。 

社會事業

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60元,比2006年增加46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90元,比2006年增加4490元。
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2%,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0.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8位,前移9個位次。 

科技

桐城 桐城
城產生了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方以智是明末中國科學發展和西方科學傳入碰撞的代表性人物,他所著的《物理小識》、《通雅》等是明代哲學與自然科學發展的重要作品。他是中國第一個把知識分為自然科學(物理)、社會科學(宰學)和哲學(物之至理)三大類的人,第一個明確提出空間和時間彼此依存的唯物主義觀點,他關於煉焦和用焦的記載比歐洲早了一個多世紀。其子方中通的《數度衍》堪稱數學大全,他是中國論及“對數”的第一人。
其他科技名人還有明代水利專家左光斗,清代天文學家馬懋功、植棉專家方觀承、地理學家姚瑩等。民國以後,又有公路建設專家孫發端、測量專家張瑞麟、冶煉專家孫德和、化學家朱子清等躋身科苑。建國後,縣內科研活動,尤其是農業科技蓬勃興起。1975年,全縣初步形成縣、社、大隊、生產隊四級農業科研網路。1987年,全縣有工、農、林、牧、醫等基礎理論和套用科學的專業學會、研究會11個,會員653人;鄉(鎮)科協會49個,會員2800人;各類科技人員5282人,其中獲得技術職稱的4574人。1978至1987年,全縣共承擔省、地下達的科研項目一百多項,其中有22個項目獲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7-2011年五年間,桐城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實施各類科技項目150項、獲得專利授權260項。科普工作紮實開展,日全食科普節成功舉辦,桐城市成為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全國科普示範市。

教育

桐城人極重課讀,素以“窮不丟書”垂為家訓。《桐城耆舊傳》載,明清兩代桐城“城裡街衢曲巷,夜半誦聲不絕;鄉間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口播筆耕,教學相長,彼此傳承,革故納新,贏得了科舉上的極大成功。私塾城鄉遍布,形式不拘一格。書院始建於明嘉靖初年,先後有毓秀、培文、天城、白鶴峰、豐樂和桐鄉書院名聞遐邇。縣學始建於元延祐初,大批縣學生員從這裡踏上科舉之路,過關奪隘,名題金榜。清末廢科舉、興學校,教育家吳汝綸自日本考察新學歸里後,以倡導中西合璧、培養濟世之才為宗旨,創辦了桐城中學堂,此為安徽省最早的新式學堂之一。此後,新學便如雨後春筍,遍布全縣城鄉各地。
1950年,全縣有國小438所,在校學生25732人;普通中學2所,在校學生657人。1985年獲安徽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初等教育普及合格證書。1987年,全縣共有普通中學72所,在校學生34578人;中等師範1所,學生412人;職業中學6所,學生1659人;國小470所,學生98805人;幼稚園112所,在園幼兒3410人。全縣教職員工7262人。另有企事業辦學單位38個,參加學習的職工4657人次。從1977年恢復聯考至1987年,全縣共向全國高等院校輸送新生6299人,其中在國內外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的達數百人。
2007-2011年五年間,桐城榮獲安徽省教育強市和義務教育先進市稱號,聯考各項考核指標連年躍升,望溪職校成為首批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示範學校,桐城師範成功爭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安工程全面啟動。加固校舍32萬平方米,新建校舍16萬平方米。
教育院校
高等教育 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10年4月由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為桐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中等教育 桐城中學 百年名校,由吳汝綸先生於1902年創辦,1999年被命名為安徽省示範高中。
天城中學 源於1826年創建的天城書院,1945年創辦私立天城初級中學。
桐城二中 源於1912年創建的三育國小,1928年擴建成三育中學,1974更名桐城二中。
桐城市實驗中學 桐城市實驗中學由桐城市市十二中、十三中合併遷址新建而成。
桐城五中 原石河高中,創辦於1969年,是桐城市創建最早的一所單一建制的普通高中。
桐城六中 原青草高中,創辦於1944年,位於青草鎮,2002年升格為安慶市示範高中。
桐城中學范崗分校 原桐城七中,位於范崗鎮,1958年建校,安慶市示範高中。
桐城八中 原大關高中,位於大關鎮卅鋪,1958年建校,安徽省示範高中。
桐城九中 原孔城高中,位於孔城鎮,安慶市示範高中。
桐城十中 原金神高中,位於金神鎮,安慶市示範高中。
桐城十一中 原青草塥中學,位於青草鎮,安慶市示範高中。
中職教育 桐城望溪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創辦於1979年,原名桐城三中,是一所國家級公辦重點職業學校。
桐城中華職業學校 創辦於1993年,是一所非國有制公益集體性質的中等職業學校。
桐城海峽技工學校 原桐城技工學校,創建於1991年,系省級重點技工學校。
安慶文都科技職業學校 原桐城現代電腦學校,創辦於1996年,是全市第一家專業電腦教育機構。
民辦教育 吳汝綸公學 創辦於2003年9月,地處新渡鎮老梅,是一所集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於一體的全日制寄宿式學校。  

衛生

桐城傳世醫學名著有吳甌玉的《醫學尋宗》、余霖的《疫疹一得》、顧錫的《銀海指南》、許麗京的《醫方新編》等30餘種。西醫則在民國初年傳入。但建國前由於社會動盪,缺醫少藥,人民健康毫無保障。尤其是血吸蟲病流行猖獗,出現了不少“無嬰村”、“寡婦村”、“羅漢村”。建國後,城鄉普遍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廣泛進行疾病防治和民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人民健康狀況大為改善。1985年,榮獲“全國計畫免疫先進縣”的稱號。1987年,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75個,醫院(衛生所)63所,病床838張,衛生工作人員1269人。擁有腦電圖機、超聲診斷儀等精密醫療器械300多台(套)。
2007-2011年五年間,桐城建成12箇中心(鎮)衛生院、208個村衛生室,藥包材產業園躋身省醫藥產業九大園區。

體育

桐城流行划龍舟、舞龍燈、舞獅燈、踩高蹺、練武術等強身健體活動。清光緒末年,桐城中學開設體操課,闢建籃球場,標誌著現代體育傳入縣內。民國25年,縣公共體育場在縣城建成,新型運動由校園走向社會。建國後,在“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方針指引下,學校體育獲得長足發展,社會體育亦日益活躍。各中國小均設有運動場,部分企事業單位也設有籃球場、桌球室。1987年,全縣有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游泳池等體育場地近200處;有農民、工人、學生、幹部等業餘體育隊85個;有一、二、三級體育裁判員25人。全縣先後向省以上體育隊和大專院校體育專業輸送運動員和學生51人。

對外交往

友好城市

地區時間省份
蕭縣
2014年安徽

交通運輸

紫來橋 紫來橋
桐城接江趨淮,河埠陸驛自古車水馬龍,素有“七省通衢”之稱。民國21年,縱貫縣境的安合公路建成通車,此為桐城現代陸路交通之始。1949年全縣有公路兩條,總長77公里。建國後,以“國家投資、民工建勤、民辦公助、民需民辦”等多種形式的公路建設興起,至80年代,已形成以縣城為中心縱橫交錯的公路網路。1987年全縣有公路27條(段),通車總里程377.6公里,密度為百平方公里22.97公里。主要幹線有206國道、408省道,以及桐(城)樅(陽)、桐廬(江)、桐舒(城)、楊(橋)新(安)、范(崗)青(草)等公路。
2000年,桐城交通以公路為主,有等級公路31條,其中二級公路57公里,三級公路277公里,等外公路519公里,水運里程200公里。2010年,全市已實現鄉鄉通油路,從市區到主要鄉鎮都有幹道相連。
公路:截至2012年,有綜合交通網裡程2394公里,其中鐵路50km,高速公路47公里,國道57公里,省道21公里,農村公路2219km,所有通行政村公路都已得到硬化,農村公路呈網狀溝通村組,通暢率已達100%。初步形成了以合安高速、合九鐵路、206國道、桐樅路為主線,以市區為中心,以縣道為支線,鄉村道為連線線,布局合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鐵路有合九鐵路縱貫全境。合安九客運專線,桐城東站。
航空方面距安慶、合肥機場較近,水路通過菜子湖直通長江。
水路從菜子湖經樅陽長河可通達長江。

歷史文化 

桐城 桐城
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質的資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資源。桐城有各種不可移動文物500多處,其中重點地面文物130多處。桐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也很豐富。以“六尺巷”為代表的眾多的民間故事與傳說,數千首民間歌謠,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撥子》、《十番鑼鼓》等民間音樂作品,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民間諺語,以及彩繪、編織、雕刻、刺繡、紙紮等民間工藝等,具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和蓬勃的發展活力。
桐城派主盟文壇200多年,作家遍及全國,影響達于海外。此外,無論是哲學、史學、詩歌、音韻、繪畫,還是美學、翻譯、小說與戲劇創作,桐城人都作出了較大的貢獻。詩歌方面,僅明清時期桐城能詩者便達千餘人,其中女詩人近百家。再如書畫,僅安徽省博物館編輯的《安徽書畫家》一書,便收錄桐城歷代書畫家130多人。方以智、胡宗緒等更是才華橫溢,在文史哲、自然科學以及書畫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明清之際,大量世家大族遷入桐城,程朱理學發展鼎盛,尊儒重教風氣盛行,“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成為民間共識,《桐城耆舊傳》記載:“城裡通衢曲巷,夜半誦聲不絕;鄉間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人於這一時期在科舉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明清兩代有據可考的進士240人,舉人640人,貢生509人,明清兩代進士、舉人人數,與同屬安慶府之懷寧、潛山、太湖、宿松、望江等五縣進士與舉人總和相比,還超越一倍有餘。
由科舉步入仕途的七品以上官員786人(大學士3人,尚書9人)。另有大量的不走科舉之路的名儒碩學,馬其昶《桐城耆舊傳》為明清耆舊900餘人立傳,《明史》《清史》記載桐城人物達到70餘人,可見本地人才之密集。此地也是仕女結社、論文和詩的集中之地,當時文化氣氛之濃厚可見一斑。
建國後,全國各地的桐城籍老一輩學人碩果纍纍,貢獻卓著。音韻學家方孝岳、歷史學家嚴耕望、文學家馬茂元、散文家張漱菡、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等數百名教授、研究員、編審、藝術家一如星漢燦爛,光彩奪目。縣內,文藝新人猶如黃鶯爭樹,一支匯集文學、書畫、攝影、戲曲人才的文藝隊伍逐漸形成。
1987年,桐城文聯各協會擁有會員370人,其中加入國家和省級文聯的22人。全縣在省以上報刊發表和出版部門出版的各類文藝作品近千篇(部)。民眾文化活動更是蓬勃興盛,推動著公共文化事業不斷發展。1987年,縣內有文化館(站)53個,文化專業戶400餘家;圖書館(室)數百個,藏書數十萬冊;電影院5座,影劇場48座,新華書店門市部5個;縣、鄉廣播站56個,調頻廣播發射率覆蓋全縣,電視轉播覆蓋半徑10公里。
1989年,桐城被列為 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

旅遊風景

概述

桐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優美,人文和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據普查統計,桐城市共有旅遊資源點86處,具有資源總量大、類型齊全、文化內涵豐富和分布相對集中等特點。桐城市的旅遊資源主要分布在“一帶三區”,即以城區歷史文化遺存和歷史文化景觀為主題,以龍眠山人文山水區和孔城歷史文化街區為重點的桐城文化旅遊帶和嬉子湖濕地生態旅遊區、三道岩幽谷飛瀑旅遊區、古洞岩古戰場遺址旅遊區等。城區主要有桐城文廟(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六尺巷、博物館、桐城派陳列館、名人故居、桐城老街、龍眠河、仙龍湖等;龍眠山人文山水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文和園(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賜金園、雙溪草堂、龍眠山莊、投子山等歷史勝跡數不勝數,碾玉峽、觀音崖、湄筆泉、瓔珞崖、繞雲梯衝、披雪瀑等自然勝景美不勝收;孔城古鎮民俗區以十甲建制的孔城老街為突出亮點,以及桐梓晴嵐和古鎮民俗風情等。嬉子湖是安徽省環境優美鄉鎮和優秀旅遊鄉鎮,鎮區水域廣闊,物產豐饒,氣候分明,濕地連片,資源、植被保護良好,既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魚米之鄉”,又是一個天然安逸的生態家園。三道岩位於青草鎮,景區峰巒疊嶂,飛瀑流泉,丹霞炫彩,煙嵐騰霄,似一幅天然山水畫卷。古洞岩位於桐城市大關鎮和舒城縣交界處,是三國“硤石之戰”古戰場,有牌坊和月台、古洞、龍泉庵和羅漢樹等景點。老桐城八景是指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鍾、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新桐城十景是指孔城老街、古巷和風(六尺巷)、桐城文廟、文和竹影(文和園)、嬉子漁歌(嬉子湖)、龍眠河韻(龍眠河)、桐城中學、靈岩飛瀑(三道岩)、活海樂園(活海歡樂水世界)、黃梅飄香(黃梅酒業文博園) 。
桐城市共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三家(嬉子湖生態旅遊區、仙龍湖·活海歡樂水世界和黃梅酒業文博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一家(文廟·六尺巷),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一家(鴻潤集團),省級旅遊商品生產示範企業1家(霞珍集團),優秀旅遊鄉鎮兩個(嬉子湖鎮、孔城鎮),五星級旅遊飯店一家(金瑞古井大酒店),四星級旅遊飯店一家(桐城國際大酒店),三星級旅遊飯店一家(嬉子湖度假村),五星級農家樂3家(嬉子湖畔養生大酒店、橫山莊園、仙龍湖漁港),四星級農家樂二家(三和園、新店農莊),三星、二星級農家樂10餘家,國內旅行社8家,旅遊商品生產企業18家,旅遊購物場所10餘家,旅遊休閒娛樂場所10餘家。擁有桐城文廟、六尺巷等國家級3A級旅遊景區,東大街、南大街、勝利街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以及1700餘年歷史的孔城老街、省級龍眠山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嬉子湖生態旅遊區,文博館、宰相府、龍眠河、嬉子湖、投子山文化園、玉雕產業園等景點。

古城區

桐城古城區為桐城市(縣)治所在地,已有1200餘年歷史。古城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龍眠三山,旁挾石河、龍眠二水。古城初名山城,民國時改為孟俠鎮,建國後定名為城關鎮。古城建造典雅,曲折迴旋,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稱。城中保存完或經修復的古建築有:體現桐城文化特色的“桐城文廟”;體現明清建築特色的“東南二老街”;具有江南風韻的“告春及軒”;橫跨龍眠河上的“紫來橋”;幽靜肅穆的“靜土蓮社”;千年不涸,富有傳奇色彩的“仙姑井”等等。
城中每走一步,就有一處名人遺存,諸如方學漸的“講學園”,方以智故居“瀟灑園”,左光斗故居“啖椒堂”及“左公祠”,張英、張廷玉“宰相府”及“六尺巷”遺址,姚鼐的“惜抱軒”及其手植的銀杏樹,姚瑩故居,姚元之舊館“竹葉亭”,方東樹家廟,方宗誠故居“九間樓”,吳汝綸藏書處“半山閣”,方守敦吟詩亭“凌寒亭”,以及近代革命烈士吳樾故居等等,均歷歷在目,展示了古城特有風姿。當代著名學者和作家朱光潛、方東美、葉丁易、方孝岳、方令孺、馬茂元、光仁洪、舒蕪等也都在家鄉古城留下青少年時期的足跡。

嬉子湖

嬉子湖生態旅遊區位於桐城市東南部,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嬉子湖鎮境內,三面環水、水陸交通發達,距市區25公里,瀕臨江城名府安慶,距省城合肥僅1.5小時車程;水路泊樅川而通長江,可上溯湖廣、下達蘇杭。占地面積71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0平方公里,水面積41平方公里。嬉子湖景區現有嬉子湖度假村、嬉子湖養生酒店、生態濕地、垂釣中心、戶外拓展、古漕運八大碼頭、嬉子仙島、十二生肖園、天文科普及4D動感影院、水上樂園、遊樂園、歡樂園、空中腳踏車、農副產品及瓜果採摘、遊客接待中心、方以智廣場、生態停車場等景點及旅遊配套設施 。

其他景點

廊橋 廊橋
桐城 桐城
市區:桐城文廟(桐城派陳列館、桐城博物館、嚴鳳英陳列館)、六尺巷、宰相府、懿德流芳牌坊、東大街古建築群、南大街古建築群、告春及軒、鳳儀里、瀟灑園、講學園、桐城中學校園、惜抱軒、半山閣、渡江戰役指揮所、左公祠、姚瑩故居、吳越故居、紫來橋、淨土蓮社、古靈泉、仙姑井、芹菜田、活海歡樂水世界等。

城郊:披雪瀑、西山公園、望湖亭、祈雨亭、一笠庵、石門沖、投子山、投子寺、投子曉鍾、趙州橋、卓錫泉、盛儀墓表石刻等。

龍眠:龍眠山風景區、龍門、頌嘉湖(境主廟水庫)、碾玉峽、繞雲梯衝、瓔珞崖、媚筆泉、觀音崖、雙溪草堂、別峰庵、椒子崖、玉龍峽、賜金園、文和園、相國橋、龍眠山莊、大龍井瀑布、黃草寨、姚瑩墓等。

白馬:白馬寺等。

孔城:孔城老街、桐鄉書院、藻青山、箱石山、砂崗、桐梓晴嵐、孔城暮雪、荻埠歸帆、十里柳堤、白兔湖、戴名世墓、戴鈞衡墓等。

高橋:南山橋、白兔湖等。
興店:金牛湖(東風水庫)、馬尾松人工林等。
大關:古洞岩、硤石關、歐家嶺等。
卅鋪:龍頭山、雙忠墓等。
呂亭:魯王墩、魯王河、魯肅讀書亭、半天山居、望曹尖、試劍嶺、洞賓泉、谷林寺、雙龍水庫等。
中義:老關嶺、楊頭茶園等。
黃鋪:城西湖(牯牛背水庫)、程芳朝墓、檀香崖等。
唐灣:百丈崖、二姑洞、三芝庵、椒岩古民居等。
大塘:桐舒古隘口、民主縣政府舊址等。
陶沖:王屋寺塔墓群、三道岩、五聚嶺等。
青草大沙河、青草老街、釣魚寺(潛山)、太平庵、梅城寺等。
掛車河:掛車山、桃花洞、掛車河、水庫大壩等。
老梅:老梅樹街、銀杏林等。
范崗:山考山老尖、朱邑墓等。
金神:金神墩、施從雲墓、六兒城遺址等。
嬉子湖:松山、落鳳窩、嬉子墩、嬉子湖、余珊墓等。
香鋪:馬家宕、趙汝墩圩等。
新渡:人形河、掛車河、柏年河等。
雙港:大橫山、練潭老街、練潭秋月、妲妃台、吳鰲墓等。
鱘魚:樅川夜雨、長江、沿江灘涂等。

名人

盛唐廣場 盛唐廣場
桐城歷史悠久,為江淮文明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春秋時期即稱桐國,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式建縣,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餘年。其間人文勃興,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末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與倫比的百科全書式”大學者;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勤於政事,經世濟民,名揚天下;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清代文壇200餘年。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巨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

古代

曹松 唐代著名詩人

李公麟 北宋著名畫家

何如寵 明朝宰相盛唐廣場

方以智 明朝著名哲學家、科學家

左光斗 明朝東林黨著名人物張廷玉 清朝宰相

方觀承 清朝直隸總督

汪志伊 清朝湖廣總督

龍汝言 清朝嘉慶十九年(1814年)狀元

錢澄之 清朝著名詩人

戴名世 清朝著名文學家 桐城派奠基人

方苞 清朝著名文學家 “桐城派”創始人,“桐城三祖“之一。

姚鼐 清朝著名文學家 “桐城派集大成者”有“中國古文第一人”、“中國古文的高峰”之稱

姚瑩 清朝著名史學家

方東樹 清朝著名漢學家

馬其昶 桐城派後期代表作家

張祖翼 清朝著名篆刻家

吳樾 清末著名革命志士

現當代

施從雲 民國上將

施劍翹 巾幗英雄

章伯鈞 著名民主黨派人物

方治 國民黨政要

方令孺 新月派著名作家

方瑋德 新月派著名作家

方東美 現當代哲學家 新儒學八大家之一

朱光潛
朱光潛 朱光潛 著名美學家

史尚寬 著名法學家

嚴鳳英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慈雲桂 中國科學院院士

孫德和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杭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陸大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奇中 國科學院院士

寧津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南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曼青 中國工程院院士

汪旭光 中國工程院院士

程和平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立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棣懷 圍棋名家

城市榮譽

日期 獲得榮譽稱號
1985年4月 桐城縣被評為安徽省鄉鎮企業先進縣。
1989年8月22日 安徽省政府公布桐城為“歷史文化名城”。
1992年 桐城縣城獲安徽省“衛生縣城”稱號。
1992年 桐城縣被評為“全國保險先進縣”。
1992年12月 桐城被授予“安徽省基礎教育先進縣”、《安徽科技實驗示範縣》稱號。
1994年3月 桐城縣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八五期間血防先進單位”稱號。
1994年3月24日 安慶市委、市政府授予桐城縣1993年度“發展鄉鎮企業先進縣”稱號。
1995年3月25日 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桐城縣“發展鄉鎮企業先進縣”稱號。
1995年12月19日 桐城縣被國家技術監督局列為中國50個消滅無標準生產試點縣。
1996年2月28日 桐城縣再次躍居全省鄉鎮企業四強。
1996年3月 安徽省政府授予桐城縣“全省開發性農業先進單位”稱號。
1996年12月28日 桐城縣獲“全國消滅無標生產縣”稱號。
1997年4月 桐城市被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文明村鎮示範點。
1998年 國家教育部授予桐城“全國‘兩基’工作先進縣(市)”稱號。
1998年7月22日 桐城被國家科協列為全國首批科普示範市(縣)。
1998年10月 國家體育總局授予桐城第六批“全國體育先進縣(市)”稱號。
1999年12月 安徽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合命名桐城市“擁軍優屬模範城”。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和國家民政部授予本市“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市”稱號。
2001年6月11日 國家教育部、財政部、計委授予桐城“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稱號。
2001年8月 桐城獲中國科協授予的“全國科普示範市”稱號。
2003年年底 桐城市被授予“全國地籍管理百強縣”稱號。
2003年12月 桐城市再次獲科技部授予的“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2004年5月14日 桐城市被列為省財政直管市(縣)。
2004年11月10日 桐城市被國家科技部評為第二批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縣、區)。
2006年 桐城市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12個開展擴大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試點市(縣)之一。
2007年 桐城市順利通過科技部2005-2006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市(縣)考核,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
2007年12月3日 2007年國際徽商精英(無錫)年會評選桐城為“徽商最具投資潛力城市”。
2008年2月 桐城市獲得“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市(區)”稱號。
2008年3月7日 桐城市榮獲“安徽省政務公開示範點”稱號。
2008年5月5日 桐城市獲“安徽省首屆文明縣城”稱號。
2008年11月28日 桐城市被中國包裝協聯合會授予“中國包裝印刷產業基地”稱號。
2009年2月2日 桐城市榮獲安慶市“發展工業先進縣(市)區”獎。
2009年5月19日 桐城市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中國天文學會確定為“2009年日全食指定觀測地”,並獲頒牌匾和證書。
2009年11月 桐城市被評為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範縣。
2009年11月18日 桐城市被省教育廳批准為安徽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試驗區。
2009年12月 桐城市被評為“溫商最具投資潛力地區”。
2009年12月24日 桐城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安徽省“平安縣(市)”。
2010年10月26日 桐城市被授予“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文化旅遊名城”稱號。
2010年12月 桐城市榮獲“中國包裝行業先進地方協會”獎。
2011年 桐城市成為“中國包裝優秀產業基地”、“中國輸送機名城”;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安徽省平安縣(市)”、“安徽省綠化模範市”、蟬聯安徽省第一、第二屆文明縣城;再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連續六屆榮獲省級“雙擁模範城”稱號;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示範縣200強。
2012年 桐城市成為“中國羽絨家紡名城”。
2013年5月 桐城市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全國綠化模範市”。
2013年桐城市榮獲2013年“全省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安徽省縣以上行政區劃

更多安徽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安徽百科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
合肥市廬陽區 | 瑤海區 | 蜀山區 | 包河區 | 長豐縣 | 肥東縣 | 肥西縣 | 巢湖市 | 廬江縣
蕪湖市鏡湖區 | 弋江區 | 鳩江區 | 三山區 | 蕪湖縣 | 南陵縣 | 繁昌縣 | 無為縣
蚌埠市蚌山區 | 龍子湖區 | 禹會區 | 淮上區 | 懷遠縣 | 固鎮縣 | 五河縣
淮南市田家庵區 | 大通區 | 謝家集區 | 八公山區 | 潘集區 | 鳳台縣
馬鞍山市雨山區 | 花山區 | 金家莊區 | 當塗縣 | 含山縣 | 和縣
淮北市相山區 | 杜集區 | 烈山區 | 濉溪縣
銅陵市銅官山區 | 獅子山區 | 銅陵縣
安慶市迎江區 | 大觀區 | 宜秀區 | 桐城市 | 宿松縣 | 樅陽縣 | 太湖縣 | 懷寧縣 | 岳西縣 | 望江縣 | 潛山縣
黃山市屯溪區 | 黃山區 | 徽州區 | 休寧縣 | 歙縣 | 祁門縣 | 黟縣
滁州市琅琊區 | 南譙區 | 天長市 | 明光市 | 全椒縣 | 來安縣 | 定遠縣 | 鳳陽縣
阜陽市潁州區 | 潁東區 | 潁泉區 | 界首市 | 臨泉縣 | 潁上縣 | 阜南縣 | 太和縣
宿州市埇橋區 | 蕭縣 | 泗縣 | 碭山縣 | 靈璧縣
六安市金安區 | 裕安區 | 壽縣 | 霍山縣 | 霍邱縣 | 舒城縣 | 金寨縣
亳州市譙城區 | 利辛縣 | 渦陽縣 | 蒙城縣
池州市貴池區 | 東至縣 | 石台縣 | 青陽縣
宣城市宣州區 | 寧國市 | 廣德縣 | 郎溪縣 | 涇縣 | 旌德縣 | 績溪縣 
(參見:安徽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